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133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Word格式.docx

蚕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吐丝结茧,变成蛹。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昆虫的特点: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翅或翅退化。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部有一对触角。

蜗牛的触角是来辨别和寻找食物。

鱼靠着鳍和身体的摆动在水中自由地游泳,鱼是靠鳃呼吸的。

鲫鱼的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

身上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动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变态。

幼体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岸上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叫两栖动物,如:

青蛙、蟾蜍、蝾螈等。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

此外其他的繁殖方式有分裂(如草履虫、变形虫)、出芽(珊瑚)。

各种动物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

4.生物及其环境

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自然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

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生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

生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食物链是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它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

如:

稻谷——老鼠——蛇——老鹰中,稻谷是生产者,其它三种都是消费者。

许多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各种动植物,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群落。

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非生物之间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生物的进化的两条规律:

①一般从水生到陆地,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消亡。

地球上最先出现的生命是单细胞藻类和菌类。

(二)物质世界之物质变化

1.水及其变化

水是一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液体。

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水降到0℃时会开始凝固成冰。

固态的冰升到0℃时会开始融化成水。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之后会凝结成小水滴。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自然界是的雾、云、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形态。

2.物质的溶解

食盐、白糖等固体物质的颗粒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称为晶体。

物体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水能溶解一些固体、液体,也能溶解一定的气体。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有快有慢,受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及是否搅拌三个因素的影响。

同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定的。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采用蒸发水分的方式分离出来。

3.物体的运动和力

由于地球的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力叫重力。

橡皮筋、弹簧等物体被拉长或绞紧时会产生弹力。

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气球动力小车是被反冲力推动而前进的。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长度就越长。

弹簧秤又叫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力的大小用“牛顿”来表示。

运动的物体因为摩擦而受到的阻力称为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状况、运动物体的重量等因素有关。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一定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利也有害。

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它;

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减小它。

物体具有保持原有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4.工具和机械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相对位置有关。

杠杆按是否能省力可分成三类: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杠杆不仅省力,还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轮轴由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而组成的简单机械,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

斜面也是一种能省力的简单机械。

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

滑轮组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在提升重物时,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自行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单机械,并通过不同的传动方式传递力量。

5.物质的变化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和金属金属光泽等属性。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以后,会产生新物质——二氧化碳。

铁会生锈,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铁生锈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人们通过涂油漆、制成合金等方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三)物质世界之能量表现形式

1.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常用单位是分贝。

音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6米/秒。

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使鼓膜产生振动,通过神经传到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

2.光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空气中光速是30万千米/秒。

光遇到物体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受到的光照强度有关。

光线越强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人们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将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照的角度有关。

物体的颜色越浅、表面越光滑、光照的角度越斜,温度就越低。

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3.电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有正电“+”和负电“-”两种;

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从电源中流出的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就会发光。

导线、电池(电源)和小灯泡(用电器)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叫做电路。

容易导电的物体称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绝缘体。

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电路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

4.热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物体温度的上升或下降,说明了物体的热量在增加或减少。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为37℃、水结冰的温度为0℃、水沸腾的温度为100℃。

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水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空气以及许多液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这种传热的方式叫热传递。

不同的物体传热性能是不同的。

金属的传热性能比较好,但保温性能较差。

各种不同材料的吸热和散热能力是不同的。

5.磁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多块磁铁组合在一起,磁铁的磁力会发生变化。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来指示方向的仪器。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磁铁摩擦钢针能使钢针具有磁性,这个过程叫磁化。

6.能量转化

通电后的导线会产生磁力,能使指南针的磁针产生偏转。

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的。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绕线方向有关。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电动机是利用电产生磁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原理产生动力的。

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

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

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

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贮存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四)地球与宇宙世界

1.大气及其变化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也可以用风速等级来表示。

气象学把风的等级分为13级。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雨、雪、冰雹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水量的多少,常用雨量器来测量。

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

岩石和矿物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鉴别岩石的种类。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

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会冒气泡。

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

最硬的是矿物是金刚石,最软的是石墨。

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陆地、海洋、高原、山脉、盆地、峡谷等都是常见的地形。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变化很猛烈,而有的变化则很缓慢。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要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

(看清楚分法)

火山与地震是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造成的。

火山可分为:

活火山、休眠火山、死活火(注:

三种类型能区分)。

火山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弊。

台湾的七星山是活火山。

地震发生的原因有:

火山活动、地壳中岩层的断裂和陷落。

地震的强度用震级来表示,地震强度越大,表示震级的数字也越大,5级以上的地震为强震。

目前中国强度最大的地震为8·

0级(20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世界上测到的强度最大的地震8.9级(智利)。

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地球上火山活动最多、最强烈的地区是环太平洋一带。

地形分为:

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褶皱:

岩层受力后发生弯曲变形。

地壳变动会使岩层发生褶皱,喜马拉雅山就是由岩层褶皱形成的,是褶皱山(地壳运动造成)。

山川形成的作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河流和湖泊的主要区别:

河流的水是沿着狭长的凹地流动的,而湖泊的水是蓄积在洼地里的。

陆地水既包括地表水也包括地下水。

风化作用:

岩石在日光、水分、生物和空气的作用下,会逐渐被破坏和分解为沙子和泥土。

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侵蚀。

风化、侵蚀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

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其中十分之七是海洋,十分之三是陆地。

地球上的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地球上的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

5.地球运动

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理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地球围绕地轴做自西向东自转。

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叫公转。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

四季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造成的。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

地球地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

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

地球处于夏至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处于冬至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

处于春分和秋分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移动。

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朝一定方向倾斜,所以造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自西向东的公转。

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互位置不断地变化,引起了月球圆缺的变化——月相变化。

月球圆缺变化图(P49):

朔(农历初一)、上弦(农历初八、九)、望(农历十五)、下弦(农历廿二、廿三)。

月球上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

(区分月相与月相变化)

日食(农历初一前后):

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而且日、月、地三者恰好或近于一条直线时,月球的阴影就会投向地球,在地球上处于月影部分的地面就看不到太阳了,日食就发生了。

(记P54日食发生图)日食分为:

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

月食(农历十五前后):

地球位于日月之间,如果日、地、月三者恰好或近于一条直线时,地球的影子就会遮住月球,太阳光射不到月球,地球上也就见不到月球,月食发生了。

(记P55月食发生图)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

中国是最早对日食和月食有记录的国家。

(注:

要求能清楚地区分月相、月食、日食)

6.探索宇宙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不停地运动。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形成与月球的公转有关。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环形山。

在月球公转过程中,当太阳、地球、月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会发生日食(往往发生在农历初一)或月食(往往发生在农历十五)的现象。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太阳系。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之间距离的长度单位。

8.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酒精灯

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

②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酒精不少于l/4。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④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⑤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

2.量筒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3.温度计

①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否则示数会降低。

同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若斜视会产生误差。

4.弹簧测力计

①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范围。

②使用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没有指在零位置就需要调零

③读数时应正对平视。

一次测量时间不易过长,以免弹簧疲劳

 

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2、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13、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4、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生物体中的拱形:

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8、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9、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0、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11、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

12、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3、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第三单元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4、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5、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6、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

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

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电动机由外壳(磁铁)、转子(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电刷)组成。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9、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0、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12、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13、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14、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15、发明了发电机后,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16、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17、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8、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19、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20、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核能等。

第四单元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2、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

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3、在已经发现的40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4、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5、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7、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8、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

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

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

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9、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其中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1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1、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

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