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100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7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以现有地质矿产资料和勘查成果为基础,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2、坚持与上级规划相衔接,服从和服务于上级规划,与同级相关规划(计划)相衔接的原则;

3、以市场为导向,有效合理的配置矿产品的原则;

4、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循环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勘查程度和综合开发利用率,以保障主要矿产资源长期稳定供给的原则;

5、根据成都市龙泉驿区矿产资源特点及空间分布格局和成都市龙泉驿区“十二五”规划中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空白区新设矿业权原则

1、新设采矿权范围不能与任何矿权有重叠;

2、不能处在基本农田保护区;

3、不在省、市、区规划中的禁止勘查区内;

三、已设矿业权保留原则

1、矿业权证合法有效;

2、未处于各级规划中的禁止勘查区内;

3、矿业权附近无重要建设项目。

第二章编制区域概述及划分依据

第一节编制范围、位置与交通、自然地理概况、经济概况

一、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成都市龙泉驿区,范围由35个拐点圈闭,面积:

556km2,拐点坐标见附表1,适用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全区范围,方案设置的矿种为地热和饮用矿泉水。

二、位置与交通

成都市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的中南部,东北靠金堂县,东临资阳市简阳市,南接双流县,西与成华区、锦江区相连,北与新都、青白江区接壤。

其地理坐标:

东经104°

08′00″~104°

27′00″,北纬30°

27′00″~31°

00′00″。

东西长29.8km,南北宽28.8km,面积556km2。

龙泉驿区毗邻成都市,距市区12公里。

是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扼蓉城咽喉,居川渝要津。

沪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斜贯全境内,成渝铁路、成昆铁路穿境而行,并可连接成绵、成雅、成南等高速公路。

成渝高速公路、连接市中心的城市主干道老成渝公路、驿都大道、成龙公路、成洛公路、成南高速公路与成都市三环路、绕城高速公路、成环路等交通主干道横贯或穿越开发区、形成了五横三纵、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

龙泉驿区主城龙泉镇与各乡、镇、村有乡、村级公路连接。

交通十分便捷。

(图1-1)。

三、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地貌

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地处四川盆地西缘,成都平原东缘,成都凹

龙泉驿区交通图

裤裆堰

乌龟包

圆林盘

龙潭寺

洪安站

义和

龙潭

火车北站

洪安

洪安镇

青龙

金龙

黄土镇

西江

东风

观斗

新街

莲花堰

大同

卫星

观音岩

马鞍山

狮子岩

土门

周家院子

柏杨

宝胜

长五

钢铁

天府广场

和平

西河镇

十陵街办

滴水岩

万兴乡

青林寺

樱桃湾

来龙

药王庙

松林

五桂桥

九眼桥

大石

清水

梨园

玄天宫

长铁

洛带镇

西平

柑子

双林

沙河堡

胡家咀

望场坡

冷家湾

大湾

白鹤

四堰

龙井

平桥

大林

大龙

仰天窝

石水岗

两河口

高石岩

九道拐

大兰

温家桥

平安场

拥护

同安街办

洪河

麻风顶

玉石

顶佛寺

四方碑

大面街办

山门寺水库

琉璃场

黄家湾

龙家湾

红旗水库

新建

木鱼坡

红豆

书房村

核桃湾

烂庙子

共和

胜利

凤凰寺

百工堰

松林湾

界牌

龙泉驿区

(龙泉街办)

顺河

前锋水库

川主庙

中和场

高堰

增产

半边山

山泉镇

长远

健康

桐子巷

图例

蜂子岩

白果

白水沟

七里埂

宝狮湖

长堰

倒挂金钩

红学

机耕道

一般公路

村、组居民点

乡、镇驻地

团结

大田

茶店镇

石洞寺

凉风垭

清音溪

双堰

桂花

县、市、区界线

一级街道

铁路

南山

石经

龙泉湖

火烧坪

长松寺

何家堰

柏合镇

一般街道

二级街道

高速公路

三元

龙吐水

雷打山

马方

河流、湖泊

主要公路

高等级公路

双碑

图1-1龙泉驿区交通位置图

陷与龙泉山褶带的接结合部位。

区内地形差异明显,呈现东部以龙泉山为代表的低山区和西部成都平原平坝区两大地貌格局,在龙泉山与成都平坝的交接部位及区内南部龙泉湖村一带有少量浅丘地貌单元分布(图2-2)。

图2-2龙泉驿区地貌分区图

低山地貌区:

分布面积约239.70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2.9%。

以构造侵蚀作用为主,海拔450~1015m,相对高差200~300m不等。

寨子门、月亮湾、雕堡山、将军顶等一系列地形高点、山峰等组成北北东向条带状主山脉,峰峦矗立,峰峦间形成洼地。

呈现山峦重叠、高低起伏、沟谷纵横态势。

浅丘地貌区:

仅分布于龙泉南西部茶店镇龙泉湖一带,面积约8.38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5%。

海拔标高450~529m,相对高差20~50m左右,沟谷宽约50~100m,为川中盆地丘陵的边缘。

平坝地貌区:

系成都平原东部台地,面积约310.66km2,占总面积55.6%,海拔491~530m左右,地势较平缓,相对高差较小一般小于5m,局部有些低缓的小山包。

(二)气象水文

龙泉驿区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

气候温和,空气潮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风力偏小。

据统计,区内坝丘区年均气温16.6℃,低山区年均气温15.2℃;

低山区随海拔高程增高而气温递减。

多年年总降水量平均

值895.6毫米,以每年的5~9月最丰,总量达745.9mm,枯水期平均降水量44.6mm,仅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5.0%(图2-3),年平均气压为956.4hpa(百帕),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

图2-3龙泉驿区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柱状示意图

境内河流水系发育,水文网密布,以龙泉山脉为界,东部属沱江水系、西部属岷江水系(图2-4)。

沱江水系:

主要有龙泉湖支流域及黄水河及其支流域,西部北段西江河支流。

九道河长约6.6km,由西向东流,而老河埝-跳墩河长约9km,由北向南流,两河汇入前锋水库,然后继续向南约6.5km注入龙泉湖;

在境内仅分布黄水河中、上游,由张家沟、大庙沟、把桶沟等溪沟组成;

主要分布于龙泉山西缘丘状低山平台区的毗河、西江河上游小溪沟,并在上游山间洼地建有三门寺、毛家口、百工堰等水库。

岷江水系:

分布于龙泉山西部南段山区的众多小溪沟,属岷江水系。

人工渠东风水渠支流的山区小支溪沟,其一般流程短,水量小。

据资料全区先后修筑了18座水库,建成了东风渠灌溉网络,形成了以蓄为主的农田灌溉体系。

图2-4龙泉驿区水系分布图

四、经济概况

龙泉驿区地质结构稳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素以“四李花不断,八节瓜果香”著称于世。

如今的龙泉驿区是闻名全省的“花果山”、“米粮仓”和“副食园”。

是“中国水密挑之乡”,以优质水蜜桃、枇杷、葡萄、梨为主的伏季水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达2亿公斤以上。

是“国家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型三高农业示范片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区县”,“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区内有100多处名胜古迹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是四川省“花果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成都市“旅游渡假区”。

“十一五”期间,已形成了年产百万辆整车的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以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以果蔬生产为重点的现代都市特色农业基地,以酒店会务业为核心的都市近郊会务休闲基地。

使龙泉驿区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其机械制造、新型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日益明显,农业开发也显见成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区向现代化工业新区的历史性转变。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6.9亿元,增长27%;

规上工业增加值450亿元,增长23%;

财政总收入139.3亿元,增长2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56元,增加3332。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3年居全省“十强县”第2位,成都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列全国131个国家级经开区第27位、西部第2位。

龙泉驿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有北周文王碑、蜀僖王陵,以及石经寺、湖广会馆、广东会馆、长松寺、龙泉湖、龙泉花果山、百工堰公园等众多风景名胜和历史人文景观。

是“四川省花果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和成都市“旅游渡假区”。

一年一度的“中国·

成都国际桃花节”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性旅游、招商、民俗盛会,2013年成功举办桃花节、汽车节、美食旅游节等特色节会活动,实现销售收入18.2亿元,增长22%。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9.2亿元,增长34%;

旅游服务行业得到稳步发展。

第二节地质矿产概况

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迄今为止,龙泉驿区有天然气、煤、铜、磷、石膏、芒硝、膨润土等矿产资源,以及建筑材料矿产。

砖瓦用页岩和建筑用砂岩是龙泉驿区的优势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的泥岩、砂岩中,探明的页岩矿可采矿石资源量1281.65万立方米,砂岩矿资源量为283.5万立方米。

龙泉驿区西部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易开采、质量优,现有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7处,是龙泉驿区具有发展潜力的矿种。

主要分布于龙泉西部十陵、西河、大面的平原地区。

在成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鼓励对饮用矿泉水、地热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设置有洛带、百工堰鼓励勘查规划区和十陵矿泉水鼓励开采开发利用规划区,本次拟设探矿范围位于该鼓励勘查及开采规划区及其附近。

第三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龙泉驿区矿产资源种类较少,主要有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岩、饮用天然矿泉水、天然气等矿种,已设探矿权和采矿权25个,其中县级颁证的采矿权砖瓦用页岩矿19个,年开采量为68.39万吨。

省级颁证的地热探矿权2个,矿区总面积51.49km2;

省级颁证的矿泉水采矿权5个,矿区总面积5.7097km2,开采设计总体规模39.97万立方米/年。

以成都长江紫东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雪矿泉水)规模最大,其矿区面积1.6816km2,开采设计规模12.58万立方米/年。

矿产资源开采主要供给成都市范围内的市场。

第四节矿产资源规划

一、勘查规划分区情况

成都市龙泉驿区无矿产资源总体规,本方案依据《成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结合本区矿产资源特点,依据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及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对本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划分为鼓励开采区、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允许开采区。

(一)鼓励开采区

根据龙泉驿区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在开采市场前景好,有矿产加工基地且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矿种分布的区域。

依据《成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在本区设置有洛带鼓励地热勘查规划区,面积47.04km2,主攻矿种地热;

百工堰地区鼓励地热勘查规划区,面积13.44km2,主攻矿种地热。

十陵矿泉水鼓励开采规划区(G008),开采的主要矿产为矿泉水。

(二)限制开采区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及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或国家特殊需要,受经济、安全、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实行一定限制的区域。

(三)禁止开采区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考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因素,禁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区域。

禁止开采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镇居民集居地、重大公共设施、等。

本区禁止开采区为龙泉驿区及各乡镇在内的各城镇建设规划范围。

(四)允许开采区

鼓励、限制、禁止开采区以外的矿产资源开采区。

二、拟设置探矿权勘查区块设置要求

在龙泉驿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必须符合以下准入条件:

勘查的矿种和区域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凡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得新设、变更、延续和转让探矿权。

(1)区块划分原则上以经纬度15″为基本单位设置。

(2)新设探矿权面积不小于1个基本区块面积(约3平方公里),特殊情况不能按一个基本区块设置的,应说明理由。

(3)周边已设置了矿业权空白区域,不宜独立设置其他矿业权的应通过采矿权延伸勘察或探矿权扩大范围进行设置。

(4)在涉及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成矿条件的区域设置其他矿种探矿权的,应对其探矿权设置的依据和合理性进行专门论证说明。

三、拟设置采矿权矿区范围设置要求

(1)地热、矿泉水等液体矿产矿区范围设置以探明的地质报告规定的保护区为范围依据,且应避免抽采过程的相互影响。

(2)已设矿产权扩大矿区范围的,原则上限于采矿权深部及周边零星分散不能或不宜独立单独设置矿业权的区域。

(3)对确需设置开采总量控制矿种采矿权的,应对拟设采矿权的生产规模是否符合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要求进行专题说明。

第五节划分依据

矿业权设置区块的划分要遵循集约开发的原则、突出主攻矿种和重点区域的原则、以找矿信息为核心保障已知信息完整性的原则、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布局、规模适度的原则、一矿一区一权的原则、经济合理的原则、保障找矿突破和矿业持续发展的原则、保障安全环保原则、保障区际无不利影响和谐发展的原则等。

探矿权区域以地质物化探遥感信息、资源潜力(预测区划分)、构造地理地貌等为依据,结合勘查投入规模、法规政策等制定符合设置区矿产资源、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区划标准。

本矿业权区块划分方案参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促进整装勘查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55号);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1〕101号);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做好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成国土资发〔2011〕316号);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

《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T13727-92;

《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

《地热资源评价方案》DZ40-85,在矿产资源规划的基础上,结合龙泉驿区现有的矿业权范围以及已经开展的地热水勘察评价报告对本次编制区域内探矿权采矿权空间布局的详细安排编制,是探矿权采矿权新立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编制区成矿地质背景

第一节编制区地质矿产概况

一、地层

由新到老为:

第四系(Q)

全新统中下段(Q41+2al):

含粘土砂质砾石层、砂岩层,底部含中粗砂砾石层。

......假整合......

中更新统上段(Q22al):

下部为棕红色粘土质粉砂质砾石层及黄褐色含粘土砂质砾石层,间夹粉砂质粘土层;

上部棕褐色、红色网纹状水云母粘土层,含铁锰胶膜及豆粒。

——整合——

中更新统下段(Q21al):

下部为黄褐色、浅黄色含粗砂粘土质砾石层;

上部浅黄色、桔黄色水云母粘土层、网纹状粉砂粘土层。

......不整合......

白垩系(K)

上统(K2)

灌口组(K2g):

紫红色钙质粘土岩夹薄层状粉砂岩及砂质粘土岩,下部偶夹中厚层状、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在粘土岩中产硬石膏。

厚度大于68m。

本地层中产砖瓦用页岩矿。

夹关组(K1—2j):

为黄灰色、紫红色块状中、细粒长石砂岩,偶夹紫红色薄层状砂质粘土岩、粉砂岩。

底部为经约24米的砾岩、砂砾岩。

厚约50—60米。

该套地层局部产建筑用砂岩。

白龙组(K1b):

砖红、紫红色粘土岩、粉砂岩为主,夹厚层状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共组成2—3个韵律层。

每一韵律层中砂岩的厚度5—10米不等。

厚110—188米。

苍溪组(K1c):

黄灰、紫灰色厚层、块状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夹紫红色粉砂岩和粘土岩三者组成4—5个较大的韵律层。

粗碎屑岩含量约70—80%。

厚126—340米。

.....假.整合......

侏罗系(J)

上统(J3)

蓬莱镇组(J3p):

上段为灰白、紫红、砖红色细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英砂岩与紫红、鲜红、灰绿粘土岩互层,夹薄层状、厚层状粉砂岩、灰白色薄层状泥灰岩及黄绿色水云母粘土岩、页岩及粉砂岩。

下段为紫红、棕红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及粉砂岩,夹紫红、灰白、黄灰色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砂岩、黄绿色薄层状砂质页岩、泥灰岩及灰绿色水云母粘土岩、粉砂岩。

厚约865米。

该套地层局部产建筑用砂岩及砖用页岩。

遂宁组(J3s):

鲜红色砂质粘土岩、钙质粘土岩,夹少许薄层状粉砂岩及细砂岩,底部为棕红色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厚350—373米。

该套地层局部产砖用页岩。

中统(J2)

上沙溪庙组(J2s):

上部为紫红、暗红色粘土岩夹少许粉砂岩、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砂岩;

中下部为黄灰、灰色厚层状及中厚层状细至中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暗紫红及灰绿色粘土岩、粉砂岩互层;

底部为黄色块状细—中粒长石砂岩、砂砾岩。

厚约741米。

龙泉地区仅零星出露上部层位,厚度小于270米,岩性为鲜红色粘土岩与细砂岩互层。

二、构造

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缘,成都凹陷与龙泉山复背斜的接结合部位,其东部为龙泉山背斜,主要呈北北东—南南西向纵贯全区,主体为一箱状背斜,两翼走向逆断层发育,地貌上表现为丘陵低山区。

西侧为成都凹陷,地表被广袤的第四系所覆盖,构造形迹微弱,无明显线性构造,多为鼻状背斜、短轴背斜等低平穹状构造(图3-1)。

(一)龙泉山背斜

南起仁寿,北达中江,全长130公里,宽15—20公里。

其轴部宽阔平缓,两翼陡然下降,延伸不远复又变平,为较典型的箱状背斜面。

核部地层为上沙溪组,两翼依次为遂宁组和蓬莱组。

翼部发育有走向逆断层和次级褶皱,并形成一系列北东20°

—30°

的褶皱、冲断层。

龙泉驿区境内主要有:

1、褶皱

(1)龙泉山背斜

位于简阳三大湾,轴向长松寺、三大湾一线,北东20°

,至大草坪为北东40°

,核部出露上沙溪组,两翼为遂宁组和蓬莱组地层。

两翼近对称,东翼倾角在轴部为5°

—10°

,往翼部骤然下折成25°

—58°

西翼倾角在轴部为4°

,往翼部骤然下折成57°

—62°

,为典型的箱状构造。

图3-1龙泉驿区地质构造图

(2)文安背斜

南起洛带以东的土门子垭口,向北经金龙寺而于金堂廖家场附近倾没,倾没角2°

,构造发生在蓬莱组内,长16.5公里。

两翼不对称,南段轴向北东15°

,东翼倾角40°

左右(受断层影响),西翼倾角8°

—11°

(3)茅店子背斜

位于龙泉驿区万兴乡境内,长约2公里。

轴线平面上呈“S”形弯曲,走向近北东50°

,北段走向10°

,构造发育在蓬莱镇组内,北段于轴部出现蓬莱镇组上部标志层“李都寺灰岩”。

两翼不对称,西翼陡(受断层影响),倾角可达40°

左右,东翼因接近背斜轴部,产状平缓,倾角仅2°

—4°

北段则相反,西翼缓东翼陡,西翼倾角2°

—8°

,东翼倾角为4°

—12°

(4)东禅寺背斜

位于龙泉驿区柏合镇以东龙泉山脉边缘地带,轴向北东30°

,以北渐变为北东30°

,轴部地层为遂宁组,两翼地层为上沙溪庙组。

东翼倾角11°

—59°

,西翼倾角3°

轴部地层产状平缓,两翼较陡。

(5)陈家湾向斜

向斜轴向北东25°

,长约6公里,核部地层为蓬莱镇组,两翼为遂宁组,除核部之蓬莱镇组单独圈闭外,向南遂宁组并未圈闭,而是渐变为单斜层。

东翼倾角12°

—17°

,西翼倾角19°

—37°

2、断层

(1)龙泉山断层

位于龙泉山背斜西翼,地表因第四系掩盖而断续出露,在仁寿陈大山、老群庙、洛带有黄家斑及金堂等地断续出露。

全长达120公里,为一规模较大的压扭断层,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弯曲,断面的一旁时有局部的褶皱或倒转和仰冲现象,有时在断面的一侧有小的背、向斜,断层总体走向北东20°

,倾向南东,倾角25°

(2)久隆场断层

全长约5公里,走向北东20°

,倾向北西,倾角40°

—50°

上盘岩层陡,下盘岩层平缓。

属压扭性断层,在断层上盘有形成的小背斜轴线走向北东50°

,与其久隆断层形成一个小型入字形构造。

(3)尖尖山断层

北起石经寺以西,南延经会锡口达一家湾,全长17公里,在邓家沟以北断层走向北东20°

,以南为北东30°

,倾角46°

—60°

,断层发生在蓬莱镇组内。

靠近断层带的下盘岩层局部发生倒转,见有挤压透镜体,其长轴与断面平行,具压扭性结构面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