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1659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砟轨道施工小结Word格式.docx

锚固螺旋道钉(锚固位置以凸台底面距承轨槽面不大于2mm为准)→涂绝缘防锈涂料→铺设衬垫及橡胶垫板,放上钢轨→安装挡板座和轨距挡板(挡板座外2内4,轨距挡板50kg/m钢轨:

外20内14,60kg/m钢轨:

外10内6)→安装弹条、平垫圈,拧紧螺母。

(7)线路维修

线路铺好后,按线路中线桩拨至设计位置、串砟捣固、消除硬弯、鹅头、扭曲和反超高现象。

3)上砟整道

上砟整道在铺轨后采用轨道车和运砟平板和液压捣固养路机组,分次进行道床补砟和整道养护达标作业的施工方法。

为了保证轨道铺设精度及道床的稳定状态达到设计标准,采用小型机械化养路机组根据道床厚度,在放散锁定前进行3遍整道作业,使轨顶标高达到设计标高20mm以内,在铺轨过后随即进行第一次上砟整道,采用液压捣固机进行双捣作业,以减少初次整道后的下沉量,提高养路质量和作业效率。

放散锁定前完成道床全部补砟作业,放散锁定后进行2遍精细整道,达到轨顶设计标高及轨道线形要求和开通速度标准。

人工配合液压捣固机进行起、拨道及捣固作业。

按照线路测量资料,测量人员配合抄平、起拨道和捣固作业。

作业完成后,对轨道中心线及轨顶标高进行测量,按上述作业程序进行下一遍养路作业。

3质量检验

(1)道床经分层铺设、起道、捣固、稳定作业后,达到初期稳定阶段时,道床状态参数应达到下表要求:

初期稳定阶段道床状态参数指标及检验

阶段

枕下道床刚度(kN/mm)

倒床横向阻力(kN/枕)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初期稳定阶段

≥70

≥7.5

用道床刚度仪检测

每5km作为一个检验批,每千米检测2根轨枕,求平均值

(2)整道后的道床断面应满足设计要求,曲线外轨超高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减速。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尺量。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3)轨道达到初期稳定阶段时,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道床初期稳定阶段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

项目

允许偏差(mm)

高低

4

10m弦量

每5km抽检2处,每处抽检10个测点

轨向

直线10m弦量,曲线20m弦量

扭曲(基长6.25m)

轨距尺量

轨距

±

2

水平

(4)道床达到稳定状态时,道床状态参数指标符合下表规定:

稳定道床状态参数指标及检验

枕下道床密度(g/cm3)

道床横向阻力

(kN/枕)

倒床纵向阻力

≥1.75

≥120

≥12

≥14

用道床刚度仪及密度仪检验

以5km作为一个检验批,每千米检验2根轨枕,求平均值,要求每一实测值与批平均值之差不超过平均值20%,有桥梁和隧道的区间应在桥隧范围内至少抽检10根轨枕

(5)有砟轨道静态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有砟轨道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及检验

序号

1

轨检小车检测

每5km抽检2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

3

扭曲(基长6.25)

5

注:

扭曲基长为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扭曲。

(6)道床厚度、砟肩宽度及堆高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道床厚度、砟肩宽度及堆高检验

项次

道床厚度

-20

尺量

每千米抽检5处

插件高度

20

砟肩堆高

不得有负偏差

(7)轨面高程、轨道中线、线间距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道床稳定阶段轨道几何尺寸静态检验

轨面高程与设计比较

一般路基上

水准仪测量

在建筑物上

10

紧靠站台

20,不得有负偏差

轨道中线偏差

30

线间距差

0,+20

第三节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

正线跨区间无缝线路由若干单元轨节、无缝道岔焊接而成,其长度除车站范围内,一般按1000-2000m进行锁定,单元轨节位置可适当调整,尽量避免现场长钢轨切割。

岔区无缝道岔单组或相邻多组一次锁定的道岔(含其间线路)及其前后各一定范围内的钢轨组成一个单元轨节。

3.1换铺施工方案

正线换铺施工开设一个作业面,从福利区车站拨接点开始组织施工,经过黄羊头线路所、兰州新区车站,最后到达中川机场站。

3.1.1长钢轨的运输及卸车

首先长轨在焊轨厂经配轨后装上长轨运输车,按卸轨顺序编好组后,挂运到福利区车站。

运轨车组到达指定车站后待命,命令下达以后,挂运长轨运输车进入施工地段,并按计划的卸轨顺序,利用卸轨作业车,采用“拖卸法”将长钢轨拖卸至道床两侧的碴肩上,拨顺拨直,不得侵限。

卸轨作业时必须确保两相邻单元轨节之间搭接量满足换铺要求,即考虑曲线伸缩量后再增加搭接0.5~1.0m。

3.1.2现场焊接长钢轨成单元轨条

采用接触焊将混凝土枕端头的长钢轨焊成单元轨条。

待焊机调整到合适焊接位置,按照先焊完1对接头后移动焊机500m焊另外1对接头的方式,将混凝土枕端头的长钢轨焊接成设计要求长度的单元轨节。

焊接顺序如图所示。

单元轨节焊接顺序示意图

3.1.3单元轨节换铺

单元轨节换铺作业采用人工换铺进行施工。

单元轨条拨至混凝土枕端头上,施工时,拨轨人员分四组,其中两组拨旧轨人员(左右股各一组)将旧轨从承轨槽中拨出,两组拨新轨(左右股各一组)从碴肩将新轨拨入承轨槽。

3.1.4锁定焊接

换铺作业完成后,采用接触焊进行合拢锁定焊接。

3.1.5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锁定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锁定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作业。

如换铺作业时实测轨温在锁定轨温范围内,采用“滚筒法”进行应力放散后锁定,可与现场联合接头焊接同步作业。

如换铺作业实测轨温低于锁定轨温范围时,采用“综合法”(该方法是利用钢轨拉伸器和撞轨器配合作业,通过均匀拉伸,以提高它的零应力轨温,使锁定轨温符合设计要求。

)进行应力放散后拉伸锁定。

如在实测轨温高于设计锁定轨温的情况下换铺无缝线路,则应采用“插入法”在相邻单元轨条之间临时插入一根缓冲轨,在轨温适宜时拆掉缓冲轨,进行二次应力放散后,锯掉长轨条的有孔端,插入一段焊接轨进行终焊后锁定。

采用“插入法”进行无缝线路换铺作业不仅增加了封闭要点的时间,延误了施工工期,而且增加了焊接接头的数量,在选定锁定时段时应尽量避免。

锁定后的单元轨节末端与未换铺的既有普通轨节的过渡连接,必须牢固可靠,确保线路开通后的行车安全,P60~P50接头轨采用异型轨过渡,并要求做好顺坡。

3.1.6位移观测桩的设置

设置位移观测桩主要是为了掌握运营中无缝线路钢轨是否发生了不正常位移,,应定期对无缝线路进行位移观测。

位移观测桩按下列条件进行设置:

无缝线路单元轨节的起点、终点、中点以及距离长单元轨节起终点100m的位置各设一对位移观测桩;

当轨节长度不足50m时,不设中间位置观测桩。

无缝道岔区前端、限位器、道岔后端及距道岔前后50m处各设一对位移观测桩。

3.1.7旧轨回收

旧轨回收采用收轨车进行作业,并运送至指定地点。

3.1.8总体施工顺序流程图

施工准备

换铺前的线路检查

长钢轨运输、卸车

长钢轨供应

现场焊接单元轨节

人工拆除换铺段扣件

人工换铺单元轨节

设置临时观测点

合拢锁定焊接

设置位移观测桩

无缝线路锁定

旧轨回收、堆码

竣工验收

总体施工顺序流程框图

3.2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2.1长钢轨运输及卸车作业

3.2.1.1长轨运输作业

(1)长轨运输速度的规定

通过工程线限速45km/h,通过岔区限速25km/h。

(2)长轨列车出发前,必须由负责人确认锁定,检查各项设备及装轨状态,各部均不得超出车辆限界,车钩必须处于锁闭状态,防止重车自动开钩事故。

(3)运行中尽量减少冲撞,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紧急制动。

(4)运行时任何人员不得站在列车长钢轨上,长轨与安全挡之间不得站人,安全挡之前需加垫枕木,减少列车窜动的距离。

(5)运输途中押车员应随时注意观察长钢轨运输状态,如发现异常须及时与运转车长联系,待列车停稳后检查锁定卡具是否松动,以防止长轨串动。

3.2.1.2长钢轨卸车

长钢轨卸车采用拖卸法进行施工。

调度命令下达后,机车牵引长轨运输车由包头站拉至指定的卸轨点后,车上作业人员将地面拉轨轨卡安设在线路指定位置,另一端由车上作业人员连挂在待卸轨的轨卡上,然后卸轨列车以1-2km/h的速度牵引,将长轨卸至两侧的碴肩上,操作要点如下:

3.2.1.2.1卸车前的准备工作

⑴调查好长钢轨起点位置。

⑵全面检查所有设备,待一切良好后,依照装车表对钢轨编号及排放位置进行核对。

⑶检查车上每根钢轨的卸轨连挂器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及牢固;

卸轨用的专用工具,通讯联络设备是否齐全完好。

⑷根据前次已卸长钢轨终端,在线路上将待卸长钢轨始端放样以确保卸下的钢轨位置误差不超过100mm。

⑸对卸轨地段内,妨碍卸轨的设备及材料等,应清理、平整,预留好卸轨的位置。

对道碴较少而无法存放钢轨的地方,应事先在枕木盒内插上枕木,作为临时存放钢轨的支垫。

对碴肩较高地段在每次卸轨前,要在距钢轨缘0.8m处扒一条宽0.3m的碴带,使之低于轨枕面20mm。

3.2.1.2.2卸轨作业

根据卸轨工作量的大小及运输部门给点情况,原则上每次的卸轨作业最好能在一个施工封锁点内卸完,以减少不必要的安设地面拉轨轨卡的附加作业时间。

卸轨的具体作业程序如下:

⑴卸轨负责人在进入施工区间之前,应将卸轨的地点、卸轨任务,以及卸轨中安全注意事项,向行车总调度及全体参加作业的人员交待清楚。

当接到进入区间命令后,全体工作人员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长轨列车按下达的命令进入卸轨地点。

⑵技术人员事先排好卸轨计划及轨位布置并于现场确定卸轨点,长轨列车到达卸轨点后,一度停车,并根据地面卸轨起点进行准确对位,作业人员随即下车,各自进入岗位。

长轨列车作业分车上作业及车下作业两部分。

车上作业主要负责车上拨轨,连接卸轨连挂器,解除固定器等。

车下作业主要负责护轨,挂钢丝绳,回收连挂器,用对讲机指挥卸轨列车作业等。

车下作业人员将拉轨轨卡安设在线路上,将经由长轨放送车放下的长轨连接好。

一切准备妥当后,卸轨负责人向运转车长发出移动信号,并通过对讲机与司机直接通话联系。

列车以每小时1~2km的速度前进,两侧长钢轨卸到线路两侧碴肩上。

每个单元轨节交界处所卸钢轨至少要重叠0.5~1.0m。

⑶当长钢轨落地够300m时,地面作业人员随即将地面拉轨轨卡及钢丝绳撤除。

此时即依靠落地后钢轨的自身重量产生的阻力将车上的长钢轨拖下车来。

车上负责拨轨的人员,负责将钢轨拨向两侧,使长钢轨卸车时,在滚筒上行走顺利。

为确保安全,固定器可根据卸轨的进度不要过早地撤除。

⑷地面负责护轨的人员必须用撬棍护住钢轨,使其顺直地卸到枕木头外侧,必要时,用撬棍拨顺,并注意防止钢轨出现翻倒现象。

卸轨时,列车行驶速度要均衡一致,列车速度忽快忽慢,或紧急制动,都容易发生钢轨鼓曲或翻转。

施工负责人在钢轨下卸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是否有异状,必要时应及时采取停车措施,迅速处理故障。

落地的钢轨,由负责回收连挂器的人员迅速撤除钢轨上的连挂器。

⑸将卸下的轨条拨顺,切记不得侵入限界。

⑹卸长钢轨时应连卸,即在长轨车与分轨车交界处用钢丝绳和轨卡将正卸长轨终端与待卸长轨始端连接,将长钢轨依次连续卸到地面。

⑺在最后一根长钢轨卸完后,由专职安检人员严格检查卸下的钢轨是否安全,如有问题,立即加以改正。

3.2.1.2.3卸轨作业注意事项及长钢轨在线路上摆放要求

⑴卸轨作业注意事项

①长轨列车在办完封锁手续,接到发车命令后,按长轨列车操作规程规定的速度运行至卸轨地点。

②卸长钢轨时应严格按照长轨列车技术操作规程作业,严格执行卸一对长轨解一对长轨锁定卡,决不允许因赶时间全部解锁待卸的作业方法。

③左右两股长钢轨始端应对齐方正。

长钢轨位置的准确很关键,可大大提高工地焊轨的效率。

④按长轨列车技术操作规程控制卸轨速度,严禁机车紧急制动。

随时注意轨端移动的轨迹,必要时由人工用撬棍或绳索加以控制,卸轨时禁止后轨超越前轨。

作业中注意防止撞坏车上设备或砸坏线路上轨枕。

卸轨时不允许列车倒退。

⑤长轨列车在到达卸轨地点之前不允许解锁。

解锁人员与检轨人员应利用车上通讯设备呼唤应答,确认进行卸轨作业后,才可进行解锁和卸轨作业。

⑵长钢轨在线路上的摆放要求

①长钢轨应平稳地摆放在轨枕端外侧扒平的碴肩上或提前摆好的短枕木头上,在任何情况下线路两侧摆放的长钢轨都不得侵入限界。

②在长大坡道上长钢轨不宜久放。

如需久放,必须安装防爬器,以免过往列车震动使长轨条位置发生变化。

③全部卸完之后,卸轨人员应将长钢轨窜动到设计位置并安装防侧翻杆,达到焊接标准。

3.2.2单元轨焊接及锁定焊接施工

3.2.2.1钢轨焊接试验及参数确定

钢轨在施焊前要进行型式试验,合格后才能正常焊接,在日常焊接施工中,按照规定还要进行周期性检验和出厂检验。

因此,对钢轨母材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的深刻认识、以及焊轨参数的确定和焊轨设备的调试、将对焊轨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钢轨焊接必须严格执行《钢轨焊接技术条件(TB/T1632-2005)》。

3.2.2.2钢轨焊接的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项目:

落锤、探伤及断口检验。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钢轨焊接的型式检验:

焊轨组织初次生产;

正常生产后,改变焊接工艺,可能影响焊接接头质量;

更换焊轨设备;

钢轨生产厂、或钢轨型号、或钢轨牌号、或钢轨交货状态改变,首次焊接时;

生产检验结果不合格;

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前。

型式检验的项目及受检试件数量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型式检验报告中应明士以下内容:

焊轨组织名称、焊机型号、焊机出厂编号、钢轨生产厂、钢轨型号、钢轨牌号、钢轨交货状态、检验设备、详细的检验结果等。

3.2.2.3钢轨焊接的生产检验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钢轨焊接的生产检验:

连续焊接500个接头;

焊机工况变化,对某个焊接参数进行修正之后;

焊机出现故障、记录曲线异常,故障排除之后;

焊机停焊钢轨1个月以上,开始焊接生产前。

生产检验的项目及试件数量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生产检验使用随机加焊的试件,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生产检验有1个及以上试件不合格时应予复验。

3.2.2.4焊接设备调试与工艺参数的确定

认真分析钢轨母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低倍组织等资料。

完全掌握钢轨的厂家和炉号,同一批钢轨要集中连续焊接。

每焊一个头要进行严格的探伤,落锤检验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

在正式焊轨前1个半月就必须进行试焊与检验工作,全部合格后才能批量生产。

依据设备的性能合理设置电压、电流、顶锻力、夹持力,当有未焊透、过透、裂纹、气孔夹渣等有害缺陷时,调整电压、电流、顶锻力与时间的关系,确保焊接参数稳定和焊头质量。

3.2.2.5现场钢轨焊接

现场单元焊、锁定焊采用接触焊完成。

3.2.2.5.1接触焊工艺流程

接触焊工艺流程见下页。

3.2.2.5.2接触焊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⑴钢轨端面打磨

①端面打磨前应清除端面50mm以内钢轨表面的油污、水锈、泥沙等。

若焊机斜铁卡紧部位的轨面有较重污垢,亦需处理。

②打磨后被焊端面应全面呈现金属光泽,端面与钢轨纵轴线不垂直度及端面平面度需≤0.15mm。

打磨时锉刀应始终保持清洁,严禁手摸。

粗糙度最大允许值为12.5μm(△3)。

打磨时要绝对保证两轨底角端面不得锉方。

③应保护好打磨后的端面,使之不受污染及碰撞,否则要重新处理,处理好的端面应在30分钟内焊接。

⑵安装对轨架

①拨正两条待焊钢轨,并由专人在距焊缝25米外目测,使之达到以焊缝为中心40米范围内钢轨顺直、平整,待焊处无高、低接头。

用1米直尺测量,顶面焊缝处拱度≤0.5mm,不允许下凹;

工作边应平直,误差≤0.5mm。

两轨底角应对齐,两轨如有误差,相差量应对称布置。

②钢轨固定后,用1m直尺检查应达到以下标准:

a、两轨顶面焊缝处拱度≤0.4mm,高低错牙≤0.3mm,严禁下凹。

b、两轨工作边平直,误差≤0.3mm,当轨头宽度偏差过大或轨端有旁弯无法调直时,应保持内侧工作面在1米内偏差<0.5mm。

c、两轨底面平行,错牙≤1.0mm。

③两待焊端面间隙在预顶后应≤0.3mm,两轨底角必须保证密贴。

④在固定过程中,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对钢轨重新处理,不得强行焊接。

⑶点火、焊接

 

接触焊焊接工艺流程框图

a、加热时间与顶锻压力应符合有关使用规定。

全压顶锻前表面温度为1350℃~1450℃。

b、因故中断焊接时,当顶锻量≥6mm时,可保持压力(保压时间为3min),排除故障后继续焊接;

若顶锻量<

6mm,应锯掉焊缝重焊。

⑷推凸

①装刀时间不大于10秒。

②推凸压力若超过40MPa,应停止推凸,改用气割除瘤。

⑸正火

焊缝表面温度降至400℃~500℃时开始正火,待表面温度升至850℃~950℃时熄火空冷。

⑹打磨成型

①焊缝处不得凹下、高出相邻轨面0.2mm以上。

②轨顶面用1米直尺量,中间拱度≤0.5mm。

③轨头工作侧面用1米直尺量,中间凸凹应≤0.5mm。

④轨底部不得有凹陷;

高出原轨应≤1.5mm。

3.2.3长钢轨换铺施工

长钢轨换铺作业采用人工换轨作业。

(1)准备60kg/m短钢轨,人工提前散布在龙口位置,无眼夹板散布在长轨条接头处。

(2)将砂轮片锯轨机、钻眼机备到龙口位置,发动试机。

(3)用方尺检查确认新单元轨节始点到位。

(4)拆除既有工具轨扣件。

(5)拨动工具轨轨条顺靠既有线,将工具轨条拨至混凝土枕端头上。

(6)为便于换轨连续作业,工具轨之间的连接夹板换铺完成后安排专人予以拆除。

(7)人工拨移长钢轨入槽,安排人员按照每隔10根轨枕安装1套扣件的原则进行扣件安装。

(8)安排人员将旧轨拨到线路两侧原摆放新轨的位置上,等待铺设右线。

(9)换轨作业过程中尽量避免旧轨挂带起轨枕时,如果出现该情况,立即安排人落道处理。

(10)进行道上焊轨各种准备工作。

(11)当单元轨条入槽后,就近锁定20根混凝土枕扣件,接触焊机准备进行锁定焊接,焊接完成后通知松开临时锁定的20根砼枕扣件。

(12)采用接触焊机进行道上长钢轨焊接,并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应力放散后锁定。

(13)每天更换的最后一对长钢轨与工具轨连接均采用砂轮片锯轨机锯轨、手扶钻眼机打眼进行现场合拢。

(14)为确保开通线路,R≥800m的曲线地段及直线地段轨枕扣件先“隔二上一”,接头扣件必须全部上齐。

经施工负责人检查确认已达到放行列车条件,且轨道几何尺寸不超过容许偏差的相应规定,各种机具材料不侵入限界,作好记录,方准限速开通线路。

(15)线路开通后,应及时上齐拧紧全部扣件。

列车通过后全面复紧扣件及接头螺栓。

(16)施工中安排专人测量轨温,并做好记录。

(17)换轨作业除配备正常作业机具外,还必须准备好撞轨和拉轨设施以备急用。

(18)无缝线路锁定后,由专职安检人员立即严格检查施工段线路的轨距及扣件、螺栓等情况,并做好记录,确认无误后,所有人员随即上车,发车返回车站。

3.2.4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锁定施工

(1)当实测轨温处于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筒法”可以直接进行锁定。

①将作业人员均布在进行锁定的长轨范围内,长轨始终端各放置一个轨温表,测量并记录开始紧扣件时的轨温,同时进行紧扣件作业,每隔两根紧一根,无缝线路尾端25~75m范围内的扣件全部紧完,并上紧与旧轨端的鱼尾板,此时视为长轨已锁定。

记录此时轨温为结束时轨温,同时继续紧其余全部扣件。

②计算锁定作业开始与结束时的平均轨温为实际锁定轨温,记录在案。

同时在位移观测桩和轨腰(或轨底上表面)相对应处,作出清晰的、规范的记号。

(2)当实测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时,可采用“综合法”进行锁定。

“综合法(拉伸器滚筒法)”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

拉伸钢轨

确定放散长度

锁定焊接

设立固定点

扣件安装

放松扣件

撤出拉伸器

垫入滚筒

固定点纵向力均匀化

轨温测量

检查观测

做标记

综合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该方法是利用钢轨拉伸器和撞轨器配合作用,通过均匀拉伸长轨条,以提高它的零应力轨温,使锁定轨温一步到位的方法。

拉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