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0713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docx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自然地理读本(上教版)

 

《第三单元第六课多样的地形》

教学案例

 

学生探究得

出结论上天

容易入地难

由入地难引出地球内部的三圈构造

地核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由孙悟空的上天入引出问题

地幔

地壳

过渡到地球的外部

学生阅读海底地形

录像播放

陆地地形

通过填图掌握海底地形

学生讨论各陆地地形特点

通过练习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度

出示模型认识等高线

学生动手画图

在平面图上找地形

总结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

课外活动

巩固练习

 

第3单元地形的变化

第一课多样的地形

[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

(提问)《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非常喜爱的一个人物,他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相信同学们一定很羡慕他吧!

[学生]是(很羡慕)

[教师]那你们想上天入地吗?

[学生]想(学生齐答)

[教师]今天的我们能不能真正实现上天入地呢?

[学生]举出许多上天的例子,其中也谈到了杨利伟上天的事迹。

[教师]你们举出了这么多上天的例子,看来上天是容易的,那入地呢?

[学生]此时学生显出困惑之情,好奇心油然而生,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兴趣。

[教师]这时我适时提出了建议,你们想解决这个问题吗?

马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的内部,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了,从而巧妙的引出了地球的内部构造。

[板书]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提问]请学生阅读地球的圈层结构图,说出地球的三个圈层,并简述各个圈层特点。

[板书]

1、地核:

铁镍等重金属组成,温度高达5000——6000,压力非常大。

2、地幔:

有一高温高压的软流层。

3、地壳: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平均厚度17千米。

[讲述]目前用钻孔的方法来了解地球的内部,但迄今为止最深的钻孔还没能穿过地壳的厚度,相信通过各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会窥视地球内部的秘密。

[播放录像]在优美的音乐中播放一段关于陆地地形的录像,通过播放录像将雄伟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起伏和缓的丘陵,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生动的展现出来,突出了各种地形的特点。

[提问]在录像中出现了哪几种陆地地形?

[板书]

二、陆地地形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教师]接下来我向你们介绍两个新的名词,看谁能最快的理解它。

海拔是指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某一个地点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也称“高差”。

[练习]请同学们观察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米,勃朗峰的海拔是()米。

2、珠穆朗玛峰与勃朗峰的相对高度是()米。

3、马里亚纳海沟在海平面以下()米,珠穆朗峰与马里亚纳海沟的相对高度是()米。

4、死海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米,勃朗峰与死海湖面的相对高度是()米。

5、想一想,一个地点的绝对高度比这个地点的相对高度大吗?

答案:

1、8848.13米左右4807米2、4043.13米

3、11034米19882.13米4、400米5207米

5、不一定

[教师]同学们做的又快又准确,看来你们的理解能力真的很强,不过我还要继续考考你们,请学生分别用五句话概括出五种地形。

(要求这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地形的特点,并且要生动形象。

[学生]讨论后各抒几见,发言热烈,气氛活跃。

[教师]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起伏较大。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内部平坦,周围陡峻。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起伏较缓。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内部平坦。

盆地:

盆地的海拔可高可低,四周高中央低。

[教师]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橡皮泥,捏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地形。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捏完五种地形,所以我将学生分成四组,组员分工合作捏出五种地形,完成后将作品展示出来,由学生评比那一组捏的最准确、美观。

目的在于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这五种地形的认识和区分。

要求:

捏出的五种地形要体现出各陆地地形的海拔高度差异,及突出各地形的自身特点。

[阅读]学生阅读“海底地形”一段课文。

[学生]在笔记上画海底地形剖面图,看谁画的最快。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海低地形剖面图,请学生填出各部位的名称,并分析各部位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代表汇报本组观点。

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如下:

大陆架:

大洋边缘,深度在200米以下,坡度很小,比较平坦,海洋资源丰富。

大陆坡:

大陆架以外,坡度很陡。

洋盆:

大洋底部一个比较平坦的部分。

海沟:

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

海岭:

海底山脉。

[板书]

三、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

[教师出示]等高线模型,请学生认真观察。

[提问]请学生指出模型上的等高线,并追问等高线的特点。

[讲述]学生拿出在课前准备好的四枚硬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摞起来。

(最大的一枚在底下,最小的一枚在上面)将摞起的硬币看成一座山,学生试着自己动手绘制这座山的平面图。

(绘制出的平面图是四个同心的圆)

[教师演示]用等高线地形模型在黑板上演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具体操作为:

先将最上头那块模型拿下来,在黑板上将它的底边描下来,然后依次取下各模型块,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画下,一圈套一圈,完成等高线图的绘制。

[提问]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基本上对等高线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此时请同学们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板书]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

特点:

1、每一条等高线上的地点高度相同。

2、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

3、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差相同。

4、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形陡峻。

5、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形平缓。

[练习]

一个地形测量队在野外测出了以下各点的海拔高度,并绘在纸上。

请你用光滑的曲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起来,就成了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并回答:

1、A点和B点上山,哪条路线坡陡?

2、从A点和B点上山,哪条路线较长?

3、画出从北坡上山的最近路线。

[课外活动]设计一个野外的活动营地

请你在一个山峦起伏的小岛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设计一个野外的活动营地。

要求是:

1、小岛的海岸线尽可能曲折,在凹向陆地的海湾中有可以停泊的港湾。

2、小岛上的等高线以50米为高差,最高的山丘约在四五百米,要有陡坡和缓坡。

3、要选择地势地平开阔的地方建造娱乐场所,在高处建造观景台。

4、在向阳坡建造营房,在海滩上建造海滨浴场。

5、从港湾开始建造一条环岛公路,连通游乐场所、营房和浴场。

6、设计一条从港湾到山峰的登山道路。

还可以设计一条缆车线路的位置。

7、图中标出方向标、比例尺、图例。

把你的设计方案向同学们介绍,并根据大家的建议再作修改。

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和学生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只有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才能够顺利的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学习。

本节课从内容上讲和学生的生活既紧密联系,又有一定距离,同时内容比较抽象,不太符合七年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如何将书本上死板的内容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是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于是在开头用孙悟空导入新课,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兴趣。

在教学中用录像手段,学生在欣赏壮美的河山同时牢固的掌握了陆地五种地形及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巧妙的借助硬币解决了这个难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外活动的布置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许结果未必令人满意,但无论如何迈出了一步,我相信自己会坚定的走下去,把自然地理教学的改革进行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