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108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docx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总编号01教材1我们知道的植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教学日期9月4日星期一课前准备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也可以提供一段有关植物的视频,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紧接着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

教师要注意组织和引导学生描述他们知道的植物是什么样的。

例如,“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在学生说完后,教师还可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全班学生的看法,将信息汇总并保存下来,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并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记录内容,补充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重点让学生辨识植物,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

当学生表达出“长叶子的是植物;开粉色、红色花的是植物;池塘边长在石头缝里的也是植物”时,教师应予以鼓励。

如果学生描述不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大图上指认。

对于水中的植物,学生容易忽视,教师要注意提醒。

教师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考考学生的眼力,同时促使学生对植物的寻找更加全面。

最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

这个问题的交流结果教师也需要及时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在图中有一只蝴蝶,教师可以提问“蝴蝶是植物吗”学生肯定会说“不是”,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

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2.塑料花是植物吗“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对第3个问题的讨论。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后,再组织全班讨论。

学生都知道塑料花不是植物,所以这里教师要重点组织学生讨论的是“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

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对于初入学的学生而言,他们很难做出这样的回答。

此时,学生只从材料上去描述也是可以的。

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允许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

3.种一棵植物教师可以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些植物,例如胡萝卜、小葱、绿萝枝条、大蒜、多肉植物的叶片、小苗、种子等,并出示植物的两种种植方式,分别介绍这些植物适合种在土里还是种在水里。

教师应使学生了解植物的选择及其培育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推荐采用教师演示的植物种植方法。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种植材料,包括花盆、土、小铲子等园艺工具,让学生自主选择植物,回家种植。

选择的植物可以让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的“第1周”中画好,这样便于指导。

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总编号02教材2观察一棵植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教学日期9月11日星期一课前准备为学生准备植物、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1.聚焦我们来观察一棵植物教师选择教科书上的菊花,教师出示一盆菊花,问问“谁认识它”在菊花没有开放的情况下,不少学生可能并不认识它。

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猜一猜,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

在学生猜不出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出示一张菊花开花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盛开的菊花再次猜测植物的名称,然后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它。

学生一般都能说出许多菊花的生长地点,体现出菊花分布的广泛与它的生长环境。

2.探索它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菊花。

教师可先将菊花放在讲台上让全班学生共同观察。

教师要组织学生关注菊花的整体,指认出茎、叶等器官,并希望学生能意识到泥土中还有根。

这时让学生用科学词汇来描述这些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在观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整棵植株的高度、茎的数量、叶子的数量等信息,让观察的内容更丰富,观察的活动更富有趣味。

整体观察完一棵菊花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前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画一棵菊花”这个活动,把观察和记录整合在一起。

教师要重点指导画菊花的步骤,可采用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画的方法,先画地面,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

画完请学生说一说,“你画的菊花是什么样的”菊花的叶比较难画,在整体观察时需要提醒学生对形状、大小和位置加以注意。

3.探索观察它的茎和叶从观察整棵菊花到观察它的茎和叶,学生经历了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转换。

建议给每个小组准备一盆菊花。

教师需对观察方法进行指导,除了用眼看之外,还可以用手摸、用鼻闻等。

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修改学生活动手册中自己画的菊花,鼓励学生将茎画得更像一点、叶画得更像一点。

学生画好后一边展示一边交流,“你观察到的茎和叶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图画,用语言进一步描述植物茎和叶的特征。

4.探索画画这棵植物这可能已经穿插在第2和第3个环节中了。

用画图贯穿全课,带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观察一棵菊花先整体画菊花,再局部观察茎和叶并修改自己画的菊花,这时绘画已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手段。

学生一开始画得不那么像没关关系在掌握方法后,他们一定会越画越好。

5.研讨说说你观察的植物关于菊花的研讨,在探索过程中可能已经展开了,这时可以让学生交流种植了一个星期的小植物长得怎么样了。

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展示、交流第1课的记录表,同样不要忘记提醒学生继续照顾和观察自己种的植物。

6.拓展观察一棵树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菊花的方法,先整体再局部地观察一棵大树。

怎么去观察,教师还应进一步指导树有多大,有多高和谁去比一比,茎有多粗抱一抱,叶是什么样的和菊花的比一比;大树上还有小动物,你能找到吗同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画一画观察的这棵树。

如果课堂时间宽裕,教师可以带学生去观察校园里的大树。

如果室外活动组织有困难,也可以带学生到窗边去看看大树。

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总编号03教材3观察叶(第1课时)教学目标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日期9月18日星期一课前准备为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1.聚焦叶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在教学前应先准备好各种供学生观察的叶,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

只有以充足的材料作为观察的对象,才能进行有价值的观察活动。

教学开始后,教师可出示叶,直接聚焦到本课的研究问题,指向对叶的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教师有必要先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紧接着教师提出“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

当然这些名称学生可能表述得并不规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

学生能尝试着用一用这些名称就可以,不做硬性要求。

“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教师可以用这样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2.探索观察各种各样的叶教师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选择哪些叶,可以参照教科书,也可以根据校园实际情况来选择。

叶的数量不必太多,但要典型。

接着教师可以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这个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从图片转换到对实物的辨识上,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知道了叶的名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

在观察之前,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观察之后,教师要组织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

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

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

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

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教师还可以组织“猜叶子”的游戏。

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

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3.探索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因为两片叶的颜色、大小不同,学生可能会认为是两种不同植物的叶,此时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它们其实是同一棵植物的叶,是从同一根枝条上摘下来的,并把这根枝条展示给学生看。

再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这时教师需要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

“叶有什么特点它会怎样变化”的研讨,是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后的发现进行整理和归纳,进一步认识到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在枝条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教科书上的植物,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植物,比如常青藤,只要枝条上有各个生长时期的叶就可以。

4.探索画一片叶用图画描述一片叶是一个重要的活动。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

教师在示范时,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

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

5.研讨叶有哪些特点它会怎样变化这部分的研讨,可以结合教学中的活动进行,也可以在总结阶段稍作整理,既要突出叶的不同点,呈现出叶的多样性,如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厚薄、软硬等不同,又要突出叶子是有生命的,叶片会长大、生长、死亡。

可以让学生用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等术语来描述,但不要求学生掌握这些术语。

6.拓展做叶画对于拓展部分,课堂上很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最好是实物作品。

作品内容要简单、形象、生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会因为太难而吓退学生。

当然,教师要在下一节课或者课后其他时间对学生的作品做交流、反馈,这样才能将这个拓展活动落到实处。

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总编号04教材4这是谁的叶(第1课时)教学目标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日期9月25日星期一课前准备为学生准备各种树叶、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各种树叶、课件等。

教学过程叶可以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也可以安排收集叶的活动,但应放在课前进行。

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前做必要的安排,应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地点要结合校园内的情况来确定,同时要告诉他们,要捡树叶,不要随意摘树叶,使他们意识到树木是我们有生命的朋友,应该得到保护。

教师也可以在本节课前组织学生到校园里捡树叶,这样既能让学生粗略感受一下校园里大致的植物分布,又可以为教学内容服务。

教师要把学生的叶统一收集起来,供上课时观察,以及到教室外寻找是谁的叶时使用。

如果校园里没有教科书上的这些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选择特征、差异明显的叶供教学使用。

1.聚焦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猜叶”的游戏。

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

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

在学生猜不到时,逐步提供特征,如它是绿色的,叶片顶端是尖尖的,边缘上有锯齿一样的起伏随着特征越来越丰富,学生猜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准确。

一片叶区别另一片叶的特点,是后续寻找“这是谁的叶”的重要依据,可以在猜叶的过程中慢慢渗透。

猜的方式还可以变化,可以先由教师出题,说树叶的特征,让学生猜;再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在猜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叶的特征上来。

为了让学生了解叶的更多信息,可以安排一个画叶的活动。

选两片不同的叶进行观察,并把它们的样子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教师在处理的时候可以先提供一片叶让学生观察,要求画得清晰。

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可以用“奖励”叶的形式,让学生继续观察并画第二片叶。

画图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科学时一种重要的记录手段,要求一定要明确。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画出叶的轮廓、叶脉的走向、叶片的颜色。

这些专业的术语不需要学生掌握,但是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的特征越详细,比较和寻找就越容易。

2.探索到校园里去找一找在寻找前,教师先要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

即要到哪里去找怎样才算是找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经过前面的学习和铺垫,对于这些问题一年级的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帮助他们梳理,达成共识。

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

安全问题也要让学生自己发现、相互提醒。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任务的指向性要很明确,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活动有条不紊。

“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

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

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3.研讨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了植物在开展了充分的探索活动后,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此时交流、研讨显得尤为重要。

教科书提示可以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

让学生面向大家说出自己的发现、看法和想法,而不是仅仅告诉老师并得到一个“是”或者“否”的答案。

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总编号05教材5植物是“活”的吗(第1课时)教学目标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日期10月9日星期一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1.聚焦植物是“活”的吗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兔和蝴蝶的视频,据此提问“兔和蝴蝶是‘活’的吗”请学生说说理由。

学生会从兔和蝴蝶会动、会吃等动物具有的活动能力方面进行解释。

此时教师可以呈现一盆植物,提问“这盆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教科书第15页所示的“班级记录表”中。

学生提出的理由可能会有有叶、有根、有茎,会开花、会结果、会长大、会生病、会枯萎、会死亡,长在土里,需要阳光、水,要施肥等。

2.探索收集植物是“活”的的证据哪些观点可以作为“活”的证据教科书安排了两项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和交流、研讨,帮助学生明晰。

第一个活动中,学生把自己在第1课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结合自己1个月左右的观察记录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证据。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再次观察植物,回顾1个月中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是怎么照顾它的,然后让学生组内交流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各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植物和记录表,并把小组形成的想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结,把“绿色”“有茎”等不能作为证据的理由划掉。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教师可以准备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问学生“这棵植物是‘活’的吗它有叶吗它是绿色的吗”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把“绿色”“长在泥土里”“有叶”等划去,帮助学生认识到“会长大”“要喝水”等说明植物是“活”的。

第二个活动中,教师用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的变化的图片,指导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图中的樱花,说说同一棵樱花在不同的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把四张图片联系在一起,认识这棵樱花一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下一年中这棵樱花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会生长变化,这说明它是“活”的。

如果学生还带来了其他证明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和资料,教师要给予鼓励,并给他们机会展示和说明。

3.研讨哪些证据可以说明植物是“活”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着“班级记录表”并回忆前面的观察、讨论,说说哪些证据可以说明植物是“活”的。

学生说完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一起讨论,明晰并巩固认识。

最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圈一圈认为植物是“活”的的理由。

教师出示塑料花,再次提问“这是第1节课时我们观察过的塑料花,它是‘活’的吗说说理由。

”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角度说说塑料花不是“活”的的理由。

这时可以适当展开班级辩论。

附胡萝卜盆栽种植方法从菜市场或者超市买一根新鲜的胡萝卜,如果家中有冷藏的也可以。

切下胡萝卜顶端大约3厘米长的一小段,将它养在水中,就能长出翠绿的叶来。

种植要点因为胡萝卜叶的生长需要养分,所以这个胡萝卜头不要切得太薄,因为越厚长得越茂盛,注意不要削皮。

取一个浅盘,加入大约0.5厘米高的水,放入胡萝卜,再把浅盘放在有光照的地方。

要注意经常换水。

第12天切下来的胡萝卜上出现芽点。

第35天天气暖和的话,大概5天就能长出新叶。

第67天新叶慢慢生长,同样需要我们耐心养护。

第811天最早长出的那片细细的叶慢慢地打开,呈绿色的羽毛状。

此后,第二片及更多的叶会陆续长出。

如果胡萝卜开始腐烂,就要马上取出丢弃。

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总编号06教材6校园里的植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教学日期10月16日星期一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

教学过程1.聚焦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教师可以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问学生,“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在哪里见过它”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梳理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

这样做实际上也在启发学生,去室外时应该观察什么、描述什么,给出可供模仿的范本。

教师可以再出示一张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察和描述。

这时教师可以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

记录内容可包括学生说到的叶、开花、有果实等,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例如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2.探索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安全保管铅笔。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要求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教师要带领学生排队前往室外,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

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3.研讨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

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足,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