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5229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D、巩固性教学原则

8、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D】

A、质量观教师资格考试

B、素质观

C、教学观

D、学生观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D】

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C】

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

B、开展了班级活动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是一种______现象,是______的活动。

1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______;

______。

1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和教育。

1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_,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

15、德育过程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二者之间是一种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16、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年龄特征表现的是学生身心特征的______性;

个别差异表现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______性。

17、“发现法”的倡导者是______;

“掌握学习”的创立者是______。

18、学校、______、______三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19、我国的道德核心是______精神,是德育的重点内容;

自觉纪律既是教育手段又是______。

填空题答案

11、社会 培养人

12、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3、遗传 环境

14、出发点 归宿

15、教育 发展

16、共 个

17、布鲁纳 布卢姆

18、家庭 社会

19、集体主义 目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以教学为主?

21、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学生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3、建立学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简答题答案

20、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决定的。

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要做到以教学为主,首先要求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使教学有时间上的保证;

其次,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教材吸取人类的科学成果,价值高,有严密的学科体系。

此外,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当然,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惟一,应注意防止不正确倾向的出现。

2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这一矛盾,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育方针及政策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要通过教师来实现;

【3】教师总是一定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方向。

教师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对学生的政治态度有着直接影响;

【4】教师闻道在先,经过专业训练,懂得教育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人。

2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

同时,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说明学生处于客体地位。

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

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特点,作为有自觉性和独立性的人,决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3、建立学制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受许多因素影响,但归结起来,主要依据有4点:

【1】学制建立首先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科学不发达,不可能出现技术和专业学校。

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才出现了现代学校体系。

【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并为其统治阶级利益服务。

因此,学制在专业设置、入学条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确立,必然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成长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

每一阶段,各有其年龄特征。

在确立学制时必须适应这种特征。

【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

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建立学制时,要吸收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适合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参照和吸收外国学制中有益的经验。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论述题答案

24、知、情、意、行,是品德构成的四个要素,对其培养和提高,达到统一和谐发展,是德育过程一个基本规律。

知即品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和评价,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原因。

情即品德情感,是指人们伴随着品德认识所出现的爱与恨、喜欢与厌恶等内心情感体验,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意即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行为过程中顽强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作出的反应,是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

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学生品德的这四个因素,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

因此,德育可以视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

2012年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德育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按一般教育顺序,开端于【A】

A、知

B、情

C、意

D、行

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教育的【B】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意识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C】

A、上层建筑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生产力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是【B】

A、考核法

B、谈话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5、义务教育的根本性质是【C】

A、全民性

B、基础性

C、强迫性

D、普及性

6、“分组教学”的分组主要是按学生的【B】

A、年龄

B、学习成绩

C、智力发展水平

D、学习兴趣

7、教学改革的核心是【C】

A、更新教学观念

B、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C、改革教学内容

D、实施个别教学

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D】

A、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经常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这所体现的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C】

A、独立性

B、多样性

C、实践性

D、自愿性

10、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是【C】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生产方式

D、生产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人的发展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2、教学的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______和______三种。

13、培养目标一般是指______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______。

14、教学大纲主要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15、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关于______知识经验;

关于______的知识经验。

16、教师备课首先要做好钻研教材、______和______三方面的工作。

17、课外校外教育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活动和______活动。

18、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素养、知识素养和______素养三个方面。

19、德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___问题;

智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___问题。

11.生理 心理

12.语言 模像

13.教育目的 具体化

14.说明 正文

15.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

16.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17.小组 个人

18.职业道德 能力

19.方向 本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我国普通学校应遵循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

2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什么会起主导作用?

22、为什么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23、在教学实际中,怎样正确贯彻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简答题答案教师资格考试

20.我国普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主要遵循八条德育原则,它们分别是:

(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题提示:

这类问题只要回答条目,一般一条1分,分行写最好。

此外,又比如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教学有哪些原则?

德育有哪些途径?

课外校外活动有什么意义等都属于这一类问题,应采取这种答题模式,不必再做解释,以节约应考时间。

21.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特殊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其原因主要是: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

这种目的性,可以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克服或排除不利因素,选择对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给学生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他们按一定思想政治方向发展,健康成长。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严格的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无法与学校教育相比。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形成教育工作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知识结构。

他们明确教育的目的,懂得教育的方法,“闻道在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

22.教学生学会学习之所以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因为:

(1)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发挥创造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2)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

18世纪时,知识量失效一半的周期为十代人,平均每代人失效10%;

到20世纪末,获得的知识六年失效一“半,应用科学和尖端科学甚至缩短为三年。

学生必须会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

(3)现代社会是知识密集的信息社会,出现了知识经济。

社会越向前发展越需要知识,文化水平也要求越高。

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和善于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知识和获得生动表象,使理性认识建立在感性认识之上,从而比较深刻地掌握知识。

贯彻这一原则主要有三点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内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无论使用哪种直观材料,除了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外,还要注意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形成学生清晰和生动的表象。

(2)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必须与讲解密切配合,让学生从观察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语气的激昂,能够引发学生的想像,给予丰富的感性认识,起到直观作用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试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2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的。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儿童。

班级中往往几十个学生,个性形形色色。

所以,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共同特征,而且还要针对学生个别特点进行教育。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变换和创新上。

教师教学是-个长期过程。

教师备课和上课,就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再认识、再加工的过程,发现新的教学方法,这都体现了教师创造性劳动。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就是说教师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偶然变化的情况,能迅速恰当地加以处理。

这些偶然情况事先不能预料、无固定模式和程序。

因此,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措施,既表现了教师的应变能力,又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2012年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A】

A.孔子

B.柏拉图

C.杜威

D.卢梭

2.学校教育产生于【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B】

A.阶段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

A.言行一致教师资格考试

B.衣着整治

C.个人魅力

D.举止端庄

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C】

A.前提

B.基础

C.方法

D.中心

6.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B】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政治课

D.班主任工作

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B】

A.直接感知事物

B.间接经验

C.学生的实践活动

D.交往

9.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B】

A.10、11~11、12岁

B.11、12~14、15岁

C.13、14~15、16岁

D.7、8~9、10岁

10.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着特点是【C】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教育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分为三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的教育、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

12.德育的实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______转化为受教育者的______。

13.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______和______的主体。

14.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____。

15.教学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16.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课程计划、______和______。

17.教师劳动手段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1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______同受教育者已有的______之间的矛盾。

19.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包括______和______。

11.古代社会 现代社会

12.品德规范 个体品德

13.自我教育 发展

14.质量规格 总要求

15.教师 学生

16.学科课程标准教材

17.主体 示范

18.道德要求 品德基础

19.全面总结 专题总结

20.班级授课制有什么意义?

2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23.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20.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意义在于:

(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一个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几十个学生施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系统的知识,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社会化,又能促进学生互相启发,相互帮助,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3)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21.教育的性质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性质的教育。

具体来说,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

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立场的人,集中反映在教育目的上。

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统治和地位,根据政治经济制度的需要,制定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为了使教育按自己的意志施行,千方百计地把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在政治上颁布教育政策和规定办学方向;

在经济上通过拨款等方式来控制学校;

在思想方面,审定教科书,创办各种书刊杂志,以确保思想上的领导权。

(3)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反映在受教育权上,是否能接受教育也是不平等的。

这种不平等受教育权一般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或由受教育者的经济条件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所决定。

22.选择教学方法:

(1)首先依据教学任务。

这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

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由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

就是说,要依据所讲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

此外,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教学风格,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23.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家庭教育不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而是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进行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父母与子女间的特有亲情,使得家庭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方式更有力量;

情感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运用,不但使子女易于接受,还能受到独有的熏陶和感染。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没有固定的模式,比较自由,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育。

四、论述题

2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规律。

论述题

24.德育过程之所以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是因为: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

-方面,德育内容和方法等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会不断地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

在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个人来说,学校和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也要逐渐提高。

(2)青少年由于处于成长时期,思想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或表现为思想进步缓慢,或表现为思想品德忽高忽低,甚至出现偶然的倒退,都属于正常现象,这说明了德育过程的反复性和渐进性。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需要长期反复的教育培养,才能逐步提高。

(4)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四因素经常出现不平衡,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斗争,要求教育者长期抓,既要反复抓还要抓反复。

(5)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正确思想同错误思想、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斗争的长期性、反复性,也决定了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2012年辽宁教师资格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C、调查法教师资格考试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