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47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docx

小学一年级课外经典阅读系列古诗阅读

 

古诗阅读

 

一年级上册

 

年级:

姓名:

 

古诗(15首)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①咏鹅:

用诗词来赞美鹅②项:

颈的后部。

这里代指脖子③拨:

【译文】

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

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眠:

睡觉②闻:

听见③啼鸟:

鸟鸣④夜来:

昨夜

【译文】

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落了多少呢?

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①静夜思:

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②疑:

好像,以为③举:

抬,仰

【译文】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4悯 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①禾:

禾苗。

盘中餐:

碗里的饭食。

悯:

怜悯。

锄禾:

用锄头给禾苗松土去杂草。

【译文】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5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①咏:

歌唱,赞美②碧玉:

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

③妆:

打扮。

④绦:

丝带。

【译文】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6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①三秋:

晚秋,指农历九月。

②二月:

早春,农历二月。

【译文】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7江南

汉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田田:

莲叶茂盛的样子。

【译文】

江南水乡,风景优美,特别是当采莲季节,茂密的荷叶亭亭玉立,无边无际。

轻风吹拂,荡起层层涟漪。

鱼儿欢快地游戏,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在南,一会儿在北,悠然自得。

8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谙(ān):

熟悉。

②蓝:

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像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9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游子:

离家远游的人。

②意恐:

担心。

③寸草:

小草。

④寸草心:

此处指游子的心⑤三春晖:

春天的阳光。

这里比喻母爱

⑥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

⑦晖,阳光。

【译文】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

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啊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

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10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

泉水的出口。

②惜:

爱惜。

③细流:

细小的流水。

④照水:

倒映在水面。

⑤晴柔:

晴天柔和的风光。

⑥尖尖角:

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译文】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11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

①瑶台: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②呼作:

称为。

③玉盘:

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④疑:

怀疑。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叫它白玉盘,又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到了青云之上。

12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

①红豆:

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②撷:

采摘。

【译文】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到来时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它最能把情思包涵!

13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②白日:

太阳。

③依:

依傍。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④穷:

尽。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台。

14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①独步:

独自散步②黄四娘:

“娘”或“娘子”是唐代惯用的对妇女的美称③蹊:

小路④留连:

因喜欢而不愿离去。

⑤自在:

自由自在。

⑥恰:

唐代人的口语,正好。

【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由自在又娇媚的黄莺啼鸣和谐动听。

15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①敕勒:

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阴山: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③穹庐:

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④苍苍:

青色⑤见:

通“现”,出现,显现。

【译文】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像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朗读(10篇)

1大海睡了

尹维平

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2哪去了

春姐姐的花篮哪去了?

夏哥哥的绿叶遮住了。

夏哥哥的绿叶哪去了?

秋姑姑借去做地毯了。

秋姑姑的地毯哪去了?

冬爷爷的白被子盖住了。

冬爷爷的白被子哪去了?

装进春姐姐的花篮里了……

 

3柳树

柳树,站在池塘边。

她弯着身子,垂下一根根绿色的线。

她在做什么?

钓云朵,钓太阳,钓星星,钓月亮……

  从白天钓到黑夜,从春天钓到冬天。

  钓到了吗?

没有。

灰心了吗?

也没有。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你看:

绿色的钓线,越垂越多,越垂越长。

  柳树,多天真,多漂亮,多逗人喜爱呀!

 

4儿歌三首

陶行知

小孩不小

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您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自立歌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赠华珍先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小雪花

蒲华清

小雪花,想妈妈,

张开翅膀飘飘下。

妈妈怀里甜甜睡,

梦见自己正长大……

春风姑娘来看他,

只见遍地小红花。

 

6留下的歌

周锐

在一座只剩七棵树的森林里,住着七只小鸟。

第一棵树上住的鸟叫“多”,他每天唱一支歌:

“多,多,多……”

第二棵树上住着“来”。

接下去是“咪”、“发”、“梭”、“拉”、“西”,他们都有自己的歌:

“来,来,来……”。

“咪,咪,咪……”

“发,发,发……”

……

一起唱起来,挺热闹的。

有一天,出了可怕的事,多住的那棵树被砍倒了。

多没地方住了,他对邻居来说:

“我不得不离开这里了。

但我很想把我的歌留下来。

多就把自己的歌教给来。

然后恋恋不舍地飞走了。

从此以后,来的歌声就变成:

“多来,多来,多来……”

一听这歌声,伙伴们就会想起不知飞去哪里的多。

又过了些日子,来的那棵树也被砍倒了。

来伤心地离去之前,也把自己的歌留给了邻居米……

到这森林里剩下一棵树时,只有小鸟西含泪唱着伙伴们的歌:

“多来咪发梭拉西,

西拉梭发咪来多……

 

7你在世界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念平

欧洲出版的世界地图上,大西洋在中间,南美洲与非洲画得比较靠近。

小朋友们,你们看出什么有趣的东西了吗?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生病在家休息,没有什么事情做,就看墙上的世界地图。

突然他发现南美洲东边海岸线的轮廓,同非洲西边的海岸线很吻合。

如果把这两个大洲的地图从世界地图上剪下来,说不定能拼凑在一起。

他想,也许这两片大陆原来是连成一片的,后来才分开了。

小朋友们想一想,有没有道理?

他经过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认为大陆是可以像大船一样漂流、移动的。

这在当时是一个新的想法。

可是,是什么力量使大陆漂移呢?

魏格纳当时没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又经过了四五十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才被基本证实。

欧洲有许多国家,每年都要印许多张世界地图,许多人都看到过世界地图,却没有发现什么,唯有魏格纳由此想到了大陆的漂移。

而让这个突然产生的想法变成经过证明的科学理论,却经过了大约半个世纪。

小朋友,这就是科学研究。

8第一堂课

前苏联巴尔托

我现在是学生了,

第一次走进课堂。

女老师走进教室时,我该站起来,还是坐地位子上?

我不知道该怎样把课桌打开,

不知道怎样从座位上站起,

不把桌盖弄出声响来。

老师对我说“来”,

我却把右手举得高高,

怎样才能捏好钢笔呢,

我一点儿也不知道。

我们学校的学生可多了,

叫阿莎的就有四个,

还有四个瓦西亚,

五个马露莎,

班上就有两个彼得罗夫。

现在我是女学生了,

第一次走进课堂。

我知道怎样做才好,

虽然我坐的时间还不算很长。

 

9再见,太阳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晚上,小姑娘与太阳告别。

太阳坐在地平线上。

“再见,太阳。

”小姑娘说。

“再见,小姑娘。

”太阳回答,“睡觉吧,我也要休息了。

明天清早我醒来时将温柔地迎接你。

你就在那扇小窗户里面等我吧。

小姑娘睡觉了。

她梦见了蓝色的天空。

太阳升起来了。

他用温柔的光芒抚摸着小姑娘的脸蛋。

小姑娘醒来了,她说:

“早安,太阳!

看到您,我是多么高兴啊!

10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匈牙利哈尔什

夏天时,冬天在哪里?

冬天时,夏天在哪里?

天亮时,黑暗在哪里?

是什么时候呀,是谁呢?

树叶不动的时候,在哪里?

风从哪儿吹来,又吹向什么地方?

夜里,白天的太阳在哪里?

白天,夜里的月亮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河水会不停地流动?

湖是站着不动的水么?

鱼儿也能在天空中游?

雨只会下,不会飞么?

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这些答案都往哪儿找?

人们都这样回答我:

等你长大就什么都知道了!

可是我等不到长大,

就想把什么都弄明白。

为什么,太多的为什么,

一天到晚我都在心里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