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小文化解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36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小文化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龙小文化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龙小文化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龙小文化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龙小文化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龙小文化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龙小文化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龙小文化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龙小文化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小文化解读.docx

《龙小文化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小文化解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龙小文化解读.docx

龙小文化解读

龙小文化

 

龙居镇中心小学

2013年3月1日

 

龙居镇中心小学文化解读

【我们的校徽】

校徽是学校徽章的简称,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同时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我们校徽的含义:

我们的校徽由黄色变体字母“L”、“J”,朝阳、幼苗为主要元素组成。

“L”、“J”分别是“龙居”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龙居镇。

并且“L”、“J”变体后成三角形,颜色为黄色,象征黄河三角洲。

朝阳象征朝气和活力,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幼苗象征沐浴阳光的学生。

寓意龙居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教师的精心培养下,茁壮成长,将来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表明龙居镇中心小学“打造一所黄河三角洲农村名校”的办学目标。

【我们的校歌】

校歌是学校规定的代表本校的歌曲,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校歌是《我们这一代》,由龙居镇中心小学前校长杨寿山作词,龙居镇中心小学张树光老师作曲。

一、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

1、定义:

学校的核心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是学校成员对学校的精神类文化要素的提炼、概括和升华,是用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和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一切办学行为的逻辑起点,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2、龙居镇中心小学的核心理念:

“德行”

3、阐释:

德:

“德”在《辞海》里的解释是“道德”或“品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等。

所有这些都启迪我们在做人与处世时,要心胸开阔,立志高远,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草书行书楷书

行:

即认真实践,勇于探索,不应知而不行。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中庸》有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思、行”三个环节构成一个整体,在循环中追求统一,以获取高深学问、造就硕学闳才。

其中,“学”是获得知识的基础,“思”是知识向“己有”转化的条件,“行”是知识的运用与履践,三者统一于博知奋勉、坚韧不怠、勇于实践的动态过程之中。

这些都告诉我们要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

这体现了龙居镇中心小学的培养目标,督促全校师生不断探索求知,并投身实践。

草书行书楷书

德行是追求高尚道德情操和实践,崇尚广博学识与展示才华的结合。

“德”即是行的前提条件,行是德的外部表现,行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实践。

“德行”体现了学校厚德载物、厚积薄发、厚学育人、知行合一、和谐发展的大智慧。

【校训】

1、定义:

校训是一个学校精神的特殊体现,是一个学校精神的灵魂。

校训在对学校精神的体现中并不追求全,而追求深,追求特色,追求学校的精神传统、办学传统和文化传统。

校训的确定,有利于学校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而形成内在的风格。

2、龙居镇中心小学校训:

修德敏行 博学多才

3、阐释:

修德:

是做人之本,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

修德的关键在于“修”。

“修”是一个不断自省、学习、锻炼和提高的过程。

敏行:

指勉力修身。

敏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这就要求龙居镇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以此为准则,努力创新,开拓进取。

博学多才:

博,丰富,通晓;学,学问,学识;多,很多,多种;才,才能,才干,才华。

博学,语出《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不仅是指博览群书或学问造诣深厚,还表明龙居镇中心小学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打造书香校园的目标。

多才,既是指学习上有良好的积淀,又指能力的全面发展,技能的多样化发展。

【校风】

1、定义:

校风是指一所学校的风气,通常是指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三风”合一。

校风反映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和人才培养要求。

2、龙居镇中心小学的校风:

求真求实和谐创新

3、阐释:

求真求实:

求真意为追求真理、探索规律,反对虚伪和形式主义,亦包含“严格”的意思。

求实意为实实在在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亦包含诚实、诚信的内涵。

和谐创新:

“和谐”比“团结”的内涵更深更广,团结是手段,而和谐是目的。

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和谐,还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和谐校园也体现了时代特色。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对学校而言,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永葆生机的源泉。

【教风】

1、定义:

教风是指教师的教学作风和学术作风,它直接反映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建设优良校风的关键,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优良的教风能带动好的学风、促进好的校风。

2、龙居镇中心小学的教风:

敬业乐群精讲高效

3、阐释:

敬业乐群:

语出自《礼记·学记》: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

乐,(读yào,要)。

意思是敬业谓专心事业,乐群谓乐(lè)与朋友相切磋。

敬业乐群就是一定要具备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善于与领导沟通,与同事交流,与学生谈心,处处与人为善,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精讲高效:

精讲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讲解;二是要尽量少讲,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挑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讲解,把大量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坚决摈弃以前“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高效,就是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敬业乐群是教师的高尚美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精讲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只有态度端正、方法对路才能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高效的目标。

因此说,敬业乐群,精讲高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是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

【学风】

1、定义:

学风是一个学校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

学风反映着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学问的精神、做学问的意志和做学问的原则,也代表着学校的学习氛围。

优良的学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2、龙居镇中心小学的学风:

乐学好问知行合一

3、阐释:

乐学好问:

心态平衡,劳逸结合,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乐,是人乐学的作为,也是学乐的境界。

一切自然而然,遵循生命的节奏,可谓人生之福,生活之福,生命之珍贵的追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把脑筋开动起来,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知行合一:

知与行的统一,是认识论、实践论的基本要求,也是讲社会公德的基本原则。

认知只有赋之实践,才具有彻底的意义。

古人说: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个富有远大抱负的学生,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

对龙居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来说,唯有胸怀大志,乐学好问,知行合一,持之以恒,勤勉不辍,才能学有所成,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校愿景】

1、定义:

学校愿景是学校对未来理想和长远战略目标所描绘的纲领性蓝图,是学校的发展目标,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

2、龙居镇中心小学的学校愿景为:

打造一所黄河三角洲农村名校

3、阐释:

黄河三角洲:

东营市位于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境内流入大海,东营是黄河流域上的一座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入海口。

我们把龙居镇中心小学的竞争平台定位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希望它像东营市一样成为黄河流域上的一颗闪亮的教育明星。

农村名校:

龙居镇中心小学地处偏远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同城市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根据自身条件,打造一所黄河三角洲农村名校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并且经过自身的努力是可是实现目标的。

【办学特色】

1、定义:

办学特色:

就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

它包括特色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管理风格、教育教学组织运作形式、校园文化等等。

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它应有的基本特征。

2、龙居镇中心小学的办学特色:

实施快乐教育成就快乐师生

3、阐释:

快乐教育就是教师心情愉快的去进行教书育人,同时也是把快乐传寄给我们的学生,学生快乐的学习,主动探究,在快乐中提高创新能力,开发自身潜能。

实施快乐教育,可以让教师快乐工作,让学生快乐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感受快乐、体验快乐、创造快乐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