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38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x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

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

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

用。

四、教学准备:

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

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贝眦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

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

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

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

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

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

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

(检测一下学生的

掌握情况)

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

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3、计算机网络请看(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同时配解说)

可通过作图加比喻法。

讲述此内容

4、多媒体计算机向多媒体方向发展,那什么是多媒体呢?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出现同时配解说)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在信息革命处已提及,此处重提,强调一下)网络及多媒体化:

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正迅速将全球联成一

个整体,地球村”不再是梦,信息的交流及传播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计算机从处理文字和数值,扩展到处理声音、图像、影像等。

(讨论)

简单提及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及现有水平,指出我国信息技术同世界

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印度及美国),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操,鼓励他们学好知识,报效国家。

五、回顾所学的内容:

通过多媒体回顾(总结性的)课后练习书面练习:

课后作业1-4,课后完成,下一次课抽查完成情况。

2、查找有关的资料:

电脑报、上网、十万个为什么之等信息学科,培养自己的课外阅读和自习的能力。

课后记:

计算机病毒

[教材分析]

鉴于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而且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然而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在初一年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来源;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危害性;

3、了解计算机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

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应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

[教学重点]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前准备]课前作业:

让学生通过上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渠道查阅有关计算机病毒的信息,每位同学可以从其特点、危害或具体实例来介绍自己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在课堂上交流。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前言:

(引课)教师点题:

与计算机打交道,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名词――病毒,许多同学是早有耳闻,因为她已让许多用户谈毒”色变,只不过有些同学和她碰过面,也有的同学还未曾谋面”到底,病毒来了会怎样?

她有什么危害呢?

先来听听大家的声音”吧!

(启发)学生汇报: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有关病毒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目的: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长知识,对病毒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2、讲解:

师:

刚才大家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自己对病毒的认识。

究竟病毒是怎么回事?

请看下面一段计算机病毒的故事。

提示:

注意病毒的独白”

1什么是计算机的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是人为编写的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危害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特殊计算机程序称之。

(解释概念)特别指出以下几个方面,目的:

启发学生对病毒的正确认识计算机病毒是某些人编写的特殊程序;

为何称为病毒”由于她像生物病毒一样是有复制和破坏能力故而形象称之;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危害呢?

是不是感染上病毒就立即发作?

计算机病毒出现时有何征兆”呢?

(层层深入)什么情况下,你要警惕自己电脑是否感染上病毒呢?

师:

假如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计算机突然不能使用了;运行速度明显

变慢了;昨天还使用的文件,今天却无法运行这都有可能是病毒

惹的祸”

师:

大家有没有见过病毒”发作时的样子呢?

可怕不可怕?

(接着演示几种病毒发作的现象)

演示后,指出危害最大病毒发作时没有这些直观的现象,例如CIH病毒是第一个直接攻击、破坏硬件的病毒。

师: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影响呢?

(继续播放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2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

a、经常无故地死机”;b运行速度明显下降;c、屏幕上显示莫名的信息;d、部分文件被破坏或删除;e、破坏整个硬盘或软盘上的数据。

师:

引导学生透过这些现象”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3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a、破坏性b、隐蔽性c、潜伏性d、传染性e、激发性f、广泛性

以CIH和杀手13病毒为例简要介绍病毒的特点。

师:

这些病毒是从什么地方进口”来的呢?

软盘、盗版光盘、网络、硬盘

师:

可万一你的计算机染上病毒”后,该怎么办呢?

4如何防治病毒

a、软盘:

对于来历不明的外来软盘要先查、杀病毒再使用;

b、光盘:

建议使用正版光盘软件;

c、网络:

安装实时监控软件;

d、硬盘:

安装病毒防火墙。

(介绍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电脑演示操作方法)

3、总结:

我们要用安全防范的眼光来看待计算机病毒,时时处处关心计

算机安全,并没有哪一种杀毒软件可以一夫当关”寸付任何病毒的入侵,因为每天都可能有新的计算机病毒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电脑时就更应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让病毒”远离我们。

4、作业:

给学生提供病毒知识网站”让学生深入了解病毒,找一找几种着名的杀毒软件和最新的病毒,并记录下来。

课后记:

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教学内容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的1、知道计算机系统构成,建立软件、硬件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硬件构成,了解计算机基本配置

3、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构成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存储器的相关概念

教学方法注意根据高中学生自身特点,倡导探究自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电子板书、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板书]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板书]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

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存储器存放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计算机性能与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有关

存储容量用存储器包含的字节(byte)数表示,单位为B

1B=8位(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

一是随机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信息丢失

一是只读存储器(ROM),只读不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外存储器

主要包含磁盘和光盘,其中磁盘分为软盘、硬盘和U盘,相对内存的存储容量要大得多,价格低,速度慢,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常用软盘规格为3.5英寸,容量为1.44MB

常用硬盘一般容量为几十GB

常用光盘分为只读光盘CD-ROM和可改写光盘,容量640MB

输入和输出设备

将人们使用的各种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存入内存

(一般介绍计算机基本配置,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一一用户能够使用计算机所必须的基本软件,用于计算机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及语言翻译处理,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包括操作系统(如Win98),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一一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设计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软件,直接面向使用者(如Microsoftoffice,kv300)的软件。

小结:

计算机系统组成图(略)

课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