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5071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7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docx

XX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专题报告

专题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XX概况与历史沿革

1.1概况

XX市是XX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

现辖四区三县,总面积7498平方公里,人口442.6万,其中市区面积596平方公里,人口142.6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4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6.5万人。

XX市位于XX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

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

XX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

稳定时期,曾是千樯鳞次,商贾辐凑的商业都会。

而战乱时期,XX又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XX市又是新兴的综合工业城市,在1992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位居第26位,拥有机电、轻纺、化工、建材等34个工业行业。

1994年国家批准XX市为金融对外开放城市。

XX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人才荟萃的科教城,有中国科技大学等30余所大专院校,47所中等专业学校,以及包括中国科学院XX分院在内的190多个研究院所,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万多人,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XX市是环境优美的“绿色之城”,连续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1.2历史沿革

XX地名,文字记载始见于司马迁《史记》。

春秋时,XX属楚地。

秦统一中国,设XX县,属九江郡。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封功臣坚镡为XX候,改XX县为XX候国,后又改为XX县。

东晋改XX县为汝阴县,属淮南郡。

隋复改为XX县,属庐州府,康熙六年(1667)建XX省,XX属XX省庐州府,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元年(1862)为XX省临时省会。

民国元年(1912),废庐州府,建XX县,直隶XX省。

因XX自隋至清为历代庐州路(府)治,所以XX又称庐州。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XX为XX省省会。

“XX”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

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XX。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

《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

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XX。

1.3城池演变

XX是长江水域的一个航运终点,由此上岸向西北30多公里到达瓦埠湖,经东淝河水运入淮河。

在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前,XX曾是江淮之间农、林、畜产品的转运地。

西汉之前形成了集镇。

由于地处“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因此,XX城池多次变迁。

最早是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派刘馥任扬州刺史,州治从和县迁至XX,城址在现水西门外西北1公里。

南北朝时期,南梁进攻北魏,于公元506年放水将城淹毁。

隋天监五年(585年)在现在老城区南半部建XX上城;唐改名“金斗城”;南宋初年,宋将郭振于1169年将城墙范围扩充到南淝河以北,形

成了现在老城区,南淝河穿城而过,设东、西水关;明正德六年(1511年),统治者为对付农民起义,堵塞西水关,使九狮河日渐淤积,码头、堆栈移至东门外一带。

解放前夕,XX市建成区约为2平方公里,人口5万,是一座衰落的消费性小城镇。

解放后,XX市得到大发展。

2000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148.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为152.9万人。

2区域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迁

2.1中心城与周边县城的关系

解放后所设XX市,将城外划为肥东、肥西两个县,为皖北行署所在地。

皖南、北复省后,省会定在XX。

1958年曾将肥东、肥西、巢县三个县划归XX市,1961年又划出。

1965年新设长丰县,归XX市。

至1978年XX市辖四区一县,人口规模46.5万人,由于当时对XX市城市规模的控制,把一部分项目安排在周边的其他市镇,使几个县城得到了发展机会。

然而近年来市区的发展明显快于周边县城。

实际上,2000年的土地开发几乎完全集中在市区。

XX市作为省会城市,城市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其影响范围超出了市域界限,这在几次规划城市规模预测的突破中有明显的表现。

在1982年的规划中,现状人口46.5万,规划近期1985年60万,远期2000年70万。

而事实上,1990年已达73.3万。

1991年规划调整到2000年城市规模控制在100万人以内。

然而1994年12月,XX市城市总人口为120万人。

1995年规划再次调整为2000年135万人,2010年165万。

但在2000年,城市人口规模再次突破规划

预测,达到152.9万人。

根据最新的2002年规划调整,对XX市城市规模的预测为2010年控制在210万人以内。

XX市城市化水平并不高,这与农业的比重、农村的经济发展有关。

然而,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在农村经济没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耕地在快速的减少。

这可能导致农民处境的更加困难和土地使用的浪费。

2.2中心城空间形态的演变

2.2.1团城期

XX自古历经战乱,城池几经兴废,基本在现有环城绿带内发展,处于缓慢的自然发展状态。

隋唐时期,城市主要在今老城区南半部,以现长江中路为中心,后南宋在北半部建“斗梁城”,有水西门、拱辰门、威武门、时雍门、南薰门、德胜门、西平门等,成为XX城的基础。

1949年XX解放,城墙仍在,老城区面积5.2平方公里,实际建成区2平方公里余。

2.2.2风扇状发展期

建国初到90年初中期为风扇状发展期。

解放前,XX市已是XX省会,但发展不大。

1952年XX仍定为XX省会,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空间向外大幅扩张,开辟东郊、北郊工业区,1957年建成区面积已达20.7平方公里。

1958年4月《XX市工业区规划意见》提出西南工业区,实施后,以老城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伸展的三翼风扇状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由于周围的用地条件和规划控制,城市形态大致以风扇状发展。

城市西北为水源地,东南地势低洼,又是东南风的通道,东北有铁路线通过,因而城市建设主要以老城为中心向东、西南和北侧发展。

但在此后,城市西南侧的发展逐渐取得优势,而北侧则较弱。

2.2.3极核扩张期

90年代初期以后,XX市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在调整。

东部老工业区由于行业发展趋势的不同,总体上处于衰落的状态,部分用地被置换为居住用地。

城市产业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三个开发区,开发区的扩张成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主

要因素。

但同时也促成了整个城市形态由市中心向外蔓延式的发展。

铁路线已不能阻止用地的扩张,火车站是否再次外迁已开始成为专家的论题之一。

城市防洪能力的提高,建筑技术的发展使东南侧留作风道的低洼地成为住宅开发的热点之一。

城市西北侧以其良好的环境条件,也成为开发者们的首选目标。

原来的建设控制区以其靠近市中心的区位条件优势,正在吸引大量的投资。

城市空间形态表现出对原来风扇状形态的重构趋势,也同时带来了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机。

表42000年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

代号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km2)

占城市用地

(%)

人均用地(m2/人)

1

R

居住用地

42.19

28.45

27.59

2

C

公共设施用地

28.13

18.97

18.40

3

M

工业用地

28.85

19.45

18.87

4

W

仓储用地

4.87

3.28

3.19

5

T

对外交通用地

5.00

3.37

3.27

6

S

道路广场用地

17.73

11.95

11.60

7

U

市政设施用地

2.58

1.74

1.69

8

G

绿地

17.11

11.54

11.19

其中:

公共绿地

13.19

8.89

8.63

9

D

特殊用地

1.86

1.25

1.22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148.32

100.00

97.00

注:

菜地18.607平方公里,平衡人口120万人

在形态扩展生长的方向上,XX市同时具有向心内聚和离扩散的特点,其外部手指状触角一般首先在对外交通的门户上生长发展。

不同的交通条件,使不同扇面的发展趋势不同。

在用地形态上,扇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极核会同心圆式扩张,即优先发展两扇面间的楔地。

城市的发展导致均质性程度的下降,一定程度后,城市结构的变化才能解决发展的矛盾。

全球化背景、区域交通、经济条件的变化,为这种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2.3城市建设用地构成变化

从以下三表的比较可以看到,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工业用地比例的减少。

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由1994年的27.29%减少到2000年的19.45%,其绝对数量也增长较少,这说明XX市区已经逐步进入用地结构的调整。

市区不再是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中心。

居住用地比例由21.36%增长到28.45%,绿地比例也由9.66%增长到11.54%。

表5XX市区产业结构变迁单位:

万元

市区国内生产总值(现价)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

比重(%)

国内生产总值

比重(%)

国内生产总值

比重(%)

1978年

79817

2288

2.9

57192

71.7

20337

25.5

1980年

85874

4121

4.8

59893

69.7

21860

25.5

1985年

188183

9552

5.1

128737

68.4

49894

26.5

1990年

356367

17071

4.8

221384

62.1

117912

33.1

1991年

388937

15630

4.0

242723

62.4

130584

33.6

1992年

468669

18991

4.1

296895

63.3

152783

32.6

1993年

630702

20168

3.2

381072

60.4

229462

36.4

1994年

858971

39193

4.6

514298

59.9

305480

35.6

1995年

1108737

46996

4.2

637857

57.5

423884

38.2

1996年

1433518

46063

3.2

807813

56.4

579642

40.4

1997年

1706758

47063

2.8

948557

55.6

711138

41.7

1998年

1897260

48335

2.5

1050378

55.4

798547

42.1

1999年

2149920

41438

1.9

1204266

56.0

904216

42.1

2000年

2352229

43669

1.9

1330000

56.5

978560

41.6

同期市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体现出同样的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就逐年下降,近几年则徘徊于55-57%之间,而第三产业比重则增长迅猛。

这说明市区建设更多地转向为市民提供适宜的居住空间,并发展第三产业,新兴工业企业则更多地分布于城市外围,市区老的工业用地面临调整置换。

与此趋势相背的是公共设施用地尽管由17.43平方公里增长到28.13平方公里,但其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却下降了1.5个百分点,而市政设施用地比例甚至绝对数量上都在萎缩。

这显然不利于市区用地布局的调整和功能的完善。

2.4城市用地布局的变化

从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图的比较可以看出,城市原有的风扇形布局形态到1990年代已经无法再维持下去。

城市东、北两翼发展缓慢,1995年后则基本停滞。

西南方向的发展日益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更拉动了这一方向的发展。

扇形三翼之间的楔形绿地逐渐被填充。

1995年后,随着新站开发区的建设,东、北两翼逐渐连为一体。

近几年,城市西北和东南的滨河空间和低洼地都纷纷被一些房地产项目占据。

至2001年,除南淝河下游开发得到一定控制外,主城区基本呈团状空间形态。

 

城市用地的扩展在主城区是以老城为中心,通过单中心扩张的形式进行的。

城市开发推进最快的地段是高新技术开业开发区和新站开发区。

其中,高新区以工业和居住用地为主,新站区还包括市场和仓储用地。

这种扩张对大蜀山、董铺水库以及东北部生态绿地的保护将产生巨大的压力。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0年代以来城市重点推进的新城区,现已基本形成规模,它对于城市产业空间的调整和城市形态的转化将起到重要作用

城市用地布局上,老城区商务金融中心,老城西南的科教文化区基本成形,伴随产业布局转换的用地调整也已展开,但总体上用地布局仍显混乱,集中表现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混杂现象严重。

这是历史上城市产业空间多次转移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的,。

3城市产业空间布局

3.1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变概况

3.1.1工业化之前

建国前夕,XX市区实际建成区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市内仅有一个小火电厂和几家小工厂、小作坊。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市内兴办了几家粮油食品加工厂和机械修配厂,建了一些仓库,大多在老城内沿建成区边缘发展。

“一五”时期,城市仅有一些小型工业,为利用现有的交通、水电条件和老城的公共设施,只能紧贴老城在靠近铁路、公路、航道的东区逐步向外发展。

1954年,在市区东部的和平路开辟了工厂区,并采取联合建厂与统建道路网的方式,按建厂需要做出相应地段的布局。

1956年发展的蚌埠路工厂区,为利用已有的交通和水电条件,沿公路呈带状布置。

稍后,因东郊工业区不宜再拉长,为了安排农药厂及一些仓库,开辟了北郊濉溪路工厂区。

3.1.2东部工业区形成

1956年编制的《XX市总体规划》,肯定了已形成的东郊工业区的规划布局,并充实了北郊工业区的规划内容。

南淝河以东、以北地区基本为工厂、仓库区,北郊及西北郊分布部分食品加工工业和化工厂,如此构成东郊和北郊两个基本的工业区。

到1957年,XX市建设工业企业速度加快,当年新增规模不等的工业企业130家,其中30家大中型企业,有60%分布在东郊区,尤其是合钢、安纺、合化等一批大型企业,均建于东郊区,在该区形成一片工厂区,使东郊区成为XX市最早发展起来、企业相对密集的工业区。

“一五”后期,建设项目分散且要求尽快投产,因此未能做到通盘规划,使东郊工业区的工厂、住宅用地相互交替安排,形成相互穿插,用地比例失调。

对工厂发展扩建用地留得过少,某些地段竖向设计不尽合理等,使厂与厂之间犬牙交错。

然而,迅速建成投产的东郊工业区城市生产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58年春,大办工业开始。

这一年编制的《XX市工业区规划意见》,确定开辟西南郊新工业区。

将规模较大、近期发展较快的机械工业和塑料加工工业放在西南郊新工业区。

这次规划虽受到“大办钢铁”运动的干扰,但仍基本得到实施,从而奠定了XX市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伸展三翼的基本布局。

到文革前的1965年,XX市经委所管辖的49家大中型企业,有55.1%分布在东郊区。

此间,XX市北郊区和西南郊区的工业企业亦有发展,增幅较大的是北郊区,XX市经委口的大中型企业,有22.4%分布在北郊区。

3.1.3产业布局特征

1970年后,XX市新建工业企业渐转向西南郊区发展,从而减轻了东郊区工业企业过于密集的压力。

轻纺、化工、冶金等工业企业,多分布在东郊区。

一些工业废水、烟尘排放量大的企业,如冶金、化工、印染、造纸、发电、冶铝、碳素、农药等企业,多分布在东郊区和北郊区。

西南郊区的工业企业主要为机械、仪表、电机器材、金属制品等。

1982年规划对三个工业区的性质做出了新的限定。

东郊工业区是一个综合工业区,由于用地不足的问题突出,不再安排新的工业。

北郊工业区主要结合铁路货站安排仓库区,并开辟地方建材生产基地。

西南郊工业区以发展机械、电子、仪表工业为主。

1985年,XX市经委所管辖的6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分布在东郊区29家,占42.64%;分布在北郊区13家,占19.12%;分布在南郊区16家,占23.53%;分布在南郊区10家,占14.71%。

上述68家企业,按其初建时投资额合计计算,总投资额为44.77亿元。

其中东郊区企业投资额占57%,北郊区企业投资额占14.9%,南郊区企业投资额占13.76%,西郊区企业投资额占14.33%。

3.1.3西南新产业空间

199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XX科技工业园(后更名为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后相继开辟常青、桃花、龙岗、双凤工业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级旅游住宅区、新火车站建设区,总用地117平方公里。

其中,处于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南十八岗地区的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常青、桃花工业区连片,总用地53平方公里。

工业开发区的设立使城市西部、西南部成为城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地域,同时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东部工业区由于多为缺乏竞争力的传统工业,且建设年代久远,厂房、设备陈旧,面临着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轨。

市区北部随着新站区的建设,工业生产职能淡化,成为以房地产和市场建设为主导的城市新区。

由于历

史原因以及城市扩展,使中心城区零星分布了一些工业企业,其中还包括一些大型骨干企业。

工业开发区的设立和城市规模的扩张,还改变了XX市风车形的城市形态。

东部、北部无力扩展,新站区的建设填充了楔入东、北两轴之间的开放空间,城市向南部扩展的趋势十分明显。

城市产业布局也进入了调整期,东部、北部传统工业区日益萎缩,南部、西南部成为城市制造业基地。

表6XX市主要开发区概况

行政级别

建立时间

开发区面积(平方公里)

主要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级

1990.10

17.8

家电、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制造业

XX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

1993.4

15

家电、电子、汽车及工程机械、食品、化工、教育、旅游

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

省级

1995.4

8.3

交通、商贸、金融、旅游、信息、服务

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省级

1992.1

1.8

工业、商贸、科教、别墅住宅、文化娱乐

桃花开发区

县级

1991

4.2

建材、化工、医药、轻纺、机械、印刷、食品加工及商贸服务

龙岗开发区

省级

1992.1

7

工业(家电、化工)、商贸

双凤开发区

省级

1993.5

8

工业、商贸、房地产、旅游

3.2开发区建设概况

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0年10月17日奠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首批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1997年9月,XX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

XX高新区管委会是XX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级管理权限。

XX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4月成立,是全国首批22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开发区中唯一的2家省级开发区之一,1997年试点方案被国务院首家批准实施。

XX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0年新批的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是XX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主体,正逐渐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主要的支撑点和增长点。

XX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是XX省政府于1995年4月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集

中开发6平方公里。

XX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为副厅级事业单位,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试验区前身为XX市新火车站建设区,于1992年11月伴随着国家重点工程XX铁路枢纽新客站的开工建设而诞生,1996年2月国家建设部批准将XX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

除以上三个大型开发区外,全市还有众多县区政府建立的开发区,包括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常青开发区、肥西桃花开发区、肥东县龙岗开发区、长丰县双凤开发区等,全市开发区总面积达75平方公里。

表7开发区土地产出效益比较(2001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单位用地产值(万元/平方公里)

全市

2352229

125

18818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94000

7

42000

经济技术开发区

561000

13.8

40652

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

51000

5.2

9808

3.3开发区建设对城市产业布局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产出效益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相对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新区土地产出效益高于其他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其土地产出效益略低。

新站开发区的土地产出效益则相对较低。

由于开发区处于前期建设阶段,产业发展尚未完全走上正轨,土地产出效益仍有提高的空间。

目前XX市开发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弊端是管理多元化,缺乏统一的规划。

从产业导向来看,除新站开发区以第三产业为主之外,其它各开发区都属于工业开发区。

在工业内部结构中,家电、机械、化工等产业类型在各开发区都占据重要地位。

即使在相对侧重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新区,传统产业也占据了重要份额。

这些主导产业门类大多属于技术含量不高、有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尽管目前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产业发展的前景不光明,缺乏持久竞争力。

从整体上来看,XX市各开发区产业结构趋同,未能形成产业梯度,使各开发区在相同的产业高度上处于竞争状态。

在行政上,三个大开发区与各区政府平行,其他开发区则分属不同区县。

开发区在行政上缺乏统一管理,各自承担产值目标,这就必然加剧相互间的竞争。

这种各自为政式的竞争阻碍了资源、资金、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的合理布局,导致各开发区的重复建设,而无法形成聚集效应并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

从开发区的空间分布来看,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各县区成立的开发区较为分散,大多位于城市外围地段,从城市北部到西部到西南,加上东部老工业区,全市工业区将老城包围在中间。

造成工业污染无法控制,用地混杂,影响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功能重组。

开发区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弊端是过分依赖土地出让金。

各开发区都通过低价出让土地来吸引资金,并依靠土地出让金来完成开发区的前期建设。

这种方式应用的泛滥导致土地资源的粗放使用。

到2002年,各开发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土地供应不足的现象,而实际上,许多被批租的土地尚未开发。

开发区用地供给的矛盾正是对原有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不改变目前开发区建设的运作方式,新的矛盾仍将不断出现,并严重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城市空间特征与矛盾分析

4.1城市功能布局的特点

由于城市工业建设的中心经过了东—北—西南的演变过程,工业用地在全市的分布范围相当广。

其中,在城东和城北主要是沿交通轴线(城市对外道路)分布,在城西和西南则以开发区为主呈团状布局。

另外,在市区内还零星分布着一些工业用地。

从全市整体布局来看,工业用地的布局相当零乱。

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其外围,近些年,在中心城周边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段,房产开发活动较为活跃。

在城市外围,尤其是城东和城北传统工业区,居住与工业用地混杂的现象很严重,这应当是原单位体制下

国营企业的建设方式造成的。

这给老工业区的转换和居住环境的建设都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199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演进过程中,老城区作为全市商贸、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凸现。

老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是用地的制约和设施容量的限制。

因此,政务文化新区的建设对减轻老城区的压力,提供调整的空间,促进老城区功能的完善确实有着重要意义。

老城西南集中了众多大专院校,是城市科教区。

由于位于城市内部,院校的用地范围受到周边环境的限制。

同时,为了促进科教与产业的合作,在城市外围的开发区建设了一些教育设施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