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4780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文测验复习思考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8、什么是虚流量及引入虚流量的目的

在水流平面图的测绘过程中,在平面图上将各个浮标经过各断面的位置绘出,并按顺序用虚线连成折线,选择虚线走向比较一致的断面为初选断面,在该断面上,计算出的各部分面积的部分流量,即为部分虚流量,按比例绘制各部分虚流量的矢量线,将各部分虚流量的矢量值用推平行线法连成矢量多边形,作为最后确定的测流断面。

9、什么是一个测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测流断面应怎样布设

一个测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是指基本水尺断面水位与通过该断面的流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测流断面与基本水尺断面应该是一个断面,且测流断面应该垂直于断面平均流向。

10、什么是基线,应怎样布设

推算测验垂线在断面上的位置(起点距),在岸上布设的测量线段,称为基线;

基线应垂直于断面设置,基线的起点恰在断面上。

11、测验渡河设备的作用和目的

流速测验(结合泥沙测验),按目前一般在用的面积—流速法,均需利用渡河设备。

使用流速仪时,渡河设备用来测量水道断面面积和流速、流向;

适用浮标测流时,用来测量水道断面面积;

输沙率测验时,则同时用来采取水样。

12.主要测验渡河设备有哪些答:

1)过河索吊船设备;

2)水文缆道;

3)升降式缆车。

12、什么是水位,水位观测的目的及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水位是河流、湖泊、海洋和水库等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标准基面的高程,单位以m计。

在水文计算中,常用水位直接或间接的推算其他水文要素,如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流量;

通过流量推算输沙率;

由水位计算水面比降等。

水位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体自身水量的变化,约束水体的条件改变,以及水体受干扰的影响等因素。

14、什么是基面、标准基面,我国采用的标准基面是

水位一般都以一个基本水准面为起始面,这个基本水准面又称为基面;

将高程定为的基面称为绝对基面,又称标准基面;

我国常以黄海海平面为标准基面。

15、水位观测直接观测有哪些

直接观测设备,即水尺,人工直接读取水尺读数加水尺零点高程即得水位水尺型式有:

1)直立式2)倾斜式3)矮桩式4)悬锤式。

16、间接观测设备有哪些,各有什么使用条件用条件

间接观测设备,主要有感应器、传感器和记录装置3部分组成,按感应分类有:

1)浮子式水位计(自计仪器),使用历史长,用户量大,产品成熟,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方便,精度高,但使用时需要建立水位台计,费用昂贵,在多沙、泥沙易淤积的河流上,不宜使用;

2)水压式水位计,能在江河、湖泊及其他密度比较稳定的天然水体中使用,无需建造水位测井,实现水位测量和存贮记录;

3)超声波水位计,无需建造水位自计井、管,对水温及含盐度有较大的适应性,但不宜在多沙河流及波浪较大、悬浮物较多的河流使用。

17、水位每日观测次数的原则是什么

水位每日观测次数,以能测得完整的水位水位变化过程,满足日平均水位计算,极值水位挑选,流量推求和水情拍报的要求为原则。

18、什么是日平均水位,有哪些算法,及其适用条件

日平均水位是指在某一水位观测点1日内水位的平均值。

其推求原理是,将1日内水位变化的不规则梯形面积概化为矩形面积,其高级为日平均水位。

具体计算时,视水位变化情况分面积包围法和算术平均法。

1)面积包围法,适用于水位变化剧烈且不是等时距观测的时期,

公式为:

n—日内等时距的时段数。

2)算术平均法,当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或虽变化较大但为等时距观测或摘录时可用此法,

n—日观测水位的次数。

19、下水有哪些性质答:

储存性、流动性、调节性、恢复性。

20、什么是控水构造,分为哪几类

控水构造,是指控制地下水的地质构造或陈水文地质构造;

有透水层和相对透水层组合而成;

按其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分为,导水构造、阻水构造、汇水构造、蓄水构造及储水构造5类。

21、水文地质单元是怎样定义的,其基本要素有哪些

按地下水的储存系统和交替系统,分为一系列独立的或半独立的单元,这些单元称为水文地质单元。

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应包括的基本要素:

1)含水层或含水带;

2)隔水层或隔水围岩;

3)补给区;

4)排泄区。

22、地下水动态观测的项目、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基本项目包括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等;

目的:

是研究天然和人为作用下地下水渗流过程中的流场和梯度场随时空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任务:

在一般地区,观测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等的动态变化规律,了解水文、气候因素及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查明地下水域地表水的补、排关系,了解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在大量开采区,还需查明漏斗区的范围、形成条件、补给因素及发展趋势,了解区域水位下降和水量变化及井孔间干扰情况,并提出合理开采、科学用水,资源保护、兴利除害的措施。

22、流量的定义,流量检验方法分为哪几类答:

流量是流量测验的方法有:

1流速面积法;

2水力学法;

3化学法;

4物理法;

5直接法测流。

23.研究流速脉动现象及流速分布的目的是什么答:

研究流速脉动现象及流速分布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流速时间及空间变化的规律,可据以合理布置测速点及控制测速历时。

24.河道中的流速分布主要研究流速沿水深的变化,即垂线上的流速分布,那么垂线流速分布模型有哪些,并简要介绍其中一种

1)抛物线形流速分布曲线;

2)对数流速分布曲线;

3)椭圆流速分布曲线。

抛物线形流速曲线:

公式:

-曲线上任意一点;

-垂线上最大测点流速;

-任意一点上的水深;

-最大测点流速处的水深;

-常数,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

的坐标。

在垂线上,

为常数。

25.什么是流量模

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流量,是以过水断面为垂直面、水流表面为水平面、断面内各点流速矢量委屈面包围的体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横断面的水的体积,该立体模型称为流量模型,简称流量模,它形象地表示了流量的定义。

26.在过水断面内,对于不同部位,对流量的叫法有哪几种答:

1)单位流量,单位时间内,水流通过某一过水面积上的体积;

2)单宽流量,单位时间内,水流通过某一垂线水深为中心的单位河宽过水面积上的体积;

3)单深流量,单位时间内,水流通过水面以下某一深度为中心的单位水深过水面积上的体积;

4)部分流量,单位时间内,水流通过某一部分河宽过水面积上的水流体积

27.为什么要进行断面测量,断面是怎样定义的,什么是大断面

断面流量要通过对过水断面面积及流速的测定来间接加以计算,所以断面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流量。

垂直于河道或水流方向的截面称为横断面,即断面。

断面与河床的交线,称为河床线。

水位线以下于河床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称为大断面

28.断面测量的内容和要求是

内容:

测定河床各点的起点距(即断面起点桩的水平距离)及其高程。

对水上部分各点高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基本要求:

1.测量范围:

大断面测量应测至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1.0m。

漫滩远的河流,可只测至洪水边界。

有堤防的河流,应测至堤防背河侧面为止。

2.测量时间:

大断面宜在枯水期单独进行。

3.测量次数:

对于河床稳定的测站每年汛期复测一次;

对河床不稳定的站,除每年汛期前后补测外,应在每次较大洪峰后加测。

4.精度要求:

大断面岸上部分的测量应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29.水深测量有哪些要求和方法

测深垂线布设要求,测深垂线的布设应均匀分布,并能控制河床变化的转折点,使部分水道断面面积无大补大割情况。

30.水深测量有哪些方法,适用条件是

测量方法:

1.测深杆,适用于水深较浅,流速较小的河流;

测深锤测深,适用于水库或水深较大但流速较小的河流;

2.悬索测深,适用于水深流急的河流;

3.超声波测深,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精度高,但对河流含沙量和河床组成有要求。

30、起点距测量及其常用方法有哪些

大断面和水道断面的起点距,均以高水时的断面起点庄作为起算零点。

起点距的测定也就是测量各测深垂线起点桩的水平距离。

方法有:

1.平面交汇法;

2.极坐标交汇法;

3.GPS定位系统;

4.断面索法;

5.计数器法。

31、断面资料整理与计算的有哪些内容

检查测深与起点距距垂线数目及编号是否相等;

测量时的水位及附属项目是否填写齐全;

计算各垂线起点距;

根据水位变化及偏角大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水位涨落改正及偏角改正;

计算各点河底高层并绘制断面图,计算断面面积等。

32.简述流速仪测流原理

河流断面上的流速分布是不均匀的。

横断面流速分布可用函数

表示,则通过全断面的流量可用几分法求得:

 

 (

-水深变量;

-水面宽度变量。

将该式变成有限差的形式,即用若干个垂直于横断面的平面,将流量横切成

块体积,每一体积即位一部分流量

,只要测出各测速垂线上水深、流速,

是容易计算的。

全面积的流量即为:

     

-第i部分的部分流量,m3/s。

33.测速的方法有哪些

用流速仪法测流时,必须在断面上布设测速垂线和测速点,以测量断面面积和流速。

测流的方法,根据布设垂线、测点的多少繁简程度可分为精测法、常测法和简测法。

根据测速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积分法和积深法两种。

34.流量计算的方法有图解法、分析法及流速等值线法等,图解法和流速等值线法制适用于多线多点的测流资料,分析法应用最广泛,那么请简要举出几例

分析法:

1)垂线平均流速:

一点法:

二点法:

三点法:

五点法:

六点法:

2)部分面积平均流速:

岸边:

(斜坡岸边:

α=;

陡岸:

死水边:

α=);

中间:

3)部分面积:

中间:

4)流量计算:

35.用流速仪测流困难时,或在高流速、低流速、小水深用流速仪测流无法测流时,采用浮标法测流,简述浮标法测流的基本原理

根据流速仪测量流原理,通过全断面的流量为:

如用对数曲线流速方程:

(代入上式)

整理得:

—最大流速

计算出的流量,称虚流量;

通常用下式表示虚流量

与断面流量

的关系:

—浮标系数。

36.什么是航空摄影测流法

航空摄影测流法(航空测流法),是利用航空摄影的方法对投入河流中的专用浮标、浮标组或染料等,连续拍照,根据航测照片来确定断面流量的方法,原理与浮标测流法类似。

36.简单阐述缆道积宽法和比降面积法

缆道积宽法测流:

是用缆道输送流速仪沿断面横渡进行流速测量,能够缩短测流历时,提高效率,计算简便,便于掌握流量变化过程,精度高,在水流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也很有效。

比降面积法测流:

也是流速面积测流法的一种,它是通过比降,用水力学公式计算河段平均;

流速

,并测量河段平均断面面积

,从而将平均流速与平均断面面积相乘求得流量,适用于河流不能采用精度较高的测流方法施测流量时的近似计算方法。

37.还有哪些其他测流方法

1.水力学法(量水建筑物、水工建筑物);

2.物理法(超声波法、电磁法、光学法);

3.化学法(溶液法、稀释法、混合法);

4.直接法(容积法、重量法)

38.泥沙测验的意义是什么

河流中挟带不同数量的泥沙,淤积河道,使河床逐年抬升,容易造成河流的泛滥和游荡,给河道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对一个流域或一个地区,为了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就要了解泥沙的特性、来源、数量及其时空变化,为流域的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此,必须开展泥沙测验工作,系统的搜集泥沙资料。

39.按运动形式,河流泥沙可分为哪几类

河流泥沙可分为悬移质(主测项目)﹑推移质﹑河床质(以粒径测验为主)。

悬移质:

是指悬移于水中,随水流一起运动的泥沙;

推移质:

是指在河床表面,以滑动滚动或跳跃形式前进的泥沙;

河床质:

是组成河床活动层处于相对静止的泥沙。

40.悬移质泥沙测验的目的是什么

悬移质泥沙测验的目的,在于测得通过河流测验断面的悬移质输沙率及变化过程。

41.河流中悬移质的多沙及其变化过程,是通过测定水流中的含沙量和输沙率来确定的,那么什么是含沙量,什么是输沙率

含沙量:

是指单位体积水样中所含干沙的重量,其表达式为:

=

/

式中:

--含沙量,kg/m3;

--水样中干沙的重量,g(或kg);

--水样体积,m3

输沙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干沙重量,是断面流量与断面平均含沙量的乘积。

即:

式中:

--断面悬移质输沙率,t/s或kg/s;

--断面流量,m3/s。

42、悬移质泥沙测验的测验包括哪几个项目,仪器分为几种

悬移质泥沙测验包括断面输沙率测验和单位含沙量测验;

目前,悬移质泥沙测验仪器分瞬时式、积时式和自计式。

43.悬移质泥沙采样有哪些要求

1)仪器对水流干扰要小;

2)尽可能式采样器进口流速与天然流速一致;

3)采取的水样应尽量减少脉动现象(采取的水样必须是含沙量的时均值);

4)仪器能取得接近河床床面的水样,用于宽浅河道的仪器,其进水管嘴至河床床面距离宜小于;

5)仪器应减少管嘴积沙、器壁粘沙;

6)仪器去样时,应无突然灌入现象;

7)仪器应具备结构简单、部件牢固、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对水深、流速的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44.常用采样方法有哪些,试阐述其适用条件和各方法的优缺点

横式采样器:

其优点是,以期的进口流速等于天然流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逐点法或混合法取样;

其缺点是,不能克服泥沙的脉动影响,且在取样时严重干扰天然水流,采样器关闭时口门击闭影响水流(发生器内水样压出或浓沙排出),造成误差。

普通瓶式采样器:

适用于化验不同深度的水质状况,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其缺点是当采样器下放到取样位置时,打开进水口和排气口,依靠瓶内外压力差迅速灌水,造成极短时间内进口流速比天然流水大得多,进入取样器的水样含沙量与天然情况下差别很大,且水深越大误差越大。

调压积式采样器:

该仪器多用于缆道上同时进行测流取样,优点是,可用全断面混合法一次完成悬移质泥沙的断面平均含沙量测验。

适用于积点法、垂线法和积深法取样也适用于缆道测流取沙。

缺点是,管嘴细容易积沙阻塞。

皮囊积时式采样器,该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调压积时式一样能克服脉动影响,具有不干扰天然水流,进口流速接近天然水流等优点。

它适用于高流速、大含沙量和不同水深条件下的积点法,垂线混合法和积深法取样等;

缺点也是,管嘴细容易积沙阻塞。

同位素测沙仪,多用于科学研究工作,其优点是可以在现场测的瞬时含沙量,省去采取及水样处理工作,操作简单,测量迅速;

其缺点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随机性对仪器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探头的效应,水质及泥沙矿物质对施测含沙量有一定影响,另外,要求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较高,而且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还无法估计。

光电测沙仪,是利用光电原理测量水体含沙量的仪器。

光电测沙仪的测量成果受水深、含沙量、粒径大小、泥沙颜色等众多因素影响。

现在由于光电器件稳定性能好,还可以利用光电通讯技术,使光电测沙仪受外部条件影响少,有利于仪器进一步发展。

振动管测沙仪法和

超声波测沙仪法,多用于科研,精度高,但设备造价高对,取样条件也比较苛刻。

45.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悬移质泥沙测验方法有哪些

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目的是,测定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悬移质干沙重量,结合实测资料确定断面平均含沙量,利用单断沙关系或断沙过程线推求不同时期的断沙指数。

常用的悬移质泥沙测验方法有:

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46、什么是全断面混合法

全断面混合法,是指在断面上按一定的规则测取若干个水样,混合在一起处理求得含沙量,作为断面平均含沙量,断面平均含沙量再乘以取样时相应的流量,求得断面输沙率,对于以确定断面平均含沙量为主要目的的输沙率测验,不需要同时实测流量。

可使用等部分流量的取样容积全断面混合法,适用于稳定河床和使用横式采样器的测站;

等水面宽、等速积深全断面混合法,适用于稳定的单式河槽和使用积深采样器的测站;

面积、历时加权全断面混合法,适用于河床稳定、测沙垂线固定,并使用调压积时式采样器取样的测站,利用这些方法来实测断面平均含沙量。

47.简述水样处理及其注意事项

水样处理就是通过量积、沉淀、称重等工序,求得含沙量的过程,

--含沙量,kg/m3;

--水样中的干沙重量,g;

--水样容积,L。

48.沙样的处理方法很多,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哪些答:

烘干法,过滤法,置换法。

49.简述悬移质泥沙测验误差分析

悬移质泥沙测验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水样处理、泥沙脉动、垂线上取样方法,以及断面内测沙垂线数目的多少等。

其误差包含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

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置信水平去95%,其数值用不确定度表示,不确定度在数值上等于2倍的标准差。

(欲求不确定度,须先求出各个项目的标准差。

50.推移质泥沙测验的目的,工作内容,测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由于推移质泥沙颗粒较粗,常常淤塞水库、灌溉及河道,不易冲走,对水利工程的管理运用、防洪、航运等影响很大,为了研究和掌握推移质运动规律,为修建港口、保护河道、兴建水利工程、大型水库闸坝设计、管理等提供依据,以及为验证水工物理模型与推移质理论公式提供分析资料。

工作内容:

1)在个垂线上采取推移质沙洋;

2)确定推移质移动地带边界;

3)采取单位推移质水样;

4)进行各项附属项目的观测,包括取样垂线的平均流速,去样处的底速、比降、水位及水深,当样品兼作颗粒分析时,还应加测水温;

5)推移质水样处理。

存在问题:

1)仪器不够完善,测验方法还不成熟;

2)脉动现象明显,颗粒变化范围大,受力与运动规律难以掌握;

3)运动形式受流速影响很大,给测验带来困难。

51.如何对推移质和河床质取样,分别有哪些要求

推移质取样要求:

1)仪器进口流速应与测点位置河底流速接近。

2)采样器口门要伏贴河床,对附近床面不产生淘刷或淤积。

3)取样效率高,效率系数稳定,进入器内的泥沙堆沙部位合理。

4)外形合理、有足够的取样容积,并有一定的自重以保持取样的位置不因水流冲击而改变。

5)结构简单、牢固,操作方便。

河床质取样要求:

要求采集到河床表层~0.2m以内,具有级配代表性的沙样。

在仪器上提时期内沙样不被水流冲走,仪器结构牢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修。

52.河床泥沙测验的目的是什么

测取测验断面或测验河段的河床质泥沙,进行颗粒分析,取得泥沙颗粒级配资料,供分析研究悬移质含沙量和推移质基本输沙率的断面横向变化;

同时河床质又是研究河床冲淤变化,研究推移质输沙量理论公式和河床糙率等的基本资料。

53.泥沙颗粒分析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泥沙颗粒分析:

是为确定泥沙样品中各粒径组泥沙含量占样品总量的百分数,并以此绘制级配曲线的操作过程;

泥沙颗粒分析的工作内容包括:

悬移质、推移质和河床质的颗粒组成;

在悬移质重要分析测点、垂线(混合取样)、单沙含沙量及输沙率等水样颗粒级配组成和绘制颗粒级配曲线;

计算并绘制面平均颗粒级配曲线;

计算断面平均粒径和平均沉速等。

54.泥沙颗粒分析方法有哪些

泥沙颗粒分析方法,分为直接观测法和水分析法,直接观测法中主要有乱石粒径测定、筛分析法;

水分析法中主要有粒径计法、移液法和消光法。

55.泥沙颗分资料的整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泥沙颗分资料的整理的主要内容是,推求悬移质、推移质和河床质的断面平均颗粒级配,断面平均粒径和断面平均沉速。

56.整编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水位、流量资料整编,就是将测站测获的水位、流量原始资料,按照科学的方法、统一的格式,规范的标准,进行整理、分析,加工成系统、完整、可靠的水文资料,为防汛、抗旱、水利建设、国防、科学研究及其他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57.什么是整编,整编与测验有什么的关系

基层水文站在外业测验中测取的是离散的、片面的、彼此独立的资料,其中甚至还夹杂着记录和计算错误。

整编就是在外业测得的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检验真伪、加工制作的过程,并且还担负着发现测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的任务,所以二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

58.整编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1.搜集水位、流量及有关资料。

2.审核水位、流量原始资料及其测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重点放在洪水时期对不同测算方法,对缺测、插补、改正等资料的检查。

3.确定整编方法,根据测站特性,选用合理的定线、推流方法;

对于不同计算方式应满足相应技术要求。

4.作单位合理性检查及编制有关整编说明书。

59、整编工作的要求是

1)严格工序,原始资料都须经过三道工序:

初作、一校、二校,才能进行整编。

对于考证、定线、推算、制表及计算机整编的数据加工表,录入数据文件等也都须作齐3道工序。

2)分析整编的过程中,要如实反映水文要素变化规律,全面了解测验精度情况。

60、整编工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重视日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合理安排工作顺序;

3)认真执行规范标准。

61.水位资料整编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1)考证水尺零点高程;

2)审核水位原始资料,计算逐时和逐日平均水位,编制日平均水位或水位月、年统计表;

3)绘制逐时或逐日平均水位过程线;

4)编制洪水水位摘录表及水位资料整编说明书。

62.原始资料审核项目有哪些

检查每只水尺使用的日期及零点高程是否正确;

换读水尺时两只水尺计算的水位是否衔接;

抽查水位计算的正确性;

审查水位的缺测、插补、改正是否妥当;

日平均水位计算及月、年极值的挑选有无错误;

对河干、断流情况处理是否合理等。

63.当遇到水位缺测而未插补时,整编时应进行插补,那插补的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有何使用条件

1)直线插补法,适用于缺侧期间的水位变化平缓,或虽有较大变化,但属单一上涨或下落的情况;

2)水位相关系数法,适用于缺测期间水位变化较大(跨越峰、谷),或区间无大支流汇入,无大量引出、引入水,且河段冲淤变化不大时的情形;

3)水位过程线法,适用于缺测期间水位有起伏变化,上下站区间径流增减不多,且水位过程有大致相似时的情形。

4.水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