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071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文件下载.docx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全国与“电子商务”关联度最高的城市,杭州一骑绝尘,阅读数大幅度领先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这背后是杭州电子商务产业连续6年保持30%以上高增长的发展态势。

②成都地铁站口的工作人员待人和蔼亲切,不论你是健全人还是残障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他们都能等闲视之。

③几场秋雨过后,光雾山景区秋意渐浓,层林尽染,红叶青松相映成趣,绚丽的色彩堆成了一幅重彩油画,真可谓人间仙境,秀色可餐。

④参加了今年高考作文阅卷的陈老师深有感触的说:

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⑤云南景区有一些玉器商人为牟取暴利,大量仿制古玉器诱骗玉器爱好者,造成了目前玉器市场上鱼目混珠的局面。

⑥今年是建军90周年,全国各地正以各种形式纪念缅怀革命先烈,颂扬他们敢为天下勇的英雄气概,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考结束后,一些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暗下决心.要发愤图强、再战江湖,力争在下一年的高考中再创佳绩,不让青春留下遗憾。

B.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将大力实施“蓉漂”计划,实现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让广大“蓉漂”扎根成都。

C.我们敬畏传统文化,更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自然进化的产物,蕴藏着我们还未充分认知的合理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古老和稀有。

D.作为南中国田协和人民网强强联手打造的品牌赛事,“人民体育·

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一直把打造老百姓身边的高品质马拉拉赛事为目标。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艺术品总是具有两面性:

艺术总是既是永恒的,又是有着时间性的,并且前者依附于后者。

长久的艺术魅力依存于当时所发生的艺术事件之中。

①但是,艺术品还有它更重要的一面,即时间性

②并成为对以后的艺术创作和欣赏起作用的范本

③我们欣赏《诗经》之美,欣赏任何一件古代作品时,都不能超越时代

④而总是将作品放在它所属的时代去“遥想当年”“设身处地”

⑤一面是它的永恒性,艺术具有永恒价值,可以为人们长久地欣赏

⑥艺术品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创作出来的。

A.①④③⑤②⑥B.⑤②①⑥③④C.⑤①③④⑥②D.③②④①⑥⑤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不同划分的,分为风。

雅。

颂三类。

B.《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宋的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原指一种官署,后指一种新诗体。

C.维克多·

雨果,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诗人。

剧作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他的《游褒禅山记》说明了做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

二、古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小题。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

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

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

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

徙下邦,迁秘书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

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

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

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

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召还,直史馆、知寿州。

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

后为两浙转运副使。

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

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

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

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

徙河北,母老祈就养,召纠察在京刑狱,为御试编排官,坐置等误降官,监鄂州茶场。

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

进枢密直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

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

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

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

“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

”诂由是得免。

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

太后崩,执政多罢,以户部侍郎知永兴军。

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

改知庐州,徙同州,复徙永兴军。

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

“唐贤臣墓石,今十亡七八矣。

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

其未毁者,愿敕州县完护之。

”徙郑州。

既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以灾异数见,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

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节选自《宋史·

陈尧佐传》)

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B.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C.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D.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l5岁)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

C.判:

唐宋官制,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叫“判”。

D.致仕:

任命,授予官职。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尧佐担任寿州知州遇凶年,他拿出自己俸禄大米煮成粥给饥饿的老百姓食用,手下的吏人也自发捐献大米,以此振救了数万百姓。

B.尧佐任京西转运使时,因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他怜惜百姓,奏请朝廷不仅免除当地百姓税收,还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

C.祥符知县陈诂治下太严,手下的官吏逃走使县为之一空,太后大怒,要惩处陈诂,尧佐据理力争,最终使陈诂得以免罪。

D.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尧佐进言希望没有被毁坏的能得到完整保护。

第Ⅱ卷(共78分)

3、古诗文阅读(22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词语。

(8分)

(1)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

(4分)

(2)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

(4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1-12题。

过岭①

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②。

【注】①作者自岭南遇赦北归途中过大庾岭作此诗,时年66岁。

②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1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甘”突出了“甘”之少,与“七年”之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情更加强烈。

B.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

“梦里”对“醉中”,似梦似幻;

“海外”对“江南”,意蕴悠长:

南迁七年如睡梦,今日北归如醉里。

C.颈联用典。

用《楚辞·

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涧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心灵之尘。

D.尾联中“谁遣”一句笔调活泼,是谁让山鸡忽然惊恐地飞起;

“毵毵”运用叠词,新鲜贴切地写出了山中细雨纷纷洒洒的样子。

E.全诗融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既描写了云雾环绕下,波鸣空涧中的优美自然风光,又充分体现了苏诗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特点。

12.本诗表现了苏轼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从《诗经·

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治。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______ 

,______”两句,否定了魏晋以来虚无的生死观。

(3)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怨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自己忧国优民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历史中的青藤

王敦贤

①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代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

②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园子。

园子尽头是一间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

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画像。

③眼前的书屋与徐渭自己所画的“青藤书屋图”已大相径庭。

徐渭的画上,是几间排列不规则的草屋,正如他在画上所题,“几间东倒西歪屋”。

而据他题词的下句“一个南腔北调人”来推断,徐渭的晚年直至去世都是在那几间草屋中度过的。

尽管书屋为后人重建,但确是在青藤书屋的故址上,这是毋须怀疑的。

书屋旁的小天井里,那十尺见方、徐渭所称“天池”的小水池还在,天池正中竖有一方形石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也是徐渭手笔。

靠墙,青砖砌成的花坛上,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青藤虽为后人补植,但在那同样的位置,徐渭手植的一棵青藤也确实蓊郁过。

倔强孤傲长于顽石之中而终年葱绿的青藤,正是徐渭的精神象征,无怪乎他以“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了。

④我在这徐渭狂啸过、痛哭过的青藤书屋里久久地低徊默想,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

这位旷世奇才,诗文书画俱佳的艺术大家,并非恃才傲物的狂狷之士,仅从他的《镜湖竹枝词》即可看出,他是热爱世俗生活的啊!

可世俗生活却怎么也容不下他。

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他刚刚成年时就给他预设了种种打击,直到他去世。

⑤徐渭少年时便才华显露,可却连续八次乡试未中。

他当过幕宾,参加过抗倭斗争并立了功,参加过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曾六次坐牢。

他一生穷困潦倒,晚年靠卖书画度日。

为了生存,数千卷心爱的藏书也变卖一空,最后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⑥这便是天才的命运吗?

⑦我想,设若命运改变一下徐渭的品格,他的人生又将是怎样一种境况呢?

假如他不那么张扬个性,以他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也就成了几品大员,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

即使科举不中,随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礼送,在哪家权贵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衣食无忧,免遭冻馁啊!

  ⑧当我踱进展室,看见《黄甲图》和《墨葡萄图》时,立即否定了自己荒唐的设想。

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乃是一个天才画家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

正是这种宣泄,构成了他艺术的精魂。

他是那样的孤高,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卓尔不群,那样的反叛正统。

要这样的艺术天才、反传统的斗士去迎合世风、摧眉折腰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他真的放弃坚守,出卖自己,他还能做这水墨淋漓、恣肆放纵的画吗?

还会有强心铁骨、才横笔豪的书法吗?

还会有血气奔涌悲声如诉的诗文吗?

不,不会有了。

那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称道的徐渭了。

往深里想,命运也是公正的。

在他那神秘之手的一再敲打下,徐渭落魄、困顿、遭受诟辱,在贫病中死去;

但同是这敲打,又造就了徐渭独特的、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品格。

⑨命运之手敲打过古人,也敲打着今人。

我本是来凭吊徐渭的,本以为能在凭吊之后走笔行文,痛斥龌龊的世俗,给徐渭以真挚的悲悯,不想倒是徐渭先生悲悯了我。

尽管我未遭冻馁,但我有属于我自己的哪怕一小片精神领地吗?

有徐渭那种“深山无人收,颗颗明珠走”的坚信自己是明珠的自信吗?

⑩我站在书屋前,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青藤。

这株在人们心目中存活了400多年的青藤啊。

时间的推移,只会使它愈益葱茏。

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青藤书屋的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徐渭的晚年就是在绍兴的这几间老式瓦屋中度过的。

B.作者写到书屋旁的“天池”及出自徐渭手笔的“砥柱中流”四字,证明了此地的确是青藤书屋的旧址,也透露着徐渭的志趣。

C.徐渭曾在靠墙的花坛处亲手种过一株青藤,并将“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

青藤倔强孤傲、终年葱绿,正是他精神的象征。

D.徐渭曾经参加过抗倭斗争和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正因为有过这样的斗争经历,他的作品才会具有强心铁骨,才会才横笔豪。

E.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是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

是命运的敲打,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品格,所以作者说“命运也是公正的”。

15、请具体说说,作者感到“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的原因是什么?

16、第⑦段中作者假设了徐渭品格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人生境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6分)

17、下面这则邀请函有语言不得体及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3分)

邀请函

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4月24日~30日举行。

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鼎力邀请。

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

您会聆听琴的悠扬,歌的奔放……等。

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蓝天。

同行在热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

×

中学

20018年5月4日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这个句子,通过改写,让它生动形象起来。

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少于30个字。

卡西莫多没精打采,脸色苍白。

七、写作(40分)

19.熬字从火从敖,敖与火联合起来表示在火苗上方隔空加热,“熬”字本义为以间接加热方式熟化食物。

相较于“煎”,熬的加热方式比较缓和,用时较长。

中国人把煲汤又叫成熬汤,好汤都是熬出来的。

请以“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5月月考答案和解析

1.答案:

B;

A.梵(fà

n)婀玲,C.驯(xù

n)鸽,D.瞭(lià

o)望\相与枕藉(jiè

)。

2.答案:

D;

A.走投无路;

B.寒暄;

C.揭竿为旗。

3.答案:

D;

①一骑绝尘:

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在某一方面超过同行很多,有巨大的优势。

也有用于形容如同骑着一匹快马一般飞奔,远离尘世的意思。

此处符合语境。

②等闲视之:

把这件事看成平常的事,不加重视。

多用于否定句中。

此处使用不当,宜用“一视同仁”。

③秀色可餐:

一是指妇女姿色美丽诱人,二是形容自然景色优美秀丽。

④文不加点: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此处与“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的语境不合。

⑤鱼目混珠:

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符合语境。

⑥溢美之词:

过分夸奖的话语。

此处用在的褒义语境中,褒贬误用。

4.答案:

C;

A项,“成绩不够理想¨

与“再创佳绩”自相矛盾。

B项,搭配不当,“实现”改为“实行”或其他词语。

D项,结构混乱,“把”改为“以”或“为目标”改为“作为目标”。

5.答案:

B本文段主要阐述艺术品的两面性及其关系。

空格前的“两面性”及空格后的“艺术总是既是永恒的,又是有着时间性的”表明了空格处内容分类,阅读题干中语句,根据内容分类:

②⑤是“永恒性”,①③④⑥是“时间性”。

②⑤中,②句的“并成为”表明其顺序为⑤②.①③④⑥中,①“但是”和前文构成转折,且点出时间性,放在首位;

⑥“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总领③④,且表明先时间后地点的顺序,即先③后④.故正确排序为:

⑤②①⑥③④

6.答案:

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

7.D

8.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9.B(应该是任职河东路转运使时)

10.

(1)恰逢他哥哥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捏造事情诬陷陈尧佐,陈尧佐被降为朝邑县主簿。

(“使”“发”“怨”各1分,“诬尧佐以事”倒装句l分)

(2)被该郡人王文吉拿谋反的事告发,传送御史中丞范讽审理治罪,事情才得以辨明。

(“为”“变事”“劾治”“辨”各l分)

参考译文

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

他的高祖叫陈翔,是蜀州新井县令,因而安家在那里,于是为阆州阆中人。

陈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写《海喻》一篇文章,人们对他的志向表示惊奇。

凭借试秘书省校书郎的身份,任朝邑知县,恰逢他哥哥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捏造事情诬陷尧佐,尧佐被降为朝邑县主簿。

改任下邦县主簿,升任秘书郎、真源知县,任开封府司录参军事,升为开封府推官。

因评论政事忤逆圣旨,被降为潮州通判。

修建孔子庙,建造韩吏部祠,以讽劝潮州人民。

百姓中有个张姓的孩子与他的母亲在江中洗涤,鳄鱼尾随而吃掉张姓孩子,母亲不能救助。

尧佐听说后为此伤心,命令二个下吏划小船拿着网前去捕捉。

鳄鱼最为凶暴,不能网到,到这时,鳄鱼顺服被网住,尧佐写文章把鳄鱼的事在街市公告出来,并烹煮了它,人们都感到惊异。

召尧佐回朝廷,任直史馆、寿州知府。

当年大饥荒,尧佐拿出俸米做成粥供饥饿的人吃,吏人都献出大米,赈济了几万人。

后来担任两浙转运副使。

钱塘江用竹笼装石作堤坝,堤坝第二年就毁坏。

尧佐请求放进柴薪装满泥土才坚固耐久,丁谓不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尧佐移任京西转运使,后来终于按尧佐的建议实行。

改任河东路转运使,因河东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依靠石炭为生,尧佐奏请朝廷免除税收。

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

移任河北,因母亲年老请求就近侍养,朝廷召他纠察在京刑狱,任御试编排官,因安排等次失误被降职,任监鄂州茶场。

天禧年中,黄河决口,起用他任滑州知州,他制造木笼以减除猛烈的水势,又修筑了长堤,人们称作“陈公堤”。

进升枢密直学士、任河南知府,转任并州知州。

每次汾水暴涨,并州百姓总是忧虑,尧佐替他们修筑堤防,栽植几万株柳树,修造柳溪,百姓依靠这些得到好处。

祥符知县陈诂治理严厉苛刻,官吏打算加罪给陈诂,就逃离使县为之一空,太后果然发怒;

但陈诂与吕夷简连亲,执政大臣因避嫌不敢争辩。

事情传送至枢密院,只有尧佐一个人说:

“惩处陈诂就会使奸吏计谋得逞,以后谁还敢再约束官吏呢?

”陈诂因此得以免罪。

尧佐以给事中的身份参予朝廷政事,升任尚书吏部侍郎。

太后去世,执政大臣大多被免除职务,尧佐以户部侍郎的身份掌管永兴军。

经过郑州,被该郡人王文吉以谋反的事告发,传送御史中丞范讽审理治罪,事情才得以辨明。

改任庐州知州,移任同州,又移任永兴军。

当初,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尧佐上奏说:

“唐代贤臣墓碑,现在已损失十分之七八了。

子孙深深地镌刻大字,是想让它们传承千年,没想到有一天竟会与瓦砾等同,实在是可惜。

那些没有被毁坏的,希望敕令州县完整保护。

”移任郑州。

不久授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因灾异多次出现,被免为淮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郑州。

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去世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

11.AE(A项突出的不是甘之少,而是甘之甜。

E项“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特点”错)

(对一个2分,全对4分)

12.

(1)诗的首联,写作者贬官归来,再饮曹溪甘甜之水,尽显他热爱生活的乐观(2分);

(2)颔联写南迁海外如一梦,北归江南如醉里,尽显他视世事如醉梦的洒脱(2分);

(3)后两联波鸣空涧,雾沾征衣山鸡惊起,花雨纷落,尽显他置身自然的畅快。

(2分)(答对两点得4分)

13.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4、【答案】ADA挂有匾额的老式瓦房是重新修建的,徐渭所居几间草屋已塌。

D强加因果,徐渭作品的特点,主要源自命运的打击与他不屈人格的矛盾造成的内心焦虑。

“强心铁骨、才横笔豪”是徐渭书法的特点,D项表述为“作品”的特点,不准确。

15、

(1)徐渭是旷世奇才,热爱生活,又不恃才傲物。

(2)但世俗生活容不下他,屡遭打击,一生穷困潦倒,直至死去。

16、

(1)假想与现实中徐渭的真实人生形成对比。

(2)突出了他在困顿中坚守的难能可贵,进一步表达了对徐渭人格的敬佩之情,暗含着对世态的嘲讽。

17、【答案】

(1)贵校 

我校

(2)鼎力 

诚挚(3)聆听 

听到

(4)歌的奔放……等 

歌的奔放等(5)惠顾 光临

18、【答案】示例:

卡西莫多一点精神也没有,就似一片被挤去了汁液的枯黄的树叶,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白纸,越发显得他那墨镜的黑,衣服的重,拐杖敲地时声音的沉闷。

(语言流畅1分,修辞使用恰当,描写生动形象2分)

19、对于作文试题“熬”,可以思考“熬”的多重内涵。

1.从生活层面讲,“熬”是个人或者民族、国家在某一方面长时间的加工和修炼。

2.从哲学层面讲,“熬”是人生、事业等进阶的不可或缺的必要过程。

3.从美学层面讲,“熬”体现出一种坚韧之美,一种“沉潜”之美。

积极的“熬”,应该是在“熬”中蛰伏,聚集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昂然勃发、蓬勃向上。

而消极的“熬”,可能是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一味消耗时光;

可能是一味地死熬、傻熬、硬熬。

推断反面,我们可这样立意:

1.“熬”是懒惰者的遁词。

2.没有目的的“熬”是毫无意义的行为,最后极有可能变成温水里的青蛙,慢慢被煮死。

3.与其死熬、傻熬、硬熬,不如另觅新径。

学生写一篇符合题目要求的议论文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