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0115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教案.docx

《传统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统文化教案.docx

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文化教案

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是如何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来概括中华民族文化的三个显著特点的。

2.过程和方法:

了解作者从广度和时间一横一纵两个方面来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各个特点的思维模式;关注社会文化现象,联系自身生活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熟悉本文为阐明中华民族文化的三个显著特点所列举的众多事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影响深远。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中的民族文化现象,深入思考一些文化问题,训练思维的深度。

四、教学设计:

讲授课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或教学意图

1.解题导入,并根据题目要求引导学生提问。

自由提问式

2.针对问题,回归文本寻找答案,并大致讲解文章内容结构。

提问,单点学生回答

3.从语言品味的角度详讲中华民族文化三个特点。

“源远流长”提问,引导解答式;“博大精深”提问,引导解答式与教师明确相结合;“影响深远”教师主讲式

4.组织学生讨论:

选取谈论介绍任一课文中提到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作品。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自己去了解民族文化现象,为制作文化小报积累素材

5.提出两个思考题,布置话题小作文作业:

①“古典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现代生活中还有哪些民族文化痕迹?

②假如端午节和中秋节被列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为了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些节日?

联系实际,着眼于理解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

缩小范围,贴近生活,着眼于如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五、教学过程:

(一)解题,并以据题目要求引导学生提问:

T:

《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是1990年李瑞环同志在一次文艺工作会上的发言稿,是一片带有演讲性质的议论文,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标题“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是文章的论题还是论点?

明确:

论点是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而论题只是提供一个可以谈论的话题。

所以,这应该是文章的论点!

是什么?

S:

我们应该要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T:

很好!

标题“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在文中会涉及到哪些问题?

作者会要解答哪些问题?

或者说大家看到这个标题,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明确:

至少可以谈论到四个问题:

①我们要弘扬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怎样的辉煌灿烂?

②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③如何来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④我们能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做什么呢?

T:

好!

那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李瑞环同志这篇讲话稿的大致内容是否跟我们推断的一致?

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涉及到了刚刚我们提到的那些问题?

(二)文章主要内容结构

T:

通过阅读,大家能否回答文章中涉及到了刚刚我们推断的哪些内容呢?

明确:

我们很容易发现文章主要讲述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华民族文化是灿烂辉煌的,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这也构成了文章最主要的一部分;二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继承、创造。

显而易见,文章把主要笔墨花在了中华民族文化三个显著特点上,而开篇第一自然段正是阐明中华民族文化三个显著特点的总领,从中华民族文化内容的广度——既包括汉民族文化,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和时间长度——古代、近代、现代文化,一横一纵两个方面来说明它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以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说明它的重要性。

事实上这种一横一纵的角度贯穿了整篇文章。

(三)详讲文化的三大显著特点

源远流长

T: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第一个显著特点:

源远流长。

首先我们应该先弄明白什么叫做“源远流长”?

从字面上理解,“源远流长”主要指历史悠久,拥有辉煌文化的时间很早,流传时间很长。

既然如此,那文中体现我们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创造流传很早的关键字词有哪些呢?

明确:

文章中一连用很多次含有“早”的短语,如“最早”“很早”“早于”“早在”“要早”等等,同时还采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如“长达5000年之久”,“公元六世纪”,“公元132年”,“要早300年”等,并且,又用了比较的方法,以“早于欧洲很多年”,“比世界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要早300年”准确说明冶铁技术、古典戏曲艺术的领先地位,这些都是为了“源远流长”这一分论点的确立提供了准确而充分的依据。

T:

大家看看,在这一段文字中,为了说明“源远流长”这个特点,作者依次涉及列举了哪些文化领域呢?

明确:

先后提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中的冶铁、四大发明、天文地理、文学戏曲艺术。

天文地理主要是指哈雷彗星、恒星表和东汉张衡的候风地动仪。

文学戏曲举了周朝的《诗经》和关汉卿的元杂剧,因为元杂剧代表了中华古典戏曲的巅峰。

T:

只是为了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的这一个特点,作者就涉及到了农业,冶铁,天文历法,文学戏曲艺术等诸多文化领域,那么作者主要是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阻止这些文化现象?

文章如此多的内容,是靠什么串联起来的,这一段中最具凝聚力的究竟是哪一句呢?

明确:

显而易见,这一段主要是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法,而最具凝聚力和概括性的话应该是中间那句“我们的祖先不仅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而且在文化思想领域也有许多成就居于世界前列”,因为这是本段承上启下的一句话,前面农业、冶铁、天文历法都是跟大自然斗争的结果,后面谈到的文学戏曲则是文化思想上的成就,“源远流长”正是从这两方面来说明的!

博大精深

T:

中华民族文化从时间上来说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那么从内容上来说又是什么呢?

S:

博大精深!

T:

不错!

要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博大精深”是最适合不过的了,那“博大精深”又应该怎么理解呢?

明确:

“博大”是就其广度而言的,突出“量”多,内容丰富,而“精深”是就其深度而言的,强调“质”优,达到很高的水平。

T:

那文章中哪些词语是跟“博大”和“精深”相呼应的呢?

或者说,我们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们的民族文化内容是丰富的,哪些地方能体现我们的文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请大家仔细看课文!

明确:

内容丰富,“不仅。

.还。

”这一递进句式可以表达出来,而“精深”作者选用了“巅峰”、“突出地位”、“闻名世界”、“世界奇观”“宝藏”“完备的体系”等词语,十分精当。

(引导学生)

不仅如此,在概述之后,又用“以诗歌为例,。

就小说而论,。

我国古代的美术,。

我国古代的学术,。

”这些并列句群,以大量不可置辩的事实加强了论证的力量。

从诗歌小说到绘画雕塑等美术文化,到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思想文化,可以说这些历历数来的实例本身就是对我们民族文化“博大”丰富的一个最好的证明!

(教师单讲补充)

影响深远

①“影响深远”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关系

T:

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第三大特点“影响深远”。

刚刚我们谈到中华民族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那么如果我们的文化历史没有那么悠久,而是出现了像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那样的文化断层现象,也并不是这样的“博大精深”,那么他还会有深远的影响吗?

肯定不会!

所以,“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决定了它的“影响深远”!

(板书)

②“影响深远”的具体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影响深远”的具体内容。

明确:

.“影响深远”一方面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了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有着超越时代的深远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

“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超越时代的深远影响”、“广泛深远的影响”这些评价都是恰如其分的。

另一方面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之前我们讲到整篇文章都是按这一横一纵这样一个思维模式来的,“源远流长”是从历史时间上这个纵向面出发,而“博大精深”是内容的横面选取,实际上以他们两者为基础的“影响深远”也体现了一横一纵的情况,我们说影响肯定是相互的,人们能对祖先产生影响吗?

不能,只可以对后世子孙产生影响,所以,对于自己民族的影响是”“超越时代的”,给后人的影响,是历经时间纵向发展的,而对整个人类,其他国家的影响却是横向面的广泛!

整个内涵就丰富很多了!

③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T:

我们在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的主观感情吗?

S:

可以!

骄傲的,民族自豪感!

明确:

“刻苦耐劳”、“酷爱自由”、“不畏强暴”、“英勇奋斗”、“从不屈服于。

”、“衰而复兴”、“转危为安”、“蹶而复振”、“巍然屹立”、“凡是。

不管。

只要。

都。

”、“自不待言”,“丰富了世界思想文化宝库”,“具有不衰的魅力”这些语句都突出了民族自豪感。

T:

好!

文章从文化的显著特点来说明它的灿烂辉煌和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最后呢,很明显,是全文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全文的结论,顺理成章地强调对待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应该怎么样啊?

S:

珍惜、保护和发掘!

T:

否则会如何呢?

愧对祖先,愧对后世子孙!

T:

很好!

这样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中心论点:

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最后,请大家朗读最后一段!

(四)组织学生讨论

T:

这篇《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李瑞环同志1990年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上讲话稿的一部分。

而今天时隔16年,我们还在学习这样一篇文章,有意义,有必要吗?

会不会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

S:

不会!

T:

为什么?

我们从这篇文章里能够学到什么?

明确:

民族文化与文化遗产久经历史积淀、考验,本身就具有长久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应是作为每一个华夏子孙永恒的话题,

《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话中华民族文化》就是谈论这个话题的一篇文章,文中所列举的大多是艺术作品,那么在这么多的文化作品中,你们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作品呢?

请大家以四人为一组相互讨论一下,等下请每组的一位组员讲一讲你们对选中的作品的认识和喜爱!

(学生讨论略)

T:

大家讲的都很精彩,艺术作品毕竟不同于现代技术,那么容易更新换代,经典名篇也不同于流行时装,那么容易过时落伍,也许我们自己身边一直都存在被忽略的经典,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双发现的眼睛,如果让大家去寻找现代生活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痕迹,你能找到哪些呢?

(学生反应略)

T:

我们的这位作者李瑞环同志是第8届全国政协主席,而在这个月刚结束的第10届政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有人提出为了“涵养民族之根、弘扬民族之魂、传承民族精神”,应该将传统节假日定为我们国家的法定假日,比如说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那么大家觉得为了达到“涵养民族之根”,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这个目的,假如这个提议被通过了,我们应该如何出于这个目的度过这些节假日呢?

(学生反应略)

(五)作业:

请就刚才提到的“现代生活中的古典民族文化痕迹”与如何度过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这两个话题,任选其一写一篇300——400字的话题小作文!

文体不限!

附录:

1.现代生活中的民族文化痕迹:

饮食、音乐(流行音乐中融入传统曲风,如王力宏的《花田错》《龙的传人》、周杰伦的《东风破》《中国风》、陶哲《苏三说》等等)

、服装(唐装、旗袍、印花布、刺绣、扇子)手工艺(剪纸、陶泥塑)、书法、装潢(古香古色的红木家具)、影视、杂技、武术等等!

2.传统节假日活动主要有:

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举行灯展、耍狮子、舞龙

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化妆、纪念屈原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赏析诗词

3.板书:

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李瑞环

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文章主要内容

灿烂辉煌1.三大特点: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

怎样弘扬民族文化2.珍惜、发掘、保护

 

民族精神教育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明确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情感目标:

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谈话、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明确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伟大的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教师设问,导入新课

老师:

每年九月,是我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什么党中央和教育部要开展这个专题月活动?

学生:

加强对我们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我们的关心,……

老师:

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精神吗?

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

新课教学:

媒体播放:

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的图片(视频),打出记者采访刘翔时话语的字幕“谁说黄色人种进不了前八……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我是奥运会冠军……”

老师:

在看了上述材料之后,大家有什么想法?

大家进行几分钟的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

可以自由发挥,允许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老师总结:

要注意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上靠。

刘翔的言行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老师:

请大家列举中华民族历史或现实生活中自强不息的故事或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学生回答:

略。

老师:

结合教材第67页的材料进行讲解和总结,并要求学生完成“说一说”。

学生回答:

略。

老师:

在今天,我国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在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呢?

安排学生讨论。

学生发言:

略。

老师总结,略。

教师语言衔接: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仅是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还是个尊重友谊、

爱好和平的民族,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各兄弟民族互相帮助,共同前进;还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

学生:

交流教材中:

和协万邦、亲仁善邻、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话题。

教师小结,转入第三个话题:

老师:

我们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到北京旅游的游客都把清晨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班战士庄严的升旗仪式作为重要的内容,……,对此,你们又有那些话想交流呢?

学生发言,交流;……

老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热爱祖国,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做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引导……

课堂回顾与拓展升华:

学生谈本课时的学习收获;教师总结:

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项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

重温长征历史,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我国实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意义。

3,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4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能力培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通过知识竞答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通过提问、联想、采访、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

2.小组活动法。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动员;

同学们好!

欢迎大家走进历史学堂,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

我们想不想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人才,(生答后)师:

我们知道目前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我们能不能在竞争中出类拔萃呢?

现在我们就比比看,我把男女生分为两大组,看一看哪一组能获胜,那些同学集体观念强,我们有没有获胜的信心呢?

好,我们现在上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生活着56个民族。

他们之间的相处关系怎样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幅画面(投影显示)这幅画说明什么呢?

(学生答后)师归纳: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民族团结这一课(板书)

(二)阅读课文,把握重点,发现疑难。

(投影显示)

提示:

1.划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

2.有疑难的问题提出来。

(同桌交流后,班内交流)

师:

同学们敢于大胆提出疑难问题,这很好,这说明同学们掌握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下面我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阅读情况:

1、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实行民族自治制度的好处是什么?

(投影显示)

(生回答后,师:

大家回答的非常好,现在来重点研究一下)

4、为什么要实施民族自治制度呢?

(知识竞答:

看谁举的例子多)(投影显示)

温馨提示:

a、历史上,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例如,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b、近代各民族共御外敌。

如,英帝国主义先后两次发动侵华战争,英勇的西藏人民奋起反抗;回民马本斋英勇抗日……

C、从文化、服饰、信仰等方面说明各民族的差异如回民头戴白帽,不吃猪肉……

d、想一想,我国各民族在建国后为何能长期的团结在一起?

师归纳:

无数的历史事实说明,几千年来的民族迁徙、分化、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面貌,但是由于各民族的差异,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党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此,温总理在今年的“两会”结束时答记者问中说: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祖国活动。

(三)、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个栏目:

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1、看教材中的几幅插图

思考:

这五副图表现了怎样观看的主题?

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建设祖国,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

2、举例说明我国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建设:

(知识竞答)(投影显示)

提示:

如青藏、川藏、新藏等公路,清藏铁路的通车等

3、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你知道有哪些?

提示:

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等

教师归纳:

西部大开发的完成,东西部的差距将日渐缩小,西部将成为淘金者的乐园,你将为西部的开发做些什么呢?

(四)、问题探究(投影显示)

叙述孔繁森的故事,你从得到什么启发?

(五)、活动拓展(投影显示)

以反映民族大团结为内容自绘图画,相互展示

提示:

试想到了建党100周年之时,那时我们的祖国已全面小康社会,台湾或许已和平解放,那时我们民族的大团结会出现怎样的盛况呢?

试用你富有智慧的大脑,用你的妙手描绘这一情景。

(六)、知识反馈(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投影显示)

参考题目;1.你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的名字?

2.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你将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中大家充分展示自我,尤其是某小组表现更为突出,让我们用热烈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最后让我们齐唱“爱我中华”,去开创祖国更为美好的明天吧!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齐鲁文化名人——孙武

孙武也就是孙子,出生于约公元前535年,字长卿,后人又尊称孙武子,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

曾祖、祖父都是齐国名将。

受家庭的影响孙武从小就喜欢兵法,盼望能有用武之地。

但齐国的纷争和内乱使孙武18岁时便离开齐国,到了吴国。

  到吴国之初孙武先在吴都(今江苏苏州)郊外隐居著书,等待时机。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即位后遍求人才,想成就霸业。

大臣伍子胥便将孙武推荐给了吴王,孙武将写成的兵法13篇献给吴王。

吴王看后赞叹不已,他要孙武实际演练一下看看效果。

为了考验孙武的才干,吴王没有给孙武士兵,而是交给他180名宫女让他操练。

  孙武毫不在意,他将宫女分为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位美姬做队长,带领宫女听令操练。

孙武向宫女们讲完操练口令之后,便命人擂鼓操练。

但宫女们根本不听他的口令,只觉得好玩儿,大笑不止,队形也变得大乱。

孙武立刻下令将两名美姬队长斩首,以肃军纪。

吴王吓得赶忙派人传令给孙武:

“寡人巳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

没有这两个美姬,寡人吃饭都不香了,请赦免了她们吧。

  孙武却以”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斩杀了吴王的两名美姬,然后又任命两人做队长,继续操练。

这次很快将宫女们训练得进退有序,阵形严整。

  吴王虽然失去了两名爱姬,但最后还是拜孙武为将军,因为他知道孙武是帮助自己成就霸业的难得的将才。

在这方面,吴王还是有一些气度的。

  公元前512年,孙武随吴王和伍子胥征讨楚的属国钟吾(今江苏宿迁东北)、舒(今安徽庐江县西),连战连胜。

阖闾就想乘胜直捣楚国都城,孙武却劝阻道:

“楚军现在还不能轻视,况且我们现在灭掉两国之后已经很疲惫,应该收兵休整,待机再战。

”阖闾于是班师回国。

  伍子胥和孙武确定了扰楚疲楚寻机破楚的战略,然后组建了三支精锐军队,轮流袭扰楚国边境。

在第一支军队袭击时,楚国便调集主力迎战。

但楚军一出,孙武却率吴军撤退了。

当楚军刚返回时,吴国派出的第二支袭扰军队又开始了行动。

这种车轮式的袭击战搞得楚国被动应付,军队疲惫不堪,国力也消耗严重,致使一些小属国纷纷叛离,吴国却在袭扰中大有收获。

  公元前506年,孙武又运用长途奔袭灵活机动的战法打败了楚军。

当时,楚国围攻吴的属国,即一个小国蔡国。

孙武率领3万精兵,乘船逆淮河而上救援。

楚军见势不妙,赶忙退兵,在汉水设防。

没想到孙武却突然弃船登岸,从陆路奔袭楚国腹地,给楚军来了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但孙武并没有用全部兵力奔袭,而是精选了3500人做先锋,披坚执锐,轻装疾进。

等到了汉水东岸,楚军迎击时孙武又领兵后撤,引诱楚军追击,三战三胜。

此后两军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决战,孙武用先发制人的战术冲乱了楚军的阵脚,然后吴王率领主力攻击围歼,又大获全胜。

以后孙武用半渡而击、乘楚军用餐时攻击等灵活战术打得楚军毫无还手之力。

  因为孙武的神勇指挥,从柏举之战到占领楚国国都郢,吴军只用了十天的时间,楚王仓皇而逃。

孙武以3万破楚军20万,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新王勾践继位,国内还未完全稳定,阖闾觉得有机可乘,他不听孙武劝阻,在准备不足时就匆忙出兵。

结果大败,阖闾也因伤重而丧命。

  太子夫差继任吴王后,孙武和伍子胥一起整军备战,在公元前494年终于击败越国。

  当时,勾践领兵从水路进攻,夫差则以十万精兵迎战,孙武和伍子胥夜里派出疑兵,在两翼举着火把助势攻击,夜幕中火光照亮了天空,向越军包围过来,加上喊杀声,致使军心动摇,在吴军的猛攻下越军全线溃败,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只得向吴屈辱求和,夫差最后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告,而是和勾践议和,养虎为患,后来又放勾践回国,纵虎归山。

在夫差到北方会盟称霸主后没几年,吴国便被卧薪尝胆恢复元气的勾践灭掉了,夫差也落得个自刎而死的悲惨结局。

  孙武虽然帮助吴国建立了霸业,但夫差日渐骄横,不听忠言信谗言,逼死功臣、忠臣伍子胥,孙武见状寒心而退,知道自己想辅佐吴王统一南北的大志已无法实现,为免遭杀身之祸,便隐居深山,修订他的兵书去了。

  孙武之所以被后人所称道,最主要的还是他留下的那部兵家圣典――《孙子兵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