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303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故纸堆历史故事 名人趣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尤金三世更命埃莉诺与路易七世再开始同床共枕;

几个月后,埃莉诺终于怀孕,但生出来的却仍是女儿。

路易七世无奈,宣布婚姻无效

19世纪中期,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即位。

维多利亚时代充斥着中产阶级的道貌岸然。

广告中出现的女式内衣都是折叠起来的,为的是不让人看到内裤的裆部。

鸡胸脯都不能直呼其名,只能以“白肉”呼之。

后来丘吉尔就被一个严肃的贵族女人纠正了他有失检点的口误。

丘吉尔为了弥补过失,就给那个女人送了朵玫瑰,恭敬地说:

“请把花别在你的‘白肉’上。

1931年10月,末代皇帝溥仪和文绣达成了法院外协议离婚。

离婚理由为两人结婚9年竟从未有过性生活。

此事成为当时爆炸性新闻,报纸用的标题净是“妃子革命”、“破天荒--皇妃跟皇帝打离婚”等,而“离婚的5个条件”中的最后一条:

“经双方协商,文绣离婚后不准再嫁人”。

德黑兰会议期间,敏感的斯大林不放过任何信息,哪怕是会议桌上丢弃的小纸条。

他的私人翻译帮他找到了一张丘吉尔丢掉的小纸条,上面写着:

温斯顿,您的裤子拉链开了。

下面是丘吉尔的笔迹:

谢谢。

老鹰不会从窝里掉下来的。

斯大林读到此处也是乐坏了。

林语堂的夫人廖翠凤很实际。

夫妇俩去游览雅典山上的卫城,林语堂被那些古建筑感动得兴奋不已,而廖翠凤却说:

“啊唷!

我才不要住在这种地方!

买一块肥皂都要下山,多不方便!

”林语堂喜欢这样的现实态度。

因为它真实不虚伪,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林语堂都是很欣赏的。

他最受不了的是做作。

他最讨厌上海有钱人家的弱不禁风的少奶奶,讨厌那种花枝招展、嘻嘻假笑、逢场作戏的“小姐”。

20世纪90年代,“日本制造”出口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美国。

1990年,一位美国人在阅读他购买的录像机使用说明时,注意到说明中关于如何调整录像机日期的例子是12月7日。

而12月7日正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卷入二战的纪念日。

公元17世纪,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把埃及国王的木乃伊身上的粉末收集起来。

他想使自己变得与他们一样的伟大,因此把这些粉末涂满全身。

他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却因那些粉末感染上了皮肤病,而寿终正寝了。

同一时代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三世因为高烧而去世,他发烧的原因是长时间坐在炉火旁。

既然他知道温度高,为什么不从炉火那里移开呢?

因为那不是他国王该做的工作。

宫廷里负责照看炉火的佣人没有上班,他的工作才是把国王的座椅向后拉。

似乎那个时代欧洲的君主都是太有才了,比如恐怖的伊万曾下令屠宰一头大象,只是因为它没有向他鞠躬。

而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女王更有创意,她让自己的仆人作了一尊微型大炮,只是为了对准她房间的跳蚤开炮。

1916年,袁世凯冒天下大不韪称帝洪宪,招来天下共伐之的结果。

而据说称帝的原因居然是听信其子袁克文的“只有成为真名天子,才能突破其家族的短命大关”。

结果,袁世凯称帝后不到百日,便死了,只活了57岁。

公元1281年夏,大风改变历史:

元军10万准备在日本九州登陆,入侵日本,但可惜的是他们的统帅忘记了季风的存在,结果可怜的元军士兵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于一场持续两天的台风后,与战船共沉海底。

鲁迅和林语堂原是意气相投的老朋友,两人曾同住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滨桥附近。

一次鲁迅不慎把吸剩的烟头随意一扔,扔在了林语堂的帐门下,竟把林语堂的蚊帐烧去了不小的一角。

林语堂将火扑灭后,心里十分不悦,便厉声责怪鲁迅。

鲁迅觉得林语堂的火气太大,有点小题大做,太伤人了,便还了几句嘴:

“完全烧了便怎样?

一共也不过五块钱罢了!

”林语堂正在气头上,当然不让,于是两人便争吵起来。

两人一位是国内外享有声誉的“幽默大师”,一位是举世公认的“左翼文坛之雄”,竟然为了这事大伤和气,自此绝交。

孔子的学生曾参在瓜园除草,不小心把瓜根弄断了。

其父大怒,抄起大杖打他。

曾参伏在地上不敢动,任由老爹抽打,被打得昏迷过去,过了很久才醒过来。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便责怪曾参说:

如果是用小棍子打你,你可以受着,若是用大杖打你,就应该逃开。

在父亲的暴打之下,你若死了,就要陷父亲于不义的。

曾参一听,觉得有理,立刻向老师认错,表示改正。

由于游泳有暴露身体的危险,一些“笃信基督”的道德国家从中世纪起就用一系列理由阻止女人游泳甚至洗澡。

而这种不讲卫生的“道德习惯”,使得欧洲诞生了两个东西:

一个叫“香水”,另一个“黑死病”。

17世纪,一些与医疗有关的洗浴方式才增加了女人的洗澡机会。

不过,那时洗个澡可是够活受罪的,女士们必须穿上长及脚裸的厚汗衫,外加一顶帽子,以掩饰体形并保持体面。

她们的帆布浴衣僵硬而宽大,有着牧师教袍那样的大袖子,这种衣服能在水中张开,成一个大球,使人看不见体形。

她们一出水面,侍者就会给她们穿上长睡袍和拖鞋,以免她们潮湿的衣服将身体勾勒出来。

1970年,日本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三岛由纪夫,率领一批支持他的坚定分子占领了日本自卫队的一个驻地。

他对那里的士兵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求回归古代武士的崇高精神。

演讲完毕,三岛由纪夫按照日本传统的方式剖腹自杀,并有一个跟随者以武士的方式砍下了他的头。

可悲的是那些士兵对这位作家的讲话不屑一顾,并通知警方逮捕了他的那些追随者。

一位画家请教了爱因斯坦这样一个问题:

“人生有成功的公式吗?

”爱因斯坦思索了一下,说:

“有,有,就是W=X+Y+Z。

”画家问:

“这是什么意思?

”爱因斯坦解释说:

“W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就是少说废话!

1918年11月7日,梁济出门,遇到儿子梁漱溟来与他讨论欧战新闻。

“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济问。

梁漱溟回答:

“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

”梁济说罢就离开了家。

三天后,梁济留下一篇《敬告世人书》,投湖自尽。

这一天,距离他的六十大寿只有四天

1965年,韩国汉城一家电影院的经理觉得影片《音乐之声》过于冗长。

于是他采取连该剧导演都不曾想到的聪明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把剧中的所有歌曲全部剪掉了。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但孙中山不得不让位于袁世凯,张继找到孙中山说,袁氏早晚会叛民国,如果他是国会议长,就有机会见到袁,必要时他可以打袁世凯一顿,不惜自己性命也要为国家除害,孙中山听了大为感动,乃叫党人投张继的票,作了国会议长。

60多年前,钱钟书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说:

“香港是文化沙漠,香港大学不能去;

伦敦空气太差,牛津大学也不适宜,还是回北京吧!

”文革期间,钱老受到了世所罕有的礼遇和重用,光荣地干上了乡村邮递员的美差。

生活之余,有人提及当年的选择,问他后不后悔,他灿烂一笑,来了句现在十分流行的话: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每年花费在咖啡上的费用相当于今天的15000美元。

据说,十七世纪的欧洲,喝咖啡的习惯不是放糖,而是放芥末。

那个时代的欧洲对芥末很有偏好,因为这东西能让他们打喷嚏,因为那时打喷嚏被认为是教养好的一种表现。

后来代替芥末的是鼻烟的流行,它也可以使人打喷嚏,从而显示高人一等。

公元1590年,法国发明了高跟鞋,在上流社会一时风靡,男人们穿上它,用来显示权力地位高人一等。

然而穿高跟鞋的男人们很快就发现,当你每走两三步就会摔跟头的时候,这种高人一等就难以维持了,于是聪明的他们便把这项发明转给了他们的妻子。

公元5世纪,当时的印度由于宗教原因,没有死刑,但他们的神判却要了不少人的命,如让犯罪嫌疑人服毒、跳上烧红的铁板,看他死不死来判断其是否有罪。

但其中有一种方法很特别,就是找一个天平,把犯罪嫌疑人放在一边,另一面放一块石头,如果人比石头重就是无罪,否则就有罪,在那时,胖子总是无辜的

公元4世纪的匈奴战士把可怕的外表当作战争中的心理武器。

他们为了制造可怕外表,把男婴的头部包扎上,等这些男孩长大成人去同敌人作战时,就有了一张丑陋骇人的面目了。

此种做法使得当时匈奴婴儿的成活率只有18%,很多婴儿是因为头部的包扎窒息而死的。

1851年永安封王同时,虽然当时处境艰难,洪秀全已拥有了36个妻妾,东王杨秀清也由起义前的光棍汉变成了拥有36个妻妾的王爷。

连翼王石达开也有7个妻妾,为了达到绝对占有这些女性的目的,洪秀全开始推行古代帝王皇宫的太监制度,进行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阉割,据史料载: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就下令一次阉割十岁以下的男童800-900人之多,因阉割的"

技艺"

不精,存活的仅有"

十之二三"

,然后分给天王、东王、翼王等,在近代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一幕。

抗战时期,蒋介石向“一代儒宗”马一浮请教治国之道。

马说:

“唯诚可以感人,唯虚可以接物。

”蒋闻之愕然。

冯玉祥将军一生提倡廉洁俭仆,不准人家穿绸缎衣服,一见穿绸缎的人,他总是想办法使之难堪。

有一次,他看到有个士兵穿着一双新缎鞋,便连忙上前深深行了一个90度的鞠躬礼,而且左一个大揖、右一个大揖,把那个士兵搞得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最后,冯玉祥对士兵说:

“我并不是给你行礼,只是你的鞋子太漂亮了,所以,我不得不下拜!

”那士兵吓得赶快把新鞋脱掉,赤着脚跑开了。

美国前总统里根,连任两届总统,执政八年,呼风唤雨,权倾一时。

一次,他与人聊天时说:

“有人说我是世界最有权势的人,可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每天早上,白宫一位官员把一张纸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告诉我每一刻钟要做的事。

我认为,他才是全世界最有权势的人。

刘文典对庄子研究颇深,每次登堂讲授《庄子》,开头第一句必是:

“《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有人问刘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刘大发感慨道:

“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

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

国学大师刘文典在西南联大的故事:

一日,日本飞机空袭昆明,教授与学生都四处躲避。

刘文典跑到中途,突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目力衰竭行走不便,就连忙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先生往城外跑去,一边高喊:

“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

”这时只见他平素最瞧不起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转身怒斥:

“你跑什么跑?

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

你替谁跑?

”沈并没有搭理他,一边跑开了。

周总理病逝后,已经95岁的马寅初一定要去吊唁,并向周总理遗体告别。

他激动地说:

“我就是死了也要去!

总理自己已身患重病,还特地派医生来看望我。

我一定要去吊唁,万一吊唁完死了,我也心甘情愿。

”后来,马坐着轮椅去向周总理遗体鞠三个躬,绕遗体两周才告退。

1936年马寅初住在杭州时,经常带着他的儿子去澡堂洗澡,因此与澡堂里的服务员混得很熟。

服务员见马氏父子夏天穿的背心总是有洞,冬天穿的长袍也很破旧,忍不住疑惑地对马寅初说:

“马先生是省府委员、经济学博士,还穿这么破旧的衣服?

”马寅初风趣地说:

“夏天背心有破洞穿着很凉快。

”又说:

“衣服的作用在于保暖,新旧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能穿就行,不必讲究!

马寅初讲课很少翻讲义,讲得激动时,往往走下讲台,挥动手臂,言词密集,如同阵雨。

一些坐前排的学生说:

“听马先生上课,必须撑雨伞。

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马寅初,青年时期学习非常刻苦,生活也很清贫。

白天上课,晚上还要挑灯读书。

他用不起电灯,油灯燃料用的是相对便宜的菜油。

有一次,一位朋友来他宿舍探望,发现灯光非常昏暗,便为他点上了两根灯芯。

马发现后,立刻把其中一根熄灭,歉意地对朋友说:

“我点不起两根灯芯,请别见笑!

1944年,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长孔祥熙发难,揭发其在发行美金公债中贪污舞弊。

会后,蒋介石亲自请他吃饭,为孔说情。

席间,蒋介石问:

“你信任我吗?

”傅斯年答曰:

“我绝对信任。

”蒋介石于是说:

“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

”傅斯年立刻说:

“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

曾昭抡,不修边幅的名教授:

他曾经站在沙滩红楼前,和电线杆子又说又笑地谈论化学上的新发现,让过往行人不胜骇然;

一次他带着雨伞外出,天降暴雨,他衣服全湿透了,却仍然提着伞走路;

在家里吃晚饭,他心不在焉,居然拿着煤铲到锅里去添饭,直到他夫人发现他饭碗里有煤渣;

他忙于工作,很少回家,有一次回到家里,保姆甚至不知道他是主人,把他当客人招待,见他到了晚上都不走,觉得奇怪极了;

而他所穿的鞋,联大学生几乎都知道,是前后见天的;

他平日里走路,总是低着头,不是不理人,而是根本就看不见。

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

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开始详加评论。

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招待吃茶。

具有世界声誉的古希腊经典著作翻译家罗念生,一生只有一个单纯的主题:

古希腊。

他自己说:

“每天早上,我展开希腊文学书卷,别的事全都置诸脑后,我感到这是我平生的最大幸福。

”他一生充盈着古希腊,用古希腊著作的精神来对待世界。

儿子小时候接受的故事全是古希腊的;

和友人聚会,他讲的笑话全部不出古希腊;

好友失恋要自杀,他劝好友,“去看看《俄底浦斯王》吧,你会明白人的意志多么宝贵”。

他儿子回忆说,当年自己劝说父亲不妨去争取一些头衔和荣誉,父亲凑近他,带着一种混合着顽皮、满足和欣喜的神态,轻声说:

“我不要那个,那个是虚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建筑师杨廷宝和梁思成,以及他们的学生辈,在北京东安市场一家饭馆就餐。

谈话间,杨廷宝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又坐下,又站起来,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后从怀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一一记录在小本上。

--原来他发现,这套桌椅只占了极小的空间,而坐着甚为舒服,这在餐厅建筑设计上是有参考价值的,而他总是随身带着量尺与小本子,以便随时记录的。

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

“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

”邓小平抽了口烟,不紧不慢地说:

“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

”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菲律宾不敢再提对南沙拥有主权。

当年陈序经担任西南联大法商学院院长时,乘车外出,沿途无论遇到学校出来的教授、干部,还是工人,只要车上还有位子,他都让司机停下来,请上车,顺路送一程。

法律系主任燕树棠家中人口多,生活困难,只得亲自当街摆卖家私杂物,引起轰动。

陈序经得知后,设法给燕树棠送去钱,还打躬作揖地恳求:

“以后不要再当街摆卖了,没有钱可以告诉我一声。

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小说《新中国》中,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在上海浦东。

他畅想电车已改为地下行驶,“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

”还有“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

梁实秋曾写《谈麻将》一文但并不擅长打麻将。

梁实秋自小家教甚严,及到读书,他方知世上有麻将这种玩具。

有次他向父亲问起麻将的玩法,梁父正色说:

“想打麻将吗?

到八大胡同去!

”吓得他再不敢提“麻将”二字,也留下了对麻将的坏印象。

梁实秋身边好友如胡适、徐志摩、潘光旦等人都是麻将爱好者和高手,有几次硬被拉上桌,他玩了玩,还是觉得吃力,觉得打牌不如看牌轻松过瘾。

以后好友酣战,他总是作壁上观。

他解释说:

“我不打麻将,并不妄以为自己志行高洁。

我脑筋迟钝,跟不上别人反应的速度,影响到麻将的节奏。

一赶快就出差池。

我缺乏机智,自己的一副牌都常照顾不过来,遑论揣度别人的底细?

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如何可以应付大局?

打牌本是娱乐,往往反寻烦恼,又受气又受窘,干脆不如不打。

抗战胜利后,画家张大千在上海欲回四川老家,友人们为他设宴饯行,邀请了当时许多社会名流参加。

好友梅兰芳也来了。

席间,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

“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

”众人莫名其妙,连梅先生也不解。

张大千笑着解释:

“你是君子,唱戏动口;

我是小人,画画动手。

语言学大师赵元任教授:

他一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到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

“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巴黎穷了。

”后来他又去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

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

“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赵元任的绝活,是表演口技“全国旅行”:

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

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语,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

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三十三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

蔡元培十分平易近人,常常与学生打成一片。

一次,他与学生座谈,问在场的学生:

“一加一等于几?

”学生们个个百思不得其解,以为蔡元培此问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于是都不敢贸然回答。

过了很久,才有一个学生鼓足勇气说:

“先生,一加一等于二。

”蔡元培当即大笑,说:

“对嘛。

一加一就等于二嘛。

你们这样崇拜甚至迷信偶像,竟然连真理都不要了。

陈独秀性格刚硬。

少时,祖父教其读书,管教甚严,小独秀常因背不出书而遭受皮肉之苦,然无论如何般毒打,他总一声不哭。

祖父为此怒不可遏,不只一次愤怒而伤感地骂道:

“这个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恶强盗,真是家门不幸!

辜鸿铭对“改良”二字极为厌恶,刚入北大那年,在开学典礼上,他借题发挥说:

“现在的人用词极为不通,譬如说‘改良’一词吧,以前的人都说‘从良’,现在说‘改良’,你既然已经是‘良’了,你还改什么,你要改‘良’为娼吗?

”闻听此言,台上台下哄笑一片,无不为之绝倒。

辜鸿铭刚到北大任教时,学生们见他脑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都忍不住哄笑起来。

辜见此情形,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向下面的学生打量一番,然后慢条斯理地说:

“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

可是诸位同学脑袋里面的辫子,就不那么容易剪掉了。

”从此以后,他上课时就再也没人敢笑话他了。

光绪二十八年,慈禧太后过寿,两湖地区各衙门张灯结彩,并唱新编的“爱国歌”以示庆祝。

辜鸿铭对梁鼎芬说:

“满街都在唱‘爱国歌’,竟未闻有唱‘爱民歌’的。

”梁鼎芬回答:

“那你就编出歌词来给大家唱吧!

”辜鸿铭略一思索,便脱口而出:

“天子万年,百姓花钱;

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近代著名国学大师辜鸿铭是个怪才,也是个怪人。

他对女人小脚兴趣极浓。

他与妻子淑姑感情甚笃,从结婚之日起,就把她的三寸金莲视为珍宝。

每当无聊时,辜就让她脱掉鞋子,把裹脚布一层层解开,低下头,贴近鼻子,如闻花香,感到无限舒坦;

每当写作需要灵感时,他便将淑姑叫进书房,让她把玉足放到他事先准备好的凳子上。

辜右手提笔,左手抚弄着妻子的脚丫子,时捏时掐,自得其乐。

据说,此时,他文思如潮,妙笔生辉。

抚弄之外,他还津津乐道地加以评述:

“前代缠足,实非虐政,我妻子的小脚,乃我的兴奋剂也。

”康有为为此送辜一副“知足常乐”的横幅,辜说:

“康有为深知我心。

学部侍郎乔君对辜鸿铭说:

“您所发的议论,皆是王道,但是为什么不能在今天实行呢?

”辜回答:

“天下之道只有两种,不是王道,就是王八蛋之道。

孟子所谓:

‘道仁,仁与不仁而已矣。

’”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严复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时,主持预备班学生的淘汰考试,在复查学生试卷时,发现一篇佳作被汉文教习斥为“悖谬”,只给了40分。

严对此文十分欣赏,动笔为之稍加润色,便成上乘之作;

又自己出钱,奖励该生10元。

他甚至还遗憾自己的女儿太小,不能许配给该生。

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北大任教时,有一门课被排在下午两三点。

一日,林纾又看到学生们昏昏欲睡,便把课本一合,说道:

“下面我为大家讲个故事。

”学生一听,精神为之一振,林纾接着说:

“有一个风流和尚,一次经过一座桥,看见一位美女姗姗而来。

”学生们此时已集中精神听他讲故事,但林纾此刻却不讲了。

学生们请他继续讲那和尚和那美女后来怎样,他幽默地说:

“没什么,一个向西,一个向东,走了。

”此刻学生们已睡意全无。

林纾曾说自己:

“生平冷僻,提起做官二字,如同恶病来袭。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管学大臣张百熙爱才如命,但不喜欢谄媚之徒。

曾有一位青年为张所器重。

一次,张的小妾生病,这位青年知道后,居然在家中设立香案,天天为之祈祷。

张闻听此事后,叹息道:

“我一直很爱他的才气,但我没想到他的德行却是如此。

”后来就逐渐疏远了这个青年。

坐落在加拿大温哥华岛西岸、被誉为“滑浪之城”的托菲诺为了保护其独特的慵懒城市风格而至今没有开设快餐专卖店。

麦当劳在世界各地无孔不入,却在这个小城吃了闭门羹。

该市区议员称“这是要保护某种我认为非常独特的东西”。

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授课,慕名而来的学生甚众,教室里挤得满满的。

他抬眼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人头,心里陡然一惊,竟呆呆地站了近10分钟。

好不容易开了口,一面急促地讲述,一面在黑板上抄写授课提纲。

预定1小时的授课内容,在忙迫中10多分钟便全讲完了。

他再次陷入窘迫,无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

“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

“沈从文这样的人,半个小时竟也讲不出一句话来。

”议论传到胡适耳里,他微笑着说:

“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1938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为了迎接第二年将举行的纽约世博会,并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他们决定在世博会场馆地下,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