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475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自由的价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1新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与发展

2.2古典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与发展

第3章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

3.1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是否必要

3.2政府干预的范围和方式

3.3国家运行机制

第4章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4.1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形成过程

4.2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4.3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特点

第5章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同自由主义的比较

5.1两种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反映

5.2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5.3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当代中国的重大指导意义

第6章结语

第一章: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在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政权等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并导致了三者在国际上不同的态度和命运。

但维护国家的安全、独立与统一,建立良好的法律与秩序,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是他们的共同追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又要充分汲取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的有益成果,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政治现状。

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过程中已经验证出存在不少问题,就我国来说,对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拿来主义”是不可取的。

关键字:

新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1.1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

1.1.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新自由主义提倡积极自由,它的概念界定: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鼻祖是英国思想家T·

格林,格林在《政治义务的原则》中认为,新自由主义就是反对古典自由主义所提倡的消极国家观和个人自由观,认为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来保障人们并且帮助人们去赢得自由,个人必须服从国家的强制力而不应该去对抗国家,国家并不是像“利维坦”那样危险的怪兽。

霍布豪斯在其著作《自由主义》中认为,新自由主义就是国家应该通过积极的干预来重新振兴自由主义,国家应该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更加积极的角色,在自由主义中应该着重突出“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

古典自由主义提倡消极自由,它的概念界定是:

国家对个人权利的最小干预,用契约论来说明国家起源,认为国家的产生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契约论主要以自然法学说为基础,即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没有国家和法律的原始的自然状态中,受自然法支配,享有自然权利,但由于种种不便,人们就联合起来,订立契约,成立国家,以便更好地实现自然权利。

格老秀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没有财产之分,人人平等自由,人们只受自然法的约束,个人是自己权利的保障者,有权抵抗他人不正当的行为。

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摆脱自然状态,彼此之间共同约定,大家都放弃自己的部分权力并把它交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会议,使他(们)担当起他们的人格,并且承认他在公共和平与安全的事务方面所做的一切都是大家同意的,建立一个有绝对权威的统治者统治的国家。

国外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不少论著,如德拉一沃尔佩著《卢梭和马克思》(赵培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美国著名学者杜娜叶夫斯卡娅在《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傅小平译,辽宁万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1998年版),弗罗姆著的《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等学术著作。

1.1.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自由主义思想传入我国,尤其是新自由主义思想开始在国内广泛的传播和研究。

北京大学教授李强认为,“新自由主义就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一种修正,与古典自由主义相比,新自由主义具有三个重要区别:

一是倡导积极自由;

二是批判机械主义社会观;

三是强调国家在经济和社会

发展中的积极角色。

关于自由主义的书籍,分别有徐大同在《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京大学教授李强的《自由主义》,匡萃坚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何秉孟的《新自由主义评析》,其他还有论文包括:

郭萌萌的《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国家观比较研究及提示》,张一川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等。

1.2研究方法及创新:

历史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系统研究法

创新(无)

第2章新自由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2.1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上世纪30年代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美国首当其冲,工业生产急剧下

降,国民收入降低了一半,六千家银行破产,失业工人达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整个国家经济面临崩溃。

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

罗斯福出任总统。

罗斯福上台后提出了以复兴、改革和救济政策为基础的“新政”改革,意在消除因经济危机而引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新政”的出台使美国逐渐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使新自由主义的积极国家观政策声名鹤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效仿。

个人自由不仅应当受到保护,还要有所发展,国家干预正是为发展和保护公民自由创造条件。

罗斯福推行的“新政”,通过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加强国家干预,促使美国

经济走出了经济危机的低斧并迅速复兴,社会生活也得到稳定和发展,为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新自由主义认为古典自由主义的“消极国家”、“自由放任”原则是19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政策,而这些经济和政治政策已经不再适合20世纪现实的政治和经济需要。

因此,新自由主义主张"

积极国家"

理论,推崇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建设福利国家。

新自由主义认为在20世纪经济和政治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干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应当是积极的,政府工作的高效率可以使国家产生巨大威力,为了促进道德发展、消除贫穷、酗酒等现象,国家干预是必要的。

新自由主义主张更多的社会合作。

新自由主义者主张通过加强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之间的合作来缓和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新自由主义反对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自由放任,认为仅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无法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调节不是唯一的调节手段,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会失灵。

2.2古典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

17世纪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时期开始,自由主义的思潮便逐渐成形,为了维护海上贸易及反对封建君主制对资本主义阶级通商贸易自由的阻碍,它产生的经济背景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文化背景是人本主义,哲学背景是理性精神。

它所追求的是一种消极自由,既不受干预的绝对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起源于洛克。

其代表作为《政府论》、《论宗教宽容》。

其后的发展还有美国潘恩的《常识》,孟德斯鸠的《论法精神》,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真正将其升华的人是亚当·

斯密,代表作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道德情操论》,在他看来,人类的行为由六种动机推动,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他认为干预只会造成利益减少的结果,政府必须改变重商主义在对外贸易政策上的做法,废除过去若干世纪留下来的各种工业管理法规,防止垄断和给予特权的任何企图得逞。

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是致力于普通个人的普遍幸福,并且认为,可以使个人进步,最终也能使国家富强。

英美等国家遵循亚当·

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原则以及逐渐形成的政治自由、法治,最终形成了稳定的自由民主制,同时造就了本国家的富强。

但自由主义在组织人们方面的缺陷非常明显,它本质上被视为追求幸福而非强国的道路,强国只是追求个人幸福的副产品。

顾准在评论希腊城邦衰败时,认为古希腊的灭亡是由于希腊人的自由而无组织,因而尽管希腊每个公民的积极性都发挥到极致,尽管他们可以暂时击败外敌,但在组织良好的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也摆脱不了亡国的命运。

第三章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

3.1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是否必要

新自由主义以市场会失灵为基础,认为政府必须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干预。

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市场失灵的同时,政府的干预行为同样也会失灵,反对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提倡市场经济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认为,政府的职责只限于保障个人自由、生命以及个人财产,政府

只需充当-种“守夜人”的角色,市场自我调节能够实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政府不必要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指导和干预。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和调整,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不仅无法对当时所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给出个合理的解释,而且没有约束的自由竞争给资本主义的经济造成了危害。

19世纪20世纪之交,西方国家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加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供给远远的大于社会有效需求,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会造成就业率低下,而要提高社会的就业、促进经济复苏,就必须刺激社会的有效需求,对社会有效需求进行管制。

市场的自发调节会失灵,因此,单纯的依靠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不可能实现社会供需平衡和促进经济复苏,必须借助外部力量,而这种外部力量就是将国家的作用引入,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和教育等领域进行必要的干预。

3.2政府干预的范围和方式

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国家仅仅是一种契约,政府所起到的职能仅限于“街上溜达的巡警”,保证法律和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职能运转。

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的资本流通和商业往来,政府绝不应涉足干预,只会造成市场机制的紊乱,商业利润的亏损。

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认为,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但美国的大萧条引发的全球动荡就是垄断资本主义在市场无法自我调节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约束的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导致垄断,这些庞大的垄断组织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各种反垄断的法律和法规,开始对国家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政府幵始介入垄断经济的发展。

美国率先在上世纪初期通过了一些反垄断的法律,《谢尔曼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等反垄断法律对垄断组织进行国家干预,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原则能够让位于凯恩斯主义,主要原因是自由放任经济原则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无能为力。

新自由主义在总结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教训后认为,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国家干预的方式应该重点集中于对社会需求的干预上,通过对需求的千预来刺激消费,提高社会需求。

民主观念不仅涉及到国家运行机制方面同时也是涉及到国家权力掌握在谁手中的问题,也就是民主问题。

可以说,平等和自出问题是民主问题的本质。

对于平等和自由,新自由主义偏向平等这一边,保守自由者主义则偏向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者的民主观,主张维护个人权利,功利主义,维护绝对自由的古典自由主义者眼中,赞成扩大民主的范围,提倡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提倡平民主义民主观。

不提倡人们介入政治事务,同时也反对政治介入个人事务。

新自由主义者在对待民主观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是:

因为自由和平等与民主问题息息相关,民主是实现公民平等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所以,新自由主义者主张扩大民主,提倡公民积极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4.1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形成时期。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有了新的发展,可以说与之前的思想比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这个时期,面对大量社会现实问题,他致力于对经济学进行研究,来解决自己的困惑,在研究中他看到了劳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只有人类的解放才是没有矛盾的彻底的解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

他主要运用生产力、生产方式(交往方式),阶级等概念论述人的自由问题,着重从人类本质到着重从分工,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的客观规律出发来探讨自由问题。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阶段,马克思从世界观上根本扬弃了旧哲学,创立了唯物史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清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研究自由问题指明了方向。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对自由的充分实现,共产主义消灭了旧式分工,既使个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又把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置于他们自己的控制之下,由此共产主义就成为自由的最高体现。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高潮时期。

《资本论》时期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高潮时期。

《资本论》代表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高峰。

马克思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统一中去分析,建立了完整、科学的自由观。

他客观地分析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的实际状况,运用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自由和平等在商品社会中不仅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商品交换中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自由平等的现实基础,观念化的自由平等是这种经济运行的表现形式。

4.2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实践是自由的实现方式,劳动是人实现自由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并不是以往思想家所说的是“若干公民的组合”,也不是一种契约,不是“自由人的团体”,不是“管理人民的事业”,而是阶级之间的政治关系在国家权力上的具体体现,“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马克思主义将民族解放、国家的独立与自由视为首要任务,并且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古典自由主义,始终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但基本上是肯定资本主义社会,主张用和平改良的方式,不断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和制度的完善。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以社会和自然为基础,辩证统一地理解与认识自由。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自由也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表明自由是以社会和自然为基础的,是个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

这种统一不是一种自发的合成,而是一种自觉实践的结果。

过去人们对自由的理解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考虑的甚多,而忽视了个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现实性和具体性相结合是马克思自由观的一个根本特点。

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社会发展理论与人的自由追求相统一是马克思自由观的重要特征。

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崭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重要特征。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同自由主义的比较

古典自由主义(以及保守自由主义)认为,积极自由的实现要以国家强制力和政府权力扩张为基础,但是国家强制力和政府权力的扩张会导致自由受到损害。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应该是“消极自由”,也就是不受他人专断意志的自由,也即脱离他人干涉的自由。

保守自由主义者所坚持的消极自由观的内涵简单说就是:

是免受阻挡或强迫,也即一个人的选择和行动不受他人行为的阻栏的自由,也就是“你别干涉我”。

他们提倡国家或政府对个人权利的最低干预,但是在因垄断资本主义之间无法调和矛盾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美国的“黑色星期二”之后引发的第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证明,完全的市场自由,根本无法很好的调节社会矛盾,也无法完全遏制战争的发生,这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已经遏制了“绝对自由”。

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为代表)提出后,美国开始率先政府介入市场,调节过度自由带来的无法收拾的社会矛盾,新政成为了成功典范,但是自7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逐步开始下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黄金等价于美元的世界经济帝国开始垮塌的现象浮出水面后,新自由主义也陷入衰退期,取而代之的是保守自由主义的提出和兴起,以及后来的“第三条道路”,就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第二次大型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以及欧洲的主权信贷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金融危机依然持续,西方国家依然处于经济衰退边缘。

5.2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5.2.1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各种思想潮流交汇的时期,面对着改革建设的一些困难和各种思想潮流的影响,迫切需要重新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价值导向。

如何把生产力的发展目标和人的价值实现结合统一起来,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合理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并实现人的自由,避免重蹈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对人的自由个性的摧残的覆辙,这个问题的解决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才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引起的一系列现代性的后果也是人类未预料到的。

自然灾害频发、能源危机、生态危机、气候变暖、“三废”污染、战争的频发等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发展和生存,这使得人们面对自然和社会甚至人本身感到空前的困惑从而引伸出人类能否拥有自由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为,“人类对必然的认识、对自然规律的熟知和掌握仅仅是获得自由的前提和出发点,真正的自由是自然界的客观必然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是人的自身本质力量的增长和发挥。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承认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地位,人的生存必须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绝对依赖自然界,但人是通过对自然界的现实改造来实现对自然界的依赖的。

自由是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5.2.2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指出,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就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个的自然人,社会就是人所生活的各种环境的总和,人与社会的和谐简单的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适应,人与社会间的相互适应。

要想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各种关系,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社会也要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个人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作为社会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认识自我与他我,自律与他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来协调这几对矛盾间的关系,从而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去获得自由。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与全社会人的自由,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

5.3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当代中国的重大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核心就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实现人的最终全面自由的发展的途径就是劳动实践,细化地讲,就是坚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消除人的自我异化,实现自由的状态,到达真正的“自由王国”。

“绝不走回头路”,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这一伟大历史实践和进程中得到的重要结论,这一重要结论恰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要时刻追求生产解放的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第六章结语

我并没有对文献进行充足的阅读,也并非对这个问题目前的研究状况有一个透彻的认识,仅仅是借鉴了大量的著作读书笔记,以及大量的关于此方面的教材,以及期刊文章,对自由进行了一番浅析。

我的主要思路是,介绍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国家观,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国家观,以及它们的对现实影响,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进行一个总结概括,对三者进行对比,最终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角度,对其它两个观点进行博弈。

我最终赞成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个人认为,自由并非是完全的绝对的自由,只有像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也更利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