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854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x

工作报告之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龙门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并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充分发展。

”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

任何年龄的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龙门中心小学是灵台县一所最偏远的农村学校,五、六年级学生来自七村六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使得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知识的能力差距很大。

因而,我校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必然显得死板、机械、沉闷,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脚踏西瓜皮,练到哪里算哪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得不到主动的发展;也没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的研究”这一小课题的研究,正是探索如何通过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的要求并给予切实指导的研究,也是为好落实和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推动我校小学数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论文的撰写。

2、探索并形成我校小学数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的理念和应用性理论,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练习题组的设计能力、更加有效地发挥数学练习在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方面的知识能力。

3、通过实验:

形成若干系列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

4、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的有效性练习在评定检测学生数学成绩方面的评价功能,以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第一阶段:

搜集资料,实践,阶段性小结。

(2011年4月至2011

年12月)

(1)制定课题方案与申报工作。

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2)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做好成员分工。

(3)建立学习交流信息的制度,组织学习理论,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

完成阶段性实验报告及相关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

(1)确定发展目标。

培训参与研究的人员,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定时交流研讨,做好阶段小结。

(2)通过和实验教师的共同研究,撰写实验方案。

(3)前测,调查问卷

(一)。

(4)开展评价活动、验证实验方案。

(5)注意资料收集归档。

(6)后测,调查问卷

(二)。

(8)初步评选优秀案例及论文。

第三阶段:

解题能力研究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

(1)按计划完成实验任务。

(2)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

(3)指导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实验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研究研究报告及相关教学论文,优秀研究案例等,总结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和问卷法为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抽样法、观察法、数学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

1、抽样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按一定的方式从各个年级中选取两个班做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将这一部分调查研究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

为课题的研究作一个全面了解。

2、问卷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一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收集资料。

在实施阶段之前和实施阶段之后各设计一套问卷,为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提供有效的数据。

3、观察法:

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学困生课堂练习的各种情况,采取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并借助于其他摄像、照片等,注视课题研究的现象,探寻课题研究的本质的方法。

4、数学法:

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找出一些课题研究在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及时总结、修改、不断完善,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

四、研究的结果

(一)构成了四种开放式教学模式

经过及近一年的研究中,我们总结概括了由以下4种教学方法所构成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

1、激励评价式教学:

“激励评价式”是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提出的。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不是无目的、无计划的任其发展,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上落脚,它离不开情感激励与动力的维持。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激励评价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为:

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应用—自我评价—体验成功。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它可以是故事情景,也可以是生活情景,还可以是实践操作情景等等。

但它们达到的目的则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情景的展示,引发出一个需要大家共同探究的问题。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的提出或者说矛盾的出现,都应该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面对问题寻找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为后面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互助合作的平台。

我们倡导具有实际意义的合作,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解决独立探索中的困惑,还可以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4)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它主要是应用已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包含内化知识、实际应用、加深联系三部分。

(5)自我评价,体验成功。

我们提倡教师把激励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贯穿课堂始终,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自信,同时也养成自我

【篇二: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是县级一般课题,在县教研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13年5月启动,已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实验,我们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

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国家《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化。

基础教育长期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进行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其活动形式主要是大脑机械记忆的活动。

在这种方式下造成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相互竞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缺乏群体的合作性,学习无兴趣,无动力,不会学习,不会关心,不会交往,自我封闭等等,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地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3年,在县教研室指导下,我校申报了“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并批准为县级一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5、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力求掌握符合此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操作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新人成长的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改善学习方式是课改目标之一,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

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

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这里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二是主要思路;三是重要观点;四是是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操作的策略。

1、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

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小学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小学二、三、四年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有些好的作法,可以在本校其他年级推广。

这项实验,我们将采取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也就是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要根据各年段培养目标,针对每个阶段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通过反思、研究,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分析总结之后再向前推进。

2、主要思路

关于目标:

本课题试图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施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

关于内容:

①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②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念、策略、流程、评价标准和特点研

究;③同一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如何采用相应变式的策略研究;④实施本模式,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养研究。

关于途径:

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集体研讨、活动观摩、撰写论文、案理研究、反思提升来开展研究。

3、重要观点

(1)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动态的探究过程。

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情景都具有即时性,需要教师去解决、去探究;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未知走向己知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生命的交往过程。

师生走进课堂不仅带着问题,而且还带着情感、态度、需要等因素,课堂应是师生精神成长的乐园。

(3)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包括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评价观。

(4)没有主体性,就没有创新性。

主体性包括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三个层次,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要求:

目标让学生去确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程让学生去探索,方法让学生去寻找。

4、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操作策略

此项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

主体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

四、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能针对性地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弱点,克服教师难以面向差异众多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2、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如何将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这将丰富模式研究理论。

就模式的重要观点而言,它将带动以下两个转变:

一是课程功能的转变,使课程的功能从单纯注意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二是课程观的转变,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了课程内容的范围,学生的合作、交流、反思、创造将建构富有个性的知识。

3、应用价值:

本课题以本校为研究基地,以本校教师为主要的研究队伍,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项研究将促使我们不断思考,逐步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师生观、活动观、评价观等观念;将推动师资校本培训进程,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锻炼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从2013年5月开题至2014年7月结题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分以下阶段实施。

【篇三:

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最新修改)】

主课题:

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

子课题:

《数学典型素材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

胡蓉

主课题:

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子课题:

《数学典型素材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结题报告

研究教师:

胡蓉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他们片面地认为这是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的分内事。

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已经在全国成为风气。

很多学生思想空虚、道德水平下降、少有感恩之心,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令人担心。

当然大多数学生能自律自理、严格地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但有不少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没有远大志向和目标,短视情况严重;二是缺乏民主法制法纪观念,是非观念淡薄;三是做人行事乖张,缺乏诚信原则;四是缺乏集体荣誉感,喜欢搞小集团,在班上拉帮结派,甚至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五是贪图享受,不知节俭及生活的艰辛;六是讲哥们义气,无视大局,无视他人利益;七是作风散漫,追求极端自由,等等。

数学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部分,有着丰富、生动、具体的德育教育的题材,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德育,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加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德育赋予数学教学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题的界定

1、学科教学指按国家新课程标准开设的所有课程的课内外活动。

2、德育渗透就是往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三、理论依据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主要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教学实践,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我们通过分析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历史和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和新课程的理念,深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使德育回归到应有的核心和统摄地位。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实验,使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及道德水平。

首先德育应体现在教师日常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中,它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教育。

其次课堂教学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同时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

3、整合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使我校数学教师们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研究本校六年级学生为主,以研究课堂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班主任的育人之道为辅,多渠道、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厌学原因,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全面地发展。

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

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探索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契机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生活实际对学生适机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使这种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探索在数学教学时渗透德育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探讨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模索渗透的方法,明确渗透的德育教育内容。

力争使小学数学教师在从事小学教学时,恰到好处地、适时适度地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使小学生受到数学知识、思想、技能的启迪和训练,而且受到深刻的德育熏陶和教育,真正使小学数学的教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出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和谐渗透的教育新机制。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谈话与问卷)

通过谈话与“小学生德育问卷调查”,了解各班级中许多正面的思想,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反面的。

比如:

积极的思想道德状况方面,

(1)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调查表明:

90%的小学生在升旗的时候会产生自豪感,有96.67的学生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会有自豪感。

这些数据就说明了,孩子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学生在对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有66.67%持反对态度。

有50%的学生认为不会用不正当的方式得到自己想得到的,而会的则为0个。

有80%的学生认为在看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会上交老师,只有6.6%的学生会占为己有。

在看到有纸屑时,有86.67%的学生会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只有1名学生认为会视而不见。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目前我校小学生大多数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说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是良好的。

(2)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查显示:

80%的小学生在学习中被别人超过时会加倍努力去赶超。

76.6%的小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是坚决摒弃的。

在对待学习目的的问题上,有83.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在对待班干部的问题上有90%的学生认为是更好地为同学为老师服务,而不是为了权力。

在买东西时多找钱了,有76.67%学生会把多余的钱还回去。

虽然我们调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但在这细微之处确可以看见我们的年轻一代人身上绝大多数人有着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3)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中小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小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

调查中的一些数据让我们感到欣慰:

在看到同学齐冲突时,有96.7%的学生会去告诉老师,或者劝告同学,缓解矛盾。

在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时,有93.33%的学生认为要暗下决心勤奋学习。

这些积极的思想因素无疑会影响着孩子,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应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4)在调查的学生中有93.3%的认为自己喜欢上思品课,在家时有86.67的认为会自己清洁地板。

在老师生病时,有53.3的学生觉得肯定会去看老师。

这些都让温暖知道了,现在的孩子有了较好的思想道德。

真是值得我们欣慰。

消极的思想道德状况方面,

(1)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调查表明,有超过13%小学生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

(2)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调查表明,虽然学生的心理活动总体评价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①学生学习的心理

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家长或者老师的批评,但是也有6.67%的小学生仍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者反感这样的教育。

②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下降调查显示:

我校小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诱惑的抵制能力正在呈下降趋势。

40%的小学生认为在空闲的时间是可以进网吧的,甚至有3.33%的学生认为进网吧是个人行为。

50%的小学生每周都有上网记录,而他们上网的目的很多都以游戏为主。

③在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求父母买的占13.33%,这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学生有攀比的心理。

结合以上情况,于是我尽量收集各种原始材料,比如数学教材中德育切入点、各种好人好事事例等,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游戏中的活动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3、个案法

教师通过详尽搜集德育渗透的有关资料,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4、文献检索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

5、经验总结法:

总结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论文。

六、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1.5——2011.11)

课题开题后,在学校的组织和带领下,认真学习了学校“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实施方案、《小学德育纲要》、贵阳市教科所龙林老师的“如何撰写管理”、贵阳市教科所张宇敏老师的“课题的过程管理”、雷颖善老师的“课题的资料管理”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等相关容内和书籍,结合学校的课题方案,确定了自己的字课题——“数学典型素材中德育的有效渗透”,并拟定了自己的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相应的方法,即:

通过课题研究实验,使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同时提高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及道德水平,使我校数学教师能在教学时,整合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