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6942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单元:

社会安全

课题遇到森林着火怎么办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如果发生森林大火,要尽快躲避到天然;使学生知道如果发生森林大火,要尽快躲避到天然的防;使学生知道在有通信工具的情况下,应赶快拨打火警电;

1、引入:

火是人类的朋友,但如果失去控制,就会给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分布区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如果发生森林大火,要尽快躲避到天然的防火带。

2、使学生知道在有通信工具的情况下,应赶快拨打火警电话119。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如果发生森林大火,要尽快躲避到天然的防火带。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在有通信工具的情况下,应赶快拨打火警电话119.【教学过程】

1、引入:

火是人类的朋友,但如果失去控制,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

2、阅读安全小故事.

3、分组讨论:

1)这场大火的损失大不大?

(2)你能理解以上的那些数字吗?

4、贴心小提示:

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分布区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对森林产生一定破坏性作用的一种燃烧现象。

5、脱险金钥匙:

(1)如果发生森林大火,要尽快躲避到天然的防火带,比如树林中一条开阔的平地可以阻挡火势.

(2)河流是最理想的防火带。

即使火苗越过河流,待在水里仍然很安全。

(3)在有通信工具的情况下,应赶快拨打火警电话119。

6、小考场:

请你在下列问题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答案,并把答案及理由讲给家长听一听,请他们判断你的答案是否正确.

(1)如果你看到森林着火了吗,你应该拨打的电话号码是()。

A。

119

B.110

C。

999

C。

寻找能够防火的天然隔离带C.房屋

(2)如果在森林中遇到大火你应该()。

A.不分方向地跑A。

松树

B。

向山顶上跑B.河流

(3)下列可以充当隔离带的是()。

课题:

吸烟有害健康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烟的有害成分,使学生明确吸烟以及被动吸烟的危害所在。

     2、通过学习了解吸烟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知道关心环境卫生,有关心人们健康的意识。

     3、拒绝被动吸烟,用有效的方式劝诫周围的人戒烟,营造无烟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香烟中包含的主要有害物质

教学难点:

了解吸烟会对人体带来哪些巨大的伤害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现在想抽一支烟,可以吗?

生:

不可以.

师:

为什么呢?

生:

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合不能吸烟.

师:

同学们说的很对,吸烟是有害健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师出示课题:

吸烟有害健康

 

二、创设情境,展开课堂:

1、《吸烟者的肺》

师:

吸烟的人与不吸烟的人有哪些不同?

引导学生说话:

吸烟的人的牙齿、衣服、手指怎样?

师:

这只是同学们看到的吸烟的人的外貌,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幅图片:

师出示幻灯片

师:

哪一副图片是吸烟人的肺?

生区别指出。

师:

你凭什么判断的?

生:

吸烟人的肺比不吸烟的人的肺要黑。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刚才老师展示的只是香烟对人体里肺的危害,只是一方面,其实香烟燃烧时会极大地危害人体全身的健康。

 

2、讲解吸烟吸烟引至慢性中毒的各种病症:

师出示课件: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释疑:

为什么没有吸烟急性中毒呢?

师:

香烟燃烧时产生多种有害物质,主要是烟碱(尼古丁)、烟焦油和一氧化碳。

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物质,实验证明,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为5至15毫克,是可毒死一只老鼠,20支香烟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

尼古丁的致死量为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纸烟的含量.为什么没有吸烟急性中毒呢?

①、吸烟时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

②、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肌体吸收。

③、长时间的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

 

1.烟情分析:

①我国是世界上烟民最多的国家,有3.5亿烟民,并因此制造了5.4亿被动吸烟者,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

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烟草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杀手”。

世卫组织估计,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每年吸烟致死的人数有可能增加一倍。

在全球13亿烟民中,有6.5亿人会因为吸烟而过早死亡。

师:

由此可见,吸烟的后果多么可怕。

这段话里有一个词:

被动吸烟者。

②被动吸烟者是指哪些人?

    被动吸烟者:

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闱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的物质。

③香烟对被动吸烟的人有什么危害?

被动吸烟15分钟等于主动吸烟:

а、戒烟网最近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被动吸烟即俗称的“吸二手烟"比原先外界所知道的还要危险,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机率比常人多出6倍.

в、被动吸烟对婴幼儿、青少年及妇女的危害尤为严重。

对儿童来说,被动吸烟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和疾病,并且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对于孕妇来说,被动吸烟会导致死胎、流产和低出生体重儿;被动吸烟亦会增加成人呼吸道疾病、肺癌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

 

1.怎样减少香烟的危害?

(1)、认识禁烟标志:

∙引导学生回忆健康标志。

(幻灯片出示禁烟标志)

∙ 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禁烟标志?

有禁烟标志的场所:

宾馆、饭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场(店)、书店;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学校、医院、加油站等等。

任何社会成员都可以自由往来、停驻足或者只需购票就可以自由出入进行各种共同性活动的场所都是公共场所.

③小结:

吸烟,污染环境,使空气变得浑浊,危害别人的身体健康,容易引起火灾,所以我们国家规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并把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夜定为我们国家的无烟日,号召人们戒烟。

(2)、宣传戒烟:

你们家人吸烟吗?

教师将数字统计出,让学生感受目前吸烟的人还是比较多,为了他和家人的健康,你有什么好办法劝诫哪些吸烟的人呢?

(幻灯片出示):

我想帮(  )来戒烟,我打算这样做……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师: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我的父亲也吸烟,我打算这样帮他来戒烟:

(幻灯片出示)

我想帮(父亲)来戒烟,我打算这样做

①把他的吸烟用具扔掉,如打火机、烟灰缸,香烟

②建议他餐后喝水、吃水果或散步,摆脱饭后一支烟的想法。

③烟瘾来时,教他立即做深呼吸活动,或咀嚼无糖分的口香  糖,避免用零食代替香烟。

④告诉别人他已经戒烟,不要给他烟卷,也不要在我面前吸烟。

⑤写下我认为的戒烟理由,如为了自己的健康、为家人着想、为省钱等等,随身携带,当他烟瘾犯了时可以拿出来告诫自己。

⑥帮他制订一个戒烟计划,每天减少自己吸烟的数量。

⑦给他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钓鱼等.一方面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和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花较多的心思在吸烟上。

⑧当他有想吸烟的冲动时,还告诉他可以用喝水来控制。

当他感到空腹或想吸烟时,就先慢慢地喝上一杯水。

实验证明水是戒烟的妙药。

 

三、延伸:

讨论:

∙吸烟的人怎样开始吸烟的?

∙怎样拒绝吸上第一口香烟?

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四、总结课堂:

吸烟有害健康,让我们远离香烟,共同营造一个清新的无烟世界.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们有了切身的感受,积极行动起来,拒绝烟酒、珍爱生命。

让我们多一丝洁净的空 气,多一片明亮的天空,多一副健康的体魄,多一个美好的人生。

第二单元:

居家安全

课题:

高压锅有危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学生不要乱碰高压锅。

 教学重点:

提高居家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

认识安全用电标志,了解它们的用途。

 

一、视频导入:

演示教学视频,结合故事内容和教学程序,作为课堂导入。

了解安全小故事主要内容,了解什么叫爆炸 演示爆炸图片 板书课题:

高压锅有危险 

初读真实故事,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了学生细心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二、新授  1、安全用电标志 

(1)安全小故事(自读) 

(2)贴心小提示 

不要轻易接触高压锅的压力阀           

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不要随便接触电源 不插拔电源插座以免触电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3)脱险金钥匙 

使用高压锅之前,首先要认真检查通气孔是否畅通,不要轻易接触高压锅的压力阀。

 

三、总结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用真实故事中的问题带动整节课的学习,将课堂主动权合理地交还给学生,与此同时,通过教师的点拨引领着学生对《高压锅有危险》的内容层层深入,使学生了解到乱碰电源的危险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直观、形象.

课题:

 帮助爸爸妈妈做饭时要注意安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厨房中的安全知识。

 2、让学生知道厨房中的一些正确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阅读教材中第10页的安全小故事,明白道理:

 

当我们在厨房帮助爸爸妈妈做饭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叮嘱我们:

用刀要小心,离锅远一点,不要毛手毛脚的.这些“唠叨”是必须听的。

因为厨房中的刀具、瓶罐、油锅等,加上调料、洗涤剂等如果摆放杂乱无章,或者做事不认真,很容易发生划伤、烫伤、切伤等事故,应当学会在厨房中的安全知识。

 二、贴心小提示 

1.削皮、切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拿刀比划、说笑,也不要将刀对准别人。

 2。

刀用完后,不应将刀口对准人活动的方向;刀暂时不用,要放置在安全位置,特别注意不要突出在案板或灶台外面,万一碰落,很容易出事故。

 三、脱险金钥匙 

1.将洗涤液、消毒液、调料、饮具等物品分类放置.农药、鼠药要远离厨房和食品。

盛放洗涤液、消毒液、调料的器皿上要做明显的标记,以防误食误放. 

2。

煎炸食物时应小心照看炊具,不要离开;所放食油不要超过油的的三分之一.油煮沸的时候,不要溅进水滴。

 

3。

烹制油炸食品,要备好锅盖及大块湿毛巾,一旦起火,可马上用锅盖盖住,使其缺氧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4。

小心烫伤。

当我们把开水壶、热锅从火上端下时,要记得垫布或戴防烫手套,端下后放在不易碰到的地方。

 

5。

使用电饭锅时,要防触电的危险。

要把锅底擦干,水不能进入电插孔。

同时预防烧焦引起火灾。

 

6。

炒菜、煎炸食物时都要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四、小考场 

1。

为什么要将洗涤液、消毒液、调料、饮具等物品分类放置?

 

将洗涤液、消毒液、调料、饮具等物品分类放置。

农药、鼠药要远离厨房和食品。

盛放洗涤液、消毒液、调料的器皿上要做明显的标记,以防误食误放。

 

2。

使用电饭锅时应当注意什么?

 

使用电饭锅时,要防触电的危险。

要把锅底擦干,水不能进入电插孔。

同时预防烧焦引起火灾。

 

课题:

要把农药放在安全的地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预防农药中毒,要防止大量接触农药,

2、使学生知道预防农药中毒,要防止误服农药或受到农药污染的食物和水。

3、使学生掌握发生农药中毒以后,要采取的救治措施。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预防农药中毒,要防止误服农药或受到农药污染的食物和水。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发生农药中毒以后,要采取的救治措施.

【教学过程】

1、引入:

我们都知道农药是有毒的,那么要怎样避免农药中毒呢?

2、阅读安全小故事.

3、分组讨论:

(1)小军的行为对吗?

有什么危险?

(2)应该怎样保存农药?

4、贴心小提示:

(1)预防农药中毒,首先是防止大量接触农药。

青少年禁止参加喷洒农药的劳动.

(2)不能到刚喷洒完农药的田地做其他劳动或玩耍。

不要触摸、摆弄喷药工具,不要在刚喷完农药的田地附近的水塘洗澡游泳。

(3)要防止误服农药或是受到农药污染的食物和水。

家庭存放农药的瓶子不要动,不要用装过农药的瓶子或袋子盛放食物或粮食。

严禁食用刚喷过农药的蔬菜或经农药处理过的种子。

被农药毒死的鱼或家禽更不能食用.

5、脱险金钥匙:

(1)农药要在正规药店购买。

(2)发生农药中毒以后,要赶紧采取措施救治。

因皮肤接触引起的中毒,要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身体,尤其是手、脚和面部等暴露部位要多洗几遍,之后换上干净衣服好好休息。

如果中毒程度较为严重,应送到医院救治.

(3)如果误服了敌敌畏、敌百虫等含有有机磷的农药中毒,可用催吐的方法急救,也可以用2%的碳酸氢钠或清水洗胃。

如果是误服了赛力散、西力生等含水银成分的农药,要让中毒者喝些鸡蛋清或米汤,以便含水银的毒物能够凝聚,保护胃不受腐蚀,之后要去医院继续治疗。

(4)如果农药中毒后,身体有紧束感,动作不灵活,发音模糊,胸口沉闷,肌肉跳动,出现昏迷、抽筋、大小便失禁等现象,应马上去医院。

(5)不要用饮料瓶装农药。

6、小考场: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并把答案及理由讲给家长听一听,请他们判断你的答案是否正确。

(1)应该把农药放在()。

A.桌子上B。

床边C。

单独放置并做标签

(2)如果误食农药引起严重中毒应该()。

A。

进行人工呼吸

B。

送医院急救

C.进行催吐

第三单元出行安全

课题:

不系安全带惹的祸

教学目标:

培养孩子安全乘车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提高乘车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系好安全带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不系安全带的危害 教学过程 :

 

一、视频引出 

  "同学们,我们平时出行或假日出去旅游经常会乘车,乘车时要注意什么?

请看下面的视频。

” 

二、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不系安全带惹的祸。

看来不系安全带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危害,谁知道有哪些危害?

  

调查数据显示:

在一次可能导致死亡的车祸中,安全带的使用可使车内人员生还的几率提高60%,发生正面撞车时,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死亡率44%;翻车时可减少死亡率80%。

 

  日本最新研究表明,车祸中后排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猛烈撞击前排座椅,会对司机或前排的乘客形成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在车祸中死亡的概率增加大约5倍。

 

   三、如果你在乘车时,没系安全带发生了事故 ,我们应该怎样摆脱危险?

请默读教材17页的脱险金钥匙。

 

    1、发生撞车事故时,坐在前排座位上的人一定要在瞬间降低身体的重心和高度,使身体蜷曲在座椅前的空当里,防止身体被巨大的惯性抛出车外。

 

     2、坐在车中其他座位上的人,要紧急抱头、收腹、缩腿,使身体缩成一团,以避免头部受到撞击,也可以减少身体与车厢的碰撞. 

3、如果车内的活动空间很小,很难蹲下去,可以用力蹬直双腿,挺直身体,抓紧前面的座椅靠背,不让身体与靠背之间留有空隙,这样也能减少冲击。

 

4、发生撞车事故时,车内乘客要迅速伸出一只脚用力抵住前边的固定物体,同时张开双手护住脸部,以保护自己的脸部不受伤害。

    

    四、为了我们的人身安全,请系好安全带吧!

 因为安全带的有防护作用?

(1)防止驾、乘人员被抛出车外; 

  

(2)对抗撞车时的减速度,使驾、乘人员不致与方向盘、仪表板、档风玻璃等物品发生第2次撞击。

  

    五、安全带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在危急时刻能挽救我们的生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人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存在着很多错误行为?

让我们来说一说存在哪些不正当的行为?

 

     1.系上了安全带,却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所系位置不当或过于宽松); 

  2。

上高速公路时才系安全带,城区行驶时不系;   3.不是起步前系好,而是边开车边系; 

  4.为应付检查把安全带斜跨于胸前,等检查完再把安全带放下 。

 

六、 既然安全带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正确地佩带安全带?

     1.腰部安全带应当系在紧贴在髋骨的下部,与股骨部位正好接触上。

在碰撞时,碰撞力作用在盆腔的骨骼上,避免安全带勒紧腹部导致严重伤害。

 

  2。

肩部安全带应当系在肩部,跨过胸腔。

人体的这些部位能够很好地承受安全带的束缚力。

 

  3。

为了使腰部安全带系紧,在搭扣端向下拉腰部安全带的同时向上拉肩部安全带. 

     七、智慧乐园:

现在我们知道了,不系安全带的危害和怎样正确使用安全带。

把你所学的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去.请你想办法让所有的乘车人员或你的爸爸妈妈知道不系安全带的危害?

小组讨论汇报:

宣传单、小报、召开家长座谈会、各种媒体宣传……     

八、总结:

安全带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驾驶和乘坐车辆必须使用的交通安全设施,特别是小型客车驾驶人和前排乘车人是法定的使用者.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不要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最好坐在司机后边的座位上,如果坐在前边,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请你大声地告诉朋友们,系好安全带吧!

 

课题:

屡屡发生的沉船事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要了解所乘船的情况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离开危险的地方.2、使学生掌握轮船发生事故时的自救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要了解所乘船的情况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离开危险的地方.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轮船发生事故时的自救方法。

【教学过程】

1、引入:

同学们乘坐过轮船吗?

发生事故该怎么办?

2、阅读安全小故事。

3、分组讨论:

如果你遇到了轮船事故,你该怎么自救呢?

4、贴心小提示:

如果木船翻船,人被抛到水中后,要立即抓住船舷并设法爬到反扣的船底上,因为木船不会下沉。

5、脱险金钥匙:

(1)登船后,要了解船上救生衣以及救生艇、救生筏存放的位置,要熟悉和了解船上的通道、出口以及通往甲板最近的逃生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离开危险的地方。

(2)在弃船逃生时要积极寻找救生及漂浮工具,扣好救生衣,找到哨笛。

当船向一侧倾斜时应当从船尾或者船首跳下,尽量选择较低的位置,迅速查看水面,避开水面漂浮物。

(3)跳水前深吸一口气,然后闭紧嘴,一手捏住鼻子,一手保护眼部和面部,两腿伸直并拢,侧身垂直向下跳入水中,入水后向上风方向潜游。

(4)穿救生衣漂浮在水面上时不要轻易游动,除非是要接近附近的船只或者可攀附的漂浮物.在水中双腿并拢屈到胸部,两肘紧贴身旁,两臂交叉放在救生衣前,头部和颈部露出水面,保持清醒,不能入睡,振作精神,坚持的时间越长获救的机会越大。

6、小考场:

回答问题,并把答案及理由讲给家长听一听,请他们判断你的答案是否正确。

(1)如果你乘坐的木船要翻了,你应该怎么办?

(2)如果船向右倾斜要沉没了,你要在什么地方跳入水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跳入水中后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课题:

不乘超载的车船

教学目标:

1.了解车船超载的危险。

 

2.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远离超载车辆.

教学重点:

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远离超载车辆。

教学难点:

了解车船超载的危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我们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车辆超载可以说是吞噬人们生命的一个可怕杀手,多少青春的生命因为超载引起的车祸匆匆地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和亲友的生命安全,同学们要认识车辆超载所带来的危害。

远离超载的车辆,拒绝乘坐超载的车辆. 

二、阅读安全小故事。

 三、分组讨论:

 

1.故事中的这起交通事故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你认为哪个原因最重要?

 

2.你从这个交通事故中吸取了哪些教训?

 四、贴心小提示 

1.大货车超载会对路面造成破坏,减少公路的使用寿命。

 2.汽车超载会使汽车超负荷运作,容易造成汽车的刹车和操作系统失灵,使汽车的安全性能大大降低,很容易发生车毁人亡的悲剧。

3.轮船超载会造成因船身太重,吃水过深而沉没。

轮船超载还会使轮船在转弯时发生翻船事故. 

五、脱险金钥匙 

同学们了解了为什么不能乘坐超载的轮船和汽车的原因,今后外出时就不能再乘坐超载的交通工具了。

不但自己不能坐,还有劝告他人也不要乘坐,大家都应该珍爱生命.除此以外,同学们在外出时还要注意以下交通规则和公共道德:

 

1.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主动避让在车行道上正常行驶的车辆。

在人行横道上行走,不要在机动车驾驶道上玩耍,更不能在驾驶道上与车并行。

 

2.不能在马路上爬车、追车、强行拦车,那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不要向汽车投掷石子、砸玻璃或者戳轮胎。

 

3.不要翻越、倚坐人行道与车行道间的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要对护栏、隔离墩及其他交通设施如信号灯、标志、标线等进行破坏. 

六、小考场 

1.和家长一起做:

想一想,汽车和轮船超载会造成什么危险?

 

2.如果你坐汽车出去游玩,看到大巴车里已经站满了很多人,明显超载了,你会怎么办?

第四单元:

网络安全

课题:

不要轻易相信网友

教学目标:

1.知道网络上骗子比较多,提高警惕。

 2.学会谨慎对待网友,不轻信网友.

教学重点:

了解网络上骗子比较多,提高警惕。

教学难点:

学会谨慎对待网友,不轻信网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互联网的出现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也改变了某些人的交友方式.但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空间,许多人都在网上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

在现实生活中,被网友敲诈、欺骗的事例屡见不鲜。

因此,我们不要轻易相信网友,更不要轻易和他们见面。

 

二、阅读安全小故事. 

三、分组讨论:

 1.小颜为什么会被骗?

 2.该不该相信网友呢?

 四、贴心小提示 

1.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在网上聊天交友,大家都只能通过谈话来了解对方而看不到对方。

因此,网络上的骗子和不法分子比较多。

 

2.由于网上是个虚拟的世界,所以骗子行骗很容易,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骗取你对他的信任。

 

3.骗子利用网友的身份不但很容易在网上行骗,而且行骗成功之后也很容易逃脱。

 

五、脱险金钥匙 

1.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等信息。

 

2.最好不要与网友会面,如果非见面不可,可以请成年人和你同去。

确定见面地点时,尽量选择人多的地方。

 

3.对谈话低俗的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对待。

 4.对于网友的求助,尤其是向你借钱、恳求你给他汇钱或者请求你到什么地方帮助他做某事等都有谨慎,不要轻易听信网友的话. 

5.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网上交友,有网络危险的意识,如果网友因为你没有接受他的要求而和你“绝交”时,你不要有任何犹豫,应当立即与他“绝交”,防止上当受骗。

 

六、小考场 

在小组中讨论如下问题并进行判断。

 

1.小芳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大强的网友,和他聊得很开心,大强提出要和小芳见面,小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小宇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海阔天空的网友,他们在网上聊得很投机,一天名叫海阔天空的网友说他得了重病,需要一万元的手术费,小宇马上答应给他500元。

 

3.一个名叫好男孩的网友在网上向美美提出要谈恋爱的想法,美美马上回绝了他,并且再也不和他来往了.

课题:

不在网上随便填写个人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如果在网上随便填写个人资料,可能会带来各种麻烦。

2、使学生知道在网上要求某种服务时,要看清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服务.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如果在网上随便填写个人资料,可能会带来各种麻烦。

.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在网上要求某种服务时,要看清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服务。

【教学过程】

1、引入:

网络上有丰富的信息,但如果不加注意就会泄露我们的个人隐私。

2、阅读安全小故事。

3、分组讨论:

(1)美美家的电话为什么会收到许多旅游广告?

(2)怎么能避免泄露我们的个人隐私,避免被广告骚扰呢?

4、贴心小提示:

在网上填写资料要求某种服务时,要看清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服务。

5、脱险金钥匙:

(1)如果在网上随便填写个人资料,那么你的姓名、地址生日、E—mail地址等个人资料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来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