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作文800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077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自律作文800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律作文800字.docx

《自律作文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律作文800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律作文800字.docx

自律作文800字

自律作文800字

自律

自律,换而言之,就是严于律己。

它是与监督想对立,更强调自我约束和自觉规范的一种意识。

自律,就是要在思想,品德,行为上从严要求自己。

古人云;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从古至今都把能否严于律己当作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下的标准。

因此,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时候情况下都做到自律。

要想做到自律,首先要理解监督和自律的关系。

监督意指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施加于自身的规责和看管。

而自律则是主观的,能动的适应。

它们均能达到约束行为的目的,自然都是必要的。

但想较之下,自律显得更为重要和积极。

就作用而言,监督也是为了使人们更好的自律。

要真正做到自律,并不容易,它是自己与自己的约定和承诺。

还需要做到很多。

先之,要从自身严格要求。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现在我们所身处的世界真得很复杂。

有无数的新奇和诱惑,如何正确的对待关系到我们的一生。

来自网络的纷繁复杂的虚拟,来自现实无花八门的骗人把戏,我们的确很难应对。

所以,自律就非常的重要。

保正不做第一次就是一种拒绝,就

1

是一种自我保护。

再之,要经常自省,自察,自我批评和自我约束。

德过哲学家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够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

一个人的愚笨不在他的无知,而在他不知自己的无知。

一个学会审视自己的人才有可能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有自知之明。

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砸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坚决不为。

我们要问自己,你在做什么,你该做什么,对你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的前提是没有妨碍到别人,而不是只为了自身。

次之,不怕丑,不怕痛,不护短,有过必改,有错必究。

一个多么高尚的人,也不免会犯错误,而勇于改正会让他更加高尚。

斯威夫特说,公开认过有益于灵魂。

是的,一个人不羞于承认自己犯了过错,说明他变得更加豁达。

中国自古就有谚语: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勇于认错不但是自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气度~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会自律,学会做更好的自己,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尊自爱,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省自知,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立自强~

篇二:

论自律600字...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自律是什么,也许他是一种美好的素质,也许他是一种伟大的信仰,也许它是一种崇高的觉悟。

2

我非常赞同,但是既然懂得了自律是什么,那我们为什么要自律呢,

自律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

回顾历史,放眼现实,许多因自律而闻名的人比比皆是。

子罕拒绝他人的美玉,以不贪为宝。

这就是自律。

他也因此得到他人的尊敬。

岳飞曾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也。

这也是自律,岳飞也以此得到他人尊敬。

此种事例不胜枚举。

所以在生活中做到自律会得到他人的尊敬。

自律能防微杜渐。

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如果任意放纵自己而不严于律的话,那后果可想而知:

坏习惯慢慢养成,举止行为令人厌恶反之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说话有礼貌,待人谦和那么这个人一定在学习生活中一定是一个好同学,一个好的孩子。

一个人只有做到自律,一言一行都能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坏习惯别说养成了,就是在这个人的行为举子中都很难反映出来。

真正的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不受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这是自律中的一个重要的只是。

所以,自律,能使人获得行动的自由。

学会自律,对人们有很大的好处,它使人自知,能使人学会战胜自己,能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人获得行动的自由,能使人高尚起来等。

既然自律对我们有这么多的益处,我们不是应该为自己增

3

强自律能力吗,对于增强自律能力这方面,我有些小见解。

针对自己的十几情况,选择相关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勉励自己,使自己有一个榜样,来提醒自己,警惕自己。

一旦有了自己的座右铭,就要认真地用它来知道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地实现,要说到做到。

篇三:

自律部年度工作总结(800字)

自律部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本学年我系自律部的工作已接近尾声。

学生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自律部是学生会的一个重要部门,它关系同学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自律部本着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活动中培养自律意识,增强自律能力,我部在这一学期的具体工作如下:

1、一周之内查点班级的出勤人数,对迟到早退现

象作详细的记录。

注重检查大一早晚自习的情况,保证大一新生充分的学习时间。

2、每周定时查房,以及不定时的抽查,保证同学们有个温馨和谐的休息环境。

3、我部每周按时去开例会,及时准备系里的各项任务、工作,并与其他部门合作共同完成学生会的各项活动。

4、除了认真完成各项日常活动,我们还积极和其他部门合作共同完成系里的各项重大活动,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4

如:

上学期的迎接新生,院运动会,系新老生交流会,系主持人大赛,系公益修电脑活动,系元旦晚会,迎接新生这一活动,我们部门主要负责争取让自律精神散布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现场人员的点名,督促接新生的人员到场率;院运动会我们部门负责啦啦队的组建,由于大一新生的不配合使得整体效果并不好,没什么气势,在评比上输给别系。

两个副部都很有责任心,从头到尾一直都在那监督。

公益维修电脑活动我们部门负责宣传,上门发传单等,由于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刚开始很难做,多走几间之后就得心应手了。

最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元旦晚会负责座位安排现场秩序的维持。

下学期的科技节,刚开始的开幕式,我们部门还是负责座位安排及现场安排。

开幕之后的活动,我们部门主要是负责程序设计大赛,整个过程我们部门全程参与,并主动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就是在联系老师以及实验室的申请这块做得还不够好,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在前期还配合外联部,体育部,ctc三个部门做好电子竞技的前期工作,搬桌子及凳子到比赛现场。

本学年各方面不足总结归纳:

1、活动计划欠周密,没有去关注一些小问题、小细节。

2、自律意识不够,还是会出现一些不检点的行为。

3、工作上,有部分干部缺乏细致、细腻,在执行

任务时缺乏理性的思维。

5

4、自己的领导没有魄力,活动内容不够创新。

5、与学生会其他兄弟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通,致使学生会的一些大型活动,组织作不能完全到位,缺乏整体性。

6、偏重对大型活动的开展,而忽视了对日常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虽然存在着不足,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学生会工作中,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踏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我们系学生会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本学年自律部圆满完成了任务,在肯定自己工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工作的不足。

在新的一学期里自律部在工作重中争取以更多的创新成就,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质量来为大家服务。

篇四:

自律作文记叙文

“考前七周”深情回报告诉你:

小故事往往胜过大道理今年高考作文,江苏三分之二的考生都写了议论文,但最拔尖的几十篇优秀作文中,却

大多数是记叙文。

少数人的选择赢得了阅卷老师的一致肯定。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表

示,要通过《现代快报》,向江苏高中师生传递一种信息,一种期待,一种恳请:

高中作文教

学,多关心一下记叙文吧~在这里,刊登的是江苏今年高考7篇优秀的记叙文,相信读者都

6

能在这些平实、生动的文字中找到共鸣。

组稿现代快报记者俞月花黄艳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阅卷人语

记叙:

着眼于小人物、小经验、小升华、小智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人们愈加席不暇暖的今天,让高考学子对“智慧”进行思考,有

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丰富的启示意义。

“智慧”的特质是:

善、活、妙。

“善”是智慧的出发点,不善的经验、能力、境界只能

产生“奸诈”和“狡猾”。

“妙”,是智慧的归宿点,它令人惊叹:

多么巧妙,多么美妙,多么

圆满,多么通达~“活”,是这两点的连结和必由之径,没有“活水”的淘洗和推进,经验、

能力、境界永远不能更生,只能老去;这种“活”,表现为一种灵气,一种悟性,一种敏锐,

一种创新。

此次作文考试,不要求考生对上述种种全面把握,能从其中一点突破即可。

不论是议论

7

性文体,还是记叙性文体,都期望考生写“活”,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

本阅卷专家组,通过今日《现代快报》,向江苏高中师生传递一种信息,一种期待,一种

恳请:

高中作文教学,多关心一下记叙文吧~以往许多年,江苏省乃至全中国的高中学子,多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集体扑向“议论文”

写作,据说是因为议论文好教好学,有“模板”好套,有格式可循,而且高考时可拿“保险

分”。

错了~这种僵死的议论文程式,只能使临场作文更加“大路货”,数十万人集体撞车,

考卷上尽是“公理”“常理”“大道理”,既不“分解”,又不“剖析”,以“叙”代“议”,不

究“为什么”,全无“议论”的味道~如今是“电脑阅卷”,一篇高考作文由数位老师“背靠

背”审阅,还有组长复查,还有专家组抽查,在江苏还有一支“火眼金睛”的“作文阅卷别

动队”,将已经阅毕的许多试卷再审查,优劣自现,谁能蒙混过关,获取“保险分”?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回忆道:

“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

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

?

我自知得不偿失。

”为什么,

因为中学生年纪尚小,未出茅庐,对复杂的人情事理缺乏分解和剖视的能力,逻辑思维

8

相当薄弱,故多数人不擅“议论”。

哲学家说得好: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动”到“理性”。

然而,中学生有自己的“先天”优势,那就是感性丰富、形象思维活跃。

他们有“无忌”

的童心,热情扫描现实世界的清澈的少年眸子,许多被成年人看惯了、看麻木了的东西在他

们的眼里却熠熠生辉、大有意趣。

“城南旧事”,若不借助那位小姑娘好奇的目光来浸润,恐

怕就味同嚼蜡了~此言,已见诸往年媒体,今年再次强调。

说回来,且看今年江苏省叙写“智慧”的临场作文。

严格地说,让十八岁左右的高三学子写关于“智慧”的记叙文,是不可能笔墨投向为多

娇江山竞折腰的“风流人物”的。

他们处于寻常巷陌,无法接触到那些具有“济苍生、安社

稷”大智慧的英雄人物。

不了解人物的细节,焉能胡编,除非写“故事新编”,如当年那篇极

具轰动效应的《赤兔之死》。

毋庸我们提倡,今年的临场记叙文自然而然地、不约而同地投向

了“凡人小事”。

那些“更行更远还生”的原上小草、野草。

我们阅卷人承认并欢迎考生们写这种来自日常生活的“小智慧”。

小智慧是十分可爱、最

可珍惜的,是它们默默无声地成就了可以扭转乾坤的“大智慧”。

凡是写得好的记叙文,均在生动描述“小经验”“小

9

能力”“小境界”的基础上,揭示“小

升华”、迸发“小灵感”,展示“小美妙”。

今年作文命题,在这里留下了思考和挥发的空间。

这则“阅卷人语”,写得比较具体比较长,以表示本专家组对这一“作文问题”的高度重

视。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王大爷的早餐店

我住在一个有些年头的小区里。

住在老小区的好处就是——你知道小区里哪个店铺里的

东西好。

我知道王大爷卖的早饭最好吃~王大爷的小店里总是挤了很多人。

远远的只能看到雾气把小屋子填得满满的,溢到外面

来。

也分不清朦胧中哪些是人,哪些是桌。

“王大爷~老样子来一份儿~”进门的人大多要喊这么一句,就像打招呼一样点一份早饭,然后就坐下来跟经常碰面的

“早饭友”开心地交谈。

等到王大爷把东西稳稳地放在他面前,他就开始边吹边吃,满脸幸

福的样子。

不消几分钟,他就要向在座的告别“你们慢吃”,再给王大爷来个预订:

“我明儿

还来啊,您忙~”然后快步走了——去上班。

王大爷性格特别好,讲话和气还很爱聊天。

笑眯眯的,我甚至觉得他的皱纹都特别可爱~

他的店面小,装修也比不上别处的快餐店,桌椅因长年的

10

油灰显得发黑,墙也因水汽好些地

方脱了墙皮。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爱在这吃粥吃茶叶蛋。

好像有了王大爷在,早饭就该

好吃,卫生就能保证似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吃客们有周末不肯做饭的,也跑来吃早饭。

这时就少不了王大爷爽朗的笑声了。

“王大爷,店面不租大点我们要站外面吃饭啦~”“哈哈,我给你们搬个小凳坐外边吃~哈哈?

?

钱全给你们做粥吃了,哪有闲钱啊,”对,王大爷的粥里头有肉,价格还不贵哩~难怪,难怪~“那你提个五毛一块的价,我们还能不来啊,”“不行不行,都是好多年在这吃的老邻居了~我老王别的不敢说,良心还是有的啊。

亏你们养着我哩~哈哈,我老头子亏得有你们陪着解解闷呢。

”“那大妈呢,”我这个心直口快的傻孩子没忍住就问了出来。

我发现周围似乎过分的安

静。

我也看到王大爷似乎笑容僵了下来。

“你大妈啊,陪着我呢~可不就是她派你们来陪陪我嘛。

我这就够啦~有吃有喝,有人

说话,干啥不满足,想这想那,争来争去的人还没我快活哩。

小妮子你知道不,人要会知足~

你往后长大了还像他们来我这小店陪大爷讲话,我也知足啊,哈哈,你说我这傻不傻,”我听了,眼睛忍不住眨巴了两下,多亏店里雾气重~“这粥真烫~”我大声地说,“我

11

以后

得等粥冷点再喝~”

周围的人都笑了,王大爷也笑了,这种没有任何做作的笑真好听。

王大爷,你一点也不傻,你就是心里敞亮才过得好啊~我不管长多大,都会时常来看你

的,陪你说说话,就像这些陪你的人一样~我心里想。

周末的早上总是让人放松的,阵阵谈笑声从街角这家小小的早餐店里传出?

?

点评:

本文写小区里一位卖早餐的老人。

老人多年来支撑一间简陋的早餐铺子,全心全

意地为邻居们服务(善)。

文章写到后来忽然点出这位老汉早已失去老伴,贫寒而又孤寂。

没有消沉,而是用精心制作早餐来“团结”邻居们的欢声笑语和质朴真情,他活得有滋有味

了。

这种“圆通”和“豁达”,乃是“活”用小经验、小能力而展示出来的小智慧,富于启示,

全文也就静悄悄地与“智慧”水乳交融了。

左手粪叉,右手笔杆

爷爷的手,拿得起粪叉,舞得了笔杆。

爷爷是一个农人,他常常“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从没有过“草盛豆苗稀”。

为他精通耕种之道,不滑不懒;最重要的是,他施用农家肥。

每天晨曦初露,爷爷便背一竹

12

篓,操一粪叉,游走于村头巷尾,捡拾牲畜秽物。

及至天一放亮,村郊不上不下地被飘来的

炊烟裹住,爷爷就回家。

奶奶摆好了早饭,小米粥、馒头、青椒、拍黄瓜~呼噜呼噜喝完汤,

顺便踢走死缠脚下的巴儿狗?

?

偶尔奶奶也夸一夸爷爷捡来的大粪:

“这肥好,臭~”老头老太

太对视一眼,笑了。

爷爷曾是个大学生,当官的,有过出息。

太爷爷共有六子,本来都该安安分分做个小农

民,但爷爷不。

他天分异常好,私学,中学,及至大学,都是一路直上。

后来当了小官,虽

不大,但在镇上也算是有头有脸了,在村里更是红极一时。

眼看升官在望,爷爷却收拾行囊,

携家带口,回了村里。

村里人都表示理解:

“对喽,农民好嘛,看看庄稼看看草,啥都不愁。

”村里人称赞爷爷的农活,还敬佩爷爷的书法。

逢年过节,红白大事儿,都找爷爷来写字

儿。

不必狼毫,不必端砚,更不必宣纸——乡下人也不懂欣赏这个,但他们都知道爷爷见多

识广,高文凭,有技艺。

对于求字之人,爷爷总是来者不拒,放下粪叉,洗手执笔,挥洒而

下。

当淳朴的邻人拿到字后,喜悦之情全溢于脸上,总想

13

夸一夸这字儿——就像汪曾祺笔下

的乡亲们一样:

“这字儿好,真黑~”我是爷爷的长孙,却去之远矣~常问爷爷:

“您咋就愿意做个农民呢,”他总会拿他喜欢

的文人汪曾祺做例子:

“你看啊,老汪这人写文章写得好。

俗而不厌,多而不滥。

为啥,他虽

是文人,却也近于农人。

勤恳、淳朴、达观。

”我点头:

“是啦,他也掏过粪,而您是叉粪。

又都是执笔之人,又都上过大学。

您和汪先生差不多嘛~”爷爷很得意我的说法,却仍摆手不

赞同:

“有一点不一样,他种地不如我。

”奶奶看我们爷孙俩笑闹,总是很无奈,叹道:

“这老

头子。

我不知道我何时会有这种高度,更不知道爷爷眼里的世界是怎样,但我深知,爷爷表现

的那些,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粪叉和笔杆共存的境界。

平淡而知足,是爷爷的智慧。

点评:

本文有着淡淡的传奇色彩,爷爷的“夫子气”和“农人味儿”天然融合,妙趣横

生。

有些笔墨十分精彩,如奶奶夸爷爷捡来的大粪:

“这肥好,臭~”又如邻里夸爷爷的墨宝:

“这字儿好,真黑~”智慧,就藏在房间里

妈妈对爸爸的评价:

平时挺精明,一到钱上就犯浑,只知

14

道乱花钱,败家。

可不是,打我记事起,买房子、搬家、卖房子就成了常态,少说也换了四五个地段。

家底殷实犹可说,可咱家却刚达小康。

几番折腾下来,已经举了不少外债。

爸爸和财务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跟客户谈账目时几百万的数目也得精确到个位,如此细

致的人儿怎会连家中的存款、经济状况都不清楚,莫非真如“清官难断家务事”,对外精细了,

对内就糊涂,我有些不明白。

不过细细想来,爸爸几次一意孤行决定买下的房子,其位置都有点名堂。

譬如上小学一

二年级时,我家的房子择在镇中心,虽然位于中心,却拥有罕见的静谧,大概是与喧嚣马路

隔着几幢楼房和一片树林的缘故吧。

看着远处人来车往纷杂不已,耳畔却时常闻见群鸟啁啾

似在欢腾。

年纪尚小的我,不懂得“大隐隐于市”,却在这明媚的阳光中领略到静的美好,收

敛了顽皮和野性。

上初中时,爸爸看上了一处邻近学校的房子。

地理位置虽然不错,价格却出奇地高。

概把家里百十平米的老房子卖了,再垫点钱,才换得那六七十平米的新居。

那关口,爸爸打

开家里的存折算了一下,又带着笑容对外借了点钱,就轻飘飘地将钱交给了房主,全然不顾

15

一旁闪着噬人目光的妈妈。

后来的日子,我们一家度着有史以来最难熬的时光。

但多亏了这

一决定,每逢冬季,我不必在寒风中赶远路,缠人的支气管炎不再发作,平安地度过了初中

三年。

整整三年。

唯一一次让我不满意的新居,便是高中时代的房子。

为了延续初中的传统,父亲仍在学

校旁边找了间房。

但我搬进去一看,却比初中的更狭小、更简陋,网络、电视全没有,平日

用来消磨时光的手机也只好交出。

高中三年的色调,变得乏善可陈。

听着我倾诉满腹牢骚,爸爸只在一旁呵呵

一笑,说:

“现在啊,还是艰苦点吧。

”说来也怪,一些过去的朋友遇见了我,却惊讶往日颇

为散漫的我多了些沉稳,啊,兴许真的长大了呢~高中的生活,终于迎来尾声。

一日,我与爸爸闲聊:

“爸,以后还搬家么,”爸爸意味深

长地答道:

“你走了,就不搬了。

”我默然。

忽地明白,父亲的多次搬家或许仅仅是为了我吧。

我想,妈妈评价爸爸“花钱发昏”,可能有些道理。

但是,这种行为如今看来却蕴有某种

智慧。

只不过,这智慧被爱包裹起来,深深地、悄悄地藏在这房间里的某处罢了。

点评:

纯然是小学子的切身感悟。

16

孟母曾经“三迁”,老爸为孩子求学也来了个“三迁”,

迁出了性格,迁出了无声的大爱。

这种智慧,旁人难悟,只有小作者悟到了:

它被爱包裹起

来,深深地、悄悄地藏在这房间的某处罢了。

写作的智慧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在方格纸上写下规定字数的文章。

已经太久了:

不曾在横条纹的周记本上,写下或两三行的只言片语,或动辄两三页的恣

意文字。

还记得考前,语文老师用黑板擦敲打着黑板,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作文拿高分的

智慧”。

无非是开头引用名人名言,观点鲜明,事例翔实,等等。

是的,这样的“智慧”我都懂,能让我拿高分的“智慧作文”也不应排斥。

毕竟,经验

和能力也是智慧的起点。

然而,我总是不屑。

不要真情实感,不需形式创新,只需把大段捣烂如泥的“王开岭”、

“史铁生”、“周国平”们注入固定模板,便会催生大批身穿统一制服的克隆军团。

此乃应试

教育下的集体分泌物。

在作文纸上,索尔仁尼琴已将古拉格群岛控诉了千万次,“全俄国最好看的霜”已成为令

人作呕的白色凝结物。

屈原已拒绝再投江,海子思索还要

17

再卧轨多少次。

这样的智慧,不要也罢~真正的写作智慧,应拥有大自然般的天然气象,是超越了经验和能力的升华,是“我手

写我心”的了然境界。

这智慧,是汪曾祺式的“士大夫清韵”,是张爱玲市井小民的絮叨,是

余光中式的精巧瑰丽,是优美字句背后的郁郁文气、坦率心性。

时间不多了。

我周围的考生,

应该在进行最后一段说理了吧,若我一开始便选择了中规

中矩的议论文,此刻,理当安心而又机械地援引着最后一个例证了?

?

可惜今天,在高考考场上,我没有。

我不后悔。

我想写幼年的玩伴,夏蝉歌咏的少年梦,白衣黑裙的青春悸动,高考重压下

偶尔的灰心失意,噙泪微笑的坚强。

我想写平凡生活里的细微感动。

就算是议论文吧,我也

想拒绝炫目的名言和事例,静静地用质朴的语言说清内心的所思与所悟。

对不起了,老师~您教的那些智慧法宝,我今天一概没有用上。

因为,我已明白了何为真正的写作智慧。

真正的写作,是在高考考场上掷下没有退路的崛傲开头的勇气。

真正的写作,是抛弃成规通法,以真情入文,以实感动人的自觉。

真正的写作,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烂漫才华。

真正的写作,是捧出一颗至诚之心的赤子纯真。

谢谢你,智

18

慧自身的大景象。

这最后一次写800余字,我终于没错过你。

现在,交卷。

点评:

此文是考生临场就地取材之作,颇为自信,相当潇洒。

对缺乏智慧的高考作文现

状提出了自己的卓见,巧妙地融进了考场上的起伏思潮。

作者估计到今年高考作文“周国平”

们会纷纷注入固定的模板,甚有先见之明。

我们阅卷时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故戏言:

“今年

大唱‘三国志’——周国平、汪国真、王国维~”瞳孔之内

现在,离我两米之外,监考老师低着头不知在做啥。

但我知道,本人的一举一动都进入

了他的瞳孔。

原先就紧张的我,手心变得更湿。

我的双眼紧盯着题目,大脑却不配合,本来尚算平稳的呼吸突然滞了一秒。

然后,我如

同一个快要窒息的人突然又被松开脖子,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怎么办,

想起老师在考前给我们鼓励,说高考语文卷的设计,一定能充分展现考生的智慧。

可我

觉得可怕的并非眼前这张正反六页的卷子,而是一双眼睛,就在我的前后左右:

抬头时,但

见它平静地扫描;只要一低头,它就隐隐约约地向我投射表意不明的目光。

我成了楚门,只是遍布在我四周的,不

19

是针孔摄像机,而是由成千上万个细胞构成的眼,

它才是最复杂的监视器。

我胆战心惊,却还要装作无事的模样。

抖着手做完论述类试题,目光转投到了作文。

智慧,智慧的景象,智慧的境界,那个监考老师,又在窥视我,他该看出了我的无措,给我的焦虑加了一剂猛药:

“同学们,

要规划好作文的时间啊~”就在我觉得快要爆炸的时候,另一个监考老师将窗推开了一个小缝,风丝丝地飘进来。

我眯了下眼,她的瞳孔里,有一线和煦的光。

兴许我冷静下来,他,他那双眼并不怎么可怕

了。

好像,背后的那些眼一时间已经隐去。

十次深呼吸,我要与自己对话。

其实,我本就知道,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瞳孔里,虽然不像楚门的世界,每个表情,每

句话都有剧本,可我们真真是在别人的瞳孔里演着人生的电影。

更何况,我不可能像楚门那样,走出这些瞳孔的所见范围之外。

你的焦虑是无用的~静下心来,好好考完这场试吧?

?

我吼向自己,在心里。

再看作文题,也不再觉得毫无头绪。

何为智慧,何为智慧的境界,我大概有些明了。

愚蠢的人,拼命地想逃出人们的瞳孔;智慧的人,知道自己永远活在别人的瞳孔之内。

前者,从内而外地苦着脸;后者,自始至终安然地笑。

我写

20

下此文,总算知晓:

活于别人的瞳孔之内,却能淡定自若,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这么写,不算“跑题”吧,点评:

与第4篇《写作的智慧》一样,为考生临场就地取材之作。

从监考老师的“眼睛”

里感悟到人生的某种状态,萌动了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