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1954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方案

十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3、文章语言生动,可读性强的特点。

【学习方略】

1、利用文中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写法的好处。

2、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所体现的文艺色彩,理解沙漠里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戳穿()玄奘()蜃楼()戈壁()

酷热()蔚蓝()万顷()倒映()

2、辨形组词

燥磨戈蔚

躁摩弋慰

3、填写短语

单枪()马光怪()离汪洋万()

空中楼()可望而不可()海市()楼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描写沙漠的名句,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句诗扩展成一段写景的话。

(不少于100字)

5、文中提到《西游记》中的人物,请你选取一个人物,说说这个人物的性格,并举例证明。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

在沙漠里边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

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

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

在现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

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

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

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鸣沙山顶上慢慢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中行走似的。

据说,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6、“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话的意思是,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7、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请你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

(要求现象和道理都说清楚)

8、这段文字说明了沙漠里的什么怪异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有哪四个?

9、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沙漠里的这个怪异现象?

10、从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看,这篇文章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

说说这种文体特点。

【拓展探究】

学完本文,并结合了解的课外知识,用一段话,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沙漠的知识,它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十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2、培养语言能力及对其所运用的生动语言进行正确说明; 

3、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及作者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示事物隐秘的愿望。

【学习方略】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中列举的几个典型事例,并体会其作用。

2、再读课文,体会结构安排的巧妙,语言的准确生动。

3、探究文中遗留的问题,哪些已有答案,哪些仍在争论中。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啁啾()阐释()窒息()迥然()

笃信()宽宥()嗣后()翌日()

2、根据意思写成语

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

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

人的足迹很少到的地方。

()

3、写出关于知识的名言两句

4、把下面词语连成一段话

饶有兴趣悠扬寂静

5、下面的小故事给人怎样的启示?

请你用一段议论性的话为这个故事作结。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被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

两只旧钟“滴答”、“滴答”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

“来吧,你也该工作了。

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就吃不消了。

“天哪!

三千二百万次。

”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

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

“别听他胡说八道。

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

”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滴答”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多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

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

无论堵住蝉口还是按住蝉翅,他都甚至无法减弱蝉那极其尖锐的鸣叫声,而不见蝉颤动躯壳或其它什么部位。

他把蝉体翻转过来,看见胸部下方有几片硬而薄的软骨,以为响声发自软骨的振动,便将其折断,欲止住蝉鸣。

但是一切终归徒然;乃至他用针刺透蝉壳,也没有将蝉连同其声音一道窒息。

最后,他依然未能断定,那鸣声是否发自软骨。

从此,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些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

6、“笃信”是什么意思?

可以用“相信”替换吗?

7、他在认识蝉鸣的过程中态度发生了那些变化?

8、为什么细致描写他寻蝉的发声原理的过程?

从中你得到了那些启示?

9、“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些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

”照应上文哪句话?

(二)

从前有一人,生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他天资颖慧,生性好奇。

他喂养了许多鸟雀,饶有兴味地欣赏其啁啾,聊以自娱。

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皆好听极了。

一日晚间,他在家听到附近传来一种声音,十分悠扬,遂臆断为一只小鸟,出去捕之。

路上,遇见一位牧童,正在吹着一根木管,同时手指在上面按动着,忽而捂住某些孔眼,忽而放开,使木管发出了那种响声,宛然喈喈鸟语,不过发音方式迥然不同。

他惊诧不已,并在好奇心驱使下,送给牧童一头牛犊,换取了那支笛子。

他通过思索意识到:

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

他决定离家出走,意欲经历一些其它奇事。

10、文中写“他天资颖慧,生性好奇”有什么作用?

11、文中说小鸟和笛子的“发音方式迥然不同”,根据文章所述,请用清晰的语言讲述他们各自的发音方式。

12、人类知道的知识愈多,他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也愈多。

请根据自己的体会举出实例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13、读了本文,我是这样理解的:

生活中有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解,但只要你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付诸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就会向你敞开。

请你参照加点的字,将画线的部分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拓展探究】

进一步探究声学、天文学方面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也可以探寻其他学科发展过程及现在的新困惑。

十三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2、学习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3、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

【学习方略】

《活板》

1、结合文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

2、通过朗读、复述、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核舟记》

1、反复朗读,理清说明顺序,抓住细节描写,揣摩雕刻家匠心独运的构思,领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2、注意积累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文言虚词和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加点字注音

更互()贮()炀()砥()

和纸灰()燔土()讫()瞬息()

器皿()罔不()贻()有奇()

2、解释加点的字

持就火炀之:

()以纸帖之:

()

第二已具:

()每韵为一帖:

()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高可二黍许()()()启窗而观()

3、指出通假字

已后()若止印三二本()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4、翻译下面句子

⑴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⑵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⑶用讫再火令药熔

⑷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⑸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有四大发明,还有很多其他的发明,请你举出一个例子,介绍这种发明。

说清楚这种发明的过程、作用及影响。

(除去指南针和印刷术)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

(一)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6、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持就火炀之则字平如砥以纸帖之

用讫再火令药熔不若燔土为余群从所得

7、选出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

满铁范为一板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不以木为之者则以纸帖之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C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8、选出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有/奇字/素无备者B若/印数/十百千本

C用讫/再火令/药熔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9、选出下列句中“其”字所指代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

A其法:

用胶泥刻字(指代毕升)

B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

C则以一铁板按其面(指铁框)

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

10、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文意说说活板印刷术提高工效的关键是:

①②

(二)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2、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

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

(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14、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15、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拓展探究】

根据文章的内容用纸板、棋子、小铁盒等造出活板。

十四叫三声夸克

【学习目标】

【自我测评】

1、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激发观察和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本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的写法。

3、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写作技巧。

【学习方略】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划分段落,理清思路。

2、了解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了解物质结构的基本构成,知道所谓夸克是什么样的物质结构。

3、

(1)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盒子”这个比喻在说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的作用。

(3)说出对这篇课文的感觉。

基础知识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丁____(zhào)中___(jìn)闭

泄()气隧()道

2、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

(2分)

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