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7527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docx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概况

昆仑山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昆仑山景区观光游览。

我是你们此次观光游览的讲解员,大家可以叫我XX,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处于东平湖的西岸,昆仑山脚下。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水浒七星旅游码头。

水浒七星旅游码头于2009年开工建设,是水浒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东连老湖旅游码头、南连安山古镇码头、北连银兴旅游码头。

整个码头由三个东西走向的码头组成,码头南北跨度为108米,暗含108将的寓意。

从昆仑山上往下看,整个码头为一个大写字母“E”,谐音“义”,整个码头取义为“108将水泊聚义”。

大家看一下我的右手边,可以看到两条龙,这两条龙原先是不在这的,是一位月岩寺的居士捐赠的。

关于他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这个姓贾的老板以前经营一家养鸡场,几年下来没有盈利。

后来听说月岩寺的大悲法师很有名气,于是来月岩寺烧香祈福,大悲师傅给他看了一下风水,说龙乃戏水之龙,立于鸡场之旁,有百害而无一利。

于是这位老板听从他的建议,将这两条龙捐给了水浒七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安置在了东平湖畔。

结果从此以后,这位老板的生意果真兴隆了起来。

这位老板为了答谢大悲师傅,每年到月岩寺烧香还愿,成了这里的居士。

大家随我往前走,就到了瞰湖阁,整个瞰湖阁有三层,为木质结构。

登上瞰湖阁,东望东平湖、北观腊山景区,西观昆仑山景区,风景独好。

请大家在观赏时注意安全。

最南边的码头,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两棵大的柳树,柳树分七株,具体种植年代不详,因有“七星聚义”的涵义,在码头建设时保留了下来。

这也许正应了那句“无意插柳柳成荫”吧。

下面大家可以自由拍照。

5分钟后,乘旅游观光车游览昆仑山景区。

各位游客也许会问,昆仑山景区应该在新疆、青海一带吧。

其实昆仑山在哪里,现在学界一直都没有定论的。

有人认为是现在青海的昆仑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冈底斯山或者是喀拉昆仑山。

我们这里之所以为昆仑山景区是有其出处的。

清代诗人尹祚霖于丙寅年也就是1866年游昆仑山时题诗曰:

陟(zhi)足崑仑第一峰,马跑泉上憩游踪。

南来浩瀚环黄运,东去峻嶒(ceng)朝岱宗。

蚕尾争传名士集,骏蹄犹忆穆王封。

月岩有寺原非梦,虎洞春生万壑松。

昆仑山又称“昆山”、“困山”。

最初时为昆山景区,大家在很多宣传材料上还能看到。

2012年申报3A级景区时经省市有关领导提议更名为昆仑山景区。

大家往我的右手边观看,可以看到蓼儿洼渔家乐。

那么蓼儿洼是怎么得来的呢?

读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所指的蓼儿洼就是指如今的东平湖。

水浒传中提到蓼(liao)儿洼,有一首阮氏三雄在水泊中大败官兵时的歌谣也让人无法忘怀:

“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

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老爷生长石碣村,禀性生来要杀人。

先斩何涛巡检首,京师献与赵王君”

歌谣中提到的石碣村也在我们银山镇境内,也就是现在的石庙村。

至今石庙村仍有阮氏三雄的后代。

蓼儿洼渔家乐归水浒七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统一管理,现有55家会员。

可提供食、宿、民俗体验等。

来到山门我们看到的第一处景点为水浒七星雕塑。

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知道水浒七星指的是谁吗?

这里指的是智取生辰纲的七位英雄:

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进入山门,我们来到一处道观,此观名为白云观。

白云观之名源于《易经》。

《彖》(tuan)曰:

大观在上,顺而巽(xun),中正以观天下。

观,盥(guan)而不荐,有孚颙(fuyong)若,下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te);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白”指的是白虎,也就是坤卦,“云”指的是巽卦,下巽上坤就是观卦。

白云观是一处道教圣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群众上山祈福、揽胜。

陇上学者青林居士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灵霄宝殿奉玉皇,观天观地观四方。

云争飞帆翔千鹤,白马浪前有慈航。

此诗为藏头诗,卷帘格,藏头为《白云观灵》

出了观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民俗生活道具,有石磨、石碾等,可供游客观赏使用。

我们乘车继续游览,大家会看到我们新开发的一处生态采摘园。

采摘园现有油蟠桃2000棵,中华寿桃13000棵,珍珠油杏12000棵,石榴400棵,山核桃35000棵,柿子树1000棵,五角红枫10000多棵。

三四月份可以赏花、五六月份可以采摘珍珠油杏、油蟠桃、中华寿桃。

八九月份可以摘核桃、柿子,赏红枫。

沿着环山道我们来到了七星潭瀑布。

七星瀑布是为纪念水浒七位英雄而建,其中水潭1200平方米、假山2700平方米,铺设引水管道300米、引东平湖天然之水造就人文景观。

接下来我们到了石雕展区。

石雕展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108位梁山好汉摩崖雕刻,一部分为出土石雕,有人面蛇身伏羲氏和女娲氏、关羽雕像、隋唐石刻“府门之卒”“执剑石勇”、石虎、石羊,龙的儿子等石刻雕像,惟妙惟肖,传神动人,栩栩如生。

龙是中国古代的神兽之首,亦可以认为本身就是神的化身,神的一种。

传说龙生有九个孩子,名字分别是赑屃(音bìxì)螭吻(音chīwěn)饕餮(音tāotiè)睚眦(音yázì)狴犴(音bìàn)狻猊(音suānní)趴蝮(音bàxià)椒图(音jiāotú)蒲牢(音púláo),传说有着各种性情,各司其职。

注:

龙生九子的说法。

龙在其形象形成过程中,曾海纳百川的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形象。

到后来,这些怪异龙形象发展的同时糅合了龙的某一种特征,形成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说法。

但龙之九子为何物,究竟谁排老大谁排老二,并没有确切的记载。

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同。

据说一次明孝宗朱祐樘曾经心血来潮,问以博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李东阳:

“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

”李东阳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凑,拉出了一张清单。

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

趴蝮、嘲风、睚眦、赑屃、椒图、螭吻、蒲牢、狻猊、囚牛。

不过在民间传说中的龙子却远远不止这几个,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传说是龙的儿子。

其实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如果非要选出九子来的话,也应该选出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九个。

李东阳也是一时急于交差,所提之名单并不具代表性。

 

对于“龙生九子”,影响较大的一种说法是:

长子囚牛,喜音乐,立于琴头。

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次子睚眦(yá'zì),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

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等兵器或仪仗上起威慑之用。

三子嘲风,样子像狗,平生好险,殿角有其像。

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领头是一位骑宠的“仙人”,后面依次为:

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

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

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

四子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喜音乐和鸣叫,刻于钟钮上。

求其声大而亮。

五子狻猊(suānní),又称金猊、灵猊。

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

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另外,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

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

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六子赑屃(bìxì),又名霸下,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

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

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刻到碑上,碑的下面塑着赑屃的形象,示意功绩的根基是赑屃,没有赑屃就没有这功绩。

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

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七子狴犴(bì’àn),又名宪章,样子像虎,有威力,好狱讼,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故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

又相传它主持正义,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八子负屃(fù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或两侧。

九子螭(chī)吻,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鱼形的龙(也有说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处眺望,遂位于殿脊两端。

在佛经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

所以把它安在屋脊两头也有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站在这里往下看,碧波荡漾的东平湖尽收眼底。

东平湖古称蓼儿洼、大野泽、巨野泽、梁山泊、安山湖,到清朝咸丰年间才定名称为东平湖。

总面积626平方公里,常年水面20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

东平湖东连大汶河,北通黄河。

她过去是漕运要枢,现在蓄水滞洪。

大清河从东面汇入,冲击形成大清河三角洲和东平湖湿地,湖水从北面的小清河汇入黄河。

注:

大清河,今大汶河下游,又名北沙河。

古漆沟故渎,下游曾称盐河。

据《东原考古录》载:

水清莫如济,故济以清名。

济水原在郓城分流南北,南济水为南清河。

元、明时期称南运河,清咸丰时期称牛头河。

北济水为北清河,因汶济合流,又名大清河,名属“济”不属汶。

自济水伏流不见以后,大清河所属惟汶水,故沿称大清河。

汶水未入济渎以前,东至戴村坝,西经东平城北统称大清河。

城南古汶河(左右汶)亦沿称大清河,别称小清河,统为汶水。

今大清河是县境内最大的排洪河道。

自戴村坝以下,向西流经南城子、龙固、后亭、流泽、大牛村、马庄、武家漫、单楼至马口入东平湖。

站在此处往上看,迎面是笑迎天下客大肚弥勒佛,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

他是五代梁朝时宁波奉化人,法名契此,由于经常背着一个布袋终日奔走劝人信佛还称布袋和尚。

古时朱元璋皇帝为他写了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

”可见他心胸宽广。

由于大肚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形象化的代表了佛教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

因此深受大众喜爱。

男女老少都在见到他时,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

爬上496级通山石阶,就能看到古山寨遗址。

古山寨的建造年代不详,一说为隋末唐初,李密率领的瓦岗军所建,一说为水浒英雄阮氏三兄弟所建。

整个山寨绵延6华里,山顶还有古代营房遗址,如大家有兴趣的话,随我观光游览完毕后可以由此登山寻古觅迹。

接下来请大家继续乘车观光游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银山镇的旅游发展现状。

银山镇位于东平县西北部,东临东平湖,西濒黄河,是山东省旅游强镇。

银山镇旅游发展紧扣“生态民俗休闲”旅游主题,遵循天然的“太极”布局(东平湖犹如太极图中的倒“S”线,将腊山景区和昆仑山景区分为阴阳两极,腊山属阴为道教圣地,昆仑山属阳为佛教圣地),着力打造“走进银山镇——最美山水生态乡村度假游”旅游名片。

银山镇境内有4A级景区一处,东平湖风景名胜区,有3A级景区两处,腊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昆仑山景区。

银山镇的特产有东平湖甲鱼、大银鱼、大青虾、乌鳢、草鱼、桂鱼、麻鸭、田螺、菱角、芡实、莲子等。

银山镇的三美为“马跑泉水、草鱼、油蟠桃”;银山镇的三大美食有:

“地锅鱼、菱米粥、苲草丸子”。

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景点叫月岩寺。

月岩寺位于东平湖西畔的昆山上,因“半月崎崖”而得名。

这是一处兴建于唐代的寺院,是东平佛教大兴时期的产物。

以其名木、清泉、古刹绝而名扬齐鲁,虽然历经一千三百余载,至今仍不减当初的风采。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中间的这尊佛像为韦驮陀菩萨,姓韦名琨,又称韦天将军。

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将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将中的首将。

是僧团、寺院及斋供之最著名的护法神。

东方持国天王居须弥山黄金地,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佑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居须弥山琉璃地,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居须弥山白银地,身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居须弥山水晶地。

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

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

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

多闻天王又名毗沙门,“多闻”多识,以福德名闻于四方。

穿过大殿,我们走上一座石桥,大家或许看到很多寺院都有这样一座桥,那这座桥有什么作用呢?

佛家讲究的是一个“缘”字,等的是“有缘人”。

俗话说:

“有缘之人桥上过,无缘之人落下河”。

有缘之人必须要经过一座桥才能到达寺院里。

大家往左看,可以看到一个庙门,这个庙门为原来的正门,正门向西开。

那么正门向西开有什么原因呢?

一种可解释为:

因地制宜;一种可解释为:

西为佛祖的地方,西方又称极乐世界,光明圣洁,无一烦恼。

庙门往西开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国圣地。

原来的山门在正阳门建成后,已失去了他原来的作用,现在供奉的是财神,山门廊下,石壁上嵌刻碑文曰:

陟足昆仑第一峰,马跑泉上憩游踪。

南来浩瀚环黄运,东去峻嶒朝岱宗。

蚕尾争传名士集,骏蹄犹忆穆王封。

月岩有寺原非梦,虎洞春生万壑松。

这首诗对研究昆仑山的历史有重要意义。

我们看到的这座全石结构的亭式建筑为钟楼,又称钟架,建于明万历年间。

钟架四柱粗稳,顶部仿瓦顶出槽,整体厚重平稳。

钟楼上的题刻表明,昆山原来也称作昆仑山,为东昆仑,与西昆仑遥相呼应。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座北朝南,寺内主殿,面阔三间11米,进深7.1米,全高8米,抬梁式木质结构。

立山灰瓦顶,脊上有砖雕双龙戏珠及其他饰物。

现在尽管饰物虽然尽被盗去,屋脊上的雕龙,依然有一种龙飞在天的气势,向人们显示着它显赫的身份。

殿内雕梁画栋,图案绘画布满墙壁。

由于年代久远,月岩寺的部分建筑已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修缮后的大雄宝殿。

殿前两株古柏虬枝傲空,苍翠峻拔,古老枯拙,甚为壮观。

其中一株为雀纹柏,另一株为血柏,均植于唐代,历经千余年,风雨沧桑,今仍生机盎然,文人墨客笔下的“松柏精神”在这对姊妹柏身上得到了验证,我们也从她的身上得到了精神的升华。

双柏的苍劲峻拔与大雄宝殿高卓的顶脊饰件艺术交相辉映,壮观肃穆,充分显示了月岩寺的古老、庄重和佛教高僧独到的离俗胸怀。

殿前的这几块石碑,为明清时代的古碑,是研究考证月岩寺当时盛况的重要依据。

其中,清朝道光十年《重修月岩寺碑》碑文记载:

“月岩寺者,为东原八景之一,是我方之巨观也,尝有学士名流设馆肄业,骚人墨客登眺吟味,诚胜地矣。

……抚河流之绵缈,仰高山之在望,一泓碧水,实契我心,半月崖,具瞻东鲁,虽不足称丛林巨刹哉,然而堪洗耳,石能点头,已足生人道心称胜矣。

极目所际,长河(即黄河)如带,是天府灌输也,金线重镇(指州城镇)是河逾之为平畴衍”。

这是当时对此胜地的真实写照。

现在我们浏览月岩寺的壁崖刻字和碑记。

月岩寺共有五处刻字,十二方重修碑记。

其中摩崖刻字中清人书“南海别院”最为醒目,行楷书法,道劲秀逸,方俊庄重。

其他还有“飞岩瀑雪”“昆岩胜景”等刻字,均书法朴茂,凝炼厚重,为月岩寺增添了艺术色彩。

现存碑文详细地记述了月岩寺的历史沿革与维修事宜,是东平地区难得的佛教文化研究资料。

所有碑记文字书法水平甚高,其中楷书书法功力深厚,充分体现了东平湖周边民间书法家的书法造诣。

古柏荫下泉水淙淙汇流于“瑶池”,池水清澈见底,翔游金鱼可数。

此池水常年不枯,是一处活水池,池水为马跑泉水。

马跑泉是月岩寺内重要景观。

据《东平州志》记载:

“传周穆王狩猎到此,为贼寇所困,苦无水,马刨地而得泉”,名曰“马刨泉”,后渐更名为“马跑泉”,山名以“困”为名,后从困山演变成了坤山,又演变成了“昆山”,当然还有崑仑山一说。

寺院前左侧傍临悬崖绝壁,怪石嶙峋、松柏倒挂、气象万千。

每逢夏天雨季,山泉喷涌,飞流而下,《兖州府志》称此佳景为“月岩瀑雪”,又名“困岩瀑雪”,为东原古八景之一。

山崖石壁上,刻满历代风流雅士的诗词。

其中一首写道:

“云英化水洗石骨,悬如疋(pi)练蜚如雪,不知汹响始何年,至今神瀵(fen,水从地面喷出漫溢)映空月。

泉边石壁上,“马跑泉”题刻,为康熙年间马光远书写,字若飞龙走凤,飘逸洒脱、气势非凡;犹有古人题写的“古寺源长”四个醒目大字,寓意深刻,道出了名寺古泉的历史渊源和久负盛名。

上面巨崖上的全石结构建筑,名叫“小虚观塔”,建于唐代。

塔为方形,面西内空,中有一门,正对门的后壁上有高浮雕像三尊,雕刻细腻生动。

顶的制作为双石板做微起脊状,正顶有石质宝鼎。

塔下有地宫,但早年被挖掘,内有两尊圆雕造像,系侍者形象。

小小虚观塔,虽不及济南四门塔那么有名和那么高大,却是唐代具有特殊艺术风格的佛教建筑,在佛学界有一定影响,对研究山东西部隋唐时期的佛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大殿后面这个楼阁名日“藏经阁”,双层建筑,巍峨华美,上饰垛口,是东平境内藏经阁中的精华。

内原有佛经珍藏,三十年代散失。

阁的前后这两株老树系明代所植,一株是软枣树,一株是皂角树,今仍枝繁叶茂。

另外,还要介绍给各位客人的是,为了配合新版《水浒》的拍摄,对月岩寺进行了全面维修与重建。

该项工程总投资180万元,除对月岩寺藏经阁、主殿、大门、围墙、碑记、僧房等进行修葺外,还恢复和增建了东大殿、东廊坊、西廊坊、南大殿、北寺门、角楼等,使月岩寺面貌为之一新。

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涉及到的瓦罐寺、宝珠寺及水浒英雄鲁智深怒杀淫道人等许多情节,都在此拍摄的,这些又为悠久的月岩寺胜景增添了新的色彩。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是新版《水浒》拍摄基地,祝家庄,宋家庄。

提到祝家庄,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水浒传》中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场景。

祝朝奉是祝家庄的庄主,膝下有三子,祝龙、祝虎、祝彪号称祝家三杰,祝家庄势力强大,并与李家庄、扈家庄相互呼应,成为该地的地头蛇。

祝朝奉率领麾下众壮客与梁山交战,几次三番大败梁山军。

后因孙立假借助战卧底祝家庄,与梁山里应外合,致使祝家庄被攻破。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护城河。

护城河,亦称为濠,是古时由人工挖凿的,环绕整座城等主要建筑的壕沟,然后引水注入形成人工河,作为城墙的屏障,具有防御作用,一方面维护城内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或动物的进入,这是古人在防御手段上对水的妙用。

我们看到的吊桥又称悬索桥,由悬索、桥塔、吊杆、锚锭、加劲梁及桥面系所组成。

吊桥指全部或一部分桥面可以吊起、放下的桥。

多用在护城河及军事据点上。

《水浒传》第四七回:

“杨雄看时,真个好大庄院,外面周回一遭阔港,粉墙傍岸,有数百株合抱不交的大柳树,门外一座吊桥,接着庄门。

祝家庄建筑群占地面积45亩,总投资1200万元,建设内容有:

城墙、城墙角楼、城墙阁楼、正城门、东城门、西城门等。

正城门和东城门外均设有吊桥,正城门外木质牌坊一架。

后院包括垂花门、角楼、中心堡楼以及正房、西房、门厅各一。

南边壁廊11间,与北房和西房相连,壁廊南边有42.8米的空城洞一处。

后院建筑耳房17间,古井一口。

点将台占地500平方米,东西各有角楼一处,之间有悬空木质走廓,廊下为仿官宦建筑,并铺有台阶,整个建筑既有宋代风格,又兼汉唐余韵。

东北角为三间偏房,5间马厩。

迤东是后城门及城门楼3间,并由角楼相衔接,城墙外为护城河。

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有关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就是在此拍摄的。

特别是与三打祝家庄有关的整个情节中,水浒英雄与祝氏兄弟斗智斗勇、英勇破阵和囚牢脱险等扣人心弦的场面都再现在这里。

艺术家的精彩表演,惊心动魄,生动感人,勾起了我们对水浒英雄的崇拜之情,对东平湖及周边这一水浒故事发源地的热爱之情。

宋家庄,系《水浒传》中宋家老宅。

占地面积26亩,总投资370万元。

宋家庄是由四个四进四处互相连通的院子组成的。

其中包括宋太公宅院、宋江宅院、宋清宅院、徐宁宅院等四处院落。

另外还有岗楼、古亭、古井等辅助设施。

根据《水浒传》中的描述,宋江家人的生活场景、宋老员外与官军周旋的场面、宋江落难及其它一些与宋宅有关的场面均在此拍摄,塑造出一个个水浒英雄大义凛然、正气冲宇的“山东大汉”的豪壮形象。

宋太公是梁山宋江的父亲,世居山东郓城,悬壶济世为业,以忠孝节义教子。

水浒传中他的两个儿子(宋江和宋清)都做了梁山的头领,其中宋江位居一百单八将之首

宋江,字公明,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宋江兄弟五人,分别叫宋海、宋河、宋江、宋清、宋淮。

宋江排行第三,因为他长得黑,人称孝义黑三郎。

又称“及时雨”、“呼保义”。

他原本是郓城县押司,后被逼上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领梁山兄弟们先后攻打辽国以及田虎、王庆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

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来投降宋朝。

在新版《水浒》里,宋江奔丧的场景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取景拍摄的。

另外,宋江在第一次攻打祝家庄拜访李英的时候,那个场景也是在这个院子,就是在旁边的这间屋子里取景拍摄的。

在新版《水浒传》的拍摄过程中,“张督监血溅鸳鸯楼”也是在宋家庄取景拍摄的,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因为只要剧情需要,完全可以把宋家庄说成是“鸳鸯楼”。

在新版《水浒》中第三十回“张督监血溅鸳鸯楼”就是在这座楼取景拍摄的,这里就是鸳鸯楼。

另外,大家可以看到,当时“武松醉打蒋门神”,蒋门神就是从这个窗户口掉下来的。

新版《水浒》之后,《剑侠情缘》、《卜案》《蓬莱八仙》等多部影视剧相继在此拍摄,大家可以在此处看到剧中的一些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