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733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实验知识要1.docx

化学实验知识要1

化学实验知识要点(复习总结)

(一)实验常用仪器

1.常用化学仪器的分类

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加热

反应容器间接——烧杯、锥形瓶、烧瓶(垫石棉网)

不能加热——量筒、水槽

称质量——托盘天平

计量仪器量体积——量筒

测温度——温度计

漏斗

仪分离仪器

器洗气瓶、干燥管

的药匙、镊子

分取用试剂

类胶头滴管

取用存放仪器固体——广口瓶

存放仪器液体——细口瓶

气体——集气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

辅助仪器

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

重点掌握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

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

1.药品的取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原则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药固体——一横、二放、三竖立

品方法

的液体——一倒、二向、三紧靠

取固体(托盘天平)——一调、二放、三回零

用一定量药品的取用

液体(量筒)——一平、二看、三读数

酸碱液体流到桌上——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

浓酸浓碱的使用

酸碱液粘在皮肤上——一擦、二洗、三涂液

 

2.物质的加热

构造:

灯帽、灯芯、灯芯管、灯壶

火焰:

外焰、内焰、焰心

酒精灯一要:

要用火柴来点燃

使用二查:

查灯芯和酒精量

物三禁: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质禁止酒精灯对点

的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加固体:

一斜: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热二匀:

对试管均匀加热

注意事项三固定:

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

液体:

一量:

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1/3。

二斜:

45°。

三向:

试管口不向人

3.溶解

溶仪器:

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

解振荡:

腕动臂不动

方法搅拌:

不可碰壁

浓硫酸稀释:

注酸入水,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4.过滤

仪器: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过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

操二低

作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要上烧杯紧靠玻璃棒

点三靠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5.蒸发

⑴仪器:

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⑵操作方法:

放好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

加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

停止加热

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验

⑴装配顺序:

从下往上、从左到右

⑵气密性检查操作:

管端入水—使容器内气体受热—出现气泡—冷却—出现水柱

7.仪器的洗涤

⑴方法:

注水半,振荡。

用试管刷柔力刷洗

⑵难溶物的洗涤:

A油脂:

热的纯碱或洗涤剂

B难溶氧化物、碱或碳酸盐:

加稀盐酸,再用水洗

⑶洗净的标志:

水膜均匀,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溶液的配制

⑴计算:

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⑵称量或量取: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

⑶溶解:

在烧杯内进行,用玻璃棒搅拌。

三)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药品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化学反应原理

2KClO3

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Zn+H2SO4→ZnSO4+H2↑

CaCO3+2HCl→CaCl2

+H2O+CO2↑

反应物状态

固体与固体混合

或固体与液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反应条件

加热或不需加热

不需加热

不需加热

制得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氢气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制得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比较

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收集方法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内,若复燃,说明是氧气。

点燃该气体,检验其生成的产物。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其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或验纯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用拇指堵住倒置已收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手指,若为“噗”的一声,说明已纯。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实验装置

(四)气体的净化

1.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

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

实验仪器组装公式:

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

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氯化氢气体或水份。

氯化氢气体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溶液除去,水份可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无水硫酸铜等除去

2.气体除杂的原则:

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3.气体除杂的注意事项:

有许多杂质要除去时,要注意除杂的顺序。

一般来说,杂质中有许多酸性杂质时,先除酸性较强的杂质;而水蒸气在最后除去

4.制取气体的操作顺序:

要制取气体需要经过仪器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入药品、收集、检验、验满、仪器拆洗等步骤。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40分钟)

一.选择题

1.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B.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

C.将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D.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

3.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B.广口瓶C.量筒D.烧杯

4.取5mL液体,应当选用()。

A.托盘天平B.带刻度试管C.10mL量筒D.100mL量筒

5.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B.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

6.2004年春,我国新发现的“非典”病例源于实验室感染,可见实验室的严格管理和规范操作十分重要。

在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

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

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9.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蒸发皿B.集气瓶C.烧瓶D.试管

10.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过B.用蒸馏水洗过多次

C.洗涤后的仪器已经透明了D.仪器内壁的水附着均匀了

11.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C.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D.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mL

A.9B.大于9C.小于9D.无法判断

13.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了8.65mL的水

B.把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D.实验时未经洗净的滴管可直接再吸取别的试剂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

(5)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______。

(6)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_______。

14.酒精灯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其中_________温度最高,应用_______________加热。

1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__,若俯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

16.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加热某种液体时,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______________mL。

(五)、实验设计与评价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的四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Fe CuSO4溶液  Ag              B.Cu  Ag FeSO4溶液 

C.Fe   Cu稀 HCl   AgNO3溶液   D.Cu FeSO4溶液 AgNO3溶液 

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一瓶无色气体为氧气 

实验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3.要想除去食盐中的纯碱,小明同学设计了两套方案:

 

A.固体混合物(加过量盐酸)→溶液(蒸发)→固体; 

B.固体混合物(加过量硫酸)→溶液(蒸发)→固体 

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_,另一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 

4.如何证明一铜粉中含有铁粉,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5.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结论:

金属活动性Al>Fe>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

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

 

6.以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一实验方案,制取碳酸钙。

写出简明实验过程。

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实验探究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例1.小青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底装有少量水。

实验过程中她联想到老师介绍过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残留的“水”是否也呈酸性。

她取“水”多次测其pH,发现其pH始终小于7并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4,证明集气瓶底残留液呈酸性。

随后小青想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是否具有酸的通性,请你与她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

残留液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呢?

[猜想]:

             ;

[设计方案]:

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化学探究性实验

例2.小明是爱动脑筋的小男孩,学习了化学后,他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

于是,他喜欢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一些问题,用学过的知识去探究、解决。

今天学习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后,他就想:

我们家里的燃料-----液化石油气,它的成分是什么?

它到底含有哪些元素呢?

他就在家中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判断家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猜想]①只含有碳元素;②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③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方案设计]

(1)证明含有碳元素存在的实验方案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含有氢元素存在的实验方案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分析](3)为什么不能判断液化石油气含有氧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4)由上述实验,你认为猜想中_____结论是正确的。

三、要善于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通过对比、归纳等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并由此解释化学现象,说明问题

例3.某研究小组对用H2O2分解生成H2O和O2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

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往盛有5ml5%H2O2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②往盛有5mlw%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g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③往盛有5mlw%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gFe2O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④经检验,②、③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分别含有agMnO2和agFe2O3。

问题:

(1)MnO2、Fe2O3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③中H2O2的浓度(w%)以___________为宜。

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

下表选取了部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

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浓度

时间(min)

条件

30%H2O2

15%H2O2

5%H2O2

加入agMnO2

0.2

0.8

2.0

加入agFe2O3

7.0

9.0

16.0

问题:

(3)从上表中能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热身]

1.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钙。

白色粉末是哪种物质呢?

请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我的猜想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2.

小兵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右图所示)。

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

小兵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H2SO4

Na2SO4

MgSO4

溶解度/g

与水任意比互溶

19.0

39.0

小兵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溶液。

为确定其成分,该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氢氧化钠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离开实验室。

三天后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

三天后片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了

提出问题:

“白色粉末固体物质是什么?

建立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方法及操作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反思与应用:

我们学过的哪些物质还具有这样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

4、家中烧开水的铝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水垢(如图)。

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观察与问题】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预测】 ①鸿鸿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钙。

      ②我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  。

【实验与事实】 依据猜想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猜想正确应该的实验现象

验证猜想的①方案

取少量水垢于试管,滴加稀盐酸,  

在试管口用燃烧着木条检验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

取少量硬水于试管并加热,将生成气体通入中

5、已知在溶液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现实验室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氧化钙或氢氧化钙。

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按要求帮助完成探究活动。

⑴ 提出假设:

假设①碳酸钠

假设②氧化钙

假设③氢氧化钙

⑵ 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进行判断并填空:

假设

设计的相关实验操作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假设是否成立

取一定量粉末加入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_______________

取一定量粉末溶于水

溶液浑浊且温度升高

_______________

取一定量粉末溶于水,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通入二氧化碳

没有沉淀产生

_______________

⑶ 实验后思考:

假定这包白色粉末是混有少量氧化钙的碳酸钠粉末,将混合物溶于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再将分离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