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055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实现节能降耗。

逐步建立节能环保型绿色物流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加快二三产业分离,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实现物流产业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3坚持打破分割封锁,打通瓶颈制约的原则

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地区间的地域封锁,突破部门间、行业间及各种所有制之间的条块分割,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逐步实现各种物流方式之间的无缝对接。

引导促进区域商贸物流配送发展,采用物流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提高商贸物流服务水平,扩大网络和覆盖率。

1.3.4坚持加强规划指导,注重协调发展的原则

依据园区区域发展规划,结合具体区域位置、行业特色、物流基础设施实际,兼顾国际与国内市场、工业与商贸物流协调发展,科学引导,合理布局,形成全园区统筹规划、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

1.3.5坚持设施建设与发展环境营造相结合的原则

在加快综合交通设施、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式联运网络体系的同时,通过推广物流信息技术、推进物流标准化、完善物流政策法规、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等软环境建设,实现完备的硬件设施与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机结合。

1.3.6坚持对外开放与加快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国际著名物流企业的同时,鼓励当地骨干物流企业在园区集聚,重点支持总部型物流企业,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园区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建立优势互补和协作共进的物流服务体系。

1.4规划范围

苏州辖下7个市辖区(金阊区、沧浪区、平江区、高新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有很多社区没有设置工业园区。

及代管5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

1.5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年限为2011-2015年。

2基本概况

2.1区域自然概况

2.1.1气候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

7月均温28℃。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雨量充沛,平野稻香,碧波鱼跃,农副物产十分丰富,人们传诵的“近炊香稻识红莲”、“桃花流水鳜鱼肥”、“夜市买菱藉,春船载绮罗”的诗句,就是历代诗人对苏州物产富足的赞美和讴歌。

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2.1.2地质地貌

苏州市隶属于两个省一级的自然地理区:

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

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

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低山丘陵零星散布,一般高100~300米,分布在西部山区和太湖诸岛,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2米),还有南阳山(338米)、西洞庭山缥缈峰(336米)、东洞庭山莫里峰(293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灵岩山(182米)、渔洋山(171米)、虞山(262米)、潭山(252米)等。

2.1.3水文

苏州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

东有淀山湖、澄湖;

北有昆承湖;

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

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

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东进淀泖后,经黄浦江入江;

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平望;

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黄浦江东泄入江,由此形成苏州市的三大水系。

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网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

有宋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2.2区域经济社会概况

2.2.1经济概况

2021年,苏州市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三区三城”建设总目标、总定位,按照现代物流业新一轮跨越发展的要求,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我市物流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发展,努力发挥物流优势,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全力改善物流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服务规模和水平继续提升,全社会物流总额总量稳定增长,费用占比下降,效益明显。

2021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为39081亿元,比上年增长24%左右,占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26239亿元,增长20%。

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1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的20%左右。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5.5%,与上年基本持平。

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前提下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32.21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99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71.6亿元,港口建设投资21.6亿元。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22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5公里。

新增5个万吨级码头泊位,年末苏州港已建成万吨以上泊位109个。

全市全年完成公路、水运客运量4.53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96.45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17.0%;

完成货运量1.34亿吨,货物周转量123.74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8.0%和19.9%。

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3.28亿吨,比上年增长33.5%;

集装箱运量364.4万标箱,比上年增长34.1%。

2.2.2社会概况

(1)经济基础较好,三资企业众多

苏锡常城市圈经济实力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中仅次于上海,明显高于其它几个城市圈,苏州的经济实力在苏锡常组团中占主导地位。

三资企业已成为苏州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发展潜力所在,并且三资企业中科技含量较高,全市有77%的高新技术产品出自三资工业企业。

(2)一体两翼、五虎争雄的经济格局

苏州市目前己形成了古城和河西新区、工业园区一体两翼,五县(市)五虎争雄的经济格局。

苏州各区县(市)的经济实力相差不多,并且产业结构也较为相似,在苏州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的配套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区县(市)的物流需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经济与物流联系。

(3)交通区位良好

苏州是苏锡常城市圈与上海联系的必经之路,是上海面向内地辐射的重要交通节点。

经过苏州的过境交通主要有:

上海与锡常地区及南京等方向以及江阴长江大桥与苏北方向的东西向联系交通,上海与常熟、张家港以及经规划的苏通大桥到苏北等方向的联系交通,锡常地区以及苏北方向与杭州方向的联系交通等。

3物流园区现状分析

3.1建设条件分析

3.1.1区位条件

苏州处于长江三角洲金三角区位,1小时车程到上海,2小时车程到南京,1个半小时到杭州。

区内有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沪苏杭高速、沿江高速、苏沪高速通过,是中国高速公路网最密集地区,高等级公路已达到世界比较先进的水平。

区域交通的优势使得苏州处于沿沪宁和环上海(南通-苏州-嘉兴-杭州)两大城市发展轴线的交点。

随着苏通大桥、苏嘉杭高速公路、沪宁高速铁路、杭州湾大通道等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苏北—苏州—浙南以及上海—苏州—南京方向的新通道,苏州处于长三角“十”字型城市带的结点处,物流业将获得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3.1.2交通条件

苏州交通发达,这里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路、公路、铁路多式联运的重要节点,客货运十分繁忙。

苏州拥有14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沿江包括张家港、常熟、太仓三个港区的苏州港是国家一类口岸,有直达世界主要港口的国际航班。

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内河航道密集,长达2829公里。

公路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总里程达12000多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总里程5400多公里。

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横穿东西。

以高速公路为基础、铁路与航空为远程辐射、港口海运为重要补充的物流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产业条件。

2021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8483.69亿元,排名全国第二。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598.89亿元,同比增长20.2%和22.3%。

重工业产值17859.94亿元,轻工业产值6738.95亿元,同比增长24.3%和18.9%。

2021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4%,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

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2.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1421亿元,同比增长15.9%,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15.5%。

截止2021年底,全市拥有省级重点企业32家、省级以上重点物流基地11家,合计43家。

2021年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3亿吨、集装箱运量364.4万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33.5%和34.1%。

苏州港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越3亿吨大关,名列全国各大港口第6位。

3.1.3政策条件

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政策》中都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一些优惠政策,包括降低准入门槛、土地价格、用水用电和税收政策等方面,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的各项政策和要求目前正在贯彻落实之中。

苏州市也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配送物流,加快培育物流市场和发展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建设、企业整体运行和管理基础工作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政府把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制订了中期发展规划,建立了物流工作机制,贯彻了物流业扶持政策,细化了与苏州物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

不断改善物流条件,积极推动了苏州至深圳集装箱物流专线的开通,苏州的太仓港、张家港和常熟港三个港区全部成为我国首批对台直航港口。

市政府十分重视改善苏州海关通关服务效率,经过努力争取,苏州成为x水陆两路快速通关试点城市,建立了从上海口岸到苏州的绿色通道;

苏州海关和工业园区海关同区域内企业建立了联网监管,实行了网上无纸化报关;

最近,苏州海关实行了“5+2”24小时全天候通关,通关速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率。

苏州市政府正在努力营造五大环境优势,即生态和生活环境优势,产业发展环境优势,人文和社会环境优势,法制环境优势,城市综合环境优势,随着我们这五大环境优势的不断完善,苏州物流业的发展前景是越来越广阔。

3.2物流园概况

当前,苏州市在建、拟建的物流园区(含中心、基地)32家(不完全统计),总投资超过560亿元,其中1—10亿元的物流园区有20家,10—20亿元的物流园区有5家,20—50亿元的园区有6家,超百亿的园区有1家;

投资超10亿元的物流园区有11家,合计投资501.4亿元,占物流园区总投资的89.5%。

32家物流园区累计入驻企业6500余家,其中物流企业900家,货代企业460家,商贸企业2700家,运输企业340家,生产企业1700家,其他服务企业400家。

32家物流园区累计年吞吐能力超过1.7亿吨,全年流通商品价值累计超过了1万亿元,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累计上缴税收150亿元。

3.3空间布局

苏州市物流空间格局由诸多物流园和物流中心两级物流节点支撑,形成“三带、三园、十中心“的城市物流总体空间架构。

三园:

指的是整个市域布局三个综合性物流基地(园区)。

在市域的西部、北端和东端三个方位分别布局望亭物流园、张家港物流园和太仓港物流园。

十中心:

指的是整个市域布局十个物流(配送)中心。

分别布局和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昆山出口加工区物流中心、常熟物流园及常熟港区、浒墅-白洋湾以及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张家港开发区物流中心、吴中区物流中心、吴江开发区物流中心、太仓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盛泽物流园区、梦兰物流中心。

三带:

指由这些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串接而成的三条物流带。

第一条物流带是沿江港口物流带,由张家港、常熟港和太仓港组成,大力发展港口物流;

第二条物流带是沿沪宁高速及铁路、G318形成的东西向物流产业带,主要由望亭物流园、白洋湾-浒墅关物流中心、唯亭物流中心和昆山白杨湾物流中心组成;

第三条物流带是沿苏嘉杭高速南北向的物流产业带,由常熟港物流中心、梦兰物流中心、吴中郭巷物流中心、吴江开发区物流中心、盛泽物流中心组成。

苏州市域物流节点体系

位置

等级

核心区

服务功能

望亭镇

物流园区

望亭物流园区

主要面向苏州市区市域配送,同时进行时效性区域运送,辐射常州、无锡、张家港、常熟、各下辖县镇

金港镇

张家港保税区及张家港港区

作为江陆联运的转换枢纽

浮桥镇

太仓物流园区及太仓港区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港,支持国际货运中转和区域物流

唯亭镇

物流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

主要服务于工业园区内企业,同时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前哨基地”

陆家镇

昆山出口加工区物流中心

主要服务于昆山市域内的企业

新港镇

常熟物流园及常熟港区

作为苏北地区和苏南地区重要的货物交换枢纽,同时服务于常熟市,支持常熟港成为地方重要港口

浒墅-白洋湾

白洋湾物流园区以及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

水、陆、铁多式衔接枢纽;

直接服务于苏州新区、浒墅工业园内企业

吴中区

(郭巷镇)

吴中区物流中心

主要服务于吴中区开发区

松陵镇

吴江开发区物流中心

服务于吴江市域内企业,同时辐射杭嘉湖地区

盛泽镇

盛泽物流园区

主要服务于盛泽丝绸市场以及平望开发区

杨舍镇

张家港开发区物流中心

主要服务于张家港开发区

虞山镇

梦兰物流中心

主要服务于常熟市梦兰大市场以及常熟市经济(东南)开发区

城厢镇

太仓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

主要服务于太仓市经济开发区

3.4发展优势

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中,苏州物流发展方式也不断创新。

创造物流业发展理念,以绿色和系统理念发展物流园区,促进资源整合,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转换效率,减少了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通过政府引导资金和贷款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和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允许国有土地作价出资转增国有资本,投入园区建设。

创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模式,在港口、交通枢纽、综合物流园区等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BOT、ABS、PPP等创新融资模式。

创新物流运作模式,尤其是在物流运作模式上更是大胆创新,大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来改造提升传统物流运作模式,探索实现港口-无水港、空港-虚拟港等物流一体化集成,供应链管理、工贸结合、物商互动等综合服务型物流新模式得以发展。

特别是综合保税区,作为中国内陆地区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优惠、运作最早的“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使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

截止目前,苏州共有综合保税区三个,分别是工业园区综保区、昆山经济开发区综保区、苏州高新区综保区。

在《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的指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加快规划建设各类物流园区,利用当地交通优势或依托产业优势和制造业集聚等有利条件,由当地政府主导,制订物流园区规划,企业按照规划要求,顺应市场需求,有计划按步骤滚动开发建设物流园区。

在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中,各级政府的推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5存在问题

一是土地制约。

由于土地指标紧张,一些计划建设和正在洽谈的物流项目,难以落地。

土地价格较高,物流企业如登记为服务业企业,均要付出商业用地的价格,这就造成了很多物流企业只能以工业企业的名义登记注册。

h二是资金制约。

由于物流企业可抵押固定资产少,融资难度较大。

虽然有些项目前景很好的项目,但由于资金的短缺难以快速扩张。

三是人才制约。

我市物流管理和专门技术人才比较缺乏,企业想发展物流也无从下手,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四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虽然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都先后出台了一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和政策,但内容比较宽泛,操作细则不够明确,与企业不贴近。

物流企业在政策上受惠不多,扩大投资和经营规模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是运作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物流园区的服务内容单一,提供的服务仅限于库房货场出租和物流设备租赁等物流链中的单一几个环节,不能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

物流园区引进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层次较低。

物流园区信息化程度与现代物流发展对信息技术要求相距甚远,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能做到信息共享,园区管理营运和企业生产经营智能化水平低。

4总体思路

4.1目标定位

4.1.1近期目标

目标一:

协调市区与五县市的关系,形成三大物流走廊、四个重要物流节点。

苏州市域范围内,沿主要交通走廊形成了两横一纵的三条物流走廊:

一是沿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形成的东西向的物流产业发展带;

二是沿长江形成的东西向的长江水运发展轴;

三是沿苏嘉杭高速公路等形成的南北向的物流走廊。

依托这三条物流走廊,形成四个主要的物流节点:

市区及其周边地区以及昆山、吴江主要发展综合物流服务,形成区域物流中心组合枢纽;

太仓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主要承担腹地内远洋集装箱和接纳长江内支线的喂给任务;

张家港重点发展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上海及浙江等地的水陆中转枢纽;

常熟主要承担苏北地区与浙江等地的物流交换,并依托市场发展行业性物流枢纽;

其它市县作为一般物流节点。

各区县(市)功能互补,共同构建区域物流中心城市(见苏州市物流规划结构图)。

目标二:

协调综合五种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以及公路集装箱运输。

建立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衔接良好、运转高效的运输体系。

目标三:

创造具有竞争能力的投资环境。

物流成本是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1997年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内地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6.9%,而英美分别只有10.1%和10.5%。

至2015年苏州市物流成本低于香港和台湾1997年的水平(物流成本占GDP的13.7%和13.1%)。

目标四:

保证物流空间的有效利用。

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的配套,特别是物流园区的建设,更是需要一定的土地来保证。

确保物流业发展的土地及基础设施供应,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现代物流业的需求。

目标五:

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实现物流业的规模化经营。

目前苏州市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较低,并且层次不高。

由于物流系统比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差,因而难于形成标准的规模化格式。

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从市场角度看,既需要专业物流企业转变观念,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也需要工业生产企业与商业零售企业从根本上转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真正根据经济效益原则与规模化原则,建立健全适应本企业实力与发展需要的物流系统,支持、促进与监督专业化物流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至2015年苏州市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5%左右。

目标六:

保护古城,避免物流业发展对苏州古城的不利影响。

苏州古城环境容量有限,道路狭窄,发展现代物流业,通过集约化运输,降低城市货运车辆的运行总量,配合交通需求管理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推进共同配送,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特别是苏州古城的不利影响。

4.1.2远期目标

到2020年底,高质量地完成整个园区物流产业的开发建设任务,建设一个产业高度集聚、业态比较丰富、贯通港空、辐射内陆,与国际、国内市场密切关联的商贸物流区。

努力把园区的主要通关平台和进出口物流集聚地-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一个配套设施完善、商务环境优越、专业人才汇集、创新体系高效、社会风气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的类似自由贸易园区性质的先导性、枢纽型、国际化特殊区域。

5空间布局

5.1布局原则

5.1.1立足现状、兼顾长远

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特点及物流发展基本格局,坚持与各地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布局相衔接,与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相融合,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建设相配套,同时考虑运输方式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富民政策等对江苏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引导江苏物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5.1.2体现层次、凸显特色

考虑省内各地区物流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合理界定已有及规划物流基地的层次,构建层次分明的物流体系,通过科学规划及合理引导实现各类物流资源的分类集聚,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江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