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535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管村调研报告李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多项指标稳中有升

2014年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17.68亿元,完成收税7530万元,2014年度村级资产总收入2371.82万元,可支配收入1986.38万元,全年总支出1791.22万元。

管理费用支出669.03万元(工资及补贴452.23万元);

村民土地补偿支出131.93万元;

联防经费支出31万元;

文教、卫生支出12.03万元;

创建支出466.75万元;

福利支出59.28万元等。

全年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5.92%,总支出减少1.73%,年度收支结余580.60万元。

(二)主动服务驻地企业,加强双方交流互动

近十年,在嘉定新城发展规划不涉及北管村的大背景下,在社会投资渠道收窄,村务治理支出递增的现实情况下,北管村始终坚持深化企业服务,稳定企业流动,加大民生福利支出,确保村级资产稳中有增。

同时,进一步深化企业党建工作,通过企业QQ群,第一时间听取企业呼声,及时解决企业难题,帮助辖区企业通过环评检测,调解企业纠纷,协助办理上海市居住证,并针对企业员工举办各类公益讲座。

(三)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配合开展土地减量化工作

按照市区两级关于集中建设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工作要求,北管村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充分认识到规划引领转型、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从而倒逼城市发展转型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于年初开始启动减量化工作,通过落实责任、宣传发动,针对减量企业上门走访,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仅2014年全年已完成70亩的减量化任务。

二、以社会治理为突破,提升村域风貌形象

在经济实力稳定增长的同时,北管村结合村域发展现状,不断摸索符合本村村域自治的社会治理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管理中心、会议培训中心、老年健康服务中心、物业保障中心等“四个中心”为抓手,村民组长队伍、联勤队伍、志愿者队伍、新村民管委会等“六支队伍”为基础的综合社会治理平台。

(一)打造平台夯实基础,构建四个中心

1、服务管理中心

服务管理中心是北管村最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窗口,由联勤指挥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组成。

北管村2005年建立警务站,招收了一批以退伍军人为主的人员充实联防队伍,对村里的不良现象起到了一定的打击作用,但对一些顽固的“牛皮癣”却无法根治,有时一个小小的违法问题会牵涉到城管、交警、工商等多个执法部门,不仅执法成本高,协调时间长,而且后续管理效果差,容易出现反复。

2011年,北管村决定建立起一套常态化、长效化、高效便捷的社区管理联合执法新机制,即村级小联勤模式,解决以往执勤管理力度分散、执法权限交叉不清、执法效率效能低下的问题。

作为嘉定新城(马陆镇)第一个村级小联勤平台的联勤指挥中心,划定了“三分钟”响应圈,确保村域问题“即发现、即处置”,为北管村民构建起一道有效的安全屏障。

在全村主要道路、菜场、商业街、外居、村组出入口配置视频监控设备,全村已覆盖100余个摄像头,清晰可视范围为300米,联勤监控室内工作人员24小时实时监控,发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运用“城管通”对讲设备与附近的联勤队员进行联系处置。

随着在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到北管村工作、生活,试图融入这座小小的村落,租房、办证、咨询……大量的需求催生出一个为新村民群体服务的窗口——社区服务中心。

这是一个集新村民办证、房屋租赁协议签订、计划生育政策解读、司法调解、劳动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窗口,在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墙上,展示了村域人口分布总表,涵盖各村组、外居中心和企业居住中心的人员分布,便于村委会掌握各区域人员流动情况。

2、老年健康服务中心

新村民来了,北管本地的年轻人却走出去了,留守村里的大都是老年人,由于老龄人口比重较大,为满足老年群体不同需求,村里成立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先后建立起健身、舞蹈、门球等室外活动场所,以及戏曲、棋牌、读书阅览等室内活动室。

同时,村里为孤寡老人建设了托老所,满足部分失独老人的晚年居住需求。

3、会议培训中心

会议培训中心是让更多村民、新村民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村务实事的窗口,全村每月在会议培训中心开展从村干部到村民组长、党员、志愿者、新村民、企业商业业主等八大类人群的常规培训,为各类群体搭建平等的交流平台,使村域百姓共同关注村域自治,共同改善村域治理状况。

4、物业保障中心

作为村域水电维修的窗口部门,北管村物业保障中心肩负着百姓家庭、外居中心、商业街等各区域的后勤维护职责,北管村正不断升级和改善物业保障中心的功能定位,使之逐步成为规范化的运营窗口。

(二)广泛动员尝试自治,组建六支队伍

在“四个中心”的平台之上,北管村充分发挥人的力量,激发社会活力,开展社会动员,建立了村民组长队伍、联勤队伍、志愿者队伍、文体娱乐队伍、新村民服务和管理委员会、商业街业主委员会等六支队伍,在实践中探索基层自治模式。

1、村民组长队伍

北管村现有自然村组11个,按照一组一长原则,共设置11名村民组长,全部为男性专职人员,平均年龄50岁,日常职责涵盖了村民自治、外口管理、计生、治安防范、卫生环境整治、维稳、土地管理、企业消防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等诸多方面工作。

2、联勤队伍

联勤队伍包括联勤指挥中心人员6名,联勤执法队员6人,下设10个执勤班组,以四班三运转的模式确保24小时有执法力量进行流动巡查,并采取三级响应运作模式,一级响应模式(常态化模式)由联勤班组按责任区域开展网格化联勤巡逻,对各类案事件做到“即发现、即处置”;

二级响应模式是根据实际执法需要,召集所有联勤队员,开展综合整治;

三级响应模式,即汇报镇联勤大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3、志愿者队伍

社区管理志愿者队伍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社区协管员、联防队员、老党员、老干部、企业代表组成,共计140人,各有分工,分别是:

社区治安巡访、驻点守护、消防安全、物业管理、人民调解、重点人员帮教。

每支队伍都由村委条线干部担任组长,明确每一名志愿者的岗位职责和任务要求,并定期进行志愿者培训和演练。

4、文体娱乐队伍

文体娱乐队伍由村民自发组织,包括老年健身队伍20人;

门球运动队伍10人;

戏曲沙龙队伍15人。

三支队伍由群众推选代表,组织团队开展活动、参加比赛。

5、新村民服务和管理委员会

2013年6月1日成立的新村民党支部、管委会,全面铺开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形式。

新村民党支部、管委会在全村村民组设有10个联络点,共由16名新村民代表组成。

配合村党总支开展工作,并为新村民群体提供面对面、内容丰富的信息宣传服务,以及上门走访、日常维修等各类其他服务。

6、商业街业主委员会

针对北管村商业街的自我管理,村委会挑选思想素质高、乐于助人的商业街业主10名,并征求广大业主意见,通过后成为业主自我管理委员会成员。

带头树立和谐的经营秩序,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倾听业主呼声,收集意见、建议,并代表业主与村委会加强交流,互通有无。

(三)积极探索多元治理,拓展三种模式

1、以德为先,用德育开展引导

仓廪实而知礼节。

经济发展起来了,人的思想也要随之进步,这是北管村书记沈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开展社会治理,光硬来不行,以德为先、统一思想才是题中要义。

在北管,会议培训中心大中小三个会议室每天都不会空着,从村干部到村民组长,从党员到新村民,从企业主到商业主,村里的各类人群都会定期在这里“充电”。

上至国计民生、下到村里修路造房,各种信息在这里通报,各类培训在这里举办。

无论是本地村民,还是外来人员,文化素质不高,耐性有限,所以,会议培训时间不长,却与参会对象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能吸引各类群体自觉自愿按时前来参会。

在村里,共产党员的身份认同感相对而言更高,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党员,在村里说话有分量,而且很多都保有上一辈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他们能够成为引领社会风气、弘扬正能量的带头人。

北管村每周开一次党员大会,通报村域发展建设情况,借由党员之口做信息的二次传播。

每半年,还会专题召开80后党员座谈会,这些人户籍在村里,大都在市区工作,思维活跃、思想开放,请他们回来,听听年轻人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对村干部们很有启发。

2、有的放矢,试点封闭式管理

北管村不断摸索村民组的村组自治,并结合各村组特色,开展相应的自治尝试。

姚家村民组是北管村首个封闭式管理试点村组。

经过村民代表表决,结合姚家组的地理优势,北管村在姚家组开展村民自我管理。

通过安装门禁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使出入该村组的人员信息得到更全面的掌握,减少车辆的流入量,降低了村组治安案件的发生率。

3、以人为本,打造村级商业圈

北管村商业街是村委会为解决村民购物就近就便而探索的一项全新治理模式,整个商业街共有106间店铺,全部为村集体资产,2014年,村委会将商业街店面统一标牌、规范停车区域、铺设黑色路面,使商业街整体运作更加有序整洁。

商业街沿线囊括了作为上海市规范化管理的星级菜场,村委会派专员负责菜场及周边区域的管理工作,使得菜场内外的管理始终井然有序,吸引周边几个村的百姓前来购物。

三、村级经济与社会治理并进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北管村先人一步,在探索经济发展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搭平台、建队伍、重引导,多管齐下,使得北管村保持着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

(一)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北管村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铺设村中道路的黑色路面,修缮受损道路,架设限高屏障,畅通辖区通道,合理梳理车流,以“堵”化“疏”,切实便利百姓出行。

同时,对商业街进行统一格局改造,整改跨门经营、督促整改营业卫生环境,保障群众饮食、生活安全。

日常通过加强人性化沟通与常态化巡查巩固改造成果,惠及广大村民。

(二)治安难题得到破解

通过调取查询人口信息系统中的新村民信息,多次辅助公安机关准确抓获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员,节约了公共成本;

通过全村24小时动态监控与村干部、联勤队员每日安全巡逻,北管村案件发案量明显下降,最好的时候,案件量降低58.6%;

通过日防队、平安志愿者每日多次村组巡逻,进一步拓宽和畅通村级动态的宣传,获得村民的广泛认可,大量志愿者、联勤队员被村民推选为村民代表,形成全民互动的良好氛围。

(三)新老村民和谐相处

新村民与本地村民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大部分是因为生活习惯和观念意识上的差异,有些更是因为语言不通造成的误解。

通过新村民管委会的运作,配合村委会共同推进工作,新村民积极主动融入村级共治网络,与本地村民时常互通有无,时间一长,村里把新村民当作自家人,新村民也把村里当作自己的家。

互相沟通的多了,事情摆开了,说清了,矛盾纠纷也就化解了,形成新老村民共建家园的和谐景象。

(四)村民满意程度提高

基础设施升级了,村里的硬件环境好了,居住环境也更安全了,村民们生活得舒心;

有了文体娱乐队伍、志愿者队伍,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充实。

村党总支开设了“村民手机短信”平台和微信公共平台,发送信息动态、办事指南、管理要求等内容,让村民第一时间掌握各类服务信息。

无论哪类人群,在北管,都被纳入培训会议的对象,接受有针对性的知识培训,受到了村民和新村民的高度好评。

物质、精神双丰收,北管村民们生活得滋润而充实,满意度、幸福感今非昔比。

当前,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经济已经走出了高速发展的最初阶段,进入发展新常态,在这一阶段,社会治理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需要社会治理为其赢得更大的空间。

北管村积极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继续探索村级经济与社会治理发展并进的村级模式,并在摸索中不断创新,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深化各项措施,为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丽乡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