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3105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8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docx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专项训练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专项训练

第一部分诗歌赏析

一、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是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在(地名)与(人名)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苦闷,也流露出了的思想。

诗歌采用的是

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闷,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的浪漫主义特色。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句诗好在哪里?

3、“长风一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酣高楼”的兴致?

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

共4分)

2、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

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3、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答:

                                                  

4、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

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

            

            

6、下片,二句,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

7、“”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

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

三、品读《天净沙·秋思》,然后回答。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 28 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3、从这首小令中的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幅深秋的画面?

又能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这是游子在悲秋思乡?

4、读过这首小令的人,都觉得这首小令写景不同凡响,尤其是一些修饰性的词语极为传神,请选取一例加以赏析。

四、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诗中引用和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无限之情。

3、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       。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4、尾联点明题意,表现了诗人的意志和的精神。

 5、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7、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也给友人以鼓舞。

8、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 )

   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

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9、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10、“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

试联系前面的三句,简要分析说明诗人的心情。

答:

11、这首诗是对白居易给自己赠诗的酬答,从诗句可以看出这一点。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通过描写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13、这首诗感情沉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1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意。

(1)画面:

(2)含义:

五、读下面的诗,完成1—8题。

无题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本诗的主题为“”。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表面写,实为写。

2、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今天这句诗又有可新的用意?

3、诗人起笔不落俗套,从相见之难落笔来衬托。

4、诗人借窗外百花凋零的景象抒发之情。

5、诗中有一句诗用的是比喻手法,而且其中一字用了谐音,以表达情感的执著深切。

这句诗是:

,。

这个字是,以谐,使这句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6、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请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7、“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一句中的“寒”应如何理解?

8、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六、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人在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样的心绪?

想象了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第二、四两句中都有“巴山夜雨”,两处的意思相同吗?

请分析说明。

3、“却话巴山夜雨时”,夫妻团聚,话巴山夜雨时的什么?

4、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5、“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6、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今夜”的心情。

答:

七、阅读《论诗》,回答下列问题。

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称颂李杜在诗歌发展道路上的巨大作用的诗句是。

2、热切期盼创新诗人出现的句子是:

3、如何理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诗人狂妄地认为:

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5、“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和屈原的《》,后来泛称。

八、专题《鸟》《叶》诗歌赏析

(一)阅读《闻雁》回答下列问题。

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淮南秋雨夜”点明了。

鸟在古人诗歌中常常被赋予一定的感情,本诗中“归雁”就寄托作者的感情。

2、古人诗词中写到鸟的很多,请举一例(要写出题目及作者)。

3、“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池鹤》回答下列问题。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

怅望青田云水遥

1、“乱群鸡里有风标”的诗句,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

2、这首诗既然是“池鹤”为什么还要写“鸬鹚”“鹦鹉”?

3、这首诗采用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三)阅读《同儿辈赋海棠》回答下列问题。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印证了一句俗语“”。

它的美学道理是:

人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是。

2、“芳心”是指

3、这首诗表面上是对海棠而言,其实是寄予儿辈

(四)阅读《题红叶》回答下列问题。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诗中的叶的形状、色彩、荣枯等等,都抹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

题诗的叶是通红的,请说出作者在红叶中所赋予的感情?

2、“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含蓄表达了题诗人

的感情。

(五)阅读《山中》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诗的前半首。

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的感情。

2、诗的后半首。

诗人写眼前的“高风晚”“黄叶飞”的作用

第二部分文言阅读练习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

1.虽有名马()2.虽有千里之能()

3.才美不外见()4.安求其能千里也()

5.其真无马邪()6.其真不知马也()

7.策之不以其道()()8.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翻译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三、按原文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全文的主旨句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四、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什么?

2.对对联:

上联:

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

3.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

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5.千里马只有靠伯乐才能被发现,这种观点在今天看到是否正确?

如果你是千里马,你打算怎么做?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

3.苔痕上阶绿()4.无丝竹之乱耳()

5.无案牍之劳形()6.谈笑有鸿儒()

7.往来无白丁()8.调素琴()

9.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二、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

“何陋之有?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三、按原文填空。

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描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3.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环境的句子是

4.描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5.用古贤自况的句子是

四、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仙”和“龙”其实都是暗喻什么人?

全文紧扣那一句话来写?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3.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4.作者身居陋室,为什么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

”你觉得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情趣?

5.文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一句话有什么作用(目的)?

6.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7.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

1.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瞬息可就()

3.第二板已具()4.更互用之()

5.则以纸帖之()(    )6.旋刻之()

7.讫再火令药熔()8.持就火炀之()()

二、翻译句子。

1.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3.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4.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5.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三、按原文填空。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

     (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

四、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介绍活字的制板过程,是按   、   、   、  、  的顺序说明的。

2.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

 ——————

3.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

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说出三种,并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版”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版”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

1.会宾客大宴(   )      2.百千齐作(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4.曳屋许许声(   )

5.意少舒 (   )       6.满坐寂然(   )

7.以为妙绝(   )       8.群响毕绝(   )

9.指其一端(   )       10.不能名其一处也(   )

二、翻译句子。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三、按原文填空。

1.统领全文,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是:

2.请找出文中的拟声词两个:

     、

3.哪些声音直接地表现了火势的凶猛

4.哪些声音表现了大火中人们的行动

5.作者称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句子:

四、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采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写出艺人表演的三个场面

2.品味以下两句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赏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奇声、泼水声

赏析:

3.请找出第

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效果及作用。

4.课文结尾再次写道具简单有什么作用?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手自笔录()()

3.主人日再食()()4.尝趋百里外()

5.援疑质理()()6.礼愈至()

7.不敢出一言以复()8.俟其欣悦()

9.寓逆旅()10.裘葛之遗()

11.腰白玉之环()12.假诸人而后见也()

13.无冻馁之患矣()()

二、翻译句子。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7.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三、回答下列问题。

1.从第一段来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

2.“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