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179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

《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文档格式.docx

3.3材料及主要机具:

3.3.1钢筋:

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3.3.2成型钢筋:

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

3.3.3铁丝:

采用20~22号铁丝。

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3.3.4垫块:

梁板采用花岗岩垫块,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剪力墙使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3.3.5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

3.4作业条件:

3.4.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3.4.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4.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3.4.5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预留孔洞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4.施工工艺

4.1主体钢筋施工

4.1.1主体钢筋顺序:

电渣压力焊接竖向墙肢(暗柱)主筋→墙肢(暗柱)横向钢筋绑扎(箍筋)→墙体竖向钢筋绑扎→墙体平筋绑扎→梁的主筋帮扎→梁的箍筋绑扎→板筋底筋帮扎→板筋面筋帮扎

4.1.2柱子钢筋绑扎顺序:

绑扎柱立筋→立筋与筏板上层钢筋焊接固定→绑扎三排水平钢筋(箍筋)→继续绑扎水平钢筋筋(箍筋)→绑扎拉结筋

4.1.3绑扎前须核对钢筋的级别、直径、形状、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如有错漏及时修补。

钢筋采用塔吊运输,人工绑扎。

为保证设计所需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时,底层钢筋需设置垫块,垫块均按梅花状布置,间距为1000mm×

1000mm。

4.1.4墙拉结筋必须钩住外层竖向主筋,并且打135度弯钩。

4.1.5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具备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4.1.6墙体钢筋绑扎严格控制纵横向间距,并且保证外观要求。

注意事项:

电渣压力焊接过程中,要保证无裂缝、烧伤、焊包均匀。

拉结筋横竖方向按设计间距沿梅花形布置。

 

钢筋现场堆放保管:

对进场钢筋应架空堆放,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并标识,避免雨淋水浸、泥土污染等。

4.2梁钢筋绑扎

4.2.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钢筋或垫块,保证其间距≥25mm,以保持其设计间距。

4.2.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筋上并且满扎。

4.2.3悬挑结构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产生严重的质量隐患。

4.2.4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注意事项:

在梁板钢筋绑扎时,各种连接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并且接头位置正确。

双向板满扎,单项板四周两行满扎,中间间隔绑扎。

4.3 

板钢筋绑扎:

4.3.1 

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4.3.2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4.3.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4.3.4 

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4.3.5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4.4顶板马凳筋:

顶板马凳筋,采用传统的马凳如下图,间距1m×

1m。

4.5钢筋的连接

水平钢筋直径16mm~25mm采用闪光对焊,12mm以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竖向钢筋直径12mm~25mm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接头,直径12mm以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5.质量标准

5.1保证项目:

5.1.1钢筋的品种和性能,焊条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5.1.2钢筋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5.1.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5.1.4钢筋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焊接规程的规定。

5.2基本项目:

5.2.1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5.2.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

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每个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5.2.3箍筋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5.2.4钢筋点焊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无裂纹、气孔及烧伤等缺陷。

焊点压入深度符合钢筋焊接规程的规定。

对焊接头:

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弯折不大于4°

,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电弧焊接头:

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

,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宽度不小于0.1d,长度不小于0.5d。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

表1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网的长度、宽度

±

10

尺量检查

网眼尺寸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骨架的宽度、高度

5

骨架的长度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受力钢筋

间距

排距

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移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水平高差

+3、0

保护层

梁柱

墙板

3

6.环境管理要求

6.1现场钢筋(包括原材、成品、半成品钢筋)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并标识。

6.2钢筋堆放场地应经常清理,废料及时分类入库,操作班组应经常对钢筋制作房进行维护。

6.3堆料场钢筋按计划用塔吊将钢筋运至施工作业面,尽可能减少噪声污染。

6.4为减少对工地周围居民的噪声污染,严禁在晚10:

00至第二天早6:

00在现场卸钢筋。

7.安全措施

7.1严格按照钢筋工程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严禁酒后作业;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

在施工现场严禁追逐,嬉戏。

7.2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操作。

7.3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7.4钢筋加工下料时,应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操作。

7.5各种加工设备必须有地线连接,设备电源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设备维修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不得私自进行维修。

7.6钢筋施焊时必须将其端部夹紧,并正对钢筋处严禁站人以防钢筋滑脱伤人。

7.7多人搬运或帮扶钢筋时,应起落一致,同时防止截脚绊倒或碰伤他人。

7.8钢筋运输前与塔吊司机统一信号,使起、落、转、停一致,严禁违章指挥,塔吊运输应绑扎牢固、稳妥,臂下不得有人。

7.9绑扎立柱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应搭设工作台,梁、柱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劳,以防倾倒。

8.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见表2.

表2质量通病及预防

序号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

1

墙柱钢筋位移

在墙、柱钢筋上、中、下加三道钢筋定位钢筋,以控制钢筋位置。

2

钢筋保护层不准

改用塑料混凝土垫块,后浇带和施工缝处上下用小木条控制。

135º

弯钩平直长度不够,不平直

严格控制钢筋加质量,绑扎时作为专项检查内容。

4

钢筋链接出现弯折

先调直钢筋再连接,并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构造柱钢筋预埋位置不准确

设专人对预埋钢筋放样,并放出大样图,并专项验收。

9.成品保护措施

9.1搬运、堆放钢筋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尽量按施工需要运到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免不必要的翻垛。

9.2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

9.3楼板负弯距钢筋绑好后,应架上矮凳,铺上马道。

砼浇注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整理。

9.4安装电线管或其它设施时注意不得切断和碰动钢筋。

9.5墙模封闭前检查垫块是否松散脱落,在封模前严格检查垫块位置,并在封模后从剪力墙上部检查保护层厚度,对不合要求的予以拆除。

9.6泵管架设必须采用钢管支架,严禁泵管与钢筋接触;

砼操作人员浇筑砼时必须铺跳板操作。

9.7浇筑砼以前用45㎝长塑料套管将柱的竖向钢筋套起,位置在砼面上5㎝,并且在浇筑完砼后设专人用刷子和湿布将被污染的钢筋清理干净。

10.其他注意事项

10.1在钢筋的塔吊吊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的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10.2上下层之间的钢筋一定要架设马凳铁,防止负弯矩筋被工人踩塌下来。

10.3每台电焊机均要配备干粉灭火器,防止在焊接过程之中出现意外而引发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