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478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大强农惠农的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

为了开好局,起好步,根据市委的按排部署,我们调研组成员,通过对乡村干部和村民的座谈,查阅资料,走村串户实地考察等各种途径了解,小纪汗乡农村经济基本发展情况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纪汗乡基本情况

  小纪汗乡位于榆林市西北19公里处,纯属风沙草滩地区,全乡辖14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4556户14377人,农村劳力6702人,耕地面积59400亩。

该乡工地开阔,地下水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田林草交错,井灌配套,交通便利。

是农牧业发展的优生区。

近年来,小纪汗乡党委、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

农牧业快速发展,科技含量提高,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十二五规划开局以来,随着国家各省、市、区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不断加大,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民转变发展方式,走一条新兴化农产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由过去独家分散式经营模式,向农业企业集团过渡,个体养殖业向专业合作社养殖过度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正在引导农民走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二、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基本变化

  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农民衣食住行医教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用电器基本普及,我们所走访的村民全部用上了彩电,大部分是卫星接收,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使用率几本达到100℅,有的还使用太阳能、沼气等。

通过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政策的最主要途径,我们采访的奔滩村刘福涛老人,他了解很多食品安全等社会焦点问题,多数都是从电视看到的。

摩托车已成了农村劳动的代步工具,小车、农用车也在逐渐增加,仅大纪汗村各种车辆77辆,电话普及率达到了100%。

电脑也逐渐进入农家,由于网络通讯设施不完善的原因,还未达到普及程度。

饮食方面比城里人更环保、安全,吃的都是纯粮食喂养的土蛋和肉质类。

生活质量大提高。

  2、农民思想有了提高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狠抓党建工作,各村开展“升级晋档、争先创优、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创建活动中,农民的文明程度、文化修养有较大提高,村民纠纷少,村民之间和谐互助。

通过采访,农民们纯朴、直率的回答,令人欣慰,他们普遍认为,现在党的政策好,政府对农民很关心,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心眼里很满意。

对现在的生活水平颇有点满足感。

  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纪汗乡村村通,村组通,环村公路基本完成,而乡村班车的开通,更是方便了村民出入。

乡村道路里程达到300公里,实现了各村道路畅通。

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逐步改善居住环境。

  4、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

小纪汗乡各村,至从取消农业税后,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实行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增加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直接受教育的机会。

我们走访的奔滩村中心小学,这是个寄宿制学校,根据许老师介绍,学校有老师10名,120名学生,其中幼儿30多名,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

国家给每个学生每学期补贴100元,蔬菜类都有学生家长们自己交纳。

乡村集贸市场和个体户由于两费的取消也在快速发展。

2016年全乡都参加了农村医保,养老参保缴费人数已达3368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在逐步建立。

  5、种、养殖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小纪汗乡14个行政村,种植、养殖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也是传统的产业,在政府的引导下,近年来种养殖畜牧业发展快,科技含量也在提升。

种植以玉米为主,2016年粮食产量达到16032吨,农业总产值达22791万元。

全乡羊子饲养量达到167000只,存栏数99000只,生猪饲养量达到154500头,存栏数55000头,牛饲养数达到2500头,存栏数1880头,畜牧业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0%。

人均纯收入6600元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现代农业规模的发展。

  1、虽然农业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还是传统式的耕作方式,单家独户,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优良品种的改良,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行不成规模发展。

而且抗自然能力、抗市场分险能力差,市场信息不畅。

我们走访的可可盖村,村主任方茂发介绍,去年由于市场价格的低迷,一头生猪连200元都赚不到,甚至还要赔本。

市场的波动给农民增收造成了不稳定性,在加上有些村民教育医疗成本高,入不敷出,据村主任方茂发说他一年能收入3万多,但三个孩子读大学(其中一个读高三)费用得4万多,每年还要欠债1万多。

  2、农村劳动力低下,发展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要求差距甚远。

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

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

我们调查、查阅资料,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仅占全乡人口的20%。

由于文化水平低,对农业新技术以及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新事物的推动和应用。

  3、资金缺乏。

由于形不成规模,政府投资少,个人没有资金扩大规模,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滞后,加上贷款不易等问题,只能小脚走路,发展缓慢,收入有限。

  4、对农业协会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认识不足,通过调查,大部分农户处于散兵游勇状态,没有有效的组织起来,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四、小纪汗乡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

  榆林市是新兴的能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经济总量在增加,发展态势良好,是个很大的市场。

作为小纪汗乡处于榆林市近郊,与其它乡村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目前的农业大发展形势下,占“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天时”就是党的惠农、富农政策,给了更宽松更灵活发展环境和良好机遇;“地利”就是榆林城市的扩张,对农副产品有更大的消费需求,北面距鄂尔多斯也不远,所以生产的农业产品便于就地就近销售,占领本地市场,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掌握市场信息;“人和”就是干部群众一条心,千方百计搞发展谋致富。

小纪汗乡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城郊经济强乡,生态旅游服务居住名乡,生畜养殖屠宰大乡”的目标。

已经瞄准了这个地域优势,这个思路很好,依托地域条件,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捷足先登,发展区域经济,走一条全新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五、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思路

  1、转变思想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过去家庭承包式的只能解决农村的温饱,不能解决农村的致富。

这些单家独户的经营,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所以要教育农民,用市场经济发展观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摆脱传统式的农业耕作方式,要充分利用现代的传媒网络,加强对农民思想教育,使其从家庭责任制向规模化的大农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抓点带面,树立现代农业理念。

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改变以人为本的农业耕作方式。

在传统农业思维方式影响下,对新理念接受慢,首先应该抓点带面,树立典型样板,大纪汗村是个很好的点子,全村826人,193户,养殖、种植是他们两大主导产业。

2016年,养殖生猪11000头,存栏9000多头,羊子15000只,人均收入14000元,根据村书记张发林介绍,自从见过胡锦涛总书记以后,心情特别好,信心十足。

他们将用3-5年的时间将大纪汗村规划为两大板块,即农业区、养殖区。

按照村民自愿参与和入股的原则,组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在农业方面计划8000亩水地,人均10亩,搞滴灌农业新技术,种植脱毒马铃薯,预计亩产5000多斤,全面实行机械化耕种。

现在2600亩新整合的水地,与大地种业公司签约了实施滴灌农业生产的合同,每亩190元,10年期限,这样一则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二则起到一个示范性的作用,然后将人家的新技术嫁接过来为我所用,土地再收回自己经营,是个很好的模式。

这样的模式其他村子也可以试用。

在养殖方面,他们计划饲养生猪达到10万头的存栏数,做到产销、加工、包装一条龙服务,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产业经营工业化,农民参与工人化的目标,富于人员搞第三产业,组建运输队、饲料加工场、屠宰场等,按这样的思路发展,不愁农民富不起来。

  小纪汗属于草滩区,地势开阔,种植、养殖是传统产业,有一定的基础,用这个点子带动其他村子走一条现代农业路线,向规模化发展,可以成功。

  3、盘化土地资源。

在土地承包长期不变的政策下,引导农民探索一条土地流转政策,建立合理的科学流动机制,鼓励将耕地、林地经营权通过转包、拍卖、出租、入股等形式向种植大户、经营能手、专业合作社集中,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配置。

  4、必须实施规模化。

现代农业化的客观要求,实行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形成了规模生产,产品批量上市,才能降低农业产品交易市场风险和成本。

现阶段,小纪汗乡各村基本上市家庭经营。

所以将这些个体农业统一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形成区域性的规模发展,以家庭基础上行成骨干产业规模经营,我们认为其一:

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经营,带动产业规模的经营。

其二:

通过示范性的样版,带动形成规模化的生产。

其三:

通过能人带动,形成规模化的扩张。

  5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搞好农业特色经济。

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与市场有效连接,增强竞争力,走现代特色农牧业道路。

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构建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力以及农蓄产品商品化率,促进农民增收。

根据本地沙漠草滩区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譬如,脱毒马铃薯,有质生猪,白山羊,肉牛等特色产业、反季节蔬菜以及林苗育种等。

打造一批精品农牧业和知名品牌,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

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形成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格局,提高农牧业的组织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也增强了农民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

  6、注重循环经济的发展。

随着种植业、养殖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伴随而来的秸杆和粪污等废弃物,一定增多,可能带来环节污染的压力,所以要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秸杆可以粉碎加工,做为牲畜饲料,也可以秸杆还田,畜禽粪污是宝贵的有机肥料,促土地的肥沃,促进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改良农业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结构,生产绿色产品。

也可以发展沼气,这些环保能源,既能做为家庭照明、做饭的清洁能源,也可以为暖棚养猪提供有效的能源,综合利用形成一个产业链。

  7、小纪汗乡党委、政府提出“生态旅游服务居住名乡,”的目标,这是个好的思路。

可以发展旅游事业,在种植、养殖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在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植物、林草,免遭沙漠植被被破坏基础上,要做旅游业这块文章,也可以引进外资办旅游。

小纪汗所处市邻,榆林机场以及其他训练基地,企业囊在其中,有人文地理优势,发挥其潜力,高屋建瓴,有创新的意识,学习南方旅游业的经验,挖掘一些旅游项目,譬如:

跑马场、民俗村、民俗表演、艺术家创作基地、大漠影视城﹑乡村避署游、休闲娱乐中心,乡村特色食品小吃游等,与镇北台、红石峡景区连成一片,只要高超的设计,大胆构想,独具特色,宣传到位,一定会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娱乐。

虽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城市的拥挤和空气的污染,可能有些讲究生活质量的人会选择与城市不远的村镇居住或度假,过一种“悠悠见南山”的田园式生活。

也可能虽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选择环境优美乡村居住会成为将来的趋向,这一切都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增加农民的收入。

  8、加快小城镇的发展。

遵照国家的政策,拟将昌汗界、小纪汗为中心,计划建设小城镇,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及土地的流转,人口的转移,能促进小城建设速度,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活跃农村市场和农村经济。

小纪汗与榆林市唇齿相依,建成后就是榆林的附属小城镇,发展起来对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地业的升值和有效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发展,要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循序渐进。

  六、几点建议

  1、抓住发展机遇:

中央从“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强农惠农政策和农业现代化,把农民增收锁在重要位置上,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因此,我们要利用好中央政策,学好“十二五”规划,寻求各方面的支持与援助,从财政支助、企业扶助、农业生产补贴等各方面给予农民帮助。

  2、加大投入,争取资金支持。

一是要通过国家三农资金、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要争取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引导农民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促进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形成规模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优势,带动经济效益。

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

三是要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的培育,示范项目的补助。

  3、协调外来企业,特别是采矿业与当地农牧业发展的矛盾。

小纪汗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要防止企业过度的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影响经济的发展。

要做到农业企业的共同发展,防患于未然,做好企业开采煤矿对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影响的评估报告,以免投资浪费。

弄清地下资源的开采带来短期利益和地上资源的开发维持长远利益孰轻孰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防止这一地区自然生态的破坏,断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席地。

绝不危言耸听,神府区域内已经有大量开采,引起地层下陷,水源干涸,农民缺水的例子。

所以这些情况值得政府高度重视,能予得到科学论证。

  4、增加乡政府办公经费,提高乡村干部的待遇。

乡政是直接服务于群众的基层机关,是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作琐碎繁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接下应。

据调查办公经费不足,在当前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大背景下,应增加乡镇经费预算。

乡村干部处在“三农”工作最前沿,党的一切政策需要他们贯彻落实和宣传,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他们直接组织实施。

他们的作用非常重要。

长年累月,工作辛苦,但待遇相对较低,与上层公务员相比较,乡村干部升迁空间小,付出与报酬及待遇不对等,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我们走访的村主任方茂发说,每年补贴3000元,跑前串后的,交通费,电话费也要自个掏,确实有点少。

乡干部下农村除没有补助,还要自己掏油费,所以提高乡村干部待遇,制定一些特殊的鼓励基层干部奖励政策,或者提高基层津补贴的标准,或者可以让他们在农村经济组织参与股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安心工作。

在建设现代农业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5加大农业先进技术培训力度,创建典型示范。

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

政府一要多方面引进农业技术人才,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二要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到乡村,分批地对农民进行农业先进技术培训。

三要培养领头羊,在技术、资金上帮助领头羊示范户做大做强从而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我们走访的大纪汗村支书张发林,他感叹地对我们说,现在就是缺少人才,缺少科技。

所以政府在科技和人才方面能给予大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