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343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docx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sforbaghouse

自  2009-10-1  起执行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5袋式除尘器的型式

  6袋式除尘器的命名

  7袋式除尘器的规格、性能及表示项目

  8滤料分类与命名

  9滤料技术要求

  10滤料检测方法

  11滤袋

  12滤料与滤袋的检验

  13滤料与滤袋的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14袋式除尘器测试项目及要求

  15袋式除尘器测试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滤料静态过滤性能检测

  附录B(规范性附录)滤料动态过滤性能测试

  附录C(规范性附录)滤料耐温特性测试

  附录D(规范性附录)滤料耐腐蚀性检测

  附录E(规范性附录)滤料疏油性的检测

  附录F(资料性附录)在101.33kPa压力下,不同温度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

  附录G(规范性附录)袋式除尘器使用情况及性能测定数据汇总表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6719-1986《袋式除尘器分类及规格性能表示方法》、GB/T12138-1989《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GB/T6719-1986《袋式除尘器分类及规格性能表示方法》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

  ——将分室反吹与喷嘴反吹类均归为反吹风类;

  ——袋式除尘器统一命名简化,只简要规定除尘器的清灰形式、过滤面积、分室数,其他代号由各生产单位自行确定;

  ——增加了脉冲清灰方式,行喷脉冲类和回转式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

  ——按清灰方式划分除尘器的形式与原标准有调整,新分为:

机械振打类、反吹风类、脉冲喷吹类、复合式清灰类等四种形式;

  ——袋式除尘器术语增加了清灰周期、清灰时间等,删除了实验粉尘、试验粉尘中位径、试验粉尘粒径分布等术语;

  ——命名格式中的第一个字母L去掉,表示生产厂家的拼音缩写去掉;

  ——不具体规定各生产单位产品的特征代号;

  ——在编写格式和表述规则上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对原标准作了较大修改。

  本标准与GB/T12138-1989《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

  ——将第一篇《袋式除尘器实验样机性能测试》和第二篇《袋式除尘器现场使用性能测试》合并。

  ——将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参数规定为除尘效率、除尘器设备阻力、滤袋过滤速度及除尘器漏风率;将进、出口风量、气体温度、气体湿度、气体静压、气体流量及气体含尘浓度等规定为测试项目;取消原标准中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的测试项目——粉尘排放率指标;取消原标准中非性能测试项目——耐压强度指标。

  ——依据GB/T16157《固态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确定测试管道内的采样点位置及数量。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环保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东北大学、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劳保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齐金彦、张彤、孙熙、韩国君、暴辰生、柳静献、桑亮、沈卫星、郝利君、王小兵、孙成刚、肖卫芳、王宽、富明梅、杨雅雯、宋晓杰、褚明华、王金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719-1986;

  ——GB/T12138-1989。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袋式除尘器的分类及命名规则,袋式除尘器用滤料与滤袋的命名、分类、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袋式除尘器的主要性能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纤维滤料制造过滤元件的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制造、使用,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的设计、制造、使用,袋式除尘器的性能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820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7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GB/T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669纺织物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4745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方法沾水试验

  GB/T5453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5455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T7689.1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1部分:

玻璃纤维厚度的测定

  GB/T7689.2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2部分:

经、纬密度的测定

  GB/T7689.3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3部分:

宽度和长度的测定

  GB/T7689.5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5部分:

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9914.3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3部分:

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12703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1部分:

静电压半衰期

  FZ/T60003非织造布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FZ/T60004非织造布厚度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袋式除尘器baghouse

  利用纤维滤料制作的袋状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设备,称为袋式除尘器。

  3.2

  滤袋filterbag

  在袋式除尘器中起滤尘作用的过滤元件,条。

  3.3

  滤料单重weightperunitarea

  单位面积滤料的重量,g/m2。

  3.4

  过滤面积filtrationarea

  起滤尘作用的滤袋有效面积,m2。

  3.5

  过滤风速filtrationvelocity

  含尘气体通过滤袋有效面积表观速度,m/min。

  3.6

  气布比air-to-clothratio

  在工况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处理含尘气体量,也就是过滤风速,m3/(m2•h)。

  3.7

  处理风量(入口风量)gasvolume(inletgasflowrate)

  进入袋式除尘器的含尘气体工况流量,m3/h或m3/min。

  3.8

  压力损失(设备阻力)pressuredrop

  气流通过袋式除尘器的流动阻力,即袋式除尘器出口与入口处气流的平均全压之差,Pa。

  3.9

  漏风率airleakageratio

  漏入或漏出袋式除尘器本体的风量与入口风量(均折算为标准状态风量)的比率,%。

  3.10

  入口粉尘浓度inletdustconcentration

  入口含尘气体的单位标态体积中所含固体颗粒物的质量,g/m3或mg/m3。

  3.11

  出口粉尘浓度outletdustconcentration

  出口含尘气体的单位标态体积中所含固体颗粒物的质量,mg/m3。

  3.12

  除尘效率collectionefficiency

  η

  袋式除尘器捕集的粉尘量与入口总粉尘量的比率,%。

  3.13

  穿透率(通过率)penetration

  p

  袋式除尘器出口的粉尘量与入口总粉尘量的比率,%。

p=1-η。

  3.14

  内滤insidefiltration

  含尘气流由袋内流向袋外,利用滤袋内侧捕集粉尘。

  3.15

  外滤outsidefiltration

  含尘气流由袋外流向袋内,利用滤袋外侧捕集粉尘。

  3.16

  清灰dustcleaning

  为使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保持在正常范围,利用机械或空气动力等手段使滤袋上粘附的粉尘剥落。

  3.17

  清灰周期dustcleaningcycle

  袋式除尘器上一次清灰开始与下一次清灰开始之间的时间,s。

  3.18

  清灰时间dustcleaningtime

  对滤袋进行一次喷吹清灰所用的时间,s。

  3.19

  静态除尘效率staticdustcollectionefficiency

  从滤料洁净状态开始,连续滤尘但不清灰,当容尘量达规定值时的过滤效率,%。

  3.20

  动态除尘效率operationaldustcollectionefficiency

  滤料在滤尘的同时,按规定制度进行清灰条件下的过滤效率,%。

  3.21

  残余阻力residualpressuredrop

  在一定的滤速下,滤料阻力达规定值时,按规定的条件进行清灰后滤料的阻力,Pa。

  3.22

  洁净滤料阻力系数resistancecoefficientofvirginfabric

  在规定滤速下,洁净滤料的阻力与滤速之比,Pa•min/m。

  3.23

  清灰阻力cleaningpressure

  滤料试样容尘到一定程度,开始清灰时的阻力称为滤料的清灰阻力,Pa。

  3.24

  粉尘剥离率ratioofdustcakeremoving

  清灰时从滤料试样上剥离的粉尘质量与清灰前试样上堆积的粉尘质量之比,%。

  3.25

  经向定负荷伸长率warpelongationunderfixedload

  沿滤料样品经向加预定的载荷,并持续一定时间后,长度增加量与原始长度之比,用于考核长滤袋所用滤料经向承受静态负荷能力的指标,%。

  3.26

  气体的标准状态thestandardstateofgas

  温度为0℃(273K),大气压力为101325Pa时的气体状态。

  3.27

  等速采样isokineticsampling

  进入采样嘴的含尘气体速度与该采样点管道截面上的含尘气体速度相等的采样方法。

  3.28

  流速当量直径flowingspeedequivalentdiameter

  矩形管道流速当量直径等于

(a、b为矩形管道截面的边长),m。

  4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根据清灰方法的不同,袋式除尘器共分为四类:

  4.1机械振打类

  利用机械装置(电动、电磁或气动装置)使滤袋产生振动而清灰的袋式除尘器,有适合间歇工作的停风振打和适合连续工作的非停风振打两种构造型式。

  4.1.1停风振打袋式除尘器,是指使用各种振动频率在停止过滤状态下进行振打清灰。

  4.1.2非停风振打袋式除尘器,是指使用各种振动频率在连续过滤状态下进行振打清灰。

  4.2反吹风类

  利用阀门切换气流,在反吹气流作用下使滤袋缩瘪与鼓胀发生抖动来实现清灰的袋式除尘器。

根据清灰过程的不同,可分为三状态“过滤”、“反吹”、“沉降”与二状态“过滤”、“反吹”两种工作状态。

  4.2.1分室反吹类

  采取分室结构,利用阀门逐室切换气流,将大气或除尘系统后洁净循环烟气等反向气流引入不同袋室进行清灰。

  4.2.1.1大气反吹风袋式除尘器,是指除尘器处于负压(或正压)状态下运行,将室外空气引入袋室进行清灰。

  4.2.1.2正压循环烟气反吹风袋式除尘器,是指除尘器处于正压状态下运行,将系统中净化后的烟气引入袋室进行清灰。

  4.2.1.3负压循环烟气反吹风袋式除尘器,是指除尘器处于负压状态下运行,将系统中净化后的烟气引入袋室进行清灰。

  4.2.2喷嘴反吹类

  以高压风机或压气机提供反吹气流,通过移动的喷嘴进行反吹,使滤袋变形抖动并穿透滤料而清灰的袋式除尘器。

  4.2.2.1机械回转反吹风袋式除尘器,是指喷嘴为条口形或圆形,经回转运动,依次与各个滤袋净气出口相对,进行反吹清灰。

  4.2.2.2气环反吹袋式除尘器,是指喷嘴为环缝形,套在滤袋外面,经上下移动进行反吹清灰。

  4.2.2.3往复反吹袋式除尘器,是指喷嘴为条口形,经往复运动,依次与各个滤袋净气出口相对,进行反吹清灰。

  4.2.2.4回转脉动反吹袋式除尘器,是指反吹气流呈脉动状供给的回转反吹袋式除尘器。

  4.2.2.5往复脉动反吹袋式除尘器,是指反吹气流呈脉动状供给的往复反吹袋式除尘器。

  4.3脉冲喷吹类

  以压缩气体为清灰动力,利用脉冲喷吹机构在瞬间放出压缩空气,高速射入滤袋,使滤袋急剧鼓胀,依靠冲击振动和反向气流而清灰的袋式除尘器。

  根据喷吹气源压强的不同可分为低压喷吹(低于0.25MPa)、中压喷吹(0.25MPa~0.5MPa),高压喷吹(高于0.5MPa)。

  4.3.1离线脉冲袋式除尘器是指滤袋清灰时切断过滤气流,过滤与清灰不同时进行的袋式除尘器。

采用低压喷吹、中压喷吹或高压喷吹的离线脉冲袋式除尘器分别称为低压喷吹离线脉冲袋式除尘器、中压喷吹离线脉冲袋式除尘器或高压喷吹离线脉冲袋式除尘器。

  4.3.2在线脉冲袋式除尘器是指滤袋清灰时,不切断过滤气流,过滤与清灰同时进行的袋式除尘器。

采用低压喷吹、中压喷吹或高压喷吹的在线脉冲袋式除尘器分别称为低压喷吹在线脉冲袋式除尘器、中压喷吹在线脉冲袋式除尘器或高压喷吹在线脉冲袋式除尘器。

  4.3.3气箱式脉冲袋式除尘器是指除尘器为分室结构,清灰时把喷吹气流喷入一个室的净气箱,按程序逐室停风、喷吹清灰的袋式除尘器。

  4.3.4行喷式脉冲袋式除尘器,是指以压缩空气用固定式喷管对滤袋逐行进行清灰的袋式除尘器。

  4.3.5回转式脉冲袋式除尘器,是指以同心圆方式布置滤袋束,每束或几束滤袋布置1根喷吹管,每个脉冲阀承担1根喷吹管或几根喷吹管,对滤袋进行喷吹的袋式除尘器。

  4.4复合式清灰类

  采用两种以上清灰方式联合清灰的袋式除尘器。

  4.4.1机械振打与反吹风复合式袋式除尘器,是指同时使用机械振打和反吹风两种方式使滤料振动,以致滤料上的粉尘层松脱下落的袋式除尘器。

  4.4.2声波清灰与反吹风复合式袋式除尘器,是指同时使用声波动能和反吹风两种方式使滤料振动,以致滤料上的粉尘层松脱下落的袋式除尘器。

  5袋式除尘器的型式

  5.1根据结构特点划分

  5.1.1按除尘器进风口位置分

  5.1.1.1上进风式:

含尘气流入口位于上箱体,气流与粉尘沉降方向一致。

  5.1.1.2下进风式:

含尘气流入口位于灰斗上部,气流与粉尘沉降方向相反。

  5.1.1.3径向进风式:

含尘气流入口位于袋室正面,气流沿水平方向接触滤袋。

  5.1.1.4侧向进风式:

含尘气流从袋室的侧面进入,气流沿水平方向接触滤袋。

侧向进风一般作为其他进风方式的辅助方式。

  5.1.2按过滤元件型式分

  5.1.2.1圆袋式:

过滤元件为圆筒形。

  5.1.2.2扁袋式:

过滤元件为平板形(信封形)、梯形、楔形、椭圆形以及非圆筒形的其他型式。

  5.1.2.3折叠滤筒式:

过滤元件为褶皱式圆筒状。

  5.1.2.4双层布袋:

圆形或扁形过滤元件做成双层。

  5.1.3按风机与除尘器间位置分

  5.1.3.1吸入式:

系统风机位于除尘器之后,除尘器为负压工作。

  5.1.3.2压入式:

系统风机位于除尘器之前,除尘器为正压工作。

  5.1.4按过滤方式分

  5.1.4.1内滤式:

含尘气流由袋内流向袋外,利用滤袋内侧捕集粉尘。

  5.1.4.2外滤式:

含尘气流由袋外流向袋内,利用滤袋外侧捕集粉尘。

  5.1.5按结构分

  5.1.5.1非分室结构:

袋式除尘器整体完成过滤与清灰功能的结构。

  5.1.5.2分室结构:

将袋式除尘器分割成若干单元,各单元可独立完成过滤与清灰功能的结构。

  5.2根据除尘原理划分

  5.2.1单独过滤式:

粉尘直接利用过滤方式捕集粉尘。

  5.2.2静电布袋复合式:

粉尘先经过预荷电或(和)外电场后再利用过滤方式捕集粉尘。

  5.2.3旋风布袋复合式:

含尘气流先经过离心分离后再利用过滤方式捕集粉尘。

  6袋式除尘器的命名

  6.1命名原则

  袋式除尘器的命名按分类与最有代表性的结构特征相结合来命名。

  将风机和袋式除尘器组成一个整机的形式,称为袋式除尘机组,其命名原则不变。

  6.2命名格式

  将命名格式分为机械振打类、反吹风类、脉冲喷吹类、复合式清灰类。

  6.2.1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命名示例如下:

  

  6.2.2反吹风袋式除尘器命名示例如下:

  

  6.2.3脉冲喷吹袋式除尘机组命名示例如下:

  

  6.2.4复合类袋式除尘器的命名示例如下:

  

  6.3命名代号

  各类袋式除尘器命名代号由研制设计单位根据本标准关于命名原则的规定,确定命名代号。

  7袋式除尘器的规格、性能及表示项目

  编写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技术文件时,均应充分表示袋式除尘器的规格、性能项目。

  7.1表示袋式除尘器规格的项目

  a)名称;

  b)型式;

  c)清灰方法;

  d)过滤面积,m2;

  e)滤袋:

  1)数量,条(室数×条数);

  2)材质;

  3)滤料单重,g/m2;

  4)尺寸:

  圆袋:

直径×长度,mm;

  扁袋:

周长×长度,mm;

  f)本体外形尺寸:

  1)矩形:

长×宽×高,m;

  2)筒形:

直径×高度,m;

  g)灰斗:

  型式(一个灰斗对应一室或几室);

  数量,个;

  h)重量,kg。

  7.2表示袋式除尘器性能的项目

  a)工作温度,℃;

  b)过滤风速,m/min;

  c)处理风量,m3/h或m3/min;

  d)设备阻力,kPa;

  e)处理气体性质(可燃、易爆,含湿量);

  f)入口粉尘浓度,g/m3(干气体);

  g)入口粉尘性质(可燃、易爆,含湿量、琢磨性);

  h)除尘效率,%;

  i)穿透率,%;

  j)漏风率,%;

  k)反吹风机的型号、功率(kW)、风量Q×全压P(m3/h×kPa);

  l)压缩空气消耗量(m3/min)、传动功率(kW)、清灰压力(MPa);

  m)其他,指根据各种袋式除尘器特点需要增补的项目,例如振动频率、喷吹压力喷嘴移动速度等。

  8滤料分类与命名

  8.1滤料的分类

  8.1.1按加工方法将滤料分为三类:

织造滤料、非织造滤料、覆膜滤料。

  8.1.1.1织造滤料:

用织机将经纱和纬纱按一定的组织规律织成的滤料。

  8.1.1.2非织造滤料:

采用非织造技术直接将纤维制成的滤料。

  8.1.1.3覆膜滤料:

将织造滤料或非织造滤料的表面再覆以一层透气的薄膜而制成的滤料。

  8.1.2按所用材质将滤料分为四类:

合成纤维滤料、玻璃纤维滤料、复合纤维滤料和其他材质滤料。

  8.1.2.1合成纤维滤料:

以合成纤维为原料加工制造的滤料,简称合纤滤料。

  8.1.2.2玻璃纤维滤料:

以玻璃纤维为原料加工制造的滤料,简称玻纤滤料。

  8.1.2.3复合滤料: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复合而成的滤料。

  8.1.2.4其他材质滤料:

采用除合成纤维、玻璃纤维以外的纤维材料(如:

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矿岩纤维等类材料)制造的滤料。

  8.2滤料的命名

  8.2.1滤料命名由①滤料材质(见表1)、②加工方法(见表2)、③结构型式(织物组织或基布材质)(见表3)、④单位面积质量和⑤特殊功能(见表4)五部分组成。

其中第③、⑤部分可以阙如。

命名时采用汉字和数字表示(材质可用商品名)。

表示产品规格型号时采用符号和数字表示。

  

  8.2.1.1对于非复合滤料的材质,取其主要成分材质的代号。

  8.2.1.2对于复合纤维滤料,采取并列所用各种纤维(A+B)代号的形式表示。

  8.2.1.3无特殊功能的滤料,其第⑤部分阙如。

  8.2.1.4非织造滤料基布材质或机织物组织③可以阙如。

  8.2.1.5非织造滤料无基布时③处加空格口。

  8.2.2滤料材质代号见表1。

  表1滤料纤维材质代号

  

  8.2.3滤料加工方法代号见表2。

  表2滤料加工方法代号

  

  8.2.4滤料的结构型式以表3所列代号表示。

  表3织造滤料结构型式代号

  

  8.2.5滤料单位面积量质的代号取批量滤料单位面积质量的公称值,精确到十分位。

例如:

两批滤料单位面积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53.9g/m2和496.1g/m2,则它们单位面积质量的代号分别为550和500。

  8.2.6滤料特殊功能代号见表4。

  表4滤料特殊功能代号

  

  8.2.7滤料命名示例如下:

  

  示例1:

命名:

涤纶针刺毡-500。

规格型号:

PET•NW-500。

  意义:

材质为涤纶,加工方法为非织造针刺毡,单位面积质量500g。

鉴于基布为涤纶,无特殊功能,命名第3、5部分阙如。

  示例2:

命名:

PPS+P84针刺毡-500。

规格型号:

PPS+P84•NW+M•PPS-500。

  意义:

材质为PPS+P84加工方法为非织造针刺毡并加覆膜,PPS基布,单位面积质量550g/m2,无特殊功能。

  示例3:

命名:

无碱玻璃纤维机织布,缎纹-300。

规格型号:

GE•W•D-300-h。

  意义:

表示无碱玻璃纤维材质,机织布(织造法),织物结构缎纹,单位面积质量300g/m2,疏水。

  9滤料技术要求

  9.1滤料形态性能

  滤料的形态性能以滤料的单位面积质量、厚度和幅宽表示。

它们的实测值与标称值的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滤料形态性能指标的实测值与标称值的偏差

  

  偏差是指对应某一组检测数据的平均值和送检滤料该项数据标称值的差与标称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见式

(1):

  

  式

(1)值为正时,称正偏差;值为负时,称负偏差。

  9.2滤料透气性

  滤料透气性以其透气率表示,透气率的实测值与标称值的偏差不得超过表6的规定。

  表6滤料透气率的偏差

  

  9.3滤料形态和透气率测试数据的CV值(离散率)应符合表7要求。

  表7滤料形态和透气率CV值

  

  CV值(离散率)指一组检测数据的标差除以该组检测数据平均值的百分数,见式

(2):

  

  式中:

  CV——离散率,%;

  xi——各次测试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