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504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人身体的穴位及功能MicrosoftWord文档

中医认为体内循环系统发生紊乱,就会生病,而这所谓能量紊乱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自律神经平衡失

调的状态.

1.合谷:

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

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

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手三里:

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曲池:

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迎香: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颊车:

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人迎:

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足三里:

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

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

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

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丰隆:

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

阻力。

9.解溪:

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公孙:

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

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三阴交:

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

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

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

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少海:

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4.神门:

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神经垂体高血压的动物,刺后可使血压降低。

15.少泽:

电针少泽可使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增强。

16.后溪:

配申脉治疗癫痫白天发作者为佳。

17.天宗:

对胆囊有收缩作用,针刺天宗,肩井,肾俞,对乳腺增生有很好的疗效,并提高免疫功能。

18.攒竹:

针刺攒竹可使心率减慢。

19.天柱:

可使头痛清醒,记忆力增强,针刺天柱,能解除支气管痉挛。

20.大杼:

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分钟,可使血钙增加1mg%,留针15分钟增加3mg%,

继续留针,血钙不再发生变化。

21.风门:

常患感冒伤风之人,按之灸之,颇见功效。

22.肺俞:

针刺肺俞,能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气道阻力,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效果,可延缓动

脉硬化。

23.心俞:

可使心率减慢,治疗心房颤动有良效。

24.肝俞:

血小板增加,针刺肝俞可使胆道压力降,解除括约肌痉挛,对血糖有调作用,针刺后白胆

固醇明显下降。

25.脾俞:

针刺全血血细胞减少病人的脾俞,能使血小板增加,艾炙脾俞对放射治疗后白细胞数过低

的癌症病人,可使的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脾俞可降低胆道压力,解除括约肌的痉挛。

26.胃俞:

对消化道溃疡,胃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等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针刺可增强胆囊的收

缩作用。

27.三焦俞:

对肾与输尿管结故事石用三焦俞,肾俞,京门,天枢,气海为主穴,治疗后约半数患者

能排出结石。

28.肾俞:

针刺肾俞,能显著抑制钠潴留,故有利尿作用。

29.殷门:

针刺殷门,肺俞可缓解支管哮喘证,一般在3~45min获得缓解。

30.秩边:

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增强,即时效果显著。

31.至阴:

矫正胎位有显著疗效。

32.涌泉:

对失血性休克动物的呼吸与循环机能有兴奋作用,有很好的降血压作用。

33.照海:

能促进肾脏泌尿功能,日排尿量显著增多。

34.内关:

配公孙调理三焦平衡,增强胃肠功能,双向调节心率。

35.风池:

治风之要穴,有双向调整胃酸及胃蛋白酶。

36.环跳:

针刺环跳,具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可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

双向调节。

37.悬钟:

此穴与细胞生成有关,也是嗜酸性折细胞的敏感穴,对嗜酸性白细胞有特异性。

38.章门:

具有明显的抗组织胺作用。

39.长强:

补肾,健脾,通络,固精。

40.大椎:

针刺大椎可使体温下降,针刺大椎可使的细胞增加,并明显左移,艾灸或电针,能提高网

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针刺大椎可治心房颤动。

41.中极:

中极配关元,大赫有促进垂体──性腺功能的作用。

中极配血海,大赫,三阴交,可兴奋下丘脑──垂体系统,使黄体生成素增加。

中极配颊车,对垂体,性腺功能有一定影响。

42.石门:

针刺妇女的石门并配合谷,经4~6次可使子宫变更达到避孕目的,

43.鸠尾:

针刺鸠尾,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44.膻中:

膻中配内关,足三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率89.2%。

常用特效穴位治疗小疾病-小腿抽筋、落枕、闪腰、流鼻

一、小腿抽筋:

大家有时候去游泳会出现腿抽筋,这时候千万别慌张,可以按压抽筋那条腿的承山穴,

位置在小腿后侧小腿肚子出现的人字形凹陷处,按压到位的话抽筋的腿会慢慢松弛下来。

效果不错。

二、落枕:

落枕多因夜间睡觉时姿势不当或颈部受风寒所引起。

患者经常是头一天晚上睡觉时脖子还

好好的,但一觉醒来,便发现脖子酸痛,不能转动,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使人十分痛苦。

这时,只要你按摩特定

的“落枕穴”,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

尽头起,向外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

双手皆要按压。

三、闪腰:

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

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闪腰时可按摩“上仙穴”,非常显效。

“上仙穴”位于第五腰椎棘突正下方凹

处。

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

此穴对慢性腰部疼痛也非常有效。

四、鼻衄:

鼻衄俗称流鼻血,在天气干燥时常有发生。

发生鼻衄时除了头往后仰、用冷毛巾湿敷头部

等外,还可以按压“止血点”来加快止血。

“止血点”位于面部正中线与发际交界处上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

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

五、晕车:

如感到胸闷恶心等晕车症状,除打开车门通风以外,还可以按压内关穴,位置在腕横纹中__

中医认为:

一、麻:

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

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

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

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

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

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

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人体重要学位的功能

1、足三里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

  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

  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

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

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中脘穴

  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

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

  功能:

  一是能理气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

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5、合谷穴

  功能:

  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

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

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

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6、涌泉穴

  功能:

  一是清脑醒神,

  二是安神定志,

  三是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

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

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7、阳陵泉

  功能:

 一是通筋活络;

  二是疏经利节;

  三是清热利胆。

  主治: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

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

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8、风池穴

  功能:

  一是清心明目;

  二是清热散风;

  三是通窍活络。

  主治:

  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9、殷门穴

  功能:

  一是通经活络;

  二是疏通筋脉。

 主治:

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

  

  10、命门穴

  功能:

  一是补肾调经;

  二是理肠固脱。

  主治: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血症及生殖系统疾病.

1、按摩穴位治感冒

选穴:

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

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

先左侧后右侧。

(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

注:

注意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1)轻闭双目,用中指按住上眼皮向上轻提,做5次;2)用中指将下眼窝(承)向下轻按5次。

做完上述动作后再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推按,至太阳穴后再向耳边按去,反复做3-5次;3)闭上双眼,用中指肚按在眼球上,轻轻按10分钟即可。

这时你会感到眼睛的疲劳立刻消除,此法对眼睛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3、眼部按摩美容

面部皮肤都是有一定纹理的,正确的按摩手法则可促进肌肤对精油/眼霜的吸收,从而预防和减少皱纹。

首先在眼睛四周点上薄薄的一层精油,然后按内眼角、上眼皮、眼尾、内眼角的顺序轻轻按摩,直至肌肤完全吸收。

在按摩过程中,轻压眼尾、下眼眶、眼球,你会感到格外舒服。

对眼部皮肤进行适当地按摩。

同时配合按压眼周的穴位如攒竹、晴明、丝竹空、瞳子髎等。

眼部按摩时必须注意手法要轻柔和缓,按照眼部肌肉的分布在眼周作圆弧状滑动,以促进眼部皮肤的血液循环。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1)天柱:

后颈部中央发际线上5分旁开1寸5分,两侧粗大肌肉的近旁处。

主治病征:

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

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首选穴之一,本站有关此穴道的指压法列举如下:

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道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

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用大拇指使力按压此穴,同时大口吐气。

重复此动作5次;

2)风池(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使用与天柱穴同样的方法刺激该穴位。

眼睛感到疲倦时,可指压太阳穴。

主治疾病为:

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3)太阳(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主治病症:

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将食指的指尖固定于该穴位上,用画圆圈的方式,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稍加用力按压,连续按压10秒钟后,再放松10秒钟。

重复3次;

5、按摩使头脑清晰

按摩使头脑清晰:

脑部功能迟钝,工作效率降低,是由于脚部活动不足而产生血液循环停滞。

由于脚部运动,脚部肌肉通过筋纺锤,将刺激送抵脑干部的网样体,使新皮质的脑细胞活泼,因此便能除去脑内淤血,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例如右脚与静脉有关,它使由胸部上行的血液顺畅,左脚和动脉有关,它使由头部到脚尖等全身血液顺畅,如脚冷或因运动不足而使脚部肌肉硬化,则会头晕眼花。

当我们考虑问题时也会不知不觉的在屋中踱来踱去,所以为了使头脑清醒,必须指压脚部。

自古就有各种锻炼脚部的健康法,指压脚心不着地处的“踏青竹”(踏青竹是日本很久以前就有的健身法.让双脚在竖着劈开的竹子上来回地踩,以刺激脚底板.要锻炼头部,首先要锻炼脚部,足部疲劳的时候,踏青竹十分钟,对消肿非常有用。

1)指压“踏青竹”(位于脚心不着地处)和“踏青竹”十分钟,可使头脑清醒,并对消肿非常有用。

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

先深吸一口气,用手刀击打的同时将气吐尽,如此重复10次。

6、头面部按摩(常按摩以下穴位可直接改善脸部血液循环、红润亮泽肌肤):

1)百会(位于两耳尖联机的中点,头顶中央)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及中风、脱肛等病症。

2)治疗头痛、头昏、健忘、秃发:

按摩四神聪(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个穴位),有健脑、延缓衰老的功能。

3)头维额角发际上一小指。

头痛、偏头痛、头晕、中风、三叉神经痛、视疲劳等。

4)下关颧骨弓下缘凹陷处,张口则凹陷消失,闭口则出现,此穴治理三叉神经痛、牙痛、中风、面瘫、口角歪斜。

5)颧髎:

眼睛外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牙痛、面瘫、面肌痉挛、黄褐斑、中风、口眼歪斜、视力减退。

6)颊车:

下颔角骨前方凹陷中,咬牙时有肉隆起处。

牙痛、面瘫、口角歪斜、流口水。

7)睛明眼睛内角旁开0.1分;视力减退、视疲劳、近视、白内障、青光眼等各种眼疾。

及黑眼圈、鱼尾纹、眼袋。

8)攒竹眉头尽处;

9)丝竹空眉尾尽处;

10)瞳子髎眼睛外角旁开0.1分;

11)阳白眉正中直上一横指;

12)四白:

直视,瞳孔直下一横指;

13)迎香鼻翼旁开一小指(感冒鼻塞、流鼻涕、鼻炎、鼻过敏、嗅觉失灵等鼻子疾病);14)人中人中上三分之一处:

急救穴,用于昏迷、晕厥、中风、神志不清等,及腰扭伤。

15)地仓口角旁开一小指:

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

16)承浆嘴唇下方中央凹陷处:

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

17)消除面部浮肿:

按摩嘴角两边腮的凹陷位及喉节的上方,每天持续以左右手同时按压这些穴位,每次2至3次;

7、瘦脸十大穴位

承泣穴、攒竹穴、百会穴、太阳穴、迎香穴、颊车穴、地仓穴、承浆穴、球后穴、天突穴。

8、健鼻养生巧防病

特别推荐冷水浴鼻,尤其是在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子,可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各种呼吸道疾病

1)鼻外按摩此法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夹住鼻根两侧并用力向下拉,由上至下连拉12次。

这样拉动鼻部,可促进鼻粘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正常分泌鼻粘液。

2)鼻内按摩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内,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向下拉若干次。

此法既可增加鼻粘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保持粘膜正常。

在冬春季,能有效地减轻冷空气对肺部的刺激,减少咳嗽之类疾病的发生,增加耐寒能力,拉动鼻中隔软骨,还有利于防治萎缩性鼻炎。

3)“迎香”穴位按摩(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若干次。

因为在“迎香”穴位有面部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是面部神经和眼眶下神经的吻合处。

按摩此穴即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并还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

4)“印堂”穴按摩(在两眉中间)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12次,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

此法可增强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

还能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气功健鼻5)《内功图说》中有三步锻炼健鼻功法,两手拇指擦热,指擦鼻关36次;然后静心意守,排除杂念,二目注视鼻端,默数呼吸次数3~5分钟。

晚上睡觉前,俯卧于床上,暂去枕头,两膝部弯曲,两足心向上,用鼻深呼吸清气4次,呼气4次,最后恢复正常呼吸;

9、過敏性鼻炎

主要症狀為發作性噴嚏、流鼻水、鼻塞等。

過敏性鼻炎又可分為季節性和長年性兩種,季節性和花粉有關,長年性是由於對環境過敏源產生反應,少部份人對蛋、牛奶等食物亦會過敏。

按摩相關穴道亦可以達到改善過敏體質的效果,舒緩過敏性鼻炎症狀。

主穴位風池、合谷、迎香、鼻通按摩步驟與方法。

1)風池(穴位找法先往耳後部位尋找,就會碰到骨頭凸出的部位,越過此凸出的部位,大約是在靠近髮際凹陷處的下方,按壓時頭部二側會有些微酸疼痛感,左右各一)。

手法反掌往後,以食、中指指腹按壓。

2)合谷(穴位找法大拇指與食指虎口處,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約當第二掌骨之中點,左右各一)手法可以另一手的大拇指尖按壓,但須注意因合谷穴的經絡是通往對側鼻翼的,故左鼻塞要指壓右合谷,右鼻塞要按壓左合谷。

3)迎香(穴位找法迎香位在鼻翼的兩側凹陷處,鼻翼底部正側方、法令紋附近的穴道,左右邊各有一個)按壓時是以食指指腹施行。

4)鼻通(穴位找法鼻通位於鼻唇溝與鼻翼的交會點,左右各一)以食指指腹稍微用力按壓,並按摩穴位四周的肌肉,約30—60秒,左右手都做。

10、按摩减肥

1)脸部用手拄着面颊,再加上“上廉泉”的穴位按摩,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瘦脸效果。

食指和中指夹住脸部曲线,用拇指按装上廉泉”,然后从下颚至耳朵下面轻轻摩擦。

同时注意用手指刺激“颊车”。

2)手掌用手指按压手掌上的“胃、脾、大肠区”(“胃、脾、大肠区”位于手掌上的食指正下方,是沿生命线的部分),左、右手各进行2-3分钟。

力道要稍大些(如果太轻柔,反而会促进食欲)。

3)揉耳廓根据中医理论,人的耳廓上有不少穴位是与大脑控制食欲的中心直接相连的,刺激那些穴位,就能减少食欲,达到减肥的效果。

食指压右耳的饥饿点一分钟,换左耳做同样动作详见我的“共享资料”中的“按摩耳穴瘦脸、减肥”。

4)“逆腹式呼吸法”(可提高内脏各器官的功能,帮助燃烧多余的脂肪和水分)

A、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双手重合扣于“丹田”的位置。

慢慢用鼻子吸气,同时缩紧腹部,达到极限后,完全吐出空气(用鼻子或嘴都可),然后再放松腹部。

可以遵循此法在饭前5-10分钟重复多次。

B、逆腹式呼吸法,取站、坐姿均可。

慢慢用鼻腔吸气,同时腹部内收,胸部上提,横隔膜下移,肺部吸满了空气之后再徐缓吐气,呼气时腹部慢慢鼓起,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每吸呼一次约需7-9秒,每次练习5-8分钟。

C、两腿自然开立,两臂伸直向上举起后摆,挺胸塌腰,深吸一口气,使肩、背、腰部肌肉拉长,静止状态坚持3-5秒,然后上体慢慢直立再呼气。

身体感到疲劳时,离开座椅,伸展几次,顿觉身体轻松、舒展。

丹田穴在肚脐之下3-5cm处,在进行“逆腹式呼吸法”时,要始终将意念停在这个穴位上。

11、按摩催眠

1)鸣天鼓操作仰卧位,两手掌紧贴两耳中间,三指轻叩击后脑枕骨20次,两手骤然离开耳孔,再反复做两次,共轻击枕骨60次。

功能健耳去头晕,清脑镇静,催眠。

2)撸耳垂操作大拇指在后,两手同时动作,轻轻拉拽耳垂50次。

功能心宁气爽、镇静、催眠。

3)搓手腕操作可两手内腕互搓或用一手搓另一手内腕。

两手互搓各搓100-200下。

功能手腕部位分布神门、内关等十几个穴位,可防治心悸焦虑、失眠、多梦,催眠效果明显。

4)搓三阴交操作取侧卧位,靠床一脚不动,用另一只脚搓摩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踝骨上方三寸)再换侧位搓摩另一只脚的三阴交穴位,各搓摩48次。

功能预防失眠相当有效,为入睡做准备。

5)搓脚心操作用手掌或手指搓脚心或全掌,两脚掌各100次。

功能此法有催眠和镇静作用。

深呼吸操作深深用鼻吸气,鼓肚,然后用口慢慢从牙缝呼出肺气(也称腹式呼吸),做5-10次。

功能“吐故纳新”,宁神镇静,催眠。

12、按摩太阳穴治白内障

清晨和晚睡前,站立在空气流通处,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双手提到胸前合拢,手掌相搓36次有生热感,马上把双手按在左右太阳穴上,双目微微闭合,顺时针轻缓地按摩36转,稍顷,在逆时针按摩36转。

少停片刻,双手举向头顶,手指弯曲,用十指的指腹由前向后梳理头发36次,手法宜稳而重。

然后放眼远眺,遥望天空,均衡地眨眼36次,最后再作洗脸状双手按摩面部,先由上而下,后由下而上反复按摩十余下,脸面、胸部都会产生轻松舒适感。

此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很适宜轻症的初患白内障者。

13、贫血

A、血海膝盖骨头的上端内侧起向上2寸的地方。

主治病征血海穴的主治病征为生理不顺、膝盖疼痛、更年期障碍(更年期综合症)、生理痛等。

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更年期障碍。

B、风池使用与血海穴相同的方式加以刺激。

14、消除腿部浮肿

点“飞扬”(顺着跟腱外侧的骨头向上摸,摸到小腿肚肌肉的边缘时,可找到飞杨穴位)长时间站、坐或步行,都会引起腿部疲劳甚至肿胀,刺激飞扬穴能够缓解症状。

而且当你腰痛、上火、流鼻水、鼻塞时,刺激这个穴法,也能感到舒服一些。

15、按摩腿部穴位(可调整女性荷尔蒙)

1)涌泉穴(弯曲脚趾,脚掌上就会出现凹陷,涌泉穴就在凹陷附近)用大拇指按摩可缓解腿部疲劳。

点“涌泉”缓肿胀肿胀性体质的人,往往水分代谢不畅,应该加强对泌尿系统穴位的按摩,一边活动足部,一边揉捏穴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坐在地板上,伸直双腿,将一只腿抬起,使膝盖弯曲并伸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