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388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

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3.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4.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5.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举例说明。

1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6.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

它决定了中国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

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而已。

基本特点:

一是持续性:

循环往复,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力。

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绵不绝,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

愈合力和凝聚力。

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

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

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7.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1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8.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

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

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

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

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

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

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

可以说,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

百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

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

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

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

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

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

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2000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

可见,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9.儒学是怎样崛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

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1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

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

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

2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

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而儒学造就了大量的人才。

3儒学的思想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

4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而儒学为统治阶级所用,为其打击其他学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5宫廷儒学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

也进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

一步促进了儒学的峰起。

儒学诞生于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年代,儒学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互补,相反相成,互相激荡,从而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由于儒学思想的精华,更是促进了后代多家思想的兴起,崛起一股股新的文学思潮。

10.试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生来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个“善端”,这“四端”表现与外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

而荀子的性恶论则主张人天生就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引领人们向善发展。

虽然二者就表面看似乎极端相反、不可调和,但在差异和对立的背后,存有本质上的相通性、互补性和一致性。

 一、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不同点

  

(一)对“人性”内涵的界定不同

孟荀的“性”之内涵是有差异的,孟子是以“心之仁德”言性;而荀子则是就“人之嗜欲”来言性。

一个侧重社会属性;一个侧重自然属性。

(二)培养德性的方法不同

  基于人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孟荀两人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完善的方法,即孟子的“尽心养性”、“反求诸己”的“内圣”之求和荀子的“化性起伪”、“所积而致”的“外王”之求。

(三)治理国家的思路不同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理的内在根据,是其德治主张的基本价值取向。

孟子走的是“省刑罚”、轻法治、重社会舆论和主观自觉作用的德治路线,试图通过礼乐教化使百姓逐渐向善、达到社会风俗的优良之气。

在孟子看来道德对社会的治理作用已经足够,游刃有余,法律就显得多余了,所以在国家治理中,孟子排除了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法律的治国之道。

荀子认为的人性恶,也是荀子的治理国家的政治、法律和伦理思想的出发点。

在荀子看来由于人性是“恶”的,任期发展,就必然陷入相互争夺的混乱之中,只有用“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来加以制约和改造,使人摒恶扬善,国家才能得以安定,社会才能得以稳定。

由此他认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至关重要,以此提出了“隆礼重法”的理念。

 二、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相同点

  虽然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在理论表现形式上互相对立,但是,在逻辑内容上又是相互统一的。

  

(一)相同的理论来源和依据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

  孟荀的人性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孔子的人性观,即“性相近,习相远”。

二者都是对孔子的人性观的继承和发展。

只是孟子侧重于“性相近”,而荀子侧重于“习相远”。

(二)人性追求目标的同一性都是善

  二者追求的目标相同,都是去恶向善。

孟子主张的是性善论,要求养护、扩充本心,反求诸己,避免失其本心。

人应该是善的,应该养护善的心,做善的事,发展并完善已存的善。

荀子主张的性恶论,更是要化性起伪、圣人教化、约之以礼,而达到去恶向善的目的。

由此可见,虽然二者寻求途径不同,但是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追求善。

孟荀都强调后天的实践

  孟子说人的“性善”并不是说人生下来便是善的人,人可能会由于物利的诱惑和环境的熏染丧失善的本心。

重要的是,在物利面前如何保养本性。

这就需要人在后天的实践中发展完善善。

即尽心、存心和求放心。

而宣称人性恶的荀子,竭力呼吁通过后天的人为,即“化性起伪”来改变人先天的恶性。

荀子还提倡人们皆可以为圣人,只要注重后天积累,即积善弃恶,远离兽性,完善人性,便可以成为圣人。

1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

怎样继承其积极因素和发挥其现代价值?

1综合观,孔子把人口,财富,教育当作立国之三本。

教育作用:

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2辨证观,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

3内在观,既强调启发主题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1因材施教2整体综合3德智合一4学思结合、知行统一5启发诱导、循序渐进6教学相长,寓教育与生活7以人生为枢纽,以一代代建树和培育为目的8树立老师典范

12.中国古代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3.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13.为什么说“气韵生动”可以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总概括?

1气既是宇宙的根本,又是宇宙的运动。

韵是宇宙运动的节奏,是宇宙呈现分门别类而又有条不紊的整体结构,及其有次序地盛衰穷通、周流运行的整体风貌,因而韵是艺术作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的蕴藉风态。

2气是无形的,当它在作品中出现显出时,就从无到有,化实为虚。

这无、虚、气是最根本的,因此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

3只有理解了中国文化“气”的宇宙,才能深刻的理解何以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基本准则。

14.“孝悌”之德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在21世纪,它是否还具有合理的道德价值?

1传承传统,维护家族稳定和促进繁衍,保持中华文化的可持续性而不至于断层,巩固族群的同一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保守,顽固,不容易接受开放的文化与文明的缺点。

2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

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

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规则。

3“孝悌”思想史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你爱你的中国社会,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

4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5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6在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持久的存在价值。

当今社会所讲的和谐,其渊源就来自于孔子的“孝悌”思想

在21世纪是否还有合理的道德价值

其一,“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

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最终发

展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

正是由于人们对“孝悌”

思想的重视,才使得中国传统中以家族为中心的伦理道德体系长盛不衰。

家庭中,“孝悌”思想是根基,只有做到最基本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才

能使其他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现代家庭中提倡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家

庭和睦,可以增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感,有助于家庭的稳

定。

同时,成年人孝敬自己的父母,就是对自己未成年子女最好的言传身教。

人们只有将“孝悌”思想内化吸纳,自觉接受并践行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

才有利于他们将来在社会上遵循其他伦理道德规范。

因此,“孝悌”思想是

人们接受其他道德规范的基础。

其二,“孝悌”思想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社会的和谐包含多个不同的要

素,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多方面的

利益关系,正确协调和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让“孝悌”思想内化为内心的

自觉规范,人们就很少做出犯上之事,更不会有忤逆为乱之举。

“孝悌”思

想注重在家庭中形成一种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风气,这一点升华到整个社

会中,就是对每一层级管理规章制度的认可和服从。

这不仅体现出了博大

的仁爱之义,而且反映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和为贵”。

我国在构建和谐社

会的进程中,必须牢牢抓住最根本的道德伦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

的建设走上康庄大道。

其三,“孝悌”思想在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恒久的存在

价值。

当今社会,在社会制度、社会环境和社会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孝悌”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非比寻常,可

以说,它在当今社会中依然保持恒久的存在价值。

“孝悌”思想作为儒学的

根本,曾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而存在,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以孝治天下”。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孝悌”思想的基本精神已经融入到了我们文化的各

个领域和各个阶段,最终化为了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部分。

这种思想在两

千多年的时间里给中华民族奠定了民族心理的共同基础,我们是不能也不可

以随随便便将其抛弃的。

可见,作为一种传统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类型,“孝

悌”思想具有恒久的存在价值。

其四,孝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从人

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发展来看,一切伦理道德又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不可缺

少的内在机制。

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孝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有

其儒雅、智慧、淳朴、和谐的一面。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孝

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如:

“孝悌”所倡导的孝敬

父母、敬老爱幼等礼仪文明,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有序、稳定的发展,这是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孝悌”要求人们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勤勤恳

恳工作、建功立业,这是现代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敬业精神;“孝悌”是

爱国心的根源,它要求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对国家、对民

族充满神圣的爱。

事实证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没有一个是在完全排斥或放

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完成的。

另外,“孝悌”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人

文传统是人类在21世纪发展中的宝贵财富总而言之,“孝悌”思想作为儒

家思想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精髓。

我们应该

剔除其中的一些糟粕,并继承和发扬其中的精华部分。

当今社会所讲求的

“和谐”,其渊源就是孔子的“孝悌”思想,在家热爱父母和兄弟姐妹,在

外热爱他人、社会和祖国。

可见,“孝悌”之道,“作为家庭伦理规范,充

满了中国伦理所蕴涵的建立在以家庭模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基础

上的和睦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始于家庭而扩向社会的基本特点,具

有调节亲情、维持家庭、稳定社会的独特功能。

15.道教的思想渊源有哪些?

从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来看,道教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谶纬之学;黄老思想

16.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1长生久视,性葆真是道教的一个基本教义。

2“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

“道”是虚无的无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

“道”是唯一的。

3老子是“道”的化身,“道”可以演化成众多的天神。

地祗和人鬼。

4“道”可因修而得。

人通过修炼各种道术能使神与“道”合,即为得道。

5得道的人可有各种神通,可长生,成仙

17.如何理解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

鲁迅认为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道教,就无法真

正认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但道教对国民精神和心理的影响,消极的方面

是主要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消极、愚昧和落后的方

面,长期以来对中国国民精神和信仰世界的形成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中

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主要从否定的方面表达了鲁迅的道教文化观。

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出发理解鲁迅的道教文化观,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鲁迅是把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看待的;

(2)、鲁迅从“改革国民性”的客观需要出发,对道教给中国国民精神所造成的

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作出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这集中反映出鲁迅对

道教文化的基本态度和看法;

(3)、对鲁迅的这个著名论断须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鲁迅

的道教文化观。

鲁迅在充分肯定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从改革国民性的客观需要出发,对道教作为宗教的实质、道教中的种种方术和封建迷信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阻碍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无情的批判。

鲁迅认为,道教有三个主要的源头,一是殷周以来的鬼神崇拜和巫术迷信,二是自战国中期和秦汉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先秦道家思想。

他对道教的剖析批判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的:

(一)对道家思想的批判

(二)对道教的神仙信仰的批判(三)对道教方术和封建迷信的批判。

鲁迅对道教的评价是很低的。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主要是就道教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负面影响而言的。

在鲁迅眼中,道教实际上是国民性中“兽性方面的欲望”的集中体现,也是种种愚昧无知的封建迷信的集中体现。

换言之,道教是民族劣根性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的这一著名论断,仅从字面理解,似乎是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或道教文化代表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全部。

鲁迅是从现实情况出发来评价传统文化,并决定对它的取舍的,鲁迅所观察和认识到的道教,实际上恰好是道教史上最衰微、最缺乏活力与创新的道教,它与当时进步的思想家们所倡导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与时代精神的发展背道而驰,已成了阻碍中国社会前进和发展的障碍。

出于对道教文化的这种社会影响的认识和对它的愤激之情,所以鲁迅先生采用了这种比较激进的表达方式: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18.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1、四谛说

即苦、集、灭、道。

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具体地说:

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以及无数的烦恼。

集谛是对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分析,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

既然如此,那所有实体便没有单独的“自性”,不但具有”自性“而且具“共性”,佛家称为“诸法无我”,并且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称为“诸行无常”,这便是空的主要内容。

灭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盘。

达到熄灭人生苦难烦恼,超越生死轮回。

(注意,超脱生死并非等于是轻生,佛教是看重生命的)

4、道谛便是通往涅盘之路。

方法归纳为“戒、定、慧”。

2、十二因缘(十二缘起说)

可以说是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认为,人生是一个念念不住的流转过程,具体表现为“三世两重因果”。

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依据其善恶给予的报应而在不断的轮回中生活,有如车轮旋转不停,循环不已。

轮回“六趣”: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鬼道、地狱道。

3.三法印为判断佛法的三条标准

诸行无常:

世界上一切东西皆变异无常,刹那间皆在变异。

诸法无我:

世间不断变化着的事物都是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的。

涅磐寂静:

灭生死脱烦恼,解脱。

19.什么是原始儒家的精神?

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

2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

3儒家的政治思想传统是德治的传统,它寻求由个人的完善,达成社会的完善,由成熟的个人,组成成熟的社会。

4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属于现实的精神。

20.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它有哪些主要内容?

1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因此,中国文化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而不是高深莫测玄思妙想,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2主要内容天人合一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1)以人为本,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指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2)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3)刚健有为,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21.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己关系论?

1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群体认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