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7315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x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

教育管理;创新;整合思想;机制

21世纪初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

人类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使命的内涵更为丰富。

大学不仅应履行启迪智慧,探索真理,发展科学,传递文化,服务社会的职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实现着造就人才、塑造人类的伟大使命,而且更强调教育功能与学术功能的完美结合,更强调探索真理与传承文明的高度统一,更强调社会的责任。

因此,大学不应只是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而应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与此相适应,大学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

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总是以管理思想的变革为先导,用教育管理的改革来统筹和引导。

我校坚持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先导地位,定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并形成制度化,以始终保持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1997年初,学校结合“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开展了以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以此为契机,学校整体组装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深化教学改革,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教学成果.进入新世纪,学校审时度势,把“十五”计划第一年定为“教育质量年”,于2001年初开展以“发展、创新、质量”为主题的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确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新理念,研究制订了“十五”事业发展规划。

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为推进“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学校事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武器,形成了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和机制。

2003年初,学校提出以创建教学工作优秀学校为契机,举办发展与改革论坛,深入思考学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等重大问题上的定位,深入思考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和战略举措,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

通过研究与探讨,我们认识到,教育管理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甚至僵死的管理,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局面。

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就是整体设计,分布实施,统一认识,营造氛围,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将教育研究与办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的过程。

因此,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不仅应努力践行学术自由、共享管理(sharedgovernance)、责权明晰、精英选择(meritocraticchoice)、定期检测、内部密切合作等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原则,而且应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理念。

如要强化学术管理思想,由过于强调教学管理的行政职能转变为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职能,提升教学管理的学术性。

要强化开放管理思想,实行更为开放的管理方式,现代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多职能、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要强化民主管理思想,在教学决策、计划、执行、控制、检查全过程中更注重民主化,实行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效能。

应树立管理国际化观念,正确处理好管理的国际化要求与本土化特色的关系,更新质量标准,建立既符合国情、校情又能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标准体系,按国际规则办事,同时注重发展优势,保持特色。

要树立管理现代化观念,现代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

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实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

确立整合思想,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则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世界名校之所以能够云集大师、精进学术、辈出英才、长盛不衰,得益于积极的制度建设和合理的机制创新,其教育教学管理更重视学术管理的职能,重视管理研究,实行严格的岗位管理和科学的量化管理等。

笔者认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管理应确立整合思想。

其基本内涵可表现在三个层面上:

其一,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解决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地位、教师在学校的地位等基本问题,以教学工作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以教学改革带动学校的综合改革,以教学管理推动学校的各项管理。

其二,将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系统,遵照现代管理原则,坚持系统集成思想,将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四者有机结合,制定公平的政策,实行持续性调整机制,达到整体性提高的目的,研究是前提,通过研究明确改革的方向,改革是动力,建设和管理要体现改革的精神,有利于推动改革,建设是基础,改革的成果要通过建设加以巩固,管理是保证,通过科学管理建立起促进改革的激励竞争机制和配套政策。

其三,把教学改革作为一个系统,把教改项目和工程作为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托有代表性的专业,将有关项目和工程的实施方案纳入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整体上有机组合和再次优化,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形成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推进的教学改革思路、整合的教学管理范式,以实现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与此相适应,应建立体现整合思想、开放的激励型管理机制。

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体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要求。

其基本特点是:

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重点在理顺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特别是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上进行了尝试。

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

我校致力于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回路”。

一是完善教学工作决策子系统:

形成一个中心和一个委员会、即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长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研究和决定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课程、教材等专门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起到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

二是完善教学工作执行子系统:

教务处(部)及其所属科室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决策执行机构,学院是教学管理的实体,系是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教学管理的重心在学院。

三是完善教学工作监控子系统:

通过目标监控、人员监控、制度监控及考核评估,形成立体化的监控体系,由教学工作“末端检验或随机性检查”转为“教学全过程控制与检查”。

四是完善教学工作信息反馈子系统:

建立由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为主体组成的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巡视员和督导员队伍,建立由学生信息员组成的教学信息中心和学生工作信息中心,形成校内经常性信息反馈网络;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主的社会人才质量需求信息网,形成反馈及时准确的校外教学信息网络。

在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中,注重发挥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协调互动,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体现在“四个强化”:

教学管理的设计、检查、监控、评估、反馈功能得以强化,学院在教学管理层面中的主体地位和实体性质得以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功能得以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得以强化。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

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

我们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

近年来,我校推行了以增强学生自主性为特征的弹性学制和选择性教学机制,主要是推行选课制,有选择性地实行课堂开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主讲教师;通过考核方式,打破专业、年级界限,允许学生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实行分层次教学,将必修课和选修课分成不同层次、不同模块提供学生选择,给予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期限等;允许优秀学生在一年级后自主选择专业;与在汉的7所教育部属高校联合办学,实现学生跨校选课、攻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位、双学位,互相推荐研究生,互聘教师等。

与此同时,学校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实行网上选课注册,部分试点网上考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提高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

3.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形成良性运作机制

教学工作评价体系重点是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院系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及其激励机制,对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

第一,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岗位优质优酬机制。

我们注重按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实行了学生、教师和领导全员评议,并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岗位,拉开教学岗位津贴档次,实行教学岗位的优质优酬。

第二,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建立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

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运行模式,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教学机制,对学生素质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励,对创新活动进行激励,对大学生学习创业实施有效指导。

第三,构建学院级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工作奖优扶重机制。

对学院级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管理状态采取目标管理,实行科学的、制度化的评估,教学投入向对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方面倾斜,向计划科学、工作落实、质量优秀的学院倾斜,对教学先进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和重点支持。

我校逐步完善了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包含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管理状态评价、教学研究与改革评价、教学基本建设评价等方面,在实践中我们注意统筹整合各类评估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加以丰富、充实、完善。

如2001年我校组织开展了教学质量评价与奖励、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第三轮校级优质课程评估等四项评估工作,取得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教学工作上水平的良好效果。

高校改革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适应这种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一种创新的理念。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质上是一种创新,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的根本变革。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之相适应,积极创新探索新模式。

学校改革必须明确改革内容,一定让教职工清楚,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是为适应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甚至阻碍了学校的发展速度。

但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才能得到解决。

当前改革的内容、范围和切入点一定要准确,即问题抓得准,时机选得好,思路有新意,让职工易于接受。

从而使广大教职工建立起一种从实际出发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新理念。

  目前,一些学校的改革已经比较深入。

各学校根据自身发展要求来确定改革的有关内容,有的学校按教育法规定探索独立法人办学的路子和办法,有的把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切入点,努力提高教职工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效益。

有些提出了“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的改革理念等。

学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教职工主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各高校的改革在不同方面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们已从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以服从计划的“误区”中走出来,解放自己。

但由于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有些问题认识并不见得十分透彻,对改革方向和内容把握不十分准确。

如现在高校中职工身份、岗位、管理、机制、工作量确定标准是什么概念,是否有一把尺子,现在看来,这些问题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和标准。

因此,高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最实际的是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和进程,提高教职工改革的认知水平,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改革的全过程中。

高校改革必然影响到教职工对现存事物看法和对未来事物的分析和设想,他们会随时观察改革的动向,以为社会多做贡献和保护自己的竞争权力、生存条件为动机,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而付诸行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创新的思路,积极引导、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改革的实际性、迫切性和公平性。

一是实际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让教职工认识改革是学校的必然。

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以大于20%的速度发展,其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硬件建设增加速度往往处于应急状态,资源配置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管理模式和方法也经常超出常规。

学校教师工作量增加很多,有的教师只重专业、业务,不关心思想和政治,只教书,不育人。

教学和管理缺乏创新。

在学校改革的动员和讨论中,充分发挥教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充分认识改革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认识改革方案和内容符合实际。

二是认识改革的迫切性。

引导教职工充分认识到不进则退、落后就要被淘汰的道理,心理上要抢在第一时间参与改革,使自己的行动更具主动性。

三是认识改革的公平性。

要想做到公平,必须做到深入调研,分析透彻,科学决策,方案合理。

如工作量问题,拿理工类课程来讲,一般大学原教师年工作量在210—280课时之间,现在年工作量要定在300—330课时之间。

又如津贴问题,近几年津贴增加速度很快。

面对这些情况,要让教职工充分认识有些现象的发生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要求的,而不是任意提高标准。

事实上,课题津贴也不一定是越多越好,教职工充分认识增加津贴是学校发展的体现,增加工作量是工作条件变化下的客观实际,彻底消除了增加工作量是增加了劳动强度的误区。

因而,这种方案是合理的、科学的、公平的,是广大教职工认可的。

从而激发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职工思想统一、认识统一,为改革奉献智慧和力量。

《光明日报》2003年1月30日

探索地方高校教育改革推进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CHIANGSAY2010-03-2716:

42:

33阅读31评论0字号:

大中小

柏群1,姜道奎2

(1.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重庆400067;2.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

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是使我国在人才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从而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从培养方式等角度论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般做法,从教育国际化的视角、结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地方高校;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521

ExploreNewSolutionstotheLocalCollege'sReformtoMotivateTalents'Cultivation

BAIQun1,JIANGDaokui2

(1.InternationalBusinessSchool,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2.SchoolofManagement,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Abstract:

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traininghighqualityoftalentsisaneffectivemeanofstrengthcompetitivepower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soastoenhanceoureconomicglobalization.Raising,accomplishingatroopofhighqualityinternationalizationtalents,andpromotingournationalinternationalcompetitivepower,isanimportantissueworthponderingandthoroughlyexploration.Thisarticle,fromtheinternationaleducationangle,consideringinternationalizationpersonneltrainingpractice,exploresourcountrylocalordinaryuniversityinternationalizedpersonneltrainingpath.

Keywords:

localcollege;educationreform;talentstraining

1引言

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关系到我国的就业与稳定,以及能否在经济复苏后抢占一个经济再繁荣的有利位置。

经济危机与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驱动人们审视此前教育制度的利弊。

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急切的希望能够通过改革解决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

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来说任务日渐突出[2]。

我国地方普通高校数量占普通高校的93%,学生人数约占普通高校学生总数的85%,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

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必须基于地方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国际化人才也需要地方普通高校的参与。

如何培养我国所需要的适应国际事务和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就成了教育界必须研究的课题。

2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举措

成立于2000年8月的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是一所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同时也是国内最早探索与国外高校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机构。

作为西部地方普通高校下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克服资金、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重重苦难,探索出一条走开放式人才培养之路[3]。

以下结合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现状提出我国地方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几点举措。

2.1确定国际化人才目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要确立目标,这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础。

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

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近年来,我国陆续设立了几种不同形式的奖学金用于本土学生、学者和管理人员的派出学习、研究和培训。

如教育部的联合培养奖学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的公派留学攻读学位奖学金项目及公派出国合作研究进修奖学金项目等[4]。

但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政府用于国际化人才及专门人才培养的经费还有很大差距。

在解决教育经费方面,高校要在企业国际化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中间起纽带作用,同时解决自身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2.2探索多种途径,开阔学生视野

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后备军,选送本科生高年级和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到国外高校学习半年至一年,让他们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作为未来的国际化人才所要经历的跨国文化及练习已学过的且所需要的外语、国际政治、国际财政金融等方面的知识[5]。

他们回来后,彼此交流海外学习的经验和体会,使他们能将学到的跨国经历的实践经验贡献到我国大学的国际化建设中,为营造大学的国际化氛围作出贡献。

另外,高校还应开辟高层次的学生到国外跨国公司进行考察和实习的路径。

有条件的还可以创造将学生送到港澳地区或国外的大公司去实习的机会。

如组织学习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相关院系的高年级学生到国外企业等单位见习,取得国际商务的实践经验。

2.3创造多种机会,开展国际合作

开展国际合作可以通过教育合作、科技合作等涉及教学、培训及研究多个领域。

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国际前沿问题,将所学的知识在国际前沿课题中应用,并在国际化的工作实践中得到演练[5]。

我们所采取的“双校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主要体现在:

降低培养费用、学生接受多种锻炼、扩大受益对象群体、充分利用多种资源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实质性合作办学。

通过与世界名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上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优秀经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练就国际交往中的技能和经验。

2.4招收留学生,营造更加国际化氛围

就大学自身的开放性来说,接受和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生,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的国际化和开放度。

招收留学生本身也为营造更浓厚的教育国际化氛围,使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在本土享受国际化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增强国际知识和国际经验提供了最经济、最高效率的途径。

来华留学生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和教育理念,在他们融入我们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时,也在充当着文化传播的角色。

他们在处理事务和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其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左右,这也为我国本土学生在国内接触到异地文化和理念提供了机会。

所以说,注重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积极招收留学生不仅只是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重要的是,他们的到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和国际化营造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教育氛围,为我们学生在本土上就能接触到异国文化和增进国际知识与经验提供了机会,这正是我国高校加速国际化进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3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际成效及经验

八年来的实践证明,地方普通高校能全方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现在,学校已与荷兰国际教科文基金会共同创办了国际设计艺术学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35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合作,将课堂延伸到了国际一流高校,效果显著,得到教育部专家的充分肯定。

3.1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所取得的实际成效

3.1.1开放办学思想深入人心

走开放办学之路,借助社会的各种可用资源,紧密贴近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人才培养的现实场境,动员学校能为教学服务的各方面力量,不断探索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开放式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社会公认,尤其是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肯定。

3.1.2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对教师讲课满意度较好,入学考试专业课通过率有不同程度提高。

学生学习成果明显,在人数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被对外合作大学录取比例保持89%左右。

合格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外语和专业能力突出。

在2002年第一批赴法学生学习,2002-2004年,82%的学生获得了学士学位,其中36%的学生获得了硕士学位,43%的学生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有些同学还在布尔戈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3.1.3国内外声誉日渐提升

办学品牌的不断确立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学院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良好评价,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学院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新生中超过重点本科分数线的人数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