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734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A)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B.木质铅笔里的石墨芯属于导体

C.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含有的热量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A错误;

B.木质铅笔里的石墨芯,容易导电,是导体,故B正确;

C.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内能是增大的,所以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故C错误;

D.发生热传导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故D错误;

【点睛】牢记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的特征,虽然温度没有升高,但吸收了热量,所以内能是增大的.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B.白雾茫茫C.霜打枝头D.滴水成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冰雪消融,冰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白雾茫茫,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打枝头,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是液态转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

①小孔成像;

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综上所述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AD正确,BC错误。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

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

B.声音由振动产生,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

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

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5.如图是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

D.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如图,两者都到达终点时,兔子用时短,所以兔子获胜,故A错误;

B.由图知,比赛开始时,兔子晚出发,乌龟先出发,故B正确;

C.兔子和乌龟图像的交点,是两者相遇的地方,所以图中可知,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故C正确;

D.整个比赛过程中路程相等,兔子用时短,根据

可知,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故D正确;

【点睛】理解求平均速度时,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平均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中间物体停止运动,则停止时间也应计算在内.

6.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都为R,现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将

A.一定等于RB.一定小于R

C.一定大于RD.以上结果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越并越小.

【详解】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大于R,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小于R,总电阻一定小于R,故B正确;A、C、D不正确.

故选B.

7.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B.同步卫星的机械能守恒

C.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D.同步卫星使用微波进行通信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平衡状态

指静止和匀速和匀速直线运动,而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同步卫星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高度和速度都不变,机械能不变,所以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同步卫星固定于频道上空,与地球的自转同步,相对于地球静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同步卫星和地球之间是真空,要使用微波进行通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睛】理解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为平衡状态,即速度和方向都不能改变.同步卫星的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不是平衡状态.

8.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其所受合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B.射出枪口的子弹由于惯性继续向前飞行

C.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熟透的苹果落到地面,说明地球对苹果的引力大于苹果对地球的引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当物体减速运动时,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其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反,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射出枪口的子弹具有惯性,所以继续向前飞行,故B正确;

C.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二力相互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熟透的苹果落到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地球对苹果的引力与苹果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注意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

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

具有惯性.

9.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将其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

烧杯中,试管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装有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D.装有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如图两次试管都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相等,故AB错误;

CD.试管在乙液体中排开液化的体积小,根据

可知,乙的密度大,且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等,再根据

可知,装有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故C错误,D正确.

【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先根据浮沉状态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出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再根据液体压强的特征判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

10.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AFB,pA=pB

C.FA>FB,pAFB,pA>pB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图,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高度相等,故

根据

可得,

,则对地面的压力,

A对地面的压强为

B对地面的压强为

故压强相等,即

故选B.

【点睛】考查了固体压强大小的判断,注意理解当形状规则,且竖直放置于水面地面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利用

公式进行判断。

11.下列关于四冲程内燃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就越多

B.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一次

C.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是空气

D.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热机效率越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多。

不能说明有用功多,故A项错误;

B.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对外做功一次。

故B项正确;

C.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

故C项错误;

D.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D项错误。

故选B。

12.将规格分别为“6V6W”和“6V3W”的甲乙两只小灯泡串联后接到电压为6V的电源上,两灯均发光,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灯两端电压较大B.通过乙灯的电流较大

C.甲灯较亮D.乙灯较亮

【答案】D

【解析】

【分析】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根据

比较两灯泡电阻之间的关系,两灯泡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

比较两灯电压关系,根据

比较两灯泡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灯泡的亮度关系。

【详解】AB.根据

得,两灯的电阻分别为

串联时电流处处相等,乙的电阻大,根据

可知,乙灯两端的电压大,故AB错误;

CD.根据

可知,电流相等时,电阻大的功率也大,所以乙灯较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率的计算,关键是利用好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是电路的最基本规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一定要熟练掌握。

13.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次在拉力F1的作用下,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距离s;第二次在拉力F2的作用下,以速度v2匀速运动了同样的距离,已知v2>v1,比较前后两次拉力做的功及其功率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W1=W2B.W1P2

【答案】A

【解析】

【详解】AB.根据题意,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等于摩擦力,故两次的拉力相等;通过的距离也相等,根据

知,两次做功相等,故A正确,B错误;

CD.已知

v2>v1

根据

可知,第二次的功率大,即

故CD错误。

故选A。

【点睛】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由于影响摩擦力的两个因素都不变,所以物体运动时摩擦力大小不变,则拉力相等,做功相等。

14.下列有关家庭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开关跳闸时,一定是某处出现了短路B.电灯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

C.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D.电能表测量的是家用电器的总功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开关跳闸时,可能是出现了短路,也可能是电路的总功率过大,故A错误;

B.电灯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这样开关断开时,灯与火线断开,更安全,故B正确;

C.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因为要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都是并联的,故C错误;

D.电能表测量的是消耗的电能,即家用电器的总功,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重点是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牢记原因之一是短路,二是电功率过大,熔丝会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始终保持闭合,当开关S1由断开到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的总电阻变小B.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如图电路,S1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为两个电阻的和,电压表测量R2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流;

当S1闭合时,R1被短路,此时只有R2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根据

知,电流变大,此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也变大;

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利用好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是电路的最基本规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一定要熟练掌握.

16.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50Ω0.5A”。

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得到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如图乙所示。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9V

B.R1的阻值为20Ω

C.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是2Ω~50Ω

D.电路总功率

变化范围是2W~3W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结合电路图和乙图可得:

联立解得

,电源电压为

故AB错误;

C.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50Ω0.5A”,因为串联时电流相等,故电路最大电流为0.5A,此时电路总电阻为

则滑动变阻器最小电阻为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时,分得电压增大,但电源电压为6V,小于电压表的量程,故滑动变阻器阻值可以调整到最大,即50Ω,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取值范围是2Ω~50Ω。

故C正确;

D.最小电流为

电路最小功率为

电路最大功率为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7.

(1)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发生_____释放能量的.

(2)某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长是3m,其频率是_____Hz.

(3)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

(1).裂变

(2).1×108Hz(3).非晶体

【解析】

【详解】

(1)获得核能的方式有裂变和聚变,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能量的.

(2)某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长是3m,根据

计算其频率是:

(3)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非晶体熔化时,是慢慢变软,且温度逐渐升高.

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非晶体.

【点睛】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当熔化完以前,温度是不会升高的,即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熔化时会慢慢变软,变烯,最后完全变为液态,要牢记这些特点.

18.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较大;发动机把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实现的.

【答案】

(1).比热容

(2).热传递

【解析】

【详解】①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②发动机把热量传给水,热量从高温的发动机转移给低温的水,使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点睛】①所有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相同条件下,水吸收热量最多;②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且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的转移.

19.生活中人们常说“鸟语花香、绿柳成荫”.“鸟语”是通过____传播到人耳,“花香”是指_____现象,“绿柳”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柳只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绿光,“成荫”是由于____________.

【答案】

(1).空气

(2).扩散(3).反射(4).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鸟语”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花香”是花的香味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所以“绿柳”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柳只反射绿光;

“成荫”就是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点睛】牢记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吸收其它颜色的光,若光线中不包含能反射的颜色光,会显现黑色.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I1∶I2=2∶1,则电阻之比为R1∶R2=________,电流表A1,A3的示数之比为I1∶I3=________。

【答案】

(1).1∶2

(2).2∶3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R2并联,电流表A1测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电阻R2的电流,电流表A3测干路中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可得

R1∶R2=I2∶I1=1∶2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1、A3的示数之比为

【点睛】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电流比等于电阻比的倒数。

2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条形磁铁右端的N极正对电磁铁.当电磁铁中的电流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右做加速运动.则电磁铁中的电流是从___(选填“a”或“b”)端流入,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a

(2).不变

【解析】

【详解】[1]根据题意,当电磁铁中的电流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右做加速运动,则电磁铁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母指指向右端,则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所以电磁铁中的电流是从a端流入;

[2]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因素都不变,所以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

【点睛】重点是安培定则的应用,此定则展示了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知道电流方向可以判断磁场方向,知道磁场方向当然也可以判断电流方向,注意多加练习熟练应用.

22.如图所示,将较长软电线的两端与灵敏电流表的两接线柱连接起来,两位同学手持电线像摇跳绳一样在空中摇动电线,使电线切割地磁场的磁感线.若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则可以断定两位同学站立在地面上的_____方向(选填“东西”或“南北”),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声音由话筒传入扩音器,经扩音器放大后又经扬声器传出.则在“小蜜蜂”中应用了上述原理的部件是_____(选填“话筒”、“扬声器”).

【答案】

(1).东西

(2).电磁感应(3).话筒

【解析】

【详解】该实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原理是电磁感应;

因为只有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若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则可以断定两位同学站立在地面上的东西方向.

话筒是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即声波引起话筒中膜片的振动,带动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随声音变化的电流,所以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点睛】

三、识图、作图题

23.

(1)图甲中A物体的长度是___cm;

(2)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45

(2).流体中流逝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解析】

【详解】

(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对准零刻度,右端对应的刻度估计到下位,物体A的长度是3.45cm;

(2)图乙U形管A侧液面高,是因为上方的横管中,与A端相连的部分细,空气流过此处时,流速大,压强小.

所以此现象表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点睛】对于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关键是一定要记住长度的记录结果必须有一位估计值,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忘记的地方,多加练习形成习惯.

24.

(1)如图1所示,一物体随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__

图1

(2)请你将图2的实物电路图改画成电路图。

__

图2

【答案】

(1).

(2).

【解析】

【详解】

(1)[1]物体随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时是平衡状态;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平衡,如图所示

(2)[2]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在干路上,L1和L2并联,S1控制L1支路,S2控制L2支路,具体如下图所示。

25.在图中,请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如图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光线过焦点;

光线射到镜面时,先作出垂直于镜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

【点睛】涉及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作图,应牢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在画图中灵活运用,像这一类的作图即可迎刃而解.

26.一根质量忽略不计的杠杆,支点为O,在A点悬挂一重为20N的物体G.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还要给杠杆施加一个大小为12N、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F2.请在图中画出:

(1)拉力F1的力臂L1;

(2)拉力F2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即拉力F2应在杠杆左侧第五格处,方向竖直向上;

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则F1的力臂是支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

【点睛】重点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和力臂的画法,先要理解清楚力臂的概念,再练习作图,画力臂是很常见的作图题,但有些同学总会出错,牢记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7.根据下面的实物图画出与之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分析实物图,开关S和电流表A1位于干路,开关S1控制灯L1,电流表A2也与L1串联;

另一支路为L2灯,据此画出电路图如下:

【点睛】读懂实物图是关键,实物图看起来没有电路图有条理,可以根据电流的走向进行逐一分辨,弄清楚各个元件的连接关系,再画出电路图.

四、实验题

2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天平的使用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待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标牌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②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上放置一个笔袋,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笔袋的质量为_____g.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

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与A大小不同的跳棋子C、刻度尺和白纸.则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B.选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利用现有器材可探究:

像与物是否等大

D.若A和B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B一定与A的像重合

(3)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Q与电阻R的关系”.他们选用了以下器材:

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相同的温度计A和B、阻值分别为R1、R2的电阻丝(R1

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记下温度计A的示数为t1,温度计B的示数为t2,发现(t1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来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②请指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改进后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左

(2).63.2(3).D(4).温度计示数的变化(5).两烧瓶中的液体不同,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不同(6).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解析】

【详解】

(1)天平的使用

①如图待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标牌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