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628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docx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DOC

第一课李大钊在天津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大钊在天津革命活动的踪迹。

2.知道李大钊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3.知道李大钊是最早在天津播撒革命火种的人,为天津培养了一大

批革命有生力量。

4.激发学生对李大钊的敬仰之情,学习他的革命精神,为祖国的繁

荣发展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了解李大钊在天津革命活动的踪迹知道李大钊是最早在天津播撒革命火种的人。

教学难点:

知道李大钊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李大钊是最早在天津,播撒革命火种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字守常。

河北省乐亭县人。

1907年夏至1913年夏,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

1913年底东渡日本留学。

在日期间,曾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卖国的斗争。

1920年春,和陈独秀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

同年10月,在北京创建共产党小组,11月小组改称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任书记。

中共一

大后,成立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任书记,负责领导北京和北方地区党的工作。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缉,遂避入苏联驻北京大使馆兵营,继续坚持斗争。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等60余人被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二、初读课文,体会文中的主要内容。

三、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

四、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课件出示“十月革命”简介。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

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六、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同学分享。

作业:

查找周恩来和觉悟社的资料

第二课周恩来与觉悟社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津是对周恩来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的地方。

他和爱国进步学生在天津开创了觉悟社。

2.学习觉悟社的精神、宗旨、任务等,以及周恩来带领觉悟社全体成员开展反帝爱国斗争。

3.激发学生学习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觉悟社的精神、宗旨、任务等,以及周恩来带领觉悟社全体成员开展反帝爱国斗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浏览

师:

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

(课件按顺序播放:

周总理从寻求真理——1912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剪掉发辫、1914

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五四运动时、法国勤工俭学、巴黎住所门前。

革命征程——1924

年从欧洲回国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领到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长征到达陕北、红

军时期、西安事变、抗战初期、重庆时期、国民党还都南京后1946年5月3日在南京中共代表团驻地梅园新村十七号院内、解放战争时期。

以及建国后的照片共20张。

背景音乐诗朗诵“你是这样的人”)

生:

周恩来总理。

(板书:

周恩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周总理50多年的革命生涯,通国家同命运,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彰显一代伟人的崇高品格。

再加上配乐诗朗诵“你是这样的人”强烈地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汇报

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深入了解周总理。

请汇报我们的课前调查。

(调查表)

总理生平事件

时间

地点

事件

你的感受

生1:

1910年,在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故事。

给我的感受是他是个有志少年,从小立志,为国为民,发奋读书。

生2:

1948年,在西柏坡,当泥瓦匠故事。

给我的感受是总理体察民情,想人民所想,从一点小事做起,表现出对人民的深厚情谊,真不愧是受人景仰、爱戴的时代伟人。

生3: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记者与周总理握手的故事。

给我的感受是总理对待国际人是友好的,但对于纯粹使人难堪是一点情面不讲,突出了总理的睿智和为人做事的滴水不漏。

生4:

„„

师:

通过大家方方面面的资料汇报,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现在的感受?

生:

周总理勤奋、爱民、平易近人。

周总理爱国,为国家操劳一生,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周总理,您不愧是我们的好总理!

周总理,您太伟大了!

对待人民如亲人,对待列强不屈不挠。

……

三、学习

师:

我们天津是周总理的第二故乡,

周总理在这里又做了哪些革命工作呢?

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

觉悟社的由来——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暴发,周恩来积极投入到运动中,负责主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8月北洋军阀残酷镇压爱国运动,周恩来等代表天津学联和女界爱国同志会赴京请愿。

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周恩来提议从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两个团体里选出一些骨干分子组织更严密的团体,从事科学和新思潮的研究,这个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

师:

看了刚才的短片你知道了什么?

生5:

觉悟社的由来

师:

板书(觉悟社)

生6:

周恩来负责主办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

师:

课件(天津联合会会报)

生7:

觉悟社成员是从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两个团体里选出的骨干分子。

师:

课件(为了体现男女平等,觉悟社选出男女各10名,有周恩来、马骏、邓颖超、郭隆真、刘清扬等和当时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的会标)

师:

觉悟社成立后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呢?

我们打开书9—11页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每组学到的知识。

组1:

觉悟社成立后提出了觉悟社的精神、任务、办社宗旨。

师:

板书(觉悟:

爱国、民主、科学、创新的精神。

觉悟社任务:

反帝反封建,灌输世界新思潮。

觉悟社宗旨:

本着“革心”“革新”的精神,求大家的“自觉”“自决”。

师:

“革心”“革新”、“自觉”“自决”是什么意思?

(课件:

“革新”就是改造世界改造旧的社会。

“革心”就是改造自己改变观念。

“自觉”,们要自己自觉自愿的觉悟。

“自决”,我们要自己决定我们自己的命运。

组2:

觉悟社创办了社歌。

(世界潮流汹涌澎湃,来到中华大地。

社会革命,阶级斗争,青年齐努力。

二十几个同志们,大家携手作先驱。

奋斗、牺牲是精神,推翻恶势力。

组3:

1920年1月20日周恩来主编的觉悟社社刊《觉悟》出版。

师:

课件

小结:

周恩来不但是领导了运动的实践,而且在思想上的追求在当时来讲是最先进的思——马克思主义。

他把自我思想改造和肩负改造社会结合起来。

组5:

周恩来的笔名叫“伍豪”。

师:

他为什么叫“伍豪”,原因是什么?

生8:

为了斗争的需要,周恩来先后三次组织觉悟社会议,总结觉悟社成立以来的工作决定社员发表文章不用真名,而用代号。

用纸条抓阄,周恩来抓到的是5号,后来周恩来发表文章,甚至当国家领导以后都用5号的谐音“伍豪”为化名。

组6:

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等4位代表被捕,写下了《警厅拘留记》《检厅日录》。

师: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情况,课件播放。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想对周总理说的?

生:

周总理有组织能力、号召能力、创新能力,我要向总理学习。

周总理有方法,敢于承担责任。

周总理不怕苦、英勇不屈的拳拳爱国主义革命精神,我们会继承和发扬。

……

四、升华

师:

下面我们就再一次来回顾周总理的伟大历史光辉足迹。

(课件:

周总理在课堂上、在南开大学、《一元钱》剧照、南开大学塑像、周邓纪念馆诗词、同“铁人”王进喜亲切交谈、与小朋友、会见美籍华人杨振宁、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

和来华访问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的图片。

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师:

周总理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的一生为世人景仰、敬佩。

板书设计:

周恩来与觉悟社

爱国反帝民主反封建

科学灌输世界创新

新思潮本着“革心”“革新”的精神,求大家的“自觉”“自决”。

授课日期:

课后随笔:

第三课天津有了共产党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建立及领导天津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史实。

2.了解中共天津地委领导工人、农民革命运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社会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3.在了解天津早期共产党员在白色恐怖下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斗争故事后,激发学生对革命先驱的崇敬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建立及领导天津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史实。

教学难点:

在了解天津早期共产党员在白色恐怖下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斗争故事后,激发学生对革命先驱的崇敬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跟着海爷爷到天津历史纪念馆去参观。

课件出示:

中共天津市历史纪念馆是在原中共天津建党纪念馆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座落在和平区山西路98号,是天津市唯一的地方党史展馆,同时也是天津市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基地。

二自由读课文,理解体会文中所介绍内容。

三、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四、讨论

五、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预习第四课《天津的抗日斗争》

授课日期:

课后随笔:

第四课天津的抗日斗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天津抗日斗争的简单历史,知道“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等事件。

2.知道侵华日军在天津犯下的滔天大罪,立志学好本领,长大保卫自己的祖国。

3.知道修建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为重点的三个标志性建筑的目的,理解《国歌》的意义。

教学重点:

知道侵华日军在天津犯下的滔天大罪,立志学好本领,长大保卫自己的祖国。

教学难点:

理解《国歌》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

九一八事变纪念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

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称为“国耻日”。

一二·九: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抗日救亡爱国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发动华北事变,企图使冀、鲁、晋、察、绥五省脱离中国,由日本控制。

国民党政府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华

北特殊化”要求。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和《为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及蒋介石出卖中国出卖华北宣言》,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日救国。

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北平市学生联合会率领

北平6000余人举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国民党出动大批军警进行镇压,打伤和逮捕了许多学生。

次日,北平学联组织全市学生举行总罢课,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斗争。

16日,学生和市民1万余人又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迫使国民党当局推迟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

之后,

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

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七七事变: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还有可能是2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

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无奈还击。

这便掀开了日中战争的序幕。

日本皇军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到1936年,日军及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

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

7月,天津沦陷。

二、自由读课文,理解体会文中所介绍内容。

三、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

四、讨论

五、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

教师小结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

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胜利了!

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长眠在地下的那些抗战烈士,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

为了纪念中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市在蓟县罗庄子镇金水泉山,修建了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为重点的三个标志性建筑。

目的是促进和平、

警示战争,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牢记使命、复兴中华。

我们要居安思危呀!

现在同学们是不是更加理解国歌的含义了呢?

七:

全体起立,唱国歌

作业:

预习第五课《永远的丰碑吉鸿昌》

授课日期:

课后随笔:

第五课永远的丰碑吉鸿昌

教学目标

1.了解吉鸿昌将军的生平事迹。

知道贯穿吉鸿昌生平事迹的一条主线就是“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人民”。

知道吉鸿昌将军是一位有着铮铮傲骨的伟大爱国主义者。

2.通过课前调查和课后实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和与人团结协作的交流能力。

3.激发学生对吉鸿昌将军的敬仰之情,学习他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

教学重点:

了解吉鸿昌将军的生平事迹。

知道贯穿吉鸿昌生平事迹的一条主线就是“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人民”。

知道吉鸿昌将军是一位有着铮铮傲骨的伟大爱国主义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吉鸿昌将军的敬仰之情,学习他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

吉鸿昌1913年入冯玉祥部,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

1930年9

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

“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

”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及墓地可参观凭吊。

二、由读课文,理解体会文中所介绍内容。

三、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

四、讨论

1.、文中的几个关于吉鸿昌将军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2、我们该向吉鸿昌将军学习什么?

五、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吉鸿昌将军英勇的一生,了解了一位正直、坚毅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将军。

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回报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

作业:

预习第六课会馆和早期的对外贸易

授课日期:

课后随笔:

第六课会馆和早期的对外贸易

教学目标

1.知道明清之际,旅津的各地客商为了维护他们自身利益和扶助同乡,在天津建立了许多会馆和公所。

知道会馆是民间组织,是同乡商人的俱乐部。

知道天津当初建有的会馆和最早会馆。

知道1858年(清咸丰八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从此开始了对外贸易。

知道天津港口自1861年正式开放,当年就有100多艘外轮装载着5万吨货物来津,到1899

年进出口的商船达1000多艘,总吨数达150多万吨。

知道天津的对外贸易中,进口的商品主要有纺织品、石油、五金、化学制品、纸张、轻重工业器材及大米、小麦等,进口货物大都销往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出口的商品主要有棉花、羊毛、皮货、猪鬃、花生、鸡蛋、药材、豆类等。

知道随着天津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的不断增加,在20世纪初,华人还开办了许多贸易行,从而大大提升了天津的进出口贸易,出现了诸如草帽、草帽缏、地毯等一批世界知名产品。

知道天津口岸的开通沟通了中国广大农村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

知道到20世纪30年代,天津的进出口贸易额居华北第一、全国第二。

进出口贸易成为天津重要的经济支柱,天津成为北方最大的贸易口岸。

2.通过了解天津的会馆和天津早期的进出口贸易,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能力。

通过参观、访问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

3.通过了解天津的会馆和早期的对外贸易,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会馆及其作用和意义,尤其是广东会馆;知道《天津条约》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天津的会馆和早期的对外贸易,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

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

始设于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

嘉靖、万历时期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

明清时期的会馆大体可分为3种:

北京的大多数会馆,主要为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故又称为试馆;北京的少数会馆和苏州、汉口、上海等工商业城市的大多数会馆,是以工商业者、行帮为主体的同乡会馆;四川的大多数会馆,是入清以后由陕西、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迁来的客民建立的同乡移民会馆。

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设于北京。

这一时期的北京会馆,主要以地域关系作为建馆的基础,是一种同乡组织,与工商业者绝少关系。

明中叶以后,具有工商业性质的会馆大量出现,会馆制度开始从单纯的同乡组织向工商业组织发展。

后期的工商业会馆还可能同中国古代的纲运制度有着渊源关系。

明代后

期,工商性质的会馆虽占很大比重,但这些工商业会馆仍保持着浓厚的地域观念,绝大多数仍然是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

即使到了清代后期,突破地域界限的行业性会馆仍然只是相当个别的。

此时出现的一些超地域的行业组织,大多以同业公会的面目出现。

明清时期大

量工商业会馆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

但会馆与乡土观念及封建势力的结合,也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自由读课文,理解体会文中所介绍内容。

三、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

四、讨论

1、你知道的天津的商业的发展

2、《南京条约》的签订说明了什么

五、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教师小结

授课日期:

课后随笔:

第七课享誉世界的“玉沙”芦盐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津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适合制盐业的发展,制盐业又促

进了天津城市的发展。

2.知道天津制盐业发展的简单历程。

3.知道天津长芦盐品质优秀、品种丰富、享誉国内外。

教学重点:

知道天津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适合制盐业的发展,制盐业又促进了天津城市的发展。

教学难点:

知道天津制盐业发展的简单历程。

教学过程:

导入:

传说天津附近海域的水不是咸的,后来变咸是因为„„

一、自由读课文,理解体会文中所介绍内容。

1、煎盐是怎么回事?

2、天津制盐业发展的四大有利条件是什么?

(A、气候适宜B、地势优越C、人口集中

D、交通发达)

三、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天津的制盐工业,不仅在国内,在全世界也占据重要地位,早在天津城市形成之前,沿海滩涂的制盐作坊,就开始聚集着许多居民,这些星散的制盐社区,逐渐形成史前期的天津城市。

明清时代开始,制盐业开始集中,贩盐出现垄断,朝廷看到制盐、贩盐的巨大利润,开始制定戒律,将制盐业和贩盐业收归国有,并派出官员负责管理,对制盐、贩盐颁发执照,从此出现了官盐和私盐的区别。

官盐,得到官家颁发经营特权的工商业,得到政府保护,而制

造私盐和私自贩盐,都要受到严惩。

天津盐业,元代已经初具规模,到了明代,制盐贩盐已经成了天津的支柱产业。

明代时长芦盐,已经成了一个品牌。

明代洪武二年(1369)朝廷设立盐运使司,对制盐、贩盐实行集中管理,彼时,长芦盐以“引”为计量单位,每“引”250斤,彼时长芦每年产量一万八千八百引,折合产量2350吨,满足了全国消费。

制盐、贩盐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明、清两代,全国每年税收4000万两,而制盐、贩盐的税收约400万两,是全国税收金额的10%,可见制盐、贩盐在彼时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朝廷为了对制盐、贩盐加强管理,将权限收归国家,不仅制盐要有朝廷的允许,贩盐也要由朝廷批准。

清代制盐极盛时期,长芦盐田广延120里,基本上就是现在从唐山到天津的距离了。

盐主向朝廷缴纳巨额贡银,取得制盐权,盐商更要以巨额贡银取得贩盐权。

盐商的

贩盐权,是有限定的,贩盐多少,经营地区在什么地方,绝对不可超越朝廷的限定,越过限定,以贩私盐论罪。

无论是制私盐,还是贩卖私盐,一经发现,格杀勿论,一点斡旋的余地也没有。

制盐、贩盐为朝廷创造了巨额的税金,承包制盐的盐主,贩盐的盐商更有巨额的效益,天津将取得朝廷批准的贩盐商人,称为盐商,天津盐商几年时间聚敛巨额钱财,在天津形成了盐商效应。

他们左右经济,干预政治,其中也有一些人热心慈善,附庸风雅,赞助文化事业,收集艺术品,“养”书画家,对于发展天津文化艺术事业,留下了历史财富。

制盐、贩盐,属于垄断行业,利润巨大,官商勾结,剥削残酷,明清两代盐商形成强大势力,朝廷对此百般戒备,不仅戒备盐商干预政治,还规定盐商后人三世不可入科举,断了盐商后人的官路。

天津几位大盐商,原籍多是江南,他们先向朝廷纳贡,取得贩盐特权,然后迁居天津,只等着日进斗金,闷头大发财了。

盐商们发了财,尽兴享受,自然先是兴建庄园,天津有名的水西村,为清代天津盐商巨富查日乾、查为仁父子所建。

查家祖籍安徽,祖上移居浙江海宁,贩盐致富。

明王朝建都北京后,海宁查家的盐务拓展至京津一带,并在商务与仕途上兼有发展,成为京城豪富,显赫一时。

天津水西村占地数百亩,园内楼宇亭台,错落有致,假山流水,花圃草地,树木成荫,俨然一座宫廷花园。

查姓家庭住在水西村里,自然享尽荣华富贵,到底他们还信仰儒家学说,有了财势,附庸风雅,为本地名士提供一个安心艺术创作的环境,类若现在的创作基地,

而且还养着许多民间艺人,为他们解除温饱之忧,专心从事艺术创作。

据老辈人对我们说,

天津的刻砖艺术能够发展成熟,水西村功不可没。

水西村里就养着一批刻砖艺人,以装饰园林为业,为水西村主人刻砖雕花,如此多少年在水西村里劳作,后来成就了不少的刻砖名家。

水西村还是天津书画家云集的地方,类如后来的画院。

水西村主人以礼相待,供给膳饮,提供文房四宝,请画家们专心创作,而且收购名家作品,收为珍藏。

水西村不仅对天津书画界的发展做出贡献,还为天津餐饮业留下珍贵财富,水西村主人每天宴请宾客,如此就创造了许多名馔,现在的天津菜系,许多名菜就是当年水西村的菜品。

天津盐商发了财,到底没忘奉献社会,天津盐商发了财没有移居国外,没有买官,没有横行乡里,反而教育后辈读书做人。

天津查家的后辈,一些人成了著名作家、教育家,上世纪

50年代,查良铮(穆旦)先生在南开大学任教。

四、讨论

1、天津的制盐业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把天津生产的盐冠以“长芦”二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