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187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docx

《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docx

金子塔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

一、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化为ax+b=0(a≠0)的形式,分母中不能含有未知数。

4.求方程的解叫做解方程

二、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依据)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或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如果a=b,那么a±c=b±c。

2.等式两边都乘或者除以同一个数(或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如果a=b,那么ac=bc,ac=bc(c≠0)

拓展:

①对称性:

如果a=b,那么b=a,即等式的左右互换位置,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②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等量代换)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移项: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移项要变号。

2.解形如mx+p=nx+q的一元一次方程

(1)移项:

根据等式性质,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通常是等号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通常是等号右边)

mx-nx=q-p

(2)合并同类项:

化方程为ax=b(a,b为已知数,a≠0)的形式

(m-n)x=q-p

(3)未知数系数化为1:

根据等式性质,将方程从ax=b的形式化为x=ba的形式

x=q-pm-n

(4)算出q-pm-n的值,即为方程的解

2.解含有括号的方程:

(1)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2)移项;(3)化成标准形式ax=b;(4)系数化为1.

注意:

(1)去括号时要看清括号前面的符号,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2)括号前面的系数要与括号里面的每一项相乘,不能漏乘任何一项。

3.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1)去分母:

在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四、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难点)

1.一般步骤:

(1)审题;

(2)设未知数;(3)列方程;(4)解方程;(5)验算;(6)作答。

弄清题目中“几倍、多、少、差、几分之几”等关键词体现的等量关系。

解方程模型应用的几种类型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解题关键就是:

先找出等量关系,根据基本量设未知数。

一般是问什么设什么,但是一些特殊的题目为了使方程简便有时会设一些中间量为未知数。

解方程应用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基本量,找出相等关系”。

找等量关系:

①从题目中的关键语句入手寻找等量关系;②利用某些基本公式寻找等量关系;③从变化的关系中寻找不变的量,进而找到等量关系。

主要的应用模型有以下几类:

不管是什么问题,关键是要了解各个具体问题所具有的基本量,并了解各个问题所本身隐含的等量关系,结合具体的问题,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一)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量:

路程、时间、速度。

等量关系为:

①路程=速度×时间;

②速度=路程/时间;

③时间=路程/速度

1.航行问题

①顺水(风)速度=静水(无风)速度+水流速度(风速);

②逆水(风)速度=静水(无风)速度-水流速度(风速)。

由此可得到航行问题中一个重要等量关系:

顺水(风)速度-水流速度(风速)=逆水(风)速度+水流速度(风速)=静水(无风)速度。

2.相遇问题

A走的路程+B走的路程=两地之间的距离

3.追击问题

同时不同地出发:

A走的路程-B走的路程=被追赶的路程(A、B出发时相距的距离)

4.环形问题

(1)同向行驶,如果A速度较快,则A走的路程-B走的路程=n环/圈(n表示第n次相遇)

(2)反向行驶,A走的路程+B走的路程=n环/圈(n表示第n次相遇)

(二)工程问题

1.工程问题的基本量有: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关系式为: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2.工程问题中,在工作总量不明的情况下一般常将全部工作量看作整体1,如果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为t,则工作效率为1/t。

3.常见的相等关系有两种:

①如果以工作量作相等关系,A工作量+B工作量=总工作量。

②如果以时间作相等关系,对于同一工作:

A工作时间-B工作时间=时间差

一般情况下,合作的工作效率=A工作效率+B工作效率

(三)销售计费问题

销售类问题主要体现为三大类:

①销售利润问题、②存贷问题。

这三类问题的基本量各不相同,在寻找相等关系时,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情景去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正确列出方程。

(1)价格费用问题

费用问题中的基本量:

费用(总价)、单价、数量

基本关系式有

费用(总价)=单价×数量

分段计费:

总费用=第一阶段单价×数量+第二阶段单价×数量+……

(2)销售利润问题

利润问题中有四个基本量:

成本(进价)、销售价(收入)、利润、利润率。

基本关系式有:

利润=销售价(收入)-成本(进价);

成本(进价)=销售价(收入)-利润;

利润率=利润成本(进价);

利润=成本(进价)×利润率。

在有折扣的销售问题中,实际销售价=标价×折扣率。

打折问题中常以进价不变作相等关系。

打折:

n折即表示标价的n/10,如7折为70%

(3)存贷问题(利息、利润问题)

存贷问题中有本金、利息、利率、本息等基本量。

其关系式有:

①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②本息和(本利)=本金+利息

(四)溶液配比问题

溶液配比问题中有四个基本量:

溶质(纯净物)、溶剂(杂质)、溶液(混合物)、浓度(含量)。

其关系式为:

溶液=溶质+溶剂(混合物=纯净物+杂质);

浓度=溶质溶液×100%=溶质溶质+溶剂×100%;

纯度(含量)=纯净物混合物×100%=纯净物纯净物+杂质×100%。

由①②可得到:

溶质=浓度×溶液=浓度×(溶质+溶剂)。

(五)数字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的数字问题多是整数,要注意数位、数位上的数字、数值三者间的关系:

任何数=∑(数位上的数字×位权)(54=5×10+4)

如两位数ab=10a+b;三位数abc=100a+10b+c

(六)比例问题

比例问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合理安排工人生产,按比例选取工程材料,调剂人数或货物等。

比例问题中主要考虑总量与部分量之间的关系,或是量与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调配问题也属于比例问题,其关键是要认识清楚部分量、总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调配问题中主要考虑“总量不变”。

(七)设中间变量的问题

一些应用题中,设直接未知数很难列出方程求解,而根据题中条件设间接未知数,却较容易列出方程,再通过中间未知数求出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