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弹力》优质说课稿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446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弹力》优质说课稿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弹力》优质说课稿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弹力》优质说课稿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弹力》优质说课稿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弹力》优质说课稿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弹力》优质说课稿2Word下载.docx

《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弹力》优质说课稿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弹力》优质说课稿2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弹力》优质说课稿2Word下载.docx

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具有弹性,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小学生对弹性与弹力并不陌生,在孩子们身边就有许多弹性材料和玩具。

本课就是从认识弹性开始,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

活动一,认

识什么是弹性、弹力。

通过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撤去外力后物体恢复原状,认识到物体具有弹性,在此基础上玩握力器与拉力器,体验弹力的存在。

活动二,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际测量,发现弹簧拉伸长度随着拉力的增加有规律地变化,这也正是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活动三紧承活动二,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并测量提起物品所需要的力(即物体受到的重力),达到技术与工程领域学习基本测量工作的要求。

活动四是一个总结应用,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弹力玩具,既要对物体的弹性有所了解,也要恰当利用物体的弹力。

二、说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具有弹性,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4.能够根据物体的弹性做一个弹力玩具,更好地感受弹性与弹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

认识物体的弹性与弹力,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难点:

研究弹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整个小学阶段只涉及力的三要素当中的大小与方向。

对于影响弹力、摩擦力、浮力大小的因素,在本单元中都有所涉及,但只是让学生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为中学继续深入学习力的三要素以及具体探究影响这些力的因素做铺垫。

另外,本课动手操作活动多,因此,教学本课,比较容易。

五、教学准备教师:

制作课件。

学生:

认识弹性和弹力材料:

橡皮筋、钢尺、海绵、压簧、握力器、拉力器。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拉簧、钩码。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材料:

弹簧测力计、文具、鞋、水杯等。

做弹力玩具材料:

橡皮筋、气球、弹性丝袜、铁丝、弹跳球、指甲剪、橡皮、竹片等。

六、说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七、说教学过程活动一:

认识弹力1、出示一根橡皮筋,展示拉伸橡皮筋、弹拔橡皮筋,引导学生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2、教师引导:

同学们,我们发现,橡皮筋有一个特点,当我们拉伸棣皮筋,弹拨橡皮筋的时候,橡皮筋的形状会发生改变,不过当我们停止弹拨和拉伸的时候,橡皮筋又可以恢复到原状。

除了橡皮筋之外,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个特点呢?

学生说一说与橡皮筋类似性质的物体。

3、出示课本26页上面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者一看,了解与橡皮筋类似性质的几种物体。

弹簧、海绵、塑料尺等。

4、出示握力器和拉力器,引导:

同学们玩过握力器和拉力器吗?

握力

器和拉力器又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握力器和拉力器的特点。

5、教师引导:

像弹簧、橡皮筋、握力器等这些物体所具有的性质,我们称之为弹性。

6、出示课本26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之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7.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并联系橡皮筋、弹簧、握力器等物体的特点,初步了解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两个概念。

设计意图:

通过按、压、拉物体,使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或形状与体积同时发生改变,撤去力后物体恢复原状,认识到物体具有弹性。

选择握力器、拉力器是因为要使它们的形状改变,用的力比较大,自然更能体验到弹力的存在。

手对握力器的压力向内,手对拉力器的拉力向外,而弹力的方向则与之相反,隐含弹力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反的概念。

活动二: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1.我们用力就可以拉伸弹簧,那么我们所用的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下面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27页上面这幅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并读--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验目的。

3、全班交流实验材料:

弹簧,钩码、小尺等等实验方法:

在固定的架子上依次挂上弹簧,并在弹簧下面的钩子上,挂上数量不等的钩码,然后用小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实验探究的问题:

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长度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有规律吗?

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依次在弹簧下面挂上1个、2个、3个钩码,然后测量弹簧的长度,并想一想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问的关系,做好实验记录。

5、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交流各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我们发现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长度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的长度越短。

6、刚才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庭之间的关系,下面请大家推测一下,当我们在弹簧下面挂4个钩码时,弹簀拉伸长度会是多少呢?

当我们挂6个钩码呢?

学生先进行预测,并将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然后进行验证,看一看自己的验证是否准确。

7、如果我们无限的在弹簧下面挂上钧码?

弹簧会怎么样呢?

当我们无限的在弹簧下面挂上钩码时,弹簧就会被无限的拉伸,拉伸到一定程度时,弹簧就不会恢复原来的形状,也就是说弹簧失去了弹性。

因此,

我们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要在弹簧所能承受的弹性范围之内,过了这个范围,弹簧就会损坏,失去弹力。

设置典型的探究实验,通过作出假设、做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

认识和使用测力计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知道具体的力的大小,因此各种测力的工具就被发明了出来,其中有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弹簧测力计。

2、出示课本27页的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3、出示课本27页左下方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一测提起一些我们常见的物品需要使用多大的力?

操作要求:

自己选择5种常见的物品,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测,提起这些物品需要使用多大的力?

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测一测提起常见物品需要的力,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物品,并说一说使用弹簧测力计提

起这些物品要使用多大的力?

设计意图: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伸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放在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之后,正是理论的实际应用。

小学阶段用到的定量测量工具不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科学技能。

活动四:

选择合适的物体,做一个弹力玩具1、刚刚我们学习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下面,我们使用常见的材料来做一个弹力玩具。

2、出示课本28页下面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欣赏别的同学制作的弹力玩具,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和意念。

3、教师提出要求:

请小组同学合作,先想一想做什么弹力玩具,然后寻找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制作完成之后,在全班展示一下自己制作的弹力玩具。

4、学生分小组活动,动手制作弹力玩具。

5、全班交流,展示本小组制作的弹力玩具,其他同学,观察这些弹力玩具,指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选择做一个弹力玩具,而不是玩一个现成的弹力玩具,这实际上是STEM的思想,让学生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结合在一起,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有更多的科学思维的参与。

活动五: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弹力,知道弹力是能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橡皮筋,弹簧和握力器等物品都具有弹力。

我们还研究了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拉力越大,弹簧拉伸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越短。

认识了弹簧测力计,学会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常见的物体。

课后,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弹力,进一步认识弹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