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6302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3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3页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3页
亲,该文档总共1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1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docx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

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检测技术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所属系部:

汽车工程系

***************************

职称:

讲师

授课班级:

汽修1421/1422

使用教材:

汽车检测技术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二年九月

 

项目一

章节或项目名称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第一节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

授课类型

授课进度

班级

地点

周次

星期

节次

理论√

实验□

实训□

其它□

符合√

超前□

滞后□

停补□

汽修1421

教A505

2

1/2

汽修1422

教A506

2

3/4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1.了解汽车检测技术发展历史

2.掌握汽车检测基本概念、汽车检测的类型、

汽车检测诊断参数。

重点与难点

汽车检测分类性能:

按照汽车的整体构成不同,按照检测线的服务功能不同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案例、视频演示、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个环节要点、时间分配等)

 

引言

一、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点名

二、课程简介

简单介绍课程情况,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主要介绍一下6方面

1.课程学时:

96+12学时

2.适用专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3.课程性质与任务:

4.课程目标

5.内容安排

6.教学要求与课程考核

三、视屏观看

认识汽车检测内容(10分钟)

 

 

【讲解内容】

一、国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

汽车检测技术是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包括三个方面

(1)检测管理制度化 

(2)检测指标标准化 

(3)检测技术智能化和自动化 

二、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

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起步较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进技术、设备到自主研发推广应用,从单一性能检测到综合检测的发展过程。

重点介绍汽车检测发展历程。

 

教学

小结

通过教学,让学生对汽车检测技术感兴趣,愿意动手操作

作业

布置

根据章节情况,暂不布置作业

项目二

章节或项目名称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 汽车检测基础理论

授课类型

授课进度

班级

地点

周次

星期

节次

理论√

实验□

实训□

其它□

符合√

超前□

滞后□

停补□

汽修1422

教A506

2

1/2

汽修1421

教A505

2

6/7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掌握汽车检测基本概念、

汽车检测的类型、

汽车检测诊断参数。

重点与难点

汽车检测分类:

安全环保性检测、综合性检测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案例、理论讲解、视频、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各环节要点、时间分配等)

 

第二节 汽车检测基础理论

【讲解内容】

一、基本概念(简介)

学生认识检测基本概念

1)汽车工作性能:

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工作可靠性及安全环保等性能的总称。

2)汽车技术状况:

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参数值的总和。

3)汽车检测:

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性能所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4)汽车故障:

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5)汽车故障率:

指使用到某行驶里程的汽车,在单位行驶里程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6)汽车故障诊断:

指在不解体的情况下,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故障原因的汽车应用技术。

7)汽车故障变化规律:

汽车的故障率随行驶里程的变化规律。

8)汽车故障分析:

根据汽车的故障现象,通过检测、分析和推理判断,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

9)汽车检测诊断参数:

供检测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量

10)诊断周期:

以行驶里程或使用时间表示的汽车检测诊断的间隔期。

二、汽车检测的类型

要求掌握分类及检测项目

1.按汽车构成分类

(1)整车检测 

主要包括底盘输出功率的检测、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车速表校验、汽车噪声的检测、前照灯检验、汽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汽车外观检视七个方面的内容。

(2)发动机检测

主要包括发动机功率、燃油消耗量、发动机密封性能、发动机异响、起动系技术状况、点火系技术状况、供油系技术状况、润滑系技术状况、冷却系技术状况九个方面的内容。

(3)底盘及车身检测 

主要包括传动系技术状况、转向系技术状况、制动系技术状况、行驶系技术状况、轿车车身整形定位五个方面的内容。

2.按汽车检测线的服务功能分类

(1)汽车安全性能检测 

即对汽车的外观、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主要包括汽车侧滑、转向、制动、前照灯、噪声和尾气排放状况,确定其是否合格。

(2)汽车综合性能性检测 

即对汽车的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测,同时对不合格项目进行诊断,从而查明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

 

 

三、汽车检测诊断参数

1.检测诊断参数(具有可测性)

汽车检测诊断参数包括工作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和几何尺寸参数。

(1)工作过程参数 

(2)伴随过程参数 

(3)几何尺寸参数 

课堂具体要求:

学生掌握表1-1整车及各部件检测参数,以备检测过程熟练使用。

2.检测诊断参数标准(可测数据,有据可循)

(1)初始值Pf 

初始值Pf相当于无故障新车和大修车诊断参数值的大小,它是最佳值,可以作为新车和大修车的检测诊断标准。

(2)许用值Pd 

检测诊断参数测量值若在许用值Pd范围内,则检测对象技术状况虽发生变化但尚属正常,无需修理(但应按时维护)可继续运行。

(3)极限值Pn 

检测诊断参数测量值超过极限值Pn后,检测对象技术状况严重恶化,汽车应立即停驶修理。

3.诊断周期(合理检测周期,使得经济最最佳)

检测周期与汽车技术状况、汽车使用条件、检测费用有关。

(1)汽车技术状况 汽车新旧程度不一、行驶里程不一、技术状况等级不一,甚至还存在使用性能、结构特点、故障规律、配件质量不一等情况,显然其最佳诊断周期也不相同。

(2)汽车使用条件 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装载条件、驾驶技术、是否拖挂、燃润料质量等条件。

(3)费用 包括诊断检测、维护修理、停驶损耗等费用。

四、汽车检测标准

汽车检测参数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

 

教学

小结

要求:

学生掌握表1-1整车及各部件检测参数,以备检测过程熟练使用。

作业

布置

根据章节情况,暂不布置作业

项目三

章节或项目名称

第二章 发动机性能检测

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授课类型

授课进度

班级

地点

周次

星期

节次

理论√

实验□

实训□

其它□

符合√

超前□

滞后□

停补□

汽修1421

教A505

2

1/2

汽修1422

教A506

2

3/4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1.掌握无负荷侧功的原理及方法

2.发动机综合测仪测整机功率方法

3.发动机综合测仪测单缸功率方法

4.检测参数结果分析

重点与难点

无负荷侧功的原理、综合测仪测整机功率方法、单缸功率检测方法

教学方法

与手段

上节课总结、视频介绍、案例介绍、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个环节要点、时间分配等)

 

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一、稳态测功

1.概念:

2.计算公式

Pe=Me.n/9550

3.稳态测功方法

水力测功器法、电力测功器法、电涡流测功器法。

4.稳态测功优缺点

二、动态测功

1.概念

2.无负荷测功测量原理

(1)瞬时有效加速功率的测量(测角加速度)

(2)平均有效加速功率的测量(测加速时间)

 

 

三、无负荷测功方法

测量汽车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多使用无负荷测功仪来测量。

1.怠速加速法

检测方法

2.起动测试法

检测方法

3.无负荷测功示例

结合EA2000或EA3000说说发动机综合测试仪检测发动机功率方法。

利用视频介绍EA3000的检测方法

4.单缸功率的检测

方法一:

功率差值,

先测出发动机整机功率,再测出某单缸断火情况下的发动机功率,两功率差即为断火之缸的单缸功率。

技术状况良好的发动机,各单缸功率应是一致的,亦即各缸功率差应是相等的,否则造成发动机运转不平稳。

比较各单缸功率,可判断各缸工作状况。

方法二:

转速差值,

也可利用在单缸断火情况下测得的发动机转速下降值,来评价各缸的工作状况。

工作正常的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稳定运转时,发动机的指示功率与摩擦功率是平衡的。

此时,若取消任一汽缸的工作,发动机转速都会有相同下降值。

结论:

当发动机在800r/min下稳定工作时,取消一个汽缸工作致使转速正常的平均下降值如表5.1所列,要求最高与最低下降值之差不大于平均下降值的30%。

如果下降值低于表中所列,说明断火之缸工作不良。

转速下降值愈小,则单缸功率愈小,当下降值等于0时,单缸功率也等于0,即该缸完全不工作。

四、测功结果分析

1.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

见表2-1

2.影响发动机功率的原因

介绍发动机功率下降因素

1)供油不足或进气阻力过大造成混合气浓度不当。

2)高压火弱、缺火或断火、点火不正时等导致的点火性能不良。

3)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或控制线路故障导致的喷油控制、点火控制、进气控制等严重失常。

4)机械磨损或调整不当造成的缸压降低、配合间隙过大、进排气性能下降等。

 

教学

小结

要求学生掌握发动机综合测仪检测整机功率、单缸功率的方法。

作业

布置

 

项目四

章节或项目名称

第二节气缸密封性检测

一、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

授课类型

授课进度

班级

地点

周次

星期

节次

理论√

实验□

实训□

其它□

符合√

超前□

滞后□

停补□

汽修1421

教A505

2

1/2

汽修1422

教A506

2

3/4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1.了解气缸密封的重要性

2.掌握气缸密封性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3.掌握气缸压力表检测气缸压力方法

4.掌握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检测缸压方法

重点与难点

1.掌握气缸压力表检测气缸压力方法

2.掌握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检测缸压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导入、案例介绍、实物介绍、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个环节要点、时间分配等)

 

简单回顾上次课的重点内容

一、概述

1.气缸密封的重要性

气缸密封性是表征汽缸组技术状况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也是判断发动机总的技术状况的依据。

直接影响气缸密封性的因素有:

气缸、气缸盖、气缸衬垫、活塞、活塞环和进排气门等零件的工作状况。

2.气缸密封性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气缸密封性的检测包括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气缸漏气量的检测、曲轴箱窜气量的检测、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检测。

实际检测时只要进行上述一项或两项,就可确定气缸的密封性。

介绍以下三个项目的影响

(1)气缸压缩压力

(2)曲轴箱窜气量

(3)进气管真空度

二、气缸压缩压力检测

1.气缸压力表检测气缸压力

(1)气缸压力检测概念

检测活塞到达压缩终了上止点时气缸压缩压力(以下简称为“气缸压力”)的大小,可以表明气缸的密封性。

(2)气缸压力表优点

可用气缸压力表检测气缸压力,由于仪表具有价格低廉,轻便小巧,实用性强和检测方法简便等优点,在汽车维修企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3)气缸压力表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和步骤:

起动发动机,使其运转至正常工作温度(冷却水温80-90℃)后熄火,清除发动机火花塞或喷油器(柴油机)周围脏物并将火花塞或喷油全部拆下。

把节气门和阻风门置于全开位置,并把气缸压力表的锥形橡胶接头压紧在被测气缸的火花塞孔内(或把螺纹管接头拧在火花塞孔上)。

用起动机带动曲轴旋转3-5s(不少于四个压缩行程),指针稳定后读取读数,然后按下单向阀使指针回零。

重复上一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

每个气缸的测量次数应不少于二次,测量结果应取其测量次数的平均值。

按上述方法依次检测各个气缸。

(4)要求蓄电池实验前充满电

 

 

2.用气缸压力分析仪检测缸压

展示气缸压力表

3.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检测缸压

(1)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检测缸压原理

起动机电流、起动机电压降与气缸压缩压力成正比,因此通过测量这两项检测缸压

(2)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检测缸压步骤方法

1)检测前综合分析仪接线,要求学生掌握接线方法

2)单击“相对气缸压缩压力”图标,进入测试界面。

3)起动发动机,系统测试完毕将自动显示发动机起动转速、蓄电池电压值、相对气缸压缩压力直方图及起动电流波形。

4.测试结果分析

(1)气缸压缩压力标准 标准规定,发动机各气缸压缩压力应不低于标准值的85%,且各缸压力差应不大于3%(极限10%)。

(2)影响气缸密封性的原因分析

 

教学

小结

检测缸压可以获得哪些对气缸性能的评价?

作业

布置

项目五

章节或项目名称

第二节气缸密封性检测

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检测

授课类型

授课进度

班级

地点

周次

星期

节次

理论√

实验□

实训□

其它□

符合√

超前□

滞后□

停补□

汽修1422

教A506

2

1/2

汽修1421

教A505

2

6/7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掌握真空度概念

掌握真空表检测原理及连接方法

掌握真空表检测进气歧管真空度方法

掌握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检测进气歧管真空度方法

重点与难点

真空度概念

真空表检测进气歧管真空度方法

发动机综合分析仪检测进气歧管真空度方法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导入、案例介绍、讲授、多媒体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个环节要点、时间分配等)

 

简单回顾上节课重点

引言

利用发动机实物展示进气歧管位置、节气门位置,以及对进气的影响参数回顾

1.真空度概念与检测原理

(1)概念

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真空度也称进气管负压。

它是进气管管内的进气压力与外部大气压力的压力差,单位用kPa表示,它可以表征气缸组和进气管的密封性,进气管真空度是汽油机重要诊断参数之一。

(2)检测原理

汽油机在调整负荷时是依靠节气门开度变化控制进入气缸混合气的量,来改变发动机输出功率。

怠速时,节气门开度小,进气节流作用大,进气管中真空度较高;节气门全开时,进气管中真空度较小。

由于怠速时进气管真空度高,且较稳定,并对因进气管、气缸密封性不良引起的真空度下降较为敏感。

因此常在怠速条件下检测进气管真空度。

(3)真空表结构

检测真空度的真空表,由表头和软管组成。

真空表头同气缸压力表头一样,多为鲍登管。

当真空进入表头内弯管时,弯管更加弯曲,于是通过杠杆、齿轮机构带动指针动作,在表盘上指示出真空度的大小,真空表的量程为0-101.325kPa(旧式表为0-760mmHg或0-30inHg)。

软管一头固定在表头上,另一头可方便地连接在进气管的接头上。

2.真空表检测方法

检测前应将发动机预热至正常工作温度,然后把真空表软管连接到节气门后方的进气管专用接头上,保持发动机按规定的怠速值无负荷运转,读取真空表上的读数和指示状态。

(1)起动时的真空度检测 

节气门完全关闭,起动发动机,检查起动时的进气歧管真空度。

1)真空表指针稳定在6.7-16.7kPa为正常,如下图所示。

2)若真空表指针跳动或不稳,如图2-8b所示,可能是气门漏气、活塞环漏气、活塞与气缸壁间漏气、进气歧管漏气,也可能是发动机起动转速太低。

3)若真空表指针读数太低,可能是进气系统泄漏、真空管漏气、排气控制漏气、发动机损坏等,如图2-8c所示。

(2)怠速时真空度检测

1)如果怠速测试时的真空表指针有规律地下跌6~9kPa,可能是火花塞不跳火、气门烧损、活塞损坏,可通过缸压检测予以验证。

2)如果真空表指针不规则地下降到10~27kPa,可能是火花塞故障,气门、气门挺杆或液压挺杆卡滞。

3)如果真空表指针缓慢摆动于27~34kPa之间,可能是混合气太浓、火花塞间隙太小。

4)如果真空表指针在47~61kPa之间快速摆动,则说明进气门挺杆与导管磨损松旷;如果真空表指针在34~76kPa之间缓慢摆动,并且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摆动加剧,则说明气门弹簧弹力不足。

5)如果真空表指针在18~65kPa之间大幅度摆动,可能是气缸衬垫漏气所致。

6)如果发动机怠速过高,进气歧管真空度小于40kPa,说明发动机节气门后的歧管或总管漏气,漏气部位在歧管衬垫以及与歧管相连接的许多管线,如真空助力器通气管等。

7)如果发动机起动困难,保证不了稳定怠速运转,且进气歧管真空度在50kPa以上,说明发动机的进气管路没有故障,可能是点火不良或喷油不良所致。

(3)急加速时真空度测试 

在发动机急加速时测试进气歧管真空度,可判断活塞的漏气程度。

1)如果活塞漏气严重,真空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将不太明显。

2)如果怠速时真空表指针指示低于正常值,急加速时指针回落到“0”附近,节气门突然关闭时指针也不能升高到86kPa左右,可能是活塞环、进气管或衬垫漏气。

(4)排气系统阻塞测试 

在发动机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此项测试,仔细观察真空表读数,如果读数明显下降,说明排气系统存在阻塞现象。

 

 

3.用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检测

(1)进气管真空度波形说明 图2-9所示为进气歧管真空度波形。

(2)检测方法 利用EA2000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检测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操作方法如下。

1)检测前,将真空度传感器的橡胶软管通过三通连接到发动机的真空管上,如图2-10所示,将1缸信号拾取器夹在1缸高压线上。

2)单击“测试”图标,系统即可进行自动检测并显示进气管内真空度波形和发动机当前转速,如图2-11所示。

3)如需帮助分析,在主界面单击“帮助”图标,进入帮助界面;随后单击“技术指导”图标链接,再单击相应的章节,以获得标准波形和故障波形。

(3)进气管真空度波形分析 真空度波形由连续的波峰、波谷组成,每一组波峰波谷对应着某一缸的进气过程,代表进气全过程真空度的变化规律。

4.检测标准及检测结果分析

1)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标准及检测结果分析

(1)检测标准。

根据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之4.1.3的规定:

发动机各气缸压力应不小于原设计规定值的85%,每缸压力与各缸平均压力的差,汽油机不超过8%,柴油机不超过10%。

(2)检测结果分析。

当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值低于标准值时,常根据润滑油具有密封作用的特点,用下述方法确定导致气缸密封性不良的原因所在。

由火花塞或喷油器孔注入适量(一般为20-30mL)润滑油后,再次检测气缸压缩压力,并比较两次检测结果。

2)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检测标准及检测结果分析

(1)检测标准。

根据GB/T15746.2-1995《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发动机大修》的规定,大修竣工的汽油发动机在怠速时,进气歧管真空度应在57-70kPa范围内。

进气歧管真空度波动;六缸汽油机不超过3kPa,四缸汽油机不超过5kPa比(大气压力以海平面为准)。

进气管真空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500mm,真空度将降低4.53Kpa。

因此检测发动机进气管真空度时,应根据当地海拔高度修正检测标准。

(2)检测结果分析。

可由真空表的指示来分析判断气缸活塞组和配气机构的技术状况。

 

教学

小结

真空度概念许多同学容易混淆

作业

布置

项目六

章节或项目名称

第三节 点火系性能检测

一、点火系基础检测

授课类型

授课进度

班级

地点

周次

星期

节次

理论√

实验□

实训□

其它□

符合√

超前□

滞后□

停补□

汽修1421

教A505

2

1/2

汽修1422

教A506

2

3/4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回顾并掌握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类型、丰田凌志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特点,掌握点火系基础检测步骤

重点与难点

点火系基础检测步骤及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与手段

知识回顾、案例介绍、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个环节要点、时间分配等)

 

第三节 点火系性能检测

知识储备,需要回顾的内容

1.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主要组成:

传感器、发动机控制电脑(ECU)、点火器(有些发动机无点火器,点火控制电路在ECU内)、点火线圈、配电器等。

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类型

(1)有分电器点火系统

(2)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3)直接点火系统(DIS)

3.丰田凌志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特点

丰田凌志LS400上采用1UZ-FE型V8发动机,点火系统是分电器点火系,主要由ECU、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点火线圈、分电器、点火开关和蓄电池等组成。

其电路原理所示。

该款凌志轿车发动机设有二组独立的点火机构,一组为1、3、5、7气缸进行点火,另一组为2、4、6、8气缸进行点火,点火顺序为1-8-4-3-6-5-7-2。

一、点火系基础检测

1.点火系检测流程图

 

 

2.点火系基础检测步骤

(1)中央高压线试火

1)从分电器上拔下中央高压线,将高压线端接在备用火花塞上,将火花塞抵在缸体上;或将高压线插好,并将正时灯感应钳夹在高压线上。

2)起动发动机,观察火花塞是否跳火(正时灯是否闪亮)。

(2)分缸线试火 

将分缸线拔出接在备用火花塞上,将备用火花塞抵在缸体上,起动发动机试火。

(3)检查火花塞 

火花塞应无积炭、烧损、破裂、漏电现象;新火花塞电极间隙为0.8mm,使用过的火花塞电极间隙最大为1.0mm。

(4)检查分电器和高压线 

拆下高压线,用万用表测量高压线电阻,每根高压线的电阻应小于25kΩ。

(5)检查点火器电源和触发脉冲信号

1)脱开点火器插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或“START”,检查点火器插接器端子与搭铁之间的电压,应为蓄电池电压。

2)脱开点火器插接器,打开点火开关,用万用表检查ECU端子IGF1、IGF2与搭铁之间的电压,正常电压为4.5~5.5V。

3)起动发动机,检查ECU端子IGT1、IGT2与搭铁之间的电压。

(6)检查点火器对点火线圈的控制信号 

用一个二极管试灯接到点火器到点火线圈之间,起动发动机,试灯应闪亮,否则,说明点火器损坏。

(7)检查点火线圈

1)脱开点火线圈插接器,检查点火线圈电阻值。

2)检查点火线圈电源。

(8)检查凸轮轴和曲轴位置传感器

1)拔下凸轮轴和曲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