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551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x

班主任工作案例

汶阳中学六年级班主任工作案例

目录

一、捡出来的金子…………………………………………康广勇1

二、由孩子们的笑声想到的………………………………刘守燕2

三、在点滴中呵护…………………………………………刘守燕3

四、    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刘晓东5

五、感受“以心换心”活动……………………………丁辉6

六、严爱相济……………………………………………丁辉8

七、如何面对儿童的独持行为……………………………宿俊广12

八、如何运用网络教育……………………………………宿俊广14

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汪顺涛17

十、班主任工作案例……………………………………刘增全21

十一、不容忽视的优秀生思想误区……………………刘波23

十二、用爱换的两相悦…………………………………武利平25

十三、竞赛,还是选美?

………………………………张红静29

十四、抄袭,教育永远的痛…………………………杨春平30

捡出来的金子

汶阳中学六年级康广勇

星期一的早晨,推开教室的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讲台下一个废旧的汽水瓶。

我皱了皱眉头,顺手捡起把它扔进了后面的垃圾桶。

下午,我召开了“由一个汽水瓶想到的”主题班会。

这下班里可热闹了。

通过激烈的讨论,我们确定了一个空瓶子的最低回收价是5分钱。

我让同学们算了一笔帐:

一个人每天扔5分钱,我们班36人,每天要扔多少钱?

一年过去要扔多少钱?

要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扔5分钱,那么13亿中国人要扔多少钱?

孩子们睁大了眼睛,明白了浪费的严重后果,接下来的班会由班长主持。

他建议在教室角落放一个袋子,将自己喝完的空瓶子,上学路上捡到的空瓶子都存在袋子里。

让每个学生的废纸都装在小小的方便袋里,礼拜六再放在一块儿去废品收购站卖掉。

这个礼拜六,班长交给我30元钱。

一见钱,我有些吃惊,接着就明白了,这是同学们从废品中捡出来的金子!

班委的几个同学到书店里买了几本学生读物,剩下的钱全买了学习用品。

“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学会做人,当首先应学会珍惜,学会节约吧!

 

由孩子们的笑声想到的…

刘守燕

一天,我正在班上上课,讲到最兴起的时候,突然有一名学生鼻子出血了,他一手捂着鼻子,一手向我示意,血不停地流着,不知所措并带些恐惧的看着我。

这时全班同学都看向他,哗然大笑……,看着这一幕,我惊诧了。

这个孩子已经不仅一、两次鼻子出血了,更为惊诧的是,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为什么看到同伴处于不幸中,会大笑起来?

我一面让学生帮他去洗,一面停下来等他们,同时我也在思考着,我应该和学生进行一次长谈的题目和内容。

第二天,我把“惜”字写在了黑板上,我对学生们说:

“对于‘惜’这个字,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惜’的左边是‘心’,右边是‘昔’,‘昔’的上面是‘卄’,像是草,中间的‘一’,表示‘地平线’,底下有个‘日’,放在一起,则成为:

太阳落到地平线的小草下面,意思是‘晚了’!

用左边的‘心’,想想右边的‘晚了’,就是‘惜’。

已经晚了的时候,我们‘惋惜’。

怕他晚了的时候,我们‘珍惜’”。

而后,我又对学生说:

“我希望我们在一起,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幸福’,同时也要珍惜你身边的伙伴、朋友、亲人的生命以及你与他们的‘缘份’”。

我希望大家多“珍惜”,少“惋惜”,你身边的一切。

分析: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现在的孩子团体意识较差,不能够珍惜身边的人、物,而承受能力又较差,我在课堂等他们回来,是想告诉所有的同学,我们是一个集体,而后对他们进行教育,是想让他们懂得关心别人,爱别人,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他们已经长大了,很多道理不是不懂,只是对于突发事件是想到的是它的频率,而没有想到后果,我要提醒他们的也正是这一点。

 

在点滴中呵护

刘守燕

开学了,带着些期许,迎来了我们班一张张陌生而天真的笑脸。

或许是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独子,父母有些溺爱,同时个别孩子由于习惯差,性格脾气比较顽劣。

个别孩子还喜欢特立独行,做任何事喜欢随着自己的性子来。

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在我点点滴滴的呵护中,孩子们学会了很多,也带给了我很多思考与收获。

许强是我们班一名很有个性的孩子,是家中的独子,父母有些溺爱,学习基础不理想,课堂上总是随随便便的,就是坐不住。

为此我深感头疼,也经常找他的“麻烦”——批评教育、向家长告状……但一切都于事无补,反而他的逆反心里更强了……

一次教研活动,其他老师坐在教室后面听课。

我正讲得兴致勃勃,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被称为“机灵鬼”的许强又开始做小动作了。

由于坐在第一排,他还不时地朝实物投影伸伸手,朝我得意地笑笑。

真不忍心打破这宁静的课堂气氛,怎么提醒他呢?

情急之下,我伸出手朝许强做了个“OK”的手势。

没想到,许强好象领悟到了什么,马上坐好了。

几分钟过去了,许强又坐不住了,我又朝他做了那个手势,果真很灵。

下课时,许强得意地问我:

“老师,我刚才表现得好的吧!

”真庆幸,我没有当众批评他。

放学时,妈妈来接许强,他高兴地拉住妈妈的手说:

“妈妈,老师朝我‘OK’呢!

今天我听讲很认真,老师表扬我了,还朝我‘OK’呢!

见这一招挺管用,以后课堂上再见到许强做小动作,我总是朝他做个“OK”的手势。

渐渐地,许强能试着管住自己了,开始试着学会听讲了。

思考:

作为班主任,每天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不经意地观察着我们的点点滴滴。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熏陶、甚至感召着孩子,因为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往往是最高的,远胜于其他人。

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不要做的,我们绝对不做。

身教重于言教!

当老师排队喝水时,就是孩子们最直接的榜样。

因为“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

平时,当孩子们出了错,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已经习惯于批评、指责。

可是高高在上的同时,我们也让孩子学会了阳奉阴违;在愤怒地训斥中,我们也消磨了学生的勇气;在抱怨和失望中,孩子也自暴自弃了。

在询问学生怎么了的同时,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出错了。

许强和几个小调皮,原先是明知故犯,而且是一犯再犯,作为班主任的我只会一次次地找他们的“麻烦”,而在这一次次的“麻烦”中使他们学会了敷衍。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念之间改变的决定,没想到我这不经意的一个举动,竟然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其实,每个孩子是多么需要我们宽容地交流呀!

因为,每个孩子心底都有一种成功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家人、老师的尊重与呵护,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与肯定。

作为班主任,我们都鼓励过学生,但是回想一下,我们夸得最多的还是那些优秀生,对于那些经常“出问题”的学生,我们给了他们多少的鼓励与支持?

而常犯错误的学生往往自尊心更强,他们的个性更倔强,做错了事有时还不愿意接受批评。

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讲究方法,要想办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之动情。

只有当我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时,孩子们才有可能对我们敞开心扉,诉说他们的心里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

当孩子一犯再犯的时候,更需要我们给他们一个台阶,蹲下来用心灵感受心灵,耐心地呵护他们,使他们逐渐走出黑暗的困境。

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会碰到这些习惯差、脾气顽劣的孩子。

但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会令他们大为感动,有时它比一场风暴、一通道理更能滋润他们的心田……也许,只有在点点滴滴的呵护中,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快乐成长。

 

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汶阳中学刘晓东

预备铃响之后,我拿着书本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毛便拧在了一起,大声地问道:

“今天谁值日?

为什么不擦黑板?

”班上鸦雀无声。

我见没人答应,火上来了,生气地又问了一遍。

这时,这时,坐在最后的梁荣同学跑上来,迅速擦了起来。

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老师们都不喜欢他。

他认真而大力在擦着黑板的每一个角落,弄得课室内尘土飞扬。

这时,我说:

“同学们,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的不负责任造成的。

”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声:

“今天不是他值日。

”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慢腾腾的站了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

“今天……是……是我……值日。

”我愕然了,干咳一声,说:

“你先坐下,下回注意。

”这时,梁荣同学擦完黑板,默默的回去了。

课后,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私语:

“×××同学就好了,不做值日,老师都不会责罚他;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

”“谁叫你的成绩不好?

”“老师就是偏心”……

我呆住了,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从这件事中,使我体会颇深,也为今后能更好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奠下了基础。

下面就谈谈我从此事中得到的一些个人体会:

一、平等对待优生和差生。

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则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他们根本不是念书的材料,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消极的。

这是认识上的偏见。

当前,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到差生,似乎叫人担忧。

社会上的人听说是差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差生,就不愿接受。

对于我自己在这件事中,也因带了有色眼镜对待优生和差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私语的;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师形象。

作为教育者既要培养尖端人才,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才是正确的教育。

二、应尽量发掘差生的闪光点。

和中等生或“优生”一样,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如果经常深入班级,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每个后进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

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较大的可塑性和矫正的可能性,班主任要努力寻找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如案例中的差生梁荣,他的闪光点很明显:

热爱老师,关心集体,爱护同学,有责任感。

如果今后我能充分利用他的闪光点,给以重任,深信梁荣同学定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作出贡献,也定能转差为优的;也达到了我们要红花盛开,也要绿叶郁葱的教育效果。

三、应尊重爱护差生。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因此,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

在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

尤其是对差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

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会使学生感到温暖。

只要我们教育者多给他们一份爱,每个人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促差生向积极方向转化,是完全做得到的。

案例中,我就疏忽大意没有做到尊重梁荣同学的一片苦心,及时给以表扬;让其他学生误认为“差生无论做什么有益于集体的事,都是不会得到老师的赞赏的。

”从而更自步自弃了。

这是我需要补救的工作。

四、应加强老师的自身修养。

韩愈先生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要依靠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智慧,依靠自己的感召力、吸引力,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陶冶、感染、示范,将他们集中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教育之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

1、为人师表。

首先必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坚定的信念。

要像蜡烛一样,把自己的全部光和热献给光明;要像粉笔一样,为播种文明献出自己洁白朴素的一生。

2、热爱学生。

这是班主任教育必须具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

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

“教师所专门接触的是人才,而且是最年轻和最富于敏感的人才”。

他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创造者。

因此,我们不仅要爱那些思品天赋较好的学生,也要对那些缺少天赋而自卑的学生以理解和尊重,对那些“有毛病”的学生以爱护和严格要求,热情地期待。

总之,要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知识渊博,处事公道、仪态大方、奖惩得当、有领导艺术,学生才信任,教师才有威信。

 

感受“以心换心”活动

——教学生要交心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中学丁辉

最近,山东省肥城市开展“以心换心”教育活动。

这项活动开展的及时,有利于根除现在社会的人情冷默的弊病。

中国有句俗话,叫“教学生要教心”。

我想这句话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教心是教学生的心。

也就是注意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二是教心还是要和学生“交心”。

也就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和学生要有心灵的交流,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

一、教心

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在学校则自私自利,不明事理,没有吃苦精神。

如果不给他们正确指导。

不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将来又怎能成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怎能做祖国的栋梁之才、砖瓦基石呢?

所以,对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应放在教育的首位。

在这方面,我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要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恪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可是近几年,一些污七八糟的东西不断传入我国,社会风气受到严重影响。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要是说谁诚实,不再是褒扬的话,而是讽刺他傻,死板不灵活,不适应社会潮流。

这种社会风气也在严重地侵蚀着中学生纯净的心灵。

好象人只有圆滑、自私,才是聪明的。

这些不应是社会中的主流,更不应成为小学生的主流。

在开学初的班会上,我就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一家公司欲与国内一大公司合作,然而在签署和约前,美国这家公司的信息员查询到这样的信息,欲合作的公司在许诺的抗灾捐款中没有兑现。

于是美国这家公司果断决定,不与这家公司合作,另寻新的合作伙伴。

通过这个报道,告诉我们的学生,诚实守信,这是社会的主流,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活得才有意义。

(二)要充满爱心

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在汽车站附近,我遇见一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妇,他们对我说,他们对我说,来顺义找儿子,可能是地址错了,没有找到,可是带来的钱花光了,求我给他们点钱买吃的。

我给了他们10元钱。

后来偶然谈起这件事时,多数人都说现在这样骗人的很多人都见过,这样的事太多了。

后来我把这件事讲给我的学生听,也有许多学生说:

“您真傻,他们是骗子。

”我问学生,那你们认为老师是不是被骗了?

有的学生说是,有的笑着不答,有的低头不语。

于是我对学生说:

“我认为,即使他们是骗子,我也感觉我没有被骗,因为那是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如果他们有富裕的生活,他们不会这么做的。

我用我的这点钱能帮他们做点什么,不能算是被骗。

”听完我的话,从同学们的目光里我能看出,同学们理解了我的意思。

接着我又对同学们说:

“我们,包括我,也许都成为不了伟大的人,但是我们能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好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让我们在将来的学习中、生活中,都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平时的这些点滴教育,同学们都明白了许多事理,在后来的抗洪救灾捐款活动、救助贫困生活动中,我班同学均表现很好。

(三)要拼搏进取

人不无上进之心。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一名现代小学生,只有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将来才能适应社会,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可是大多数学生,从小在蜜罐里长大,想上进,想成为好学生,却又付不起辛苦,所以要对他们进行“吃苦”教育。

这“吃苦”教育实际上就是让他们懂得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得有付出,得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根据现实的情况,在班内树立典型。

我班的姜伟同学,五年级成绩不足200分,但是学习非常刻苦、努力,星期六的晚自习,别人看电视、听音乐、聊天,只有他独自一人在看书学习。

在几次考试中,第一次年级30名,第二次年级22名第四次就排到了年级前14名。

经过学习典型的树立,带动了班上同学的学习。

象马鹏程、李士煜、马峻等一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学生们明白了好成绩的取得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所以全班一种塌实奋进的学风蔚然形成。

二、交心

班主任是学生的老师,但在人格上是和学生相等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能敞开心扉,心情舒畅的教与学。

我在教育学生时,主要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对学生的教育,必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他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

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决不能一味的训斥或是尖刻的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在教育那些有缺点错误的同学之前,心理即便有再大的火气,也要压住,记住一条原则,学生的人格和老师的人格是平等的。

小学六年级时,我们班有一男生,自由散漫,经常迟到,自习课说话,上课时有其他老师听课还在说话。

我找到他谈话时,列举了这些错误,我问他:

“你的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呀?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他低下头说:

“老师,是我的品质不好。

”听了他的话我很惊讶,但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很真实,不遮掩自己的错误。

我对他说:

“你又错了,老师从来就没认为你品质不好,你的品质也不是不好,你的品质没问题,是你的自制力太差了,也太不懂事了。

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知道给任课老师面子。

”我的话没说完,他就说:

“老师我知道了,我一定会改。

”通过此番谈话,从此以后,他真的象换了一个人,每次我在看他时,也是用鼓励的目光,或者时常小表扬他。

现在他在纪律上表现很好,成绩也突飞猛进,现在已从原来的年级80名进入到年级前35名。

所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

(二)信任学生、帮助学生

对学生来说,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学习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再辅之予帮助,学生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对差生的教育更应注意。

在我们班的差生中,我从来没有用鄙视的目光看待过他们,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一视同仁。

而且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时还是在平时闲聊中,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就是老师觉得你行,你还有潜力,老师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

这样学生和老师很容易沟通。

我们班有一同学,成绩很差,但是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计算机学得很出色。

我在和他谈心时就说道:

“玩游戏玩得十分出色的人,如果再把精力投到学习中来,也一定是出色的。

”在他没有玩游戏之后,他把精力大部分转移到学习中来,但是由于;以前丢下的东西太多,一时很难追上来,每当他有畏难情绪想退缩时,我总是想办法激励他,并且帮助他把我所教学科补上来。

现在,他的学习已基本走入正轨,并且正在逐渐进步。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两点体会,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上和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

严爱相济

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  丁辉

班主任工作预备铃响之后,我拿着书本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毛便拧在了一起,大声地问道:

“今天谁值日?

为什么不擦黑板?

”班上鸦雀无声。

我见没人答应,火上来了,生气地又问了一遍。

这时,这时,坐在最后的梁荣同学跑上来,迅速擦了起来。

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老师们都不喜欢他。

他认真而大力在擦着黑板的每一个角落,弄得课室内尘土飞扬。

这时,我说:

“同学们,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的不负责任造成的。

”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声:

“今天不是他值日。

”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慢腾腾的站了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

“今天……是……是我……值日。

”我愕然了,干咳一声,说:

“你先坐下,下回注意。

”这时,梁荣同学擦完黑板,默默的回去了。

课后,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私语:

“×××同学就好了,不做值日,老师都不会责罚他;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

”“谁叫你的成绩不好?

”“老师就是偏心”……我呆住了,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从这件事中,使我体会颇深,也为今后能更好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奠下了基础。

下面就谈谈我从此事中得到的一些个人体会:

一、平等对待优生和差生。

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则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他们根本不是念书的材料,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消极的。

这是认识上的偏见。

当前,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到差生,似乎叫人担忧。

社会上的人听说是差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差生,就不愿接受。

对于我自己在这件事中,也因带了有色眼镜对待优生和差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私语的;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师形象。

作为教育者既要培养尖端人才,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才是正确的教育。

二、应尽量发掘差生的闪光点。

和中等生或“优生”一样,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如果经常深入班级,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每个后进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

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较大的可塑性和矫正的可能性,班主任要努力寻找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如案例中的差生梁荣,他的闪光点很明显:

热爱老师,关心集体,爱护同学,有责任感。

如果今后我能充分利用他的闪光点,给以重任,深信梁荣同学定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作出贡献,也定能转差为优的;也达到了我们要红花盛开,也要绿叶郁葱的教育效果。

三、应尊重爱护差生。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因此,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

在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

尤其是对差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

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会使学生感到温暖。

只要我们教育者多给他们一份爱,每个人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促差生向积极方向转化,是完全做得到的。

案例中,我就疏忽大意没有做到尊重梁荣同学的一片苦心,及时给以表扬;让其他学生误认为“差生无论做什么有益于集体的事,都是不会得到老师的赞赏的。

”从而更自步自弃了。

这是我需要补救的工作。

四、应加强老师的自身修养。

韩愈先生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要依靠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智慧,依靠自己的感召力、吸引力,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陶冶、感染、示范,将他们集中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教育之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

1、为人师表。

首先必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坚定的信念。

要像蜡烛一样,把自己的全部光和热献给光明;要像粉笔一样,为播种文明献出自己洁白朴素的一生。

2、热爱学生。

这是班主任教育必须具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

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

“教师所专门接触的是人才,而且是最年轻和最富于敏感的人才”。

他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创造者。

因此,我们不仅要爱那些思品天赋较好的学生,也要对那些缺少天赋而自卑的学生以理解和尊重,对那些“有毛病”的学生以爱护和严格要求,热情地期待。

总之,要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知识渊博,处事公道、仪态大方、奖惩得当、有领导艺术,学生才信任,教师才有威信。

 

如何面对儿童的独持行为

汶阳中学宿俊广

儿童是独持的,他会把太阳画成黑的,绿的;把苹果画成方的;将大象涂成桔红色;在彩虹上画几个人在走路;他会认为:

晚上的月亮长着翅膀跟着我们散步,有结石头的大树,长着人脸的的小飞机;他会拿着一壶开水往花盆里倒;对着花儿自言自语……。

面对儿童独特行为,我们的教师陷入了这样的一种“两难”境地:

是去鼓励呢,还是去纠正呢?

要解决这个“两难”问题,我们必须对儿童的创造性有个正确的认识。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性作为思维的一部分,它必须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与儿童的心理年龄相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直觉形象性,儿童常常不易分清想象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对事物的某些特点和情节往往容易加以夸大等等。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提高,儿童开始能区分想象的东西和真实的东西,一些“童真”现象也将随之消失。

同时,我们还应探究出现这种独特行为的可能有许多其他的原因,如儿童的涂色材料仅剩黑色,为了完成作品,也就只好用黑色来画太阳、涂苹果了,对一些基本的画画技巧掌握不好,或者根本就心不在焉……,都可能出现上述的一些独特行为。

因而,我们不主张以批评的态度来对待儿童,要求儿童必须符合现实。

同样,对所有的独特行为都表扬也无助于儿童创造性的培养,反而易使教师的表扬贬值,养成儿童骄横,自满的习性。

面对儿童的这些独特行为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