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4470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8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举例说明。

7、生态系统:

(1)、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

生态系统。

如,一条河流是生态系统。

一条河流里的鱼,河流就不是生态系统。

(2)、组成:

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及代谢废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

壤,供植物重新利用)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和(水)等。

8、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9、生物富集: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1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书P14):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E(得出结论)F(表达和交流)

12、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3、对照实验的原则:

a、实验变量(单一性)b、必须设置(对照组)

14、如何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

一般来说,是指保持原有状态(未做处理)的一组实验。

实验组:

人为改变条件(人为特别处理)的一组实验。

变量:

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实验条件。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二)

一、生物圈:

(1)概念: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上下(20千米厚度)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昆虫、鸟类、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

水生生物,大都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

(岩石圈)的(表面):

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

A(森林)生态系统:

(“绿色水库”)、(“地球之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草原)生态系统:

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C(海洋)生态系统:

调节气候、氧气制造,占地球氧气总量的(70%)

D(淡水)生态系统:

调节气候、提供水源

E(湿地)生态系统:

(“地球之肾”),净化水质、蓄洪抗旱

F(农田)生态系统:

为人类提供食物

G(城市)生态系统:

(人类)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a—e又称为自然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

f,g又称为人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

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四、生物圈2号给我们的警示:

地球(生物圈)无法复制,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三)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

虎克)研制出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发现了(细胞)。

2、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四转

一转(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使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二转(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三转(遮光器),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四转(反光镜),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的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一只眼睛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放回。

二、注意事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

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2、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如,玻片上写的是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在(d)。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

积)。

如,目镜5X,物镜10X,放大倍数是(50X)。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视野越(暗);

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多)、视野越(亮)。

5、通过(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更清晰,达到满意效果。

6、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大光圈、凹面镜),

光线太亮时,应选用(小光圈,平面镜)。

如何将偏离视野中央的物像移动中央:

(物像偏哪往哪移)。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四)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第三节动物细胞

(一)

一、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一)、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滴”、“撕”、“展”、“盖”、“染”、“吸”)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将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面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4、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它(展平)。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慢)放下。

目的是:

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滴”、“刮”、“涂”、“盖”、“染”、“吸”)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可以保持细胞(正常生理形态)。

3、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内壁)处轻轻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

5、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

6、把几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7、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作用。

2、液泡:

内含(细胞液)。

一般细胞中的

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中。

3、线粒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是(光合

作用)的场所。

5、细胞膜: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在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

6、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7、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

(叶绿体)和(线粒体)。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五)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知知识点: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细胞中的物质分为:

有机物:

(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分子比较(小),不含(碳)

无机物:

(水)、(无机盐)、(氧)等。

分子比较(大),含(碳)

3、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在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

4、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

(叶绿体)可以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5、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6、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

受精卵是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而形成的。

7、(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六)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2、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过程:

(细胞核)分开、(细胞质)分开、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变化。

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平均分成)两份。

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相同)的。

4、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七)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的组织。

3、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4、人体有四种组织: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a.(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的功能,分布在体表和管腔内表面。

如(皮肤上皮),(小肠腺上皮)等。

b.(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附在骨骼上、胃肠的器官管壁上、心脏壁上,使机体生运动。

如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等。

c.(神经)组织能够在接受(刺激)后产生和传导(兴奋),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d.(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间质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在人体中分布广泛,(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5、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一

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v人体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动物体或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

体或人体)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八)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a.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b.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

c.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d.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有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e.构成机械组织的细胞细胞壁厚,机械组织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九)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1、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前进,食物从(口沟)进入体内,(食物泡)随着

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消化。

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收集管)

和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氧的摄入、二氧化碳

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4、许多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饵料),草履虫还能(净化污水),但也有的单细胞生

物对人类(有害)。

如疟原虫、痢疾内变成虫能侵入人体危害健康,海水中某些单细

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

5、眼虫: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十)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类和蕨类植物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2、藻类大都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可吸收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

如:

(衣藻、海绵、海带、紫菜)等。

3、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的潮湿环境中,一般都很(矮小),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人们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因为苔藓植物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

葫芦藓、地钱、墙藓等。

4、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的遗体埋葬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满江红、胎生狗脊、肾蕨等。

5、藻类、苔藓类和蕨类植物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十一)

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

1、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

和(双子叶植)。

2、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是(双子叶植),它的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营养储存在

(子叶)里。

玉米种子一片子叶,是(单子叶植物),它的种子包括(果皮和种皮),(胚)

和(胚乳),营养储存在(胚乳)里。

3、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能发育成(新

植株)。

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4、种皮(保护)幼嫩的(胚)。

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5、单子叶植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高粱)等;

双子叶表物主要有(蚕豆)、(大

豆)和(花生)等。

6、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无(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有(松树)、(苏铁)、

(银杏)、(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等。

其中(苏铁)、(银杏)、(水杉)被称为(活化石),(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7、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8、对比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十二)

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主要有(种子完整的)、(胚是活的)、(已过休眠期的)。

3、什么样的种子不能萌发?

答:

干瘪的种子不能萌发,被蚊虫叮咬的种子不能萌发,胚死亡的种子不能萌发,处在休眠期的种子不能萌发。

4、种子萌发的过程:

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成(根);

胚轴伸长(连接茎和叶);

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种皮(脱落)。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十三)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1、(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2、根尖的结构有四个区: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在根尖

的(顶端),细胞比较大,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的细胞很小,通过(分裂)产

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

伸长区

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伸长区)。

(成熟区)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根的生长不仅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而且要靠(伸长

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4、枝条是(芽)发育成的,叶芽包括(幼叶)、(芽轴)、(芽原基)。

(幼叶)发育成

(叶);

(芽轴)发育成(茎);

(芽原基)发育成(芽)。

5、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

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

的无机盐。

含(氮)无机盐促进细胞分裂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幼苗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含(钾)无机盐使茎杆健壮,抗倒状,促进淀粉形成。

缺(硼)的油菜花只开花不结果实。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十四)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2、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3、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有两种类型: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

4、受精过程:

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胚珠)。

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5、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

(子房)继续发育成

为(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

(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

6、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

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十五)

第一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水分在茎内的运输结构是(导管)。

它属于(输导)组织。

组成导管的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的(细胞壁)已经消失。

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被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3、叶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4、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白天气孔慢慢张开空气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同时水分也会通过气孔散失;

夜晚叶片的生产活动停止,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5、植物吸收的水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其余的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植物的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还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增加(大气湿度)。

6、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十七)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3、呼吸作用:

4、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活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

5、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6、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种子的萌发),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7、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3、为了保护环境,1984年和1985年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草原法》)。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已于2003

 年1月20日执。

4、为了绿化荒山,建造防风治沙的“(绿色长城)”,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