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522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3Word文件下载.docx

艺术本来是虚实相映的,文化则来自虚幻形象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数字时代,却出现了用虚幻的形象代替一切现实、用形象化生存代替真实生存的趋势。

数字时代,技术创新带来了文化和艺术权力的场域重构,离艺术自律论越来越远的大众文化,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

艺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在变,但每一次变,都带着数字时代的深刻烙印和脱胎于资本主义文化的大众文化的局限性——其目的性、狭隘的功利主义、醉心效率的工具性以及非人性化的表演性,均在失去艺术自律的道德参照后,愈演愈烈,滑入失控的边缘。

“意义的丧失、道德视野的褪色;

在工具主义理性猖獗面前目的的晦暗和自由的丧失”……这一切,都让我们熟悉的“艺术”面目全非。

数字时代的艺术生存,已无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独辟蹊径地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诗意而澄明的世界。

(摘编自王菱《数字时代的审美泛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复制技术让影像产物不断增加,影像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视觉文化呈现韵味的基本形态。

B.数字时代中,人们参与艺术审美活动的主动性完全丧失,即时审美让人们失去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C.图像能表述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欲望,并转化为满足人类意愿的观看的对象,使人类的自恋情结得以强化。

D.数字时代的视觉形象是现实世界的拟像,相比传统社会的艺术欣赏,一经人们关注和传播它就显得主动而积极。

【解析】 根据原文“人们逐渐习惯于被动地为图像所逼迫”,B项中“完全丧失”应为逐渐丧失。

C项,“图像能表述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欲望……”偷换概念。

原文中说的是“图像作为表述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欲望映像,强化了人类根深蒂固的自恋情结——人类的自身经验被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满足人类意愿的观看的对象”,而选项中把“人类的自身经验”换成了“图像”。

D项中“主动而积极”应为被动而无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本文围绕数字时代的审美泛化话题展开,谈论数字技术改变着我们观看、认识和体验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改写着艺术生存的方式。

B.第二段以图像可以随意拼贴、篡改和美好为基点,谈论数字时代的图像失去目标与信念,虚拟程度大大提高,让人真假难辨。

C.作者论证数字时代的技术逻辑转变,显示出技术的人文性。

只要技术变得足够吸引人,就可以消除人对机器的恐惧和抵触。

D.文章谈论数字时代人类超现实氛围,日渐成熟的虚拟技术让艺术泛化为日常审美,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表现成为可能。

【解析】 C项,“只要技术变得足够吸引人,就可以消弭人对机器的恐惧和抵触”有误。

原文中“数字时代,网络似乎在构筑人类与机器的边界,但又不断让技术更吸引人,让人与机器更加唇齿相依”,原文的意思只是说数字时代,会让人与机器的关系更加密切,没有说可以消除对机器的恐惧和敌意。

选项中的表述过于绝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数字时代,凭借不断创新的技术或机器,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活动的中心,传统艺术家的霸权地位遭到撼动,艺术主体被解构和重构。

B.人类在数字技术营造的超现实氛围中栖居,这虽然可以让更多的人与审美结缘,但形象化生存代替真实生存的趋势,足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C.拟像的世界逐步远离真实的生活,忽略图像背后价值的趋势,也许会导致人们理性的萎缩,模糊真与假的价值判断。

D.大众文化盛行的数字时代,艺术失去了自律的道德参照而愈发在变化中显示出局限性,艺术将难以继续生存。

【解析】 D项,“艺术将难以继续生存”错。

原文说“数字时代,技术创新带来了文化和艺术权力的场域重构,离艺术自律论越来越远的大众文化,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原文只是说要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而并非说艺术难以继续生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转换角色

侯发山

二娃是“上一当烩面馆”的小伙计。

不像正规的酒店,即使小伙计这个角色,也分前厅、后厨,前厅又分传菜的、迎宾的,后厨又分择菜的、洗涮的,等等,多了去。

二娃没有具体的工作,却不轻松,有什么活儿干什么活儿,端盘子,抹桌子,扫地,擦玻璃,有时间还要起五更陪着老板去买菜。

老板太抠门,大厨也不聘用,自己掌勺,服务员就聘用了两个人,除了二娃外,还有一个女孩子,山桃,她负责择菜,洗刷碗筷,吃饭时辰,还要站在门口招呼人。

虽然忙一些,老板给的工资不低,管吃管住,每月两千元,这在同行业中已经是不低的了,有的星级酒店只给一千多一点。

当然,这里是说钱不见钱,老板承诺年底一块儿给。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老板承诺开工资,放假,回家过年去。

二娃盘算着自己能开多少钱,回家给爹捎个帽子,给娘选件羽绒服,给小妹买个手机……结果一晚上也没睡踏实,老是在做梦,一会儿梦见自己在超市挑选东西,一会儿梦见自己坐在火车上,一会儿梦见自己到老家了。

等到醒来,已经是早上八点了。

他慌忙爬起来,脸也顾不得洗,就蹬蹬蹬下楼了。

面馆在一层,他住在楼上。

结果大门没开,老板还没来!

若搁往常,老板七点左右就到了。

二娃忙打开门,发现山桃瑟缩着膀子站在门外面,山桃在另外一个地方,和一帮乱七八糟的女孩子住在一起。

两个人收拾罢房间的卫生,已经是九点钟了,老板还没来。

怎么回事啊?

二娃感到什么地方不对劲,打老板的电话,被告知手机已经关机。

二娃茫然无措的时候。

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人,都是找老板的:

一个是房东,说是要房租的,一年的房租四万八,老板一分钱也没给;

一个是杀猪的,是来要账的,说老板用了他大半年的肉,欠了五万多;

一个是菜农,也是来要账的……原来老板承诺今天兑付,所以他们才来了。

到了十一点,老板还没露面,电话还是关机。

直到这时,那几个讨账的感觉受骗了,对着二娃和山桃骂骂咧咧的,好像他们是冤的头,债的主。

二娃和山桃不敢反驳,也不知道如何反驳,任凭他们的唾沫飞到脸上。

几个债主知道两个服务员也是受害者,欺负他们也没啥意思,便自认倒霉,就又骂骂咧咧地走了。

山桃松了口气,怯怯地说,二娃,咱也走吧?

二娃点点头,转而摇摇头,说,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咋走啊?

山桃说,我、我也没有路费……我身上只有十几块钱。

二娃说,你回家一趟得多少钱?

山桃说,汽车、火车、三轮车,得一千六百块。

咱两个差不多。

二娃说,哎,这冰箱里还有肉,还有青菜,咱把路费挣出来再走吧?

山桃迟疑了一下,说你会做烩面?

二娃说,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路?

把生的做成熟的就中,来咱这小店的,身份跟咱差不多,不是啥讲究人,即使有些差池,不会找麻烦的。

你真有把握?

山桃扑闪着眼睛。

想着是给咱的家人做饭吃哩,能错到哪里去?

二娃蛮有信心地说。

中!

山桃的两只眼睛越来越亮。

说干就干,二娃把火打开,一边烧水,一边去切肉;

山桃择葱、剥蒜……当把第一碗烩面端给一个中年汉子时,说实话,二娃的心里还没底,忙让山桃把醋、辣椒、盐拿过去,说大哥您看看合您口味不,需要啥您自己添加。

中年汉子哧溜了一口,头也不抬,说,中,中,中。

二娃和山桃相视一笑,信心大增。

接下来,越发操心。

还好,一碗接一碗,没有一个顾客说孬的。

忙到天黑,两人算了算账,挣了六百块。

照这个数目,咱再干六天就能把两个人的路费挣出来。

二娃掰着指头说。

第二天早上,二娃去市场上进菜;

山桃在店里忙活。

九点钟,饭店准时开门营业。

这一天,两个人赚了七百块。

……

到了腊月二十八,二娃和山桃已经赚了六千块钱。

二娃说,山桃,咱回家是不可能了,车票估计买不到了。

咱不如不回家,继续干下去,然后把账一撮儿一撮儿还清再做打算,你看如何?

听你的。

山桃说。

就这样,二娃和山桃干了多半年,终于还清了前任老板所有的欠款。

由于两个人用心经营,口碑传了出去,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要关门已是不可能了,两个人也舍不得关门,于是打出广告,招聘三个小伙计,把生意往红火处弄。

报名者蜂拥而至,当其中一名站在二娃面前时,他愣住了——这个人是年前逃跑的老板!

二娃不计前嫌,收留了老板。

没过多久,饭馆的名字由“上一当烩面馆”改为“小夫妻烩面馆”。

怎么回事?

您自个儿琢磨去吧。

(选自《小说月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说钱不见钱”“承诺年底一块儿给”,巧妙再现、揭示了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为后文老板赖账不露面的情节作铺垫。

B.二娃在老板约定发给他们工资日子的前夕都失眠了,他一夜都沉浸在美梦之中,因而第二天也都起晚了。

C.山桃“扑闪着眼睛”“两只眼睛越来越亮”,两次细节描写表现出了山桃心理的变化过程,也烘托了二娃的自信性格。

D.事先空口承诺,事后当面赖账,严重违背了社会伦理、诚信经营等道德要求,小说借此揭示了违背道德要求必遭失败的主题。

【解析】 D项“当面赖账”分析不准确,老板是关机不现身,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也不对,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二娃,主题的概括应从他身上概括,而不应从老板身上概括。

5.小说以“转换角色”为标题,该如何理解其内容、寓意?

请简要概括。

(5分)

答:

①二娃、山桃与他们的老板角色转换,伙计转换成老板,老板转换成伙计;

②二娃与山桃,由伙计、同事的角色关系转换成夫妻角色关系;

③不讲诚信者终究会转换成失败者,诚实讲信用者终究会成为成功者。

6.小说结尾,老板回来应聘伙计,二娃收留了老板,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6分)

①这样写能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增添小说的波折性;

②这样写能回扣标题,完成二娃与老板之间的角色转换;

③这样写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烘托二娃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

④这样写能启发读者思考,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宣传正能量,为读者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数字阅读升级对文化产业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数字阅读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改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

在过去,以传统出版为主流的文学作为内容的提供方,只占据了产业的小部分,很难聚拢用户,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而“网络文学从作家到读者之间的环节是相对来说比较短。

”(中国软件资讯网)

(速途网)

材料二:

当前,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与百姓生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目前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产品,在这种文化创作生产和消费形态愈加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势下,出台《指导意见》,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文化产业供给水平、改善供给结构;

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满足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新需求,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有利于推动文化与国民经济各门类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内容角度来看,《指导意见》在把握数字文化产业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引领和超前的特点,向社会发出国家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明确信号,形成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预期。

数字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领域创新活跃,产业门类包罗万象,产业边界不断拓展,《指导意见》基于对产业发展形势的研判,在整体规划上提出了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数字文化消费四个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立足于文化部职能范围,对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示等主要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和引导,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业创新的信心,激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

(中新网)

材料三: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数字文化馆“文化莞家”现已正式启用,为群众提供服务,并开放参观体验。

据悉,“文化莞家”网站平台试运行至今不到三个月,已有2万多名市民注册,网站浏览量(PV)接近100万次。

市文化馆与六个试点分馆共在线上推广活动100多场,推出活动票数6500多张;

推出培训课程119个,网络报名学位达4300多个。

今年市文化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招生实行网络报名,最快的班不到一分钟就报满,近两千个公益学位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录满。

市民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轻松了解和获取这些服务,大大提高了市民参与文化馆活动的便利度,也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

此外,东莞市文化馆还整理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东莞文化网络电视,让市民通过不同终端都可以观看到数字资源、参与直播互动,领略东莞文化的魅力,参与全民艺术普及。

为了让数字化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第一批文化馆数字化试点分馆也同步建设。

未来两年,试点分馆还将逐步铺开,直至实现全市全覆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手机阅读用户的主要特征是阅读次数多,且阅读时间较短,集中值在每天3-5次,每次30分钟-1小时之内。

B.数字阅读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的表现之一是传统纸质出版进入手机移动市场,且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

C.数字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部门对行业进行预期的干预和管理,树立信心并激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

D.“文化莞家”的网站平台借助于数字化的手段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让群众感受数字化服务的快捷和便利。

【解析】 根据原文“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业创新的信心”,C项中“预期的干预”系无中生有。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AB)

A.根据材料一中《手机阅读用户特征调查》表的信息,我们能了解到手机阅读软件主要用户群的生活阶层、收入、阅读习惯等信息。

B.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可知,国家在把握数字文化产业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引领和指导作用,推动其创新发展。

C.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是因为《指导意见》的适时出台,有效地管理了文化创作生产和消费。

D.数字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仅体现在手机阅读普及、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等文化服务方面,今后将会更广泛地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E.“文化莞家”的数字化服务最大的好处就是轻松了解和获取数字化服务,通过不同终端来获取数字资源,参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

【解析】 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指导意见》是个有利条件。

D项中对“数字化服务”的描述片面,除“手机阅读普遍、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外,它还体现在其它方面。

E项无中生有。

“最大好处”的信息在文中没有明确提到。

9.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数字化服务的特点。

(4分)

①改变产业发展格局。

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③贴近群众,易于传播。

④提升受众的文化体验。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耶律安抟,父迭里,幼多疾。

神册六年,为惕隐,从太祖将龙军讨阻卜、党项有功。

天赞三年,为南院夷离堇①,征渤海,攻忽汗城,俘斩甚众。

太祖崩,淳钦皇后称制,欲以大元帅嗣位。

迭里建言,帝位宜先嫡长;

今东丹王赴朝,当立。

由是忤旨。

诏下狱,加以炮烙。

不伏,杀之,籍其家。

安抟自幼若成人,居父丧,哀毁过礼,见者伤之。

既长寡言笑重然诺动遵绳矩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葬不预宴乐世宗在藩邸尤加怜恤安抟密自结纳。

太宗伐晋还,至栾城崩,诸将欲立世宗,以李胡及寿安王在朝,犹豫未决。

时安抟直宿卫,世宗密召问计。

安抟曰:

“大王聪安宽恕,人皇王之嫡长;

先帝虽有寿安,天下属意多在大王。

今若不断,后悔无及。

”会有自京师来者,安抟诈以李胡死传报军中,皆以为信。

于是安抟诣北、南二大王计之。

北院大王洼闻而遽起曰:

“吾二人方议此事。

先帝尝欲以永康王(指世宗)为储贰,今日之事,有我辈在,孰敢不从!

但恐不白太后而立,为国家启衅。

”安抟对曰:

“大王既知先帝欲以永康王为储副,况永康王贤明,人心乐附。

今天下甫定,稍缓则大事去矣。

若白太后,必立李胡。

且李胡残暴,行路共知,果嗣位,如社稷何?

”南院大王吼曰:

“此言是也。

吾计决矣!

”乃整军,召诸将奉世宗即位于太宗柩前。

帝立,以安抟为腹心,总知宿卫。

及置北院枢密使,上命安抟为之,宠任无比,事皆取决焉。

然性太宽,事循苟简,豪猾纵恣不能制。

天禄末,察割兵犯御幄,又不能讨,由是中外短之。

穆宗即位,以立世宗之故,不复委用。

(选自《辽史》,有删改)

注:

①夷离堇:

官名,辽政权建立前为契丹各部军事首领。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既长/寡言笑重/然诺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葬不/预宴乐世宗/在藩邸/尤加伶恤安抟/密自结纳

B.既长寡/言笑重/然诺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葬/不预/宴乐世宗/在藩邸/尤加伶恤/安抟密自结纳

C.既长/寡言笑/重然诺/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葬/不预宴乐/世宗在藩邸/尤加怜恤/安抟密自结纳

D.既长/寡言笑/重然诺/事母至/孝以父/死非罪/未葬/不预宴乐/世宗在/藩邸尤加怜恤/安抟密自结纳

【解析】 首先抓住虚词“以”进行断句,然后根据“宴乐”“世宗”“藩邸”进行断句,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崩,本义是山倒塌,古时认为帝王或太后逝世,就好像山倒塌了一样,因此,常用此来指称古代帝王或太后逝世。

B.炮烙是古代酷刑,用炭火烧热铜柱,令人爬行柱上,即坠炭上烧死。

也指用烧红的铁烧烫犯人的刑具。

C.宿卫是指古时候在宫禁中住宿,值班守夜、担任警卫,有时也可专指皇帝的警卫人员,现在一般指保卫、守护。

D.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为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而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后便用“社稷”来代称国家。

【解析】 社稷是土地神和谷神的总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耶律安抟能征善战,战功赫赫。

跟随太祖率领龙军讨伐阻卜、党项和征讨渤海国,进攻忽汗城时,俘虏和斩首的敌人都特别多,立下大功。

B.耶律安抟恪守礼法,孝顺父毋。

他少谈笑,重信誉。

在为父亲守孝期间,他悲恸哀绝,以致毁伤了身体,超过了常礼,见到的人都哀怜他。

C.耶律安抟思维缜密,行事果断。

在扶立世宗时,当他人顾虑重重、犹豫不决时,他细密分析,果断处置,最终使世宗能即帝位于太宗灵柩前。

D.耶律安抟生性宽厚,为政偏弱。

对于强横狡猾之辈不守法纪、恣意妄为的举动不能辖制禁止,甚至连进犯皇帝住的大帐的人也不能征讨。

【解析】 不是耶律安抟,是其父迭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有我辈在,孰敢不从!

译文:

有我们在,谁敢不听从!

只是担心不报告太后而立新皇,可能为国家挑起争端。

(“我辈”解释为我们,“但”解释为只是,“启衅”解释为挑起争端)_

(2)且李胡残暴,行路共知,果嗣位,如社稷何?

(5分)

何况李胡残酷暴虐,路人尽知,如果真的继承帝位,将置社稷于何地?

(“行路”解释为路人,“果”解释为如果,“嗣”解释为继承)

【参考译文】

耶律安抟,父亲迭里,幼年时多病。

神册六年,迭里担任惕隐,随从太祖率领龙军讨伐阻卜、党项立有战功。

天赞三年,任南院夷离堇,征讨渤海,进攻忽汗城,俘虏和斩首的敌人特别多。

太祖崩逝,淳钦皇后称制摄政,想让大元帅继位。

迭里上言说:

“帝位应该优先由嫡长子继承;

现在东丹王到朝里了,应当立他。

”因此忤逆了皇后旨意,诏令将他下狱,并且加以炮烙之刑。

他拒不伏罪,被杀,查抄了他的家。

安抟从幼年起就显得像个成人,为父亲守丧的时候,悲恸哀绝,伤毁身体,超过了常礼,见到的人都哀怜他。

成年之后,很少言笑,看重对他人的承诺,侍奉母亲极其孝顺。

因为父亲死于强加之罪,一直不能下葬,所以对于宴饮逐欢之事一概不参与。

世宗在藩国时,给他特别的怜悯存恤,安抟暗地里也与世宗相交好。

太宗讨伐晋国归来,到栾城而崩逝,诸将想要扶立世宗,因李胡及寿安王在朝中,犹豫不决.当时安抟值掌宿卫,世宗暗地里召见他请问计策。

安抟说:

“大王您聪智本分,宽大仁恕,又是人皇王的嫡长子。

先帝尽管有寿安王为嗣,然而天下人心多归于大王。

现下如不能当机立断,将后悔莫及。

”适逢有人从京师前来,安抟便诈称李胡已死并传报于军中,大家都信以为真。

于是安抟到北、南院二大王处计议。

北院大王耶律洼听说,马上站起来说道:

“先帝曾想将永康王立为太子,今日之事,有我们在,谁敢不听从!

”安抟回答说:

“大王既然知道先帝想以永康王为太子,况且永康王贤明,人心乐于归附。

现在天下刚刚平定,稍稍滞缓一下,事情就无法挽回了。

如果告知太后,必定是立李胡。

”南院大王耶律吼说:

“这话太对了。

我计议定了!

”于是整顿队伍,召集诸将拥立世宗即帝位于太宗灵柩前。

世宗即位,以安抟为心腹,总管宿卫。

及至设置北院枢密使,皇上下令由安抟担任,宠信任用无以复加,大事都由他参与决断。

然而安抟性情过于宽和,处理事务按照疏简的原则,对于强横狡猾之辈不守法纪,恣意妄为的举动不能辖制禁止。

天禄末年,察割的兵进犯皇帝住的大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