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优秀数学教案20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20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优秀数学教案20篇Word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一试。
(二)幼儿探索操作
1、幼儿自由操作
2、从头到尾排下去一模一样的。
3、一边排一边说一说。
4、排好后,找幼儿说说你排菊花的办法和别人一样吗?
三、分享交流
自己排的菊花漂亮吗?
排好菊花开展览会,让我们把花送到花坛上。
1、介绍ABB模式花坛。
花坛的花是怎么排的?
谁是用这种方法布置菊花展的?
请幼儿介绍
虽然有的是按颜色,有的是按大小,还有的(按形状),但排列的方式都是相同的,都是按照1个2个的方法布置花展的,非常美丽。
2、第二个花坛是按照几个几个排列的方式来布置的?
谁的菊花可以送到这个花坛?
按照2个1个的方法布置花展的。
3、还有其他方法布置花展的吗?
出示第三个花坛,把剩下不同排列方法的菊花放在一起。
4、邀请其它班小朋友参观"
。
活动反思:
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能唤起幼儿对生活数学的情感体验,能很好地让他们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真正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
通过玩、想、比,充分地调动了幼儿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去感知了何谓排列。
第2篇、中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根据《指南》精神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整个活动过程我以游戏化的情景,让孩子在体育游戏:
:
玩沙包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序数、运用序数、理解序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及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让每位幼儿感受到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理念。
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序数含义,会用序数词"
第几"
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能够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3、发展幼儿思维逻辑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会用序数词"
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次序。
活动难点:
能够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游戏赛道,沙包,奖牌,幻灯片。
一、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每队五人,将幼儿分为三队,进入活动室,各队坐到对应的椅子上,出示纸袋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
二、分组游戏,学习5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含义。
第一组游戏:
头顶沙包走。
1、幼儿排成一排,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如:
第几是谁?
谁是第几?
你是怎么数的?
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3、教师按获奖名次统计比赛结果,说出谁是第几名?
第几名是谁?
第二组游戏:
夹沙包跳。
第三组游戏:
手托沙包走,游戏环节同第一组,层层递进帮助幼儿学习5以内序数。
三、播放幻灯片,了解序数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别出示幻灯片,请幼儿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
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出现这些数字?
教师小结:
序数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延伸:
回家找一找哪些地方标有数字及它们所代表的含义。
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电影院,在餐厅,在商店,在幼儿园里,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会涉及到序数,幼儿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
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幼儿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幼儿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我们以《指南》理念为指导,让幼儿"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以及中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轻松地感知五以内物体的排序,体验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现生活中学和游戏中学数学的理念。
第3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顺数和倒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数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幼儿对数的教育应从数数开始,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认识数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1――10的顺数和倒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顺数和倒数的规律。
3.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1――10之间顺数与倒数的规律
活动准备
1.1――10数字卡片两套,方向箭头两个
2.磁铁圆点若干,小动物玩具十个
3.小汽车两辆(颜色不同)
4.音乐:
《郊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请小朋友们去郊游为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想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以报数的方法,初步感知顺数的规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
(二)接着导入到倒数的认识
教师引导幼儿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顺序也会发生变化,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那么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就叫做倒数了。
(三)巩固部分
1.教师以惊讶的神情导入这些小动物有的胸前有数字,但个别是没有的,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按规律排好队。
2.请小朋友们与小动物玩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可以从任意数起的顺数和倒练习。
3.教师以郊游的方法导入小汽车,引导幼儿根据对汽车不同的颜色进行观察,并且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指导幼儿参与体验,巩固感知顺数和倒数。
4.指导幼儿参与手指游戏,再次进行对顺数与倒数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和倒数,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与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共同寻找顺数和倒数,下一节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有的小朋友自觉排队,请一人当小队长,按顺序数数,有的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数数,由这些可以说明孩子们已经有了探究的兴趣,那么我们教师应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去探索,毕竟学习不能只通过一两集体活动来完成。
第4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数的守恒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排除外部因素(颜色、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的干扰,并理解体验5以内数的守恒。
2、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让幼儿感知数的守恒。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数的守恒。
教学准备:
1、情景表演(数量相同,大小不同,引起2个小动物发生争吵)请中班幼儿来表演。
2、课件(制作大小不一,颜色不一,排列不一的花)
3、操作材料,用卡纸做的三角形(2个颜色,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题,运用情景表演
(请两个中班的小朋友来表演,表演叙述,出事两个小动物和两个箩筐,一个大一个小,都是小箩筐里的东西多,接着就发生争执)
提问:
小朋友你看他们怎么吵起来呢,让老师去看看,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
(从中引入数的守恒,教师可小结虽然箩筐的大小不一,但里面装的东西的数量是不变的,是一样多的)
二、学习数的守恒
1、看课件
(1)、出示两幅颜色不同的花,让幼儿观察,说说什么不同?
并数数数量是不是相同的。
刚才的花啊,颜色不同,但是它的数量是相等的,都是5。
(2)、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幅画,先让幼儿观察,提问:
大的有几朵?
小的有几朵?
除了颜色一样以外还有哪里是一样的?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他们数量都是一样的,都是5,所以看东西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的,和大小没有关系。
(3)、出示四幅排列不同队行的图,让幼儿观察,他们哪里不同?
哪里是一样的?
虽然他们排队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数量还是一样的,都是5。
三、幼儿操作
(1)、老师告诉幼儿操作的方法,每个小朋友只能拿5个图形宝宝,组成不同形状的图形。
(2)、请每组推选一个好的,上来到投影前演示给小朋友看,让他自己说说。
(自己的方案)
四、老师总结
刚才啊,4组小朋友选上来的代表啊,各个都棒极了,都用不同的方法演示了,其实啊我们的生活中啊,还有许多像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数量是相同的东西,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一起找找吧。
第5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10的形成教案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清楚的感知到9添上1是10,并能用语言加以描述,理解10的形成。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细心观察的习惯。
教具:
挂图(梨树,树上挂着9个黄梨,9个青梨)磁性大黄梨1个,大绿梨1个,数卡1:
10。
学具:
雪花片
一、复习9以内的形成。
1、拍手游戏。
2、看数字做动作。
(教师出示数字5:
9,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
动作)
3、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
二、学习10的形成。
1、出示挂图,问:
图上有什么?
(幼儿说完后,集体点数验证,可以引导幼儿用目测后接着数的方法去点数)9个黄梨、9个绿梨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给予匹配数字9)
2、有的梨被叶子遮住了,小朋友看看遮住的是什么梨?
(引导幼儿说出1个大黄梨和1个大青梨)。
3、现在有几个黄梨、几个青梨了呢?
10个梨是怎么变成的呢?
(引导幼儿完整说出9个黄梨添上1个大梨是10个梨)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巩固10的形成。
1、幼儿看数字取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2、看会变的数卡取放相应数量的雪花片,从而进一步感知9、10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第6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图形宝宝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班的幼儿对图形非常感兴趣,我们一起玩的玩具中有许多图形玩具,孩子常会问我,老师这个是什么图形,老师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啊?
在我的耐心讲解下孩子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圆形和方形,也感知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特征,这节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这三个图形的认识,并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1、能正确识别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进行简单分类。
2、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三角形、方形。
3、体验游戏的快乐,喜欢几何图形。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神奇的口袋一个,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片若干。
一、情景导入
1、教师:
宝贝们,老师昨天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神奇的王国,那里可好玩了,国王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看?
(想)
出示神奇的口袋
2、幼儿摸口袋找礼物,复习三角形、圆形、方形,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三角形、方形。
儿歌:
神奇的口袋东西多,XX小朋友来摸一摸。
二、游戏部分
1、找图形宝宝
教师:
神奇王国的国王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非常高兴,他又给我们送来许多小礼物,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
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卡片若干
好!
小朋友们悄悄的走到图形宝宝身边,拿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宝宝挂到自己的小脖子上。
(手势示意孩子上前)一定要轻轻的。
检查并帮助个别幼儿
2、图形宝宝做游戏
图形宝宝们睡醒了,要做游戏了。
我请圆形宝宝和我一起拍拍手。
我请三角形宝宝和我一起跺跺脚。
我请正方形宝宝和我一起跳一跳。
3、图形宝宝找朋友
宝贝们真棒,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当音乐响起来时,图形宝宝们就去找一个和自己名字一样的图形宝宝拉起小手成为好朋友。
一段音乐后
让我们看一看图形宝宝们都找到好朋友没?
帮助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幼儿
4、送图形宝宝回家
出示贴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三个小屋
这里是图形宝宝们的家。
图形妈妈们已经在门口等着图形宝宝了,图形妈妈长的和图形宝宝是一样的,你们能把图形宝宝送到家里去吗?
三、结束
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你们开不开心?
嘘,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神奇王国的国王要请宝贝们去做客,那里有好多其他的图形宝宝,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沿着图形小路边说出图形边走出教室。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最后以游戏"
认一认"
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接着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一次提高幼儿兴趣,以游戏"
图形宝宝找家"
贯穿结尾巩固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将图形宝宝进行正确分类。
总之,在整节课中我力求把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串联在一起,如:
游戏"
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
,使幼儿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幼儿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有趣的图形。
第7篇、中班数学空间方位辨别教案反思
1、引导幼儿学会辨别物体的空间位置,并能正确数出7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幼儿操作材料(1、2)、范画(1、2)、7以内数量的图片,录音机、录音带《火车开来了》、课前教会幼儿唱《小猫歌》和会玩躲小猫的游戏。
一、游戏导入
1、听音乐入室:
《火车开来了》引起幼儿的兴趣。
2、:
"
小朋友,看这里有很多椅子,我们找个位置坐下来。
3、游戏:
躲小猫
"
等一下老师和你们玩"
躲小猫"
的游戏,老师来做猫妈妈去抓小猫,你们做小猫去躲。
猫妈妈找不到你们的话,等一下你们要告诉猫妈妈"
你刚刚躲在哪里的什么地方?
二、辨别空间方位
1、提问:
有哪只小猫告诉我,你刚刚躲在哪里的什么地方?
2、出示范画
(1)
(1)"
谁来告诉我,你在图片上看到什么,?
有多少?
(2)出示蝴蝶和蜗牛图片:
谁也来了,它在哪里呢?
3、出示范画
(2):
它是谁啊?
今天喜洋洋也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三、游戏:
拼一拼
1、我这里有一些数字宝宝,等一下我会把数字宝宝放在喜洋洋头不同的方位,让你们根据所给的来拼。
如:
教师在喜洋洋头的上面放数字宝宝2,我就在操作材料中找出与数2相同数量的拼在喜洋洋头的上面。
2、幼儿拼一拼:
3、请个别幼儿来说说成品,教师小结。
四、写一写
1、出示范例:
今天老师出了一些题来考考小朋友,看看你们今天学的空间方位懂了多少。
2、教师示范。
3、幼儿做题:
五、活动结束:
火车开来了
小朋友今天我们都学到了很多本领,我们一起去当小老师教一教弟弟妹妹吧。
孩子们对活动很感兴趣,他们还很投入到活动中。
他们都能积极举手发言,还能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不过幼儿对辨别空间方位上还不大了解还得继续培养和巩固。
活动开展的时间有点长。
以后我会吸取更多的教学方法争取上的更好。
第8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整体与部分教案
1、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一张大动物图、绳子、纸(正方形,长方形)、杯中的水、若干图形等。
一、拼图游戏
出示大动物图,请幼儿观察画面,有什么图案和特点。
幼儿述说。
师: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把这张图裁成四小块,分给四位小朋友每人拿一小张。
请幼儿组合。
问幼儿:
你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把一张张小图拼贴起来又变成和原来一样的大图了。
再请四位幼儿重新以最快的速度组合一次。
二、理解整体与部分
师:
如果我们把这一张大图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请小朋友给这一张张小图片起个名字。
幼儿起名(部分)
我们刚才就把这整体分成了四部分,然后又把这四部分组合起来成为整体。
三、操作活动
小朋友觉得刚才的游戏有趣吗?
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绳子、各种形状的纸、杯子里的水)你们可以玩一玩,也把他们分成几部分,然后再拼起来,玩的时候你可以把分割下来的小部分和原来的整体比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玩得,然后再比较一下整体和部分有什么不同。
整体比他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大,每一个小部分都比整体小。
四、游戏:
找朋友
这里有许多画,小朋友看一看,发现什么了?
有的缺一个角,有的只有一半,好看吗?
那怎么办呢?
剩下的部分都在中间的篓子里。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哪一张是你手中的画面上的一部分就赶紧贴在你的画上,看谁拼的又快又对。
第9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比一比,说一说教案(附教学反思)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活动的结果。
活动重难点:
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1、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如:
绳子、平衡板、圆柱积木等。
2、大象和长颈鹿图片各一张,幼儿画出。
一、观察动物图片,区别粗细。
1、出示大象和长颈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
大象和长颈鹿比,谁的腿粗,谁的腿细?
学说:
大象腿粗,长颈鹿腿细。
2、拓展经验:
知道哪些东西有粗细。
如吸管有粗有细等。
二、观察积木板,区别宽窄。
以大象和长颈鹿要过桥的游戏情节,引导幼儿比较桥面的宽和窄。
三、观察班级环境中的物品,找粗细。
请幼儿举出相关的例子,如有的笔粗,有的笔细等。
比一比,找一找。
1、到户外场地将幼儿分成两组游戏:
老师发出指令,如:
抱一抱粗树干。
一组幼儿找到粗树干抱一抱,另一组幼儿观察、评价是否找对了。
游戏继续进行:
找细树干,从宽宽的小桥上走过,从窄窄的小路上走过…………
2、游戏几次后两组交流。
在本课的设计中,情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发言精彩、准确,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10篇、中班数学活动找规律教案反思
作为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过规律排序的教学活动,所以具备粗浅的规律排序经验,已掌握了AABAAB、ABBABB的排序能力,本次教学活动既在帮助孩子巩固对已学知识的掌握,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也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习新的排序规律。
1、能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AABAAB、ABBABB和ABCABC,学习按规律AABBCC的方法进行排列。
2、在做珠帘、欣赏珠帘的过程中感受规律美。
3、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
能主动发现排列的规律
难点:
学习按规律AABBCC的方法进行排列。
1、教具:
小熊、小猴、小猪、小猫的图片;
三条有规律的路;
三个已粘有部分AABBCC规律的盘子;
一根长绳子,上面穿有夹子;
一条有AABBCC规律的围巾图片。
2、学具:
人手一根长纸条,一个固体胶、各色小圆片若干。
3、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AABABB、ABBABB的排序认知经验。
(一)复习规律AABAAB、ABBABB,引出规律ABCABC
1、出示三种动物图片。
2、逐一出示三条路,引导孩子发现AABABB、ABBABB和ABCABC排列规律。
(二)学习新规律AABBCC
1、出示围巾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发现AABBCC的规律。
2、观察围巾上的花纹有几种颜色?
每种颜色又有几个并排放在一起?
3、引导孩子发现盘子上的规律,并接下去往下排。
第一个集体排,还有两个请两个孩子上来比赛排,检查是否排对。
4、小结:
原来这三个盘子上的花纹也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
(三)操作,进一步巩固规律AABBCC
1、做一串珠帘,要三种颜色有顺序地排。
2、介绍操作材料和要求:
每个人拿一根长纸片,从画着颜色的这一头开始粘,三个颜色有规律地排,一直到纸片粘满了,就把它挂到珠帘下面,用上面的夹子夹住。
3、孩子操作。
(四)欣赏漂亮的珠帘,感知规律美
活动反思
我设计了以"
小熊请客"
为线索,巧妙地渗透各种具有规律排序的事物,让孩子在与这些"
动物"
的互动中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的规律,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孩子们对今天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而且决大多数的孩子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也能正确地完成排序规律,但是在自己的讲解和孩子的操作中也有不足:
1、在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