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94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docx

3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

2018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

【2018山东济宁】

窘况为许衡州①赋

郑燮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②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

郑燮之友,生活困窘。

②塾师:

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

【答案】

(1)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

(2)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

 

【2018山东临沂】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①。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缲车:

即缫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

②牛衣:

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

有人评价《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声有色,乡士气息浓郁”,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4分)

【答案】示例:

上阕,作者长途跋涉,日高人困,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这是枣花落在身上。

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

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乡村中了。

这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廖廖几句,由声入耳,有声有色,有景有人,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2018山东潍坊】

浣溪沙①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

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分)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3分)

【答案】1.“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

“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盎然生机。

(2分,字义、效果各1分。

任选一字作答,若全答,按“逐”字判分)

2.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

(1分)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

(2分)

 

【2018山东枣庄】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___(人名)的组诗《____》。

(2分)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分)

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分)

【答案】1.曹操 观沧海(2分)

2.上阙“白浪滔天”从下到上,“秦皇岛外”由近及远;词人视通万里,写出了阔达辽远的境界。

下阙“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词人思接千载,寄托了鉴古颂今之豪情。

全词拓展了空间,拉长了历史,时空交错,富有张力,尽显词的时空美。

(3分。

意思对即可)

3.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

(2分。

意思对即可)

 

【2018上海】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___居士。

(2分)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答案】1.东坡  2.C

 

【2018浙江杭州】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

(1)

(2)两小题。

(5分)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蝶:

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__”三宇,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分)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3分)

【答案】

(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花落尽”

(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2018浙江湖州】

晓过鸳湖

【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晓过鸳湖》最相近的一首(填写字母),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3分)

A.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B.有感【明】张以宁   马首桓州又懿州,朔风秋冷黑貂裘。

可怜吹得头如雪,更上安南万里舟。

C.绝句【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答案】C

理由:

两首诗中的“风”都是春风;两首诗写的都是动人的春景;两首诗都写出春天的美好;(4)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

 

【2018浙江金华、丽水】

遣意

【唐】杜甫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

酿黍:

酿酒。

移橙:

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__

(1)_ ”字看出。

颔联中的“__

(2)  ”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分)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

(2分)

答:

________

【答案】1.(2分)

(1)泛  

(2)野花落

2.(2分)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

 

【2018浙江宁波】

如梦令

[明]李梦阳

不信园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

说与小童知:

“池上落红休扫。

”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

1.结合加点字词赏析画线句子。

(2分)

2.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词作。

B.全词分为三层,一层一转,逐层转出,又层层相关。

C.“落红”“斜阳”表达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

D.本词婉曲深细,表现了词人丰富细腻的感情。

【答案】1.“一夜”表明时间之短,“遍”表明春来之速、范围之广,写出了对春天突然来到的惊喜。

2.C

【2018浙江台州】

喜雨

[明]朱曜

一犁春雨润新田,小犊还宫老牸①眠。

笑摘园蔬漉②村酿,夜灯儿女说丰年。

雨夜

[宋]项安世

夜雨疏窗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注释]①牸(zì):

母牛。

②漉:

滤。

这两首写了“雨”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4分)

【答案】《喜雨》通过写春雨滋润农田,农家儿女喜说丰收的场景,抒发了农人的喜悦心情。

(2分)

《雨夜》通过写诗人在雨夜独坐寒斋,想象友人孤篷听雨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孤寂之感。

(2分)

 

【2018浙江温州】

同州①端午 【唐】殷尧藩②

鹤发③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选自《全唐诗》)

【注释】①同州:

今陕西省大荔县。

 ②殷尧藩:

浙江嘉兴人。

  ③鹤发:

白发。

诗中“鹤发”与“儿童”前后对应,耐人寻味。

结合全诗,从这个角度揣摩诗人的情感。

(4分)

【答案】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又缝端午,乡愁满腹。

“鹤发垂肩”,可见诗人历尽沧桑。

他叙说乡愁,但儿童未韵世事,惊讶发问“何方故乡”,更触动了诗人心中无限的苦痛。

“鹤发”与“儿童”年龄跨度巨大,形象差异鲜明,形成对应,更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深沉愁思和无法言说的悲凉。

 

【2018浙江舟山】

真定怀古

元•陈孚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

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莫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注释】滹(hū)水:

滹沱河。

主父:

战国时赵武灵王。

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

尉陀:

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

莫:

同“暮”。

本诗语言平淡质朴,但在平淡中蕴含深意。

结合全诗,体会尾联中“犹”字的意蕴。

(4分)

【答案】示例:

首联描绘了一幅生气盎然的图景。

颔联、颈联以自然的永恒持久来反衬人生的短暂有限。

意思是说主父、尉陀等人虽然历史上也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但早已被人忘记了,现在连他们的故居荒冢已难寻觅,只有刻在开元寺石头上的名字在青苔中依稀可见。

而恒山、滹水等自然界事物仍生生不已。

从全诗来看,采用对比手法写景,一个“犹”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沧桑之感,更暗寓了作者这样的观点:

只有世世代代让人民安居乐业才是历史的永恒。

 

【2018甘肃白银、武威】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1.本诗描述的是:

富家公子身穿“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结果“______”。

(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1.(3分)锦(红)衣 春游 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

2.(2分)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意对即可)

 

【2018甘肃兰州】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①警《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曾派张赛出使西城,寻找黄河源头。

张赛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贵河源头“见室内有一女织。

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

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

1.诗歌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

(2分)

2.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是艰险的豪迈气概。

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1.冲风破浪,一往无前

2.D

 

【2018甘肃天水】

【甲】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甲】诗描绘了泰山____________的气势和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分)

2.【乙】诗中“浮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2分)

3.请从“钟”字入手,对【甲】诗中“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货析。

(3分)

4.【乙】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包含怎样的哲理?

它与【甲】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分)

【答案】1.高大雄伟 神奇秀丽(每空l分,共2分)

2.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分)

3.“钟“是聚集的意思。

这里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思,写出大自然对泰山的情有独钟,描绘出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秦山的喜爱赞关之情。

(修辞、内容、情感各占1分,共3分)

4.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例。

(2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分)

 

【2018陕西省】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

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

(2分)

【答案】1.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

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使秋天更富有生机。

这体现了诗人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

 

【2018新疆乌鲁木齐】

∙ 

∙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

“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

“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2..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

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

3..颈联历来为人称道。

“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4..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 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5..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答案】BD

 

【2018贵州安顺】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2分)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3分)

【答案】1.(2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2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意思对即可)

3.(3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018贵州毕节】

山坡羊·撞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划线句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岀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2分)

(2)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今:

国富民殷,社会和谐。

请就两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3分)

【答案】

(1)答:

分别从视角和听觉角度写的。

(2)示例: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

古代,封建君主制,兴亡都逃不了封建朝廷、官吏的盘剥;而今天,我们生活的是一切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里,国家富,人民就安康幸福。

 

【2018贵州黔西南、黔东南】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

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

就打算回去。

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

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3分)

【答案】1.(3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

2.(3分)“弄”字用拟人手法(1分)化静为动(1分)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1分)

 

【2018贵州铜仁】

江城子·密州出错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上阙一个“______”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委和如虹的气势。

(2分)

(2)请对下阙中“特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作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1)卷

(2)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