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347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docx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习题

组长审核:

学员编号:

年级:

九年级课时数:

3课时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化学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目的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和格式。

教学重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7年月日10:

00-12:

00

教学内容

例题解析:

(H:

1O:

16S:

32Fe:

56Cu:

64)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

称取样品10.0g,再用100.0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求:

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一、课前导入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1)、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C+O2

 CO2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即每份质量的碳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份二氧化碳。

(2)、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进行推算

要生成22份二氧化碳需要份质量的碳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因此,根据物质的质量比,只要知道其中一个物质的质量就可以把另一个量计算出来。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思路是怎样的呢?

(1)理论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例题讲解

例题 1.电解36克水能够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

  【分析】此题属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再通过气体密度换算出生成气体的体积。

已知水的质量,求氧气的质量,因此解题关系是通过化学方程式找到反应物水和生成物氧气间的质量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解:

(1)设未知量,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

  (3)计算出有关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H2O

2H2↑+O2↑

  2×18      32

  =36       32

  (4)列比例式,求解未知量

  2H2O

2H2↑+O2↑

   36       32

   36克      x

  

  x=32克

  (5)进行质量、体积间换算

  V氧气=x/1.429克/升=32克/1.429克/升=22.4升

  (6)答题:

电解36克水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氧气22.4升。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设:

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

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

  4.列:

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答:

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注意事项: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方程式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练习:

1.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的铜的质量分数,取10g黄铜加入足够量的稀盐,产生0.1g氢气,求其中铜质量分数(黄铜是由铜和锌,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

 

2.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

 

例: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S:

32Fe :

56)

【2012·21(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O—16Al—27Na—23Cl—35.5Fe—56)

【2013·21(4)】LiOH和NaOH的化学性质

相似。

“神舟”飞船内,可用盛有LiOH的过滤网吸收航天员呼出的气体,以降低CO2含量。

请计算:

用LiOH完全吸收176gCO2生成Li2CO3和H2O,理论上至少需要LiOH的质量是多少?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

23A1:

27S:

32C1:

35.5Ca:

40Cu:

64Ag:

108)

【2014·23(4)】某工厂变废为宝,探究用废硫酸等来制取所需产品。

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

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废铁屑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同时将生成的全部氢气通入足量

氧化铜中并加热(H2+CuO==Cu+H2O),请计算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Al :

27Cl:

35.5Ti:

48Cu:

64)

【2015·23(5)】钛和钛合金性能优良,广泛用于航空、造船和化学工业中。

工业上常用钠来制取钛,在高温时,钠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钛。

若用该方法制取2.4kg钛,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多少?

 

(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Mg:

24Al:

27Cl:

35.5Fe:

56Zn:

65)

【2016·23(5)】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H:

1C:

12S:

32O:

16K:

39Ag:

108Na:

23Fe:

56Cl:

35.5

N:

14Zn:

65)

某同学想测定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取100g氯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生成14.35g沉淀。

试计算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0-16Ca-40Fe-56Cu-64

(4)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的混合物常用作橡胶的填充料,用来改良橡胶性能。

在不同的橡胶制品中有不同的比例要求。

取21g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倒入稀盐酸,当倒入100g稀盐酸后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12.2g,计算样品中活性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6、本知识点小结

1、理论依据及常见题型

  化学方程式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和什么是生成物,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进行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会得出错误结果。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设:

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

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

  4.列:

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答:

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解题格式要规范,运算要准确

  

(1)设未知量(如:

设***的质量为x)

  

(2)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3)求出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将已知量、未知量对准相关物质的化学式。

  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严格要求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目的是培养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

2.正确处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由于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比,所以一定要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溶液,则应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这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最基础的题型,要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微观上和质量上的关系。

例如:

将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中,它们的关系:

       2CO + O2

 2CO2

  微粒个数比:

2 ∶  1 ∶  2

  质量比:

 2×28∶ 32 ∶ 88(即7∶4∶11)

  体积比:

  2 ∶  1 ∶2(同温、同压)

  质量守恒:

56+32=88

  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能表达出多种量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解答有关化学方程式中的已知和未知的隐含的已知条件,这些条件都是应用计算时的“桥梁”,是整个计算题的基础和依据。

2.不纯物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指纯净物,不纯物质不能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

遇到不纯物质时,需要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按质量比进行计算。

计算关系为: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比如:

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

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应该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因此它的质量应该为100t×80%,而不是100t。

3.过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

在有些计算题中,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这时就必须考虑,给出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是否都恰好参加了反应。

这时思考的范围就应大一些。

  比如:

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g,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生成水18g,问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多少?

显然生成18g水时消耗2g氢气和16g氧气,而原来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的质量为20g,因此必然有2g物质没有参加反应,即有物质过量。

所以如果氢气过量,则氢气的质量为4g,如果氧气过量,则氢气的质量为2g。

 

三、课后作业

1、下列装置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2、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3、下列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

A.10g水变成10g冰

B.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C.9g水完全电解生成1g氢气和8g氧气

D.5g糖放入25g水中得到30g糖水

4、壁画颜料中的铅白由于受到空气中硫化氢气体的作用而变成黑色硫化铅(PbS),影响画面的色泽。

当用双氧水处理时就可以使黑色的硫化铅氧化成白色硫酸铅和水,试写出双氧水处理硫化铅的化学方程式。

5、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

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

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⑴、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

;⑵、高氯酸铵受热分解:

 

6、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装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还剩下20.4克固体,求生成氧气多少克?

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氯酸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