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697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岳阳楼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

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

古时朋友间多以字相称。

谪戍:

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

在这里作为<

动>

被贬官,降职解释。

守:

指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

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到了,及。

属(zhǔ)予(yú

)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嘱咐。

予,我。

作文,写文章。

以,用来,连词。

记,记述。

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胜状,胜景,好景色。

朝晖夕阴: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晖:

日光。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此,这。

则,就。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备,详尽,完备。

矣,语气词“了”。

之,的。

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

虽然如此,那么。

南极潇湘:

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潇水是湘水的支流。

湘水流入洞庭湖。

南,向南。

极,尽。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

骚人,诗人。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多:

大多。

会,聚集。

于,在。

此,这里。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饱览这里景色时的感想,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览:

观看,欣赏。

物:

景物。

之情:

情感。

得无:

恐怕/是不是。

异:

差别,不同。

若夫淫(yí

n)雨霏霏(fēifēi):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同此。

“若夫”近似“像那”。

“至若”近似“至于”。

淫(yí

n)雨霏霏,连绵不断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日星隐曜(yà

o):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辉;

樯(qiá

ng)倾楫(jí

)摧:

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樯,桅杆。

楫,船桨。

倾,倒下。

摧,折断

薄暮冥冥(mí

ngmí

ng):

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冥冥:

昏暗的样子。

斯:

这,在这里指岳阳楼。

至若春和景明:

如果到了春天气候和暖,阳光普照。

至若,至于。

春和,春风和煦。

景,日光。

明,明媚。

(借代修辞)。

波澜不惊:

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

惊:

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一,全。

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翔集: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指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游泳:

或浮或沉。

游:

贴着水面游。

泳,潜入水里游。

岸芷(zhǐ)汀(tīng)兰:

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

芷:

香草的一种。

汀:

小洲,水边平地。

宠辱偕(xié

)忘:

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

偕:

一起。

宠:

荣耀。

辱:

屈辱。

把酒临风:

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

持,执。

临,面对。

洋洋:

高兴得意的样子。

嗟(jiē)夫:

唉。

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曾经。

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心,思想感情(心思)。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异,不同于。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

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

以,因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

意为在朝中做官。

庙,宗庙。

堂,殿堂。

庙堂:

指朝廷。

下文的“进”,对应“居庙堂之高”。

进:

在朝廷做官。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

处江湖之远:

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下文的“退”,对应“处江湖之远”。

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

这样。

退:

不在朝廷做官。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其:

指“古仁人”。

而,顺承。

必:

一定。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

微,没有。

斯人,这样的人。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归,归依。

三、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明:

(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

(2)(明媚)至若春和景明

以:

(1)(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2)(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嗟夫

观: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1)(直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尽头)此乐何极

(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

或:

(1)(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2)(有时)而或长烟一空

词类活用

⒈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⒌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古今异义

⒈气象万千【古义:

景色和事物;

今义:

天气变化;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⒉微斯人【古义:

(如果)没有;

今义:

微小】

⒊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

景象;

今:

看】

⒋横无际涯【古:

广远;

与“竖”相对】

⒌浊浪排空【古:

冲向天空;

全部去除掉】

⒍予观夫巴陵胜状【古:

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

丈夫,夫人】

⒎前人之述备矣【古:

详尽今:

准备】

⒏增其旧制【古:

规模今:

制度】

通假字

⒈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⒉百废具兴(通“俱”,全,皆,都)

句式分析

⒈倒装句

例:

(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

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⒉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表判断语气。

⒊省略句

属(zhǔ)予(yú

)作文以记之。

(省略主语“滕子京”。

⒋状语后置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⒌定语后置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宾语前置句

吾谁与归?

重点语句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无边无际,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千变万化。

(2)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繁密,接连几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呼啸着,浑浊的水浪冲向天空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成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

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皓月千里”:

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心旷神怡”: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

开阔;

怡:

愉快。

“气象万千”:

气象:

情景。

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有很多景物在进行变化。

“政通人和”: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百废具兴”:

许多被废弃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

“具”通假“俱”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浩浩汤汤”:

浩浩荡荡。

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淫雨霏霏”:

形容细雨连绵不绝的样子。

“波澜不惊”:

是岳阳楼月夜里风平浪静时的景色。

现比喻面对动荡局面保持平静、形势平稳,没受到什么变化或曲折,不惊不诧。

“一碧万顷”:

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顷,极言其广。

“岸芷汀兰”:

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宠辱偕忘”:

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

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春和景明”:

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四、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

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他们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五、赏析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

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

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

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

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

一“衔”一“吞”,有气势。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

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

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

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

“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

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

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

“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

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

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

“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

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

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

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没有意思。

范仲淹就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他的一套。

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是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

范仲淹的别出心裁,让人佩服。

  第二,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

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

《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

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力。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六、练习题

1.解释红色的字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2越明年。

3百废具兴。

4属予作文以记之。

5此则岳阳楼这大观也。

6前人之述备矣。

7然则北通巫峡。

8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9薄暮冥冥。

10至若春和景明。

⑾锦鳞游泳。

⑿而或长烟一空。

⒀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⒁或异二者之为。

⒂不以物喜。

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翻译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3.赏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4.说说第四段描写景物的顺序和本段内容的作用。

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6.本文中,“迁客骚人”具体指的是什么?

文章回答“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古仁人”指什么,“古仁人之心”指什么?

8.说说“古仁人”与“迁客骚人”会有不同做法的根本原因?

9.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10.某房产开发公司把他们开发的一处住宅区命名为“岸芷汀兰”。

请你结合选文说说商家这样命名的创意。

11.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

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

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2.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

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13.回顾历史,写出几位有范仲淹高风亮节的人物。

14.默写题

(1)《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2)《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3)《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4)《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6)《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7)《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

答案:

1.解释。

1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2到

3通“俱”,全,皆

4通“嘱”

5景象

6详尽

7虽然如此,那么

8降职远调的人 诗人

9迫近

10日光

11美丽的鱼

12有时

13探求

14或许 这里指两种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15因为

⒃在……之前 在……之后。

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4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5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6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7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这句话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4.描写景物顺序:

空间上,由上到下;

时间上,白天到黑夜。

作用:

引出下文古仁人思想感情,再进一步表现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5.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己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因览物而悲,因览物而喜。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以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7.指古代品德高尚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古仁人以天下为已任,胸怀祖国和人民,因此“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迁客骚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因此,“以物喜,以已悲”。

9.如任长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俱得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好诠释。

10.“岸芷汀兰”为人们展示了一幅芳草萋萋、兰花幽香的优美画面,令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文化气息,进而提升文化品味。

11.《岳阳楼记》道出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心声,即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12.提示:

观点明确,言之有理,阐述清楚即可。

13.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诗人杜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

14.默写题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6)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