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256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其次,经典之作的品味应该是高雅的,不俗气,不晦涩,是“奇”而“正”、“雅”而“深”。

再次,经典之作所书写的文字内容应该具有文化品味,使人的心性得以陶冶与净化。

最后,经典之作往往有创作时的“故事”可讲,例如“三大行书”便有大家创作时丰富的故事背景。

这些因素都极大的丰富了经典之作的人文内涵,这是对艺术形式的超越和意义的追加。

正是上述因素,使书法经典成为书法艺术独特的浓缩表现形式。

通过这一艺术形式,我们可以看到书法艺术的高度与广度,它本身也成为特定时代、特定书法大家、特定创作背景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

刘宗超:

走出“平原”创造经典--张海《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读后

1.下列对“书法经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法经典具有独特性和深厚性,是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和最完美的作品。

B.书法经典的典范性和渐变性,确保了书法艺术的纯洁性,制约和净化了艺术家的个性表现。

C.书法经典的“原创性”使其具有永恒色彩的、超越性的典范形式。

D.书法经典虽为精华形式,但不利于创作主体自由的发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从“经典”的字源意义出发,再从四个方面论证“书法经典”的丰富内涵,最后总结其价值意义。

B.文章用宋代“刻帖”这一事实论据论证了书法经典具有极强的示范性。

C.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方式论述观点,第五段利用层进的方式。

D.文章在论述书法经典的人文情怀时采用了引证法和例证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法经典的“原创性”既保证了它是开放的体系,又丰富和维护了经典的价值。

B.一幅书法作品如果文字内容具有品味,能陶冶与净化人的心性,就是经典之作。

C.经典之作应该走“奇”而“正”的路子,具有“奇”“正”“雅”“深”的品味。

D.书法经典的示范性、典范性、渐变性、“原创性”及丰富的人文情怀,使之成为书法艺术独特的浓缩表现形式。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市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产生的垃圾,应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需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垃圾压缩车收集垃圾时,应做到密闭收集,防止二次污染环境,收集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洁收集容器和分类垃圾桶。

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时,应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内置垃圾袋,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

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

投放后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滋生蚊蝇。

(摘编自“XX百科”等)

材料二:

最近,继上海之后,49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试点。

根据住建部等部门的计划,到2021年年底,将在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所以,很多人在分析预测,垃圾分类有望带动2000亿元行业新风口。

从小程序识别垃圾、智能垃圾箱到智能分拣,似乎一个新的行业就要出现了。

那么,如何才能建好这个市场体系,过去历史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物资紧缺,所以建立起了一套国有体制的废旧物品回收系统,回收废旧物资再利用,帮助国家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后,国有的废品回收体系没落了,而市场化的、更加高效的废品回收体系取而代之。

改革开放后,来自河南信阳固始县、河北和四川等地的农民到达北京后,开始依靠买卖废品为生。

20世纪80年代,这个由外来谋生农民搭建的废品回收网络,从社区甚至垃圾箱开始,实现了高效的废品回收、集中,再到末端再生利用,整个链条实现了无缝衔接。

可以说,这些人是城市的清道夫。

202X年左右,北京的废品回收从业人员达到历史高峰,近30万人分散在废品回收、分类和再利用各个环节。

其他大城市的情况也与北京类似,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一直拥有较高的废品回收率。

除首尔之外,东京、新加坡、纽约等城市的再利用率均低于北京。

现在很多人在谈垃圾的智能识别,而我国20世纪的废品收购者早就会判断型号、材质、塑料的种类,甚至洗衣机电机是铜是铝,他们都能高效区分。

他们的下游——收购市场中,废纸、废铜分门别类,塑料制品甚至分为好几个类别。

所以,中国原本的市场化的、成熟的废品回收体系,在这一波垃圾分类中,不应该缺位。

新的更高技术、更大规模的市场化,应该吸纳这个行业过去成熟的流程、专业能力。

(摘编自刘远举《高大上的垃圾分类风口,不应忘记拾荒者》,2021年7月22日“央视网”)

材料三: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20世纪60年代严重的环境污染“逼”出了日本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

在号称垃圾分类标准“最严格”的日本,垃圾分类已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技能”。

在日本,如果垃圾回收人员发现垃圾分类得不合理,可不予回收。

如果谁家的垃圾分类不当而被拒收,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情节严重的“不法投弃”则会被通知警方出面处理。

如果乱丢垃圾,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坐牢。

日本的儿童打小就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

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

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

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

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

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

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摘编自2021年5月20日“北青网”等)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常垃圾→分类储存、搬运→公共资源。

B.垃圾分类→成分构成、产生量→物尽其用。

C.密封收集垃圾→防止再污染→及时全面清理作业现场。

D.垃圾→分类投放到特定区域→盖好垃圾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继上海率先实行垃圾分类之后,国内其他49个城市也开始垃圾分类试点。

垃圾分类带动了与垃圾分类相关新行业的发展。

B.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20世纪以买卖废品为生的来自河南、河北和四川等地的农民使北京的废品再利用率超越东京、新加坡等大城市。

C.在建立我国垃圾分类体系,践行垃圾分类理念的实践中,日本严格的分类标准、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垃圾分类的重视,都值得我们学习。

D.日本曾经历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促使其拥有了世界一流的环保技术和节能技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的意识如今已深入人心。

6、我国要构建良好的垃圾分类秩序,可向日本借鉴哪些方面的经验?

请简要概括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师戒

刘庆华

杨三枪是一位老猎人,他带有一个徒弟,外号叫田憨皮。

  每当进山打猎,田憨皮便握着一根光秃秃的棍子跟在杨三枪身后。

遇上猎物,田憨皮端起棍子模仿杨三枪,眯着一只眼睛瞄准目标。

杨三枪手中的枪响后,前方猎物倒下。

紧接着,杨三枪便问田憨皮那句重复了不下一百遍的话:

“刚才你瞄准了吗?

  “瞄准了。

”田憨皮回答。

  “可我明明看到你的枪口偏了!

”杨三枪鼓起眼睛喝道,“一年瞄不准,你就一年别想摸真枪!

”杨三枪满脸愠色。

这是他师承一脉的授徒方式,打猎用的火药都是自己制作,工序复杂而危险,故倍加珍惜火药,从不让徒弟真枪实弹地演练。

  杨三枪有一条雷打不变的师戒——出猎不打三春鸟,鸟崽窝里盼娘归。

并有一个原则:

每次进山不超过三枪。

  跟随杨三枪打猎的时间长了,田憨皮慢慢悟出了一个理论:

速度取决于角度,眼力取决于定力,枪法取决于打法。

每当发现猎物,他便竭力克制躁动的情绪,动作敏捷、神情专注地端起棍子瞄准目标的要害部位。

杨三枪发觉田憨皮不再像以前那樣心浮气躁,“枪法”有了很大进步。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田憨皮依然握着那根光滑的棍子跟着杨三枪出猎,毫无半句怨言。

这天进山后,杨三枪突然把鸟枪交给田憨皮,“今天这三枪由你来打,如果有两枪打中目标,你就可以出师了。

否则,你回家挑着大米来再学。

  田憨皮兴奋地接过鸟枪潜进密林,在一道山梁后面发现了目标。

田憨皮手中的枪响了,前后不到三秒钟,一只黄猄倒在林子里。

杨三枪走过去提起倒毙的黄猄说:

“这一枪打得不错,继续!

  两人穿过一片树林,田憨皮发现山沟里有一只长尾山鸡,毫不犹豫地举枪射击。

随着一声枪响,山鸡连惨叫声都未发出,翅膀扑腾几下后,不再动弹。

  杨三枪弯腰捡起山鸡,发现沟里有一窝温暖的山鸡蛋,顿时脸色铁青。

  两枪连中猎物,田憨皮心中窃喜,不无傲气地问杨三枪:

“师傅,还要我打一枪吗?

  杨三枪面无表情地点头。

  师徒俩来到一片坡地,看到一头大野猪带着三头小猪崽在啃地瓜。

田憨皮两眼发光,射箭般地躬腰前进。

野猪似乎听到了声响,拔腿便逃。

“砰!

”枪响了。

大野猪栽倒在地,突然爬起来继续狂奔,几头小猪崽惊慌地跟着奔跑。

见此,田憨皮拿起棍子追赶。

  杨三枪一声喝令:

“回来!

  田憨皮悻悻返回,“师傅,怎么啦?

  “既然你一枪没打死它,说明它命大,那就放了它们!

”杨三枪严厉地说。

  “师傅,我可以出师了吗?

”田憨皮问。

  “你今天的考试不及格,回家挑大米来,继续学!

”杨三枪郑重地说。

  一个月后,杨三枪再次考核田憨皮。

在密林中,田憨皮第一枪便猎获了一只飞奔的果子狸。

接着,他发现一只肚子滚圆行动缓慢的兔子,开了第二枪。

师徒俩走近一看,兔子却毫发无损地趴在地上,一会儿便生下了几只小兔。

田憨皮问杨三枪:

  杨三枪摇摇头,微笑地说:

“你可以出师了。

  田憨皮回到了家乡的十里大山,闲时背着鸟枪,严格遵循师戒上山狩猎。

一天,他在山林里发现一只硕大的豺狗,顿时怒火中烧,脑海中浮现起母亲的埋怨声:

“今天豺狗又下山叼走了一只母鸡,你学会打猎有个屁用!

”他曾多次追剿豺狗,却频频失手。

豺狗非常狡猾,善打游击,你追它跑,你退它进,你休它扰,防不胜防。

他曾尝试用母鸡引诱,豺狗却不上钩,让他恼羞成怒。

  田憨皮举枪瞄准豺狗,在手指即将扣下扳机的一霎那,他发现豺狗的眼睛死死盯着枪口一动不动,眼里露出一丝乞怜的神情。

田憨皮猛然一怔,手指松开扳机,端着枪从侧面绕过去,一步步逼近目标。

豺狗沿着树杆兜圈,嗓子里发出焦急的“汪汪”声。

距离豺狗约十来米时,眼前的情景让田憨皮大吃一惊,庆幸没有开枪违背师戒。

田憨皮盯了一眼豺狗,背起鸟枪转身走了。

  说来也怪,后来几年里他家的母鸡很少被豺狗叼吃。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13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三枪之所以叫杨三枪,是因为他每次进山不超过三枪。

文中描写杨三枪发现温暖的山鸡蛋时脸色铁青,阻止田憨皮追杀野猪,甚至说他考试不合格,这些都表现了他内心的良善和对师戒的践行。

B、小说塑造人物生动形象,手法多变,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田憨皮考试时的兴奋。

C、杨三枪从不让徒弟真枪实弹地演练,只是因为打猎用的火药都是他自己制作,工序复杂而危险,火药也显得格外珍惜。

D、小说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从前部分对田憨皮进行考核到后部分田憨皮考核成功,展现出田憨皮对师戒理解的变化过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8、小说题目为什么要叫“师戒”?

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9、田憨皮为什么会放了恨之入骨的豺狗?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憕,天宝末,礼部尚书、东部留守。

安禄山陷东都,遇害,累赠太尉,谥曰忠懿。

憕孙寀,元和朝,位至给事中。

寀子敬方,文宗朝,诚议大夫。

敬方子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以收复功为谏议大夫。

琪即縠之子也,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

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

赋尾云:

“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

”铎览而骇之,曰:

“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谿父子以文学知名。

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

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谓琪曰:

“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

可畏也。

”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

天复初,应博学弘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遗、殿中侍御史。

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

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陈经国之要。

琪因上疏曰:

“臣闻王者富有兆民,深居九重,所重患者,百姓凋耗而不知,四海困穷而莫救,下情不得上达,群臣不敢指言。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何议而不臧?

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靖也。

以太子太傅致仕。

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节选自《五代史•卷五十八列传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B.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C.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D.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赠,古代皇帝为已死官员加封官爵称号。

《清史稿•岳起传》:

“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

B.辟,征召。

本指由中央官署征聘某人,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在文中含义则是“授予……官职”。

C.同光,与文中“天复”都是用以纪年的年号,汉武帝以后,帝王“称帝改元”时,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年号。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与《张衡传》中的“下车”、“乞骸骨”的意思一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琪乃簪缨世胄,出身名门。

先祖中有多人曾在朝廷中担任显要官职,有的忠烈垂范,有的功勋卓著。

B.李琪博学多才,堪称文坛俊杰。

他十三岁就因辞赋为晋公所知,在晋公偷偷测试他时,其文思才学让晋公大为称赞。

C.李琪擅长作文,当时一些文士的辞赋不能及时表现主题,李琪却能“入句见题”,得到李谿赞赏,李琪因此更加出名。

D.李琪擅长政论,仕途却最终受挫。

庄宗欣赏他的奏书言策,任命其为国计使,后又直升辅相,不久因祸起萧墙而停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

(5分)

(2)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

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潭州

【唐】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①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①承尘:

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

第一句由过去之景写起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湘泪浅深滋竹色”一句隐晦曲折的表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

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

“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在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

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15.颔联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妙,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可与《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圣明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而普通人相反,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无限辛酸,流露出作者内心忿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

制作科幻电影不仅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撑,还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反映的是国家乃至电影工业的综合实力。

《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

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的时代。

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到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21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

不久前,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的科技()”。

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

《纽约时报》发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就要改变了”。

17.括号内应该依次填入的词语是(3分)

A.大力发展方兴未艾进步局面

B.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壮举场面

C.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壮举局面

D.大力发展日新月异进步场面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3分)

A.制作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撑,反映的是电影工业乃至国家的综合实力。

B.制作科幻电影不仅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撑,还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反映的是国家乃至电影工业的综合实力。

C.创作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持,反映的是电影工业乃至国家的力量。

D.创作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持,反映的是电影工业乃至国家的综合力量。

19.在横线上填哪个句子更准确(3分)

A.却是水到渠成。

B.实则厚积薄发。

C.实则理所应当。

D.却是实至名归。

20.某中学在“读经典、学国学”活动中,针对部分同学厌烦背诵古诗文的情况,开展了一次“中学生有没有必要背诵古诗文”的辩论活动。

赞成背诵古诗文的同学为正方,反对背诵古诗文的同学为反方。

请你任选一方,说出自己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必须使用排比或者引用其中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0字)(5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在都在说中国梦,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

(1)___________。

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甚至在相当意义上说,

(2)_______________。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们的文明,(3)________________。

尽管在近代以后中国饱经沧桑,但历史辗转至今,中华文明再次展露了兴盛的端倪。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大凡读书人,应该都有几本工具书,譬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之类的,它们不仅是我们识字启蒙的路径,而且还承载着我们成长的记忆。

而如今,互联网工具纷纷涌现,有人说,我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费劲地翻查字典了,电子工具书更方便快捷;

有人说,《新华字典》里凝结着一种文化情结,我还是愿意享受摩挲字典的“沙沙声”;

还有人说,科技的力量如此强大,甚至纸质书籍也会退出历史舞台,几本工具书怎能挡住文明前进的步伐?

谈论字典等于谈论中国文化的未来,纸质工具书和电子工具书,你更喜欢哪一种?

对于上述几种说法你怎么看?

要求:

围绕材料含意作文,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