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8254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全册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读拼音写汉字。

(7分)

 fěicuìpíngzhàngzhúfá dàngyàngzōnghéqiánkūnfénshāo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分)

波( )壮阔 水平如( ) ( )地而起 峰( )雄伟

高不可( ) 兴国安( ) 万古长( ) 千山一( )

三、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2分

1.这样的山( )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  ),山间(   ),江上(  ),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   )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

( )作衫,( )为裙,还穿着(  )。

3.(        ),任尔东西南北风。

4.粉骨碎身全不怕,(       )。

5.遥望洞庭山水翠,(       )。

四、把下面的古诗句子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

18分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  )。

1.这首诗是(  )代著名诗人(  )写的(《   》),他还是著名的(  )。

2.理解词语:

痕――      清气――

3.这首诗抓住了梅花(    )和(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4.歌咏梅花的古诗词还有(    )、(    )、(    ),默写其中的一首。

 

五、读课文片断,完成下面练习。

17分

大兴安岭这个“岭”,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  )的,(  )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    ),(    )。

1.这段话出自课文《   》,作者是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       。

全文从   、   、   三个方面描绘了    景物的特点的。

2.把文中空白处按原文填空。

3.“云横秦岭”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完整的两句诗是:

        ,        。

4.用“︳”把本段分为两层。

5.这段话重点抓住了岭的    的特点,用“  ”画出有关的语句。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9分

一年四季都有风。

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shuò)风。

()它们都是风,()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

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

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

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

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有点风,()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

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摇摆着。

高梁红了,稻子熟了。

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

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

清晨,路上行人稀少。

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

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退着行走,躲过风头。

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

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

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请用“√”选择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并用另一种读音组词。

2分

mēn()hào()

闷号

mèn()háo()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括号里。

3分

…是因为……虽然……但是……即使……也……

3.这篇文章的段落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本文可分为______段,请用“∥”在文中标明。

4分

4.按要求填表。

8分  

       

季节

风的名称

不同季节风的特点

5.“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如果此时此刻你正在观看你与家人或朋友一张合影照片,那么你会想到些什么?

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字数在450字左右。

23分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读拼音写汉字。

8分

xiéshānghuìjídànshēngzhānyǎng

()()()()

móuzhíwénluòwèijièbàocháng

()()()()

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6分

投奔(bēnbèn)乐曲(yuèlè)苍劲有力(jìnjìng)

模样(múmó)分外(fēnfèn)剥开果皮(bāobō)

三、形近字组词。

5分

竖(  )爆(  ) 钮(  ) 拆(  )藉(  )

坚(  )暴(  ) 扭(  ) 折(  )籍(  )

四、把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8分

(    )的掌声  (  )的母亲

(    )的语调  (  )的衣袋

(    )的火花  (  )的小脸

(    )的痛楚  (  )的荔枝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迎风( )展 ( )山倒海 翻天( )地 高歌( )舞

明知( )问 ( )别重逢 ( )天立地 ()水一战

六、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9分

1.愿乘风破万里浪,        。

2.虚心竹有低头叶,        。

3.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4.自在飞花轻如梦,        。

5.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  的皮一剥掉,    的肉

蒙着一层   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一张张小脸。

七、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练习。

14分

那一晚,正巧有位教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

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   ),对比过于鲜明。

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   ),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

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

“快尝尝荔枝吧!

”说得那般自然、(  )。

1.根据原文填空。

2.照样子写词语。

伤痕累累                    

笑吟吟(人物神情)              

3.用“   ”画出表达作者内心活动的语句。

4.结合母亲的表现,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位      的母亲。

如果当时你在场,当你看完母亲为你解围后,你会说:

“           ”。

八、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19分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工地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不知是谁惊叫了一声。

100多号人拼命地向南跑。

可是,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才老汉。

才能涨消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才老汉沙哑地(  )道:

“桥窄,排成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来。

”人群中有人不满地叫起来:

“党员也是人。

”有人跟着嚷道:

“这可不是拍电影!

”老汉(  )说:

“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有人再喊,100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伸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   )道 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 你最后一个走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终于,只剩下他和那小伙子。

这时,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小伙子过来推老汉:

“你先走。

”老汉(   )道:

“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是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人们望着白茫茫的世界,惊呆了。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到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1.将“骂、喊、吼、冷冷地”这4个词选填到文中括号里。

2.将第四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3.照样子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表示“走”的两个词。

 (奔)——快速地走(跑)

  ()——往回来()——挤着走

4.在文中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的三个词写下来。

  ()()()

5.“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在这里,“发抖”是指木桥、,“呻吟”是指木桥。

6.在文中找出写洪水不断上涨变化的三个句子画上横线。

  7.根据文中加横线句子的段意提示,用“//”将本文分为三段。

九、作文27分

仿照《荔枝》一文通过荔枝写母亲的方法,通过一种事物来写你熟悉的一个人,材料要真实,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可以用这一事物的名称做题目。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形成性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读拼音写汉字。

14分

 méitǐchénāidànshēngmiǎoxiǎofànwéikūjiémùdǔ

()()()()(   )(  )(   )

二、辨一辨,组成词。

10分

骄(  )判(  )贯(  )胁(  )矿(  )

娇(  )叛(  )惯(  )协(  )旷(  )

三、多音字组词。

8分

角jué()jiǎo()扁piān()biǎn()

供gōng()gong() 薄bó()báo()

四、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1分

1.每一食,便念     ;每一衣,则思       。

2.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     ,     ,则常足;

   ,     ,则常不足。

3.       ,尽知天下事。

4.地球,这位     ,这个      ,是那样的     ,     。

五、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10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ēncì(),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kāngkǎi(  )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wēixié()。

1.把括号里的词语补充完整。

2.通过文中加点的词语你能体会到             。

3.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4.文中画“  ”的句子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吗?

请写下来。

                                      

六、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21分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可以说,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三十年以后,由于收音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

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

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

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  )头是尖尖的,(  )总是开不快。

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

什么原因呢?

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舴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  )怎样用力,(  )不能把鸡蛋捏碎。

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

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  )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

“薄壳结构”。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之所以…是因为…   无论…也…  虽然…但…

2.本文列举了哪些生物?

请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下面横线上。

                                     

3.把第3自然段分成3层,用“//”在文中标明。

4.简要写出第4、第5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5.简要回答:

本文题目“老师”两字上为什么加双引号?

                                 

七、习作(26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以《一件烦恼的事》为题,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合理的想象;内容具体,有条理,重点突出,字数在400字以上。

材料:

明明正在做风筝,爸爸叫明明复习功课,明明就要参加风筝比赛,爸爸要替明明做风筝,明明不答应,要自己做。

爸爸生气了,明明只好服从,不情愿地复习功课。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形成性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看拼音写词语。

(4分)

yún yázī xúnliú lǎnsī suǒ

 ()()()()

二、组词。

(5分)

薄()眠()资()记()胧()

礴()岷()咨()纪()拢()

三、在下列词语中填上一对反义词,使之组成成语。

(8分)

化()为()居()思()前()后()  

大()无() 南()北()  瞻()顾()

()惊()怪 七()八()

四、用“\”划去句子中不正确的字、词。

(8分)

1.他跨上一匹(骏俊峻)马,越过了险(骏俊峻)的山崖。

2.中国女排的拼(博搏)精神(博搏)得了大家的好评。

3.瓦特(发明发现)水开了能顶起壶盖,受到了启发,从而(发明发现)了蒸气机。

4.爸爸来信的(意义意思)是说,捐款支援希望工程,是具有深远(意义意思)的好事。

五、选词填空。

(10分)

浏览审阅询问咨询简单简朴

1.李老师家里只有几件日常的普通家具,陈设极其()

2.总理的生活十分(),睡衣总是补了又补。

3.我把写好的稿子交给老师()。

4.星期天,我去爷爷家,爷爷详细()了我的学习情况。

5.今天,许多著名律师、法官来到街头,为广大群众做()服务。

6.李叔叔()了一下今天的报纸,就匆匆而去。

  不但……而且……只有……才……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既然……就……哪怕……也……

1.()刻苦学习,()能取得好成绩。

2.小红()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很不错。

3.()他德、智、体皆优,()大家都选他当三好学生。

4.你()不甘落后,那()得奋起直追。

六、修改病句。

(5分)

1.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

2.两年新旧校服大不一样,颜色却差不多。

3.炊事员热气腾腾的端来了菜汤。

4.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5.全班的男生、女生、班干部和班主任都参加了联欢会。

七、阅读(28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1.《长征》一诗的作者是,诗句中的“万水千山”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中经历的,“”则使人感受到红军蔑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诗中表现红军把种种艰险视为平常的豪迈气概的诗句还有“”这两句诗采用了手法写的。

“”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6分)

2.我立刻起来,揉揉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

总理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的意思。

他一句一句地,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

而是一边看一边,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3分)

(1)把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周总理审阅稿子非常,同时也说明了周总理工作。

(2分)

(3)用“不是……而是……”写一句话(2分)

(二)课外阅读(8分)

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上课时,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下课后,他特别注重课外阅读,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

有一天,学校的魏校长把学生召集在一起,问大家:

“读书为了什么?

”有的同学回答:

“能发财致富。

”魏校长问周恩来:

“你呢?

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站起来,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那时起,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来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教他历史的高老师知道后,非常赞赏,亲切地对周恩来说:

“我们灾难的国家多么需要革新图强的人啊!

”为了鼓励周恩来不断进步,高老师送给他“翔宇”的名字,还说:

“一个有志于革命救国的少年,应该像抉摇直上的大鹏鸟,永远翱翔于宇宙之中。

1.给短文加个题目。

(1分)

2.在文中找出下词语的近义词。

(2分)

欣赏—()勉励—()

飞翔—()理想—()

3.解释下列词语。

(2分)

崛起:

翱翔: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请用几句简单的话写下来。

(3分)

八、作文(32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和提示,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字迹工整。

材料:

王华回到家里,敲碎了自己心爱的小猪存钱罐,取出里面全部的钱,向外走去。

提示:

王华为什么取出平时积存下来的钱?

事情经过怎样?

事情的结果怎样?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中形成性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根据音节写汉字。

(6分)

píngzhànglínxún niàngmì huìjí tuǒtiē wèijiè

(   )(  ) (  )(  )(  )(  )

qiánkūn fénshāo kāngkǎi míbǔ  kuíwú

(  ) (  ) (  )(  )(  )

二、同音字填空。

“ji”(6分)

()贯贫()()念()然奇()()使

()静供()()苦()祥()背()至

三、形近字组词。

(4分)

邀()眠()蜷()誊()蔼()

遨()岷()倦()誉()竭()

檐()钮()馋()

瞻()扭()搀()

四、用给出的字组词并填空。

(5分)

“开”______伟业,______活动,______道路,______产品,______荒地

“改”______体制,______品种,______生活,______罪犯,______计划

五、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完整,完整的打“√”,不完整的打“×”。

(3分)

A只有一个地球。

()B我的战友邱少云。

()C螳螂捕蝉。

()

D海洋是多么广阔。

()E桂林山水甲天下。

()F狱中联欢。

()

六、修改病句(使用修改符号修改).(5分)

1.剧场里响起了要他们再一次表演的要求。

2.经过教师的指导,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3.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党的优良传统。

4.麦子已经成熟,真是丰收在望。

5.欢迎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乐的舞。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A.女少先队员李红手里拿着刚刚采来的野花,跑进了校门。

(缩成最简)

B.这件事他非做好不可。

(改为反问句)

C.蚁穴可以毁坏河堤。

(改为被字句)

D.老师对我说:

“你先回去吧,我把剩下的作业处理完后就走。

”(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E.海洋里的鱼非常多。

(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F.写一句话,用上“由于”和“只好”。

八、补充完整。

(5分)

1.每一食,________________;每一衣,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一个人遇事之后,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时,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来劝诫他。

(1分)

3.补充诗句。

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______。

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

4.名言:

_______________,从无字句处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甘面壁读十年书。

九、理解课文内容并填空。

(13分)

1.《桂林山水》一文中与“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分)

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这一句采用了的手法。

把桂林的山比作,。

句中“啊”字读

(a,na,ya,wa,nga,ra)(2分)

3.《石灰吟》的作者是,这是一首诗,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4.也是,一盘沙果,一盘荔枝,对比过于。

5.《一夜的工作》一文的中心句是,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2分)

6.《长征》是(谁)在1935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时写的一首____言_____诗,诗句,与以前所学课文《》的内容相对应;诗句与课文《》的内容相对应。

(4分)

十、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一句作者没有说出的话。

(3分)

十一、用简笔画分别画出“云横秦岭”的景象和大兴安岭的“岭”的特点。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