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专题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6438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7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生态专题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专题研究.docx

《生态专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专题研究.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专题研究.docx

生态专题研究

目录

第一章前言1

1.1目的和意义1

1.2指导思想和原则1

1.3研究方法2

1.4研究依据2

1.5技术路线3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生态位分析5

2.1地理位置及其范围5

2.2社会经济概况5

2.3自然资源禀赋6

2.4生态系统特征分析8

第三章区域综合生态适宜评价10

3.1自然地理因子10

3.2生态本底因子13

3.3人为干扰因子15

3.4生态适宜度评价16

第四章土地开发利用生态评价与生态保护25

4.1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26

4.2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衡算29

4.3土地开发利用生态效益评估30

4.4生态环境保护区划34

第五章景观生态格局构建39

5.1总体空间格局39

5.2景观格局生态建设指引39

第六章生态示范工程建设41

6.1生态人居示范工程41

6.2生态林业示范工程42

6.3环境保护示范工程42

第一章前言

一.1目的和意义

1996年,吊罗山林业局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在原新安林场的基础上改造建成了吊罗山度假村,开展热带森林生态旅游,预示着吊罗山旅游的开端。

经过十三年的扩大经营和对外宣传,吊罗山旅游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今后,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大三亚旅游圈”的强辐射和陵水县旅游大开发,吊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将迎来新一轮的开发热潮。

旅游的开发势必会对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控制性规划来引导和平衡区域开发活动,兼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已成为当务之急。

吊罗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的东南部,2008年1月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海南东线旅游产业带上唯一的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东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因而保护区的规划工作中引入生态思维,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生态专项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从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结合生态经济的思维,通过科学的生态功能区划和景观要素布局,以期实现保护区发展中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同时通过针对性的区域生态保育与建设对策,促进合理的生态景观格局的形成,逐步将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系统健康、文化特色显著的生态景区。

一.2指导思想和原则

1、科学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

2、协调共生:

协调整合社会发展中多目标的价值观、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整体最佳效益。

3、生态优先: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性。

4、因地制宜:

尊重自然景观面貌,并与区域生态特点相协调,充分体现区域风貌特色。

5、复合生态:

注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时空尺度的分异,体现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

一.3研究方法

规划研究的理念及思路应当从多维学科的角度综合思考并力求创新。

生态专题研究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植物群落学、社会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空间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通过复合生态系统分析法、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功能、景观动态变化等分析模式对区域生态要素和总体生态格局等全方位展开深入的研究。

复合生态系统分析法:

对规划区域内生态系统进行辨析和问题诊断,包括系统结构(自然资源、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系统功能(能流、物流、信息流、人口流)和系统稳定性、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发展瓶颈和关键因子等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生态系统支持/生态服务功能辨析法:

主要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从质、量、时间分布、空间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和胁迫。

费用-效益分析法:

综合考虑保护区内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损害的关系,从而优化发展方向,并确定人口、经济等发展适宜规模和结构。

3S技术法:

运用现代的3S(RS:

遥感技术;GIS:

地理信息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借助国外先进的ERDAS、ArcGIS软件分析平台,为规划研究提供精确、系统、全面的基础信息。

生态功能分异法:

根据不同的规划目标和地域性特点,将保护区内分为不同的功能分区和功能亚区,并针对其不同特点提出相应控制、引导和管理措施。

一.4研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4、《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

5、《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6、《海南省林地管理条例》(2003)

7、《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1991)

8、《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4)

9、《海南吊罗山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江海声等,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

10、《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11、《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2003)

13、《陵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14、《陵水县名胜风景区总体规划》(2005)

一.5技术路线

图1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生态位分析

二.1地理位置及其范围

吊罗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东南部的陵水、琼中、保亭、万宁4县(市)交接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1´38″~110°4´46″、北纬18°38´42″~18°50´22″之间。

周边与陵水县本号镇、岭门农场、保亭县什岭镇、琼中县吊罗山乡、太平农场、万宁市南林农场等乡镇、农场接壤。

距离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陵水出口20公里,距省会海口约217公里,距离三亚市80公里。

本次规划区范围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外围可发展旅游用地,总用地面积为272.84平方公里。

二.2社会经济概况

2.2.1规划区人口与民族

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区内除管护点工作人员外,无其他居民。

靠近保护区周边有吊罗山林业局,总人口2269人,其中南喜村村民为112人。

保护区东北部大里乡总人口约1300人。

此外,周边社区有居民4951户,总人口24509人,居住着黎、苗、汉等三个主要民族,其中黎族、苗族人口21661人,占总人口的88%。

2.2.2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

1、吊罗山林业局经济状况

吊罗山林业局1994年以前一直是以采伐及加工为主的森工企业,1994年停止采伐天然林后,主要致力于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和森林资源的恢复工作,目前森林管护面积(含场乡代管面积)6.73万公顷。

吊罗山林业局负责吊罗山林区6.73万公顷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年上级拨付管护经费600万元,职工年均工资收入10000元左右。

目前着重发展由旅游、水电、经济林(果)种植等产业为主导的林区经济,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约为1800万元。

其中:

水电站年发电量2500万kwh,销售收入700万元;年森林旅游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旅游收入100万元;经济作物槟榔、橡胶种植面积500公顷,其中已收益面积250公顷,年产值约1000万元。

2、旅游规划区所在县的社会经济状况

旅游规划区所在的陵水黎族自治县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

2006年末户籍总人口为346249人,其中黎族占56%以上。

全县辖9个镇、2个乡,境内有2个国有农场(国营岭门农场、国营南平农场)和国营吊罗山林业局。

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GDP)20585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55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03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2266万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0:

7.8:

30.2。

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618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8元。

2008年全县全年共接待游客2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000万元。

2.2.3规划区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吊罗山林业局局址,距离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陵水出口20km,距省会海口约217km,有省道连接,交通、通信便利,并设有医院、学校、银行、邮政等单位,居民生活条件基本完备。

但保护区周边乡镇、村庄交通闭塞,通信落后,绝大部分村庄属通信盲区。

二.3自然资源禀赋

2.3.1地质地貌

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尖峰—吊罗深大断裂东部,该断裂属东西向构造体系,从乐东县尖峰岭经保亭县、陵水县吊罗山至万宁市境内,横亘海南岛南半部,全长约180km。

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属中山地貌,海拔高度大多在500m以上,但在保护区的边缘尚有较大面积的低山分布,海拔500m以下面积3498hm2,占19.02%。

山体之间还分布有较宽阔的山间盆地。

在保护区的吊罗后山、大吊罗及三角山一带,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m以上,最高海拔三角山达到1499.2m。

保护区出露的岩性主要为燕山第三期花岗岩和加里东—海西期混合花岗岩两大类。

由于花岗岩球状风化明显,很多地方的山体已由大小不一的球状花岗岩块体杂乱堆积而成。

2.3.2气候

吊罗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处于低纬度地区,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区内干湿两季分明,夏半年(5~10月)受西南季风、赤道辐合带以及台风等热带环流天气系统的影响为主,气候表现为湿热多雨,高海拔地区雨季时间长、多雾。

冬半年(11~4月)的气候特点为干凉,偶有阵寒,但持续时间短。

保护区年平均气温24.4℃,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5.4℃;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870~2760mm,降雨量随海拔高度递增而增加,在雨量时空分配上不均匀,雨季从5月份开始,80~90%的雨量集中在5~10月;相对湿度月均80~85%,多雨月份达90%以上;总辐射量110kcal/cm2,热量条件十分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676~2150h,占可照时数的38%~49%。

2.3.3土壤

保护区成土母岩较为丰富,主要有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混合花岗岩类,受上述岩性以及气候、海拔和地理位置等综合条件的影响,区内土壤类型主要发育有山地黄壤和山地赤红壤。

山地黄壤:

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大吊罗、吊罗后山及三角山一带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中,土壤所处的海拔较高,云雾多,水热条件好,植被覆盖茂密,花岗岩较易风化,风化壳相对较厚。

山地赤红壤:

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边缘的南喜、白水及小妹湖一带海拔700m以下的低山地带,成土母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风化壳很厚。

2.3.4水文

1、地表水

保护区水资源丰富,在吊罗山南坡主要有吊罗河、南喜河、大里河、白水岭河等河流,最后汇入陵水河并注入南海。

北坡水系主要有南萌发河、太平河和剪峒河,为万泉河源头之一,这些河沿北坡汇入乘坡河,流经牛路岭水库、万泉河,最后注入南海。

吊罗河:

发源于吊罗山,是保护区最大的河流,全程长25km,集雨面积约188km2,河流呈季节性变化,常有山洪暴发,地表径流量19万m3/年·km2,年径流量达4730万m3,河床礁石较多,比降大,落差1090m。

南喜河:

发源于大小吊罗之间,是保护区第2大河流,全长15.5km,年径流量3784万m3,河床礁石较多,比降大,落差1040m。

大理河:

发源于大吊罗,全长10多km,河床宽10~20m,年径流量3154万m3。

2、地下水

罗山地区主要为侵入岩分布区,其林木茂密,地质构造发育,断层、破碎带和褶皱比比皆是,地下水也较为丰富。

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基岩构造裂隙水和松散层孔隙潜水两类。

吊罗山的基岩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在中生代第四期侵入岩体(γ5D)构造裂隙中,地下水径流排泄条件良好,为地下水富集区,但富水性不均一,地下水径流模数8.32L/秒·km2,泉流量一般2L/秒,单位涌水量约为0.5L/秒·m。

松散层孔隙潜水主要为坡残积层孔隙潜水(Qn2esl)以及坡沟流水和河沉积层孔隙潜水(Qn2apl),因含水层厚度薄,除河漫滩含水层外,一般水量不大,无供水意义。

吊罗山地下水总体上呈弱碱性,pH值7.72,总硬度为239mg/L,总碱度为240mg/L,矿化度为444mg/l。

地下水化学成分以HCO3—Ca或HCO3—Mg为主。

地下水固形物310mg/L。

2.3.5森林资源

吊罗山林区有林地面积26811hm2,其中中龄林以上的天然阔叶林面积25707hm2,1959年规划森工采伐面积23592hm2。

在1958至1993年36年间采伐面积合计为6535hm2,综合森工采伐过程中林区道路建设砍伐、社区居民用材砍伐等因素,剩余中龄林以上的天然林有12650hm2。

20世纪50-60年代的采伐迹地经过40余年的自然恢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至今已经发育成近熟林或成熟林等,目前区内的中龄林以上的天然阔叶林面积为18017hm2。

二.4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2.4.1生态系统典型性

海南岛东南部是我国热带气候最为典型的地区。

这里分布的低地雨林(《中国植被》中称为湿润雨林)是我国热带地区发育最繁茂,最接近“赤道热带雨林”的植被类型,是我国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

吊罗山保护区海拔跨度170-1499米,是海南四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中起始海拔最低的,是唯一保存有大面积分布的低地雨林的保护区,这里的青皮+蝴蝶树群系也是低地雨林植被型的典型代表。

吊罗山特有维管植物为261种,占海南全岛特有种的51.7%,海南特有脊椎动物物种20种,占海南全岛相应特有种的54.1%。

总体上,吊罗山的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无论在物种数方面还是在特有种方面都超过了海南相应物种数的50%以上,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区系在海南具有极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2.4.2生态系统脆弱性

本区花岗岩球状风化明显,很多地方的山体由大小不一的球状花岗岩块体杂乱堆积而成,在这些花岗岩块之间的缝隙往往相通较长而形成所谓的“洞”。

由于热带雨林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这些发达的根系往往缠绕着上述花岗岩块体,而一旦植被遭到破坏,花岗岩体裸露,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进程就会迅速加快,导致花岗岩风化破碎而成砂粒,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吊罗山地区主要为侵入岩体分布区,岩体裸露,地形高差大,河流切割强烈,地质构造发育,断层、破碎带和褶皱比比皆是,如果地表植被被破坏、林下枯枝落叶层和腐殖层消失,林冠和地表截水和蓄水能力下降,在台风雨等暴雨作用下地表的水土流失和地下水位的迅速提升,将给当地带来地质灾害。

2.4.3生态系统多样性

吊罗山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非常高,据样地统计在1hm2的热带雨林中,各种高等植物有250种,其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达6.2。

迄今为止在吊罗山地区记录到的两栖爬行动物已多达105种,在海南岛四大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中物种多样性是最高的,是海南岛两栖爬行动物最丰富的地区,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此外,从吊罗山地区采到的一些标本至今没有定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4.4生态系统稀有性

吊罗山地区以其丰富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闻名于海内外,被誉为“物种宝库”。

一百多年来,分类学家在这里已发现了数十个动植物新种,迄今为止,其中的19种(变种)种子植物,11种(变种)大型真菌,以及1种爬行动物和2种鱼类只在吊罗山记录到。

此外这里还有261种维管植物和20种脊椎动物是海南岛的特有种类。

从珍稀保护物种看,吊罗山保护区现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29种。

区内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脊椎动物有6种(包括海南长臂猿),国家II级重点保护脊椎动物40种。

吊罗山龟鳖目种类特别丰富。

海南岛有记录的16种陆栖和淡水栖龟鳖类在吊罗山地区已发现8种,在野外调查中我们还多次发现了已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极危种的黄额闭壳龟。

1997-1998年间,我们在海南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仅在吊罗山野外2次记录到龟鳖类动物。

在全世界龟类种群数量急遽下降,全球龟类资源面临枯竭的今天,吊罗山地区无疑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龟类种质资源库。

2.4.5生态系统自然性

吊罗山保护区是海南岛东南部森林植被保护最完好的区域。

自从1984年吊罗山省级保护区成立以来,占现有保护区面积35.4%的6500多公顷的原始林得到保存,其它林地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和发展。

吊罗山的蕨类植物绝大多数分布在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内,类型齐全、物种丰富、数量多而集中。

在吊罗山的现有动物群中,既有赤麂、水鹿等草食性动物,又有云豹等大型食肉兽;既有丰富的淡水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又有小爪水獭等营水体捕食的食肉动物,说明吊罗山保护区动物群落结构相当完整。

无论是森林群落结构还是种类组成都充分表明,吊罗山的生态系统仍保存得相当完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

第三章区域综合生态适宜评价

三.1自然地理因子

3.1.1地质地貌

研究区范围的地貌主要属中山地貌,中山区山体之间分布有较宽阔的山间盆地,在保护区的外围分布有低山、瀑布和水库。

中山地貌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吊罗后山、大吊罗及三角山一带,主峰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米以上,而低山地貌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边缘南喜、白水及小妹湖一带,海拔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下。

山间盆地主要分布于新安、白水林场一带,山体之间常形成较宽阔的山间地,地势平坦,直径可达几公里。

表1不同海拔高度面积统计

序号

海拔高度/m

面积/km2

比例/%

1

<120

7.76

2.84

2

120-300

37.71

13.82

3

300-600

83.12

30.46

4

600-1000

115.71

42.41

5

>1000

28.54

10.46

合计

272.84

100.00

研究区地处山区,地势较高,山体坡度较陡,花岗岩垂向节理发育,因此,在沟谷地带,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和深切,形成较为壮观的悬崖和瀑布景观,如大里瀑布、石睛瀑布和枫果树瀑布等。

位于吊罗山自然保护区的东部边缘的小妹水库,为研究区主要的人工湖泊。

表2不同坡度面积统计

序号

分级

面积/km2

比例/%

1

<5°

21.98

8.06

2

5°-10°

14.59

5.3

3

10°-15°

32.42

11.88

4

15°-25°

90.24

33.07

5

>25°

113.61

41.64

合计

272.84

100

研究区岩石类型大致以三角山为界,以东为花岗岩类,以西为混合花岗岩类。

东部花岗岩类(γ52(3)),岩性复杂,主要为浅肉红色、肉红色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花岗结构或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花岗斑岩的斑晶呈长方形,长可达几厘米,常球状风化。

西部混合花岗岩类(Mγ3-4),岩性复杂多变,主要有灰黑色、灰绿色斜长角闪岩、片麻状混合花岗岩、细粒花岗质片麻岩、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细晶质混合花岗岩以及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

花岗岩球状风化明显,很多地方的山体其实是由大小不一的球状花岗岩块体杂乱堆积而成,在这些花岗岩块之间的缝隙往往相通较长而形成所谓的“洞”。

由于热带雨林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这些发达的根系往往缠绕着上述花岗岩块体,对抑制地质灾害具有积极作用,而一旦植被遭到破坏,花岗岩体裸露,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进程就会迅速加快,导致花岗岩风化破碎而成砂粒,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研究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西南端和滇、黔、桂构造带向东南延伸之交汇部位,具备发生强破坏性地震的构造背景。

影响本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构造有东西横贯的尖峰—吊罗深大断裂,东北部的万宁—马岭背斜和东南部的坑垄断裂。

尖峰—吊罗深大断裂横亘海南岛南半部,从乐东县尖峰岭经保亭县、陵水县吊罗山至万宁市境内,全长约180km,属东西向构造体系。

由于南北强大挤压动力的长期反复作用,形成了东西向大断裂构造。

万宁—马岭背斜位于吊罗山东北部,由万宁市龙滚经吊罗山区东部至三亚市马岭,全程长135km,是在加里东期形成的一些褶皱,再经过印支期的变动,古生代地层均遭受到较强的褶皱作用,为海南三大背斜之一。

坑垄断裂分布于吊罗山东南部,由万宁的长安至陵水吊罗山东缘,全长约40km,属华夏系构造。

其形成是在万宁—马岭背斜褶皱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断裂,并有大规模的岩浆岩沿断裂带背斜轴部侵入。

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研究区大部分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局部为Ⅶ度,抗震设计可按Ⅶ度设防。

3.1.2气象因子

吊罗山全年暖热,年平均气温24.4℃,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5.4℃。

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800-2800mm),相对湿度月均80%-85%,多雨月份达90%以上。

图2海南气温与降水量示意图

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周边低,最大的山系五指山呈东西走向耸立在吊罗山的西北边,加上台风登陆路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吊罗山地区成为海南气候条件最丰富多样的地区。

吊罗山跨越了海南3个不同气温区域和2个不同的降雨量区域。

在吊罗山,气温和降雨量不仅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同时山体的南坡和北坡也有差异,这在海南的其他地区是极少有的,因此吊罗山不同小区域的小气候变化丰富多样。

3.1.3水文因子

吊罗山面临南海,水汽丰富,加之地形抬升,又多受台风影响,因而降雨量十分丰富,年降雨量为1800-2800mm。

和海南其它林区相比,吊罗山区年降水量大,蒸发量小,其水资源蕴藏量居海南各林区之首。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大,河流落差大,地表径流流速快,水能蕴藏量大,水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目前,已建、在建电站10余座,装机容量超过10000千瓦,年发电量超过3500万度,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乡镇用电问题。

区内河流呈季节性变化,常有山洪暴发,诱发次生灾害。

研究区位于河流上中游,河床窄,比降大,水流急,从历史资料来看,很少发生洪涝灾害。

但在下游地区需加强洪涝灾害防治。

三.2生态本底因子

3.2.1植被

1、主要植被类型

研究区内地形复杂,山脊连绵不断,地势多呈急斜状态,坡度达50-60度。

吊罗山林区植被类型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6个群系,41个群落。

西部吊罗山地区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既保存大面积的原生常绿林,又有大面积次生林。

随着海拔高度变化,相应地自下而上出现热带沟谷雨林(海拔300m以下),700米以下是热带低地季风雨林,700-1300米分布的是山地雨林,1000-1300米以上的孤峰或靠近孤峰的山脊地带分布的是山地常绿矮林。

其间还有热带季雨林、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等。

热带低地雨林是海南森林生态类型的保护区中低地雨林分布面积最大的保护区。

东部和南部外围200-300m分布半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下部,山民在次生林中栽种槟榔、荔枝、椰子等。

群落外貌终年常绿,覆盖率90%以上,属次生人工混交林。

植物群落结构亦可以分为乔灌草三层,林下灌木层和草木层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复杂。

山间盆地的植被主要为灌草丛。

道路两旁、居民点周围属于人工植被,主要是以槟榔、椰子等为主的经济乔木林,以及少量荔枝、龙眼等灌木林经济,偶见少量桉树。

2、植被现状主要特征辨析

总体来看,研究区植被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雨林植被占据主导地位,体现热带植被景观的特质。

自下而上的典型地带性植被有低地雨林、山地雨林和山顶矮林,在其间还有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等。

(2)吊罗山地区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达6.2。

据查,吊罗山有维管植物239科959属2116种;大型真菌16目35科112属281种;脊椎动物36目98科360种。

吊罗山是海南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吊罗山发现的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的物种数及其特有种数都超过了海南陆地生态系统相应物种数的50%以上。

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3种,分别是台湾苏铁(Cycastaiwaniana)、海南苏铁(Cycastainanensis)和坡垒(Hopeahainanensis),还有2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

吊罗山自然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