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658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docx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

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研报告

生猪养殖业是阿克苏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7年国家支持生猪产业发展意见实施以来,阿克苏地区生猪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为发挥资源优势、挖掘生猪产业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地区畜牧兽医局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市)养殖企业,与各县(市)畜牧兽医局、生猪规模养殖企业、生猪养殖协会、合作社和部分生猪屠宰企业负责人座谈,摸清了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形成报告,供参阅。

一、地区生猪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地区生猪产业发展历程:

基础发展期(1949—1979年)。

这一时期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猪肉供不应求,市场供应紧张。

1956年,受国务院关于生猪产业发展“饲养为主,公养为辅”的利好方针影响,地区生猪养殖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据资料统计显示,1953年前无生猪存栏,经过近27年的发展,生猪存栏由1953年的0.04万头(猪存栏量仅占牲畜总存栏量的0.005%)发展到1979年的3.58万头,猪肉产量由1953年的6.5吨达到1979年的3960.8吨。

稳步发展期(1980—2000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发展,国家“菜篮子”扶持政策的实施,猪肉供应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地区生猪养殖业才真正走出家庭副业,向商品经济转化,生猪养殖、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猪年存栏、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猪肉市场供应紧张局面逐步缓解。

生猪存栏由1980年的2.13万头发展到2000年的6.53万头,增长206.1%;猪肉产量由1980年的2356.56吨,达到2000年的4246.82吨,增长80.2%。

快速发展期(2001—2010年)。

开放的环境、充足的饲料粮保障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促进了地区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疆生猪的养殖大区。

生猪存栏由2001年的6.72万头增长到2010年的21.15万头,年平均递增12.15%;2010年生猪出栏35.56万头,占全疆生猪出栏量的5.03%,猪肉产量由5472吨增加到23900.27吨,占全地区肉产量15.19%,年平均递增15.85%;特别2008年-2010年期间,全地区生猪生产由以前的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型转变为外向外销型,生猪及其冷鲜肉走出地区,外销到了西藏、青海、四川、河南等地,外销量达到2万头。

生产滑坡期(2011年至今)。

受生猪疫病难控、城镇化步伐加快、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矛盾凸显,生猪生产出现滑坡趋势,生猪存栏由2011年初的21.15万头减少到2012年末的17.4万头,减少6.67%;能繁母猪存栏由2011年初的4.05万头减少到2012年末的3.47万头,减少14.32%。

(二)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地区充分利用绿洲农业区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玉米、棉粕、麦麸、米糠等饲料资源,以及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奠定了生猪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地区生猪的品种质量、生产规模、疫病防治、科学管理上都有了较大发展,生猪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

当前,地区生猪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养殖水平不断提升

——品种结构多元化,生产布局更趋合理。

我地区生猪无本地品种,主要是引进国内优良品种,以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优良生猪品种为主,二、三元杂交利用,良种率达90%以上。

生猪养殖户主要分布在除柯坪县外的各县(市)城镇郊区、汉族聚集区。

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阿克苏市、库车、拜城县三个生猪产业大县,出栏生猪占全地区生猪出栏总量的80%以上,阿克苏市被列入自治区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内的生猪生产大县。

——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迅速提高。

2012年全地区生猪育肥户3482户,其中:

年出栏1000-2999头以上的育肥户15户;年出栏3000-4999头以上的育肥户2户;年出栏10000-49999头以上的育肥户5户。

2012年末,全地区规模化生猪育肥户存栏量达7.17万头,出栏量达12.81万头,分别占全地区生猪存、出栏量的41.93%和31.24%;规模养殖占全区生猪总存栏的36.32%,规模养殖场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生猪产量不断增加。

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位居南疆首位。

2012年末,全地区生猪出栏41万头,占地区牲畜出栏量的24.39%,猪肉产量31265.51吨,占肉类总产量的16.07%,分别占全疆生猪出栏量、肉产量4.97%和5.13%;生猪产业总收入达9.3亿元,占畜牧业总收入的24.78%。

2.初步形成了发展生猪产业的基础条件

——饲料加工企业发展迅速。

全地区已形成正大、天康、泰昆、三旺、昌鼎、博通等8家规模化配合饲料加工企业。

年可生产加工配合生猪饲料7890.16吨,其中:

仔猪配合料2721吨、母猪配合料834吨;生猪浓缩饲料3988吨,其中:

仔猪浓缩料279.4吨、母猪浓缩料219.82吨,为生猪养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模养殖场配合饲料普及率达100%,散养户普及率达70%左右。

——生猪外销增加,加工能力明显增强。

生猪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全地区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加工企业13家,年屠宰能力可达到50万头以上,生产分割肉、冷鲜肉及切片真空包装的猪肉产品,远销乌鲁木齐、西藏、青海、四川、上海等省市,生猪最大外销年份年销售活猪2万头,销售冷冻肉品800余吨,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

——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发展迅速。

目前,全地区已形成以新疆三江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库车县生猪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为龙头,年养殖规模近10万头、出栏20万头以上的大中型生猪养殖企业和基地,建成了外向型的生猪生产基地。

新疆三江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拜城县富康猪业有限责任公司2家生猪规模养殖场跨入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阿克苏地区众志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场、拜城县富康猪业有限责任公司、库车县生猪养殖有限责任公司3家生猪规模化养殖场被列为自治区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新疆三江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猪产品取得了国家畜禽产品出口认证。

3.生猪防疫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较快发展。

2012年,全地区建有生猪养殖协会1家,协会会员78名,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7个,合作社社员3182名,注册资金达6854万元,生猪养殖规模达到11.7万头,初步建立和完善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雏形。

阿克苏市已逐步探索出畜牧主管部门监管,生猪养殖协会协助防疫的生猪防疫社会化“雏形”。

温宿县、沙雅县、拜城县建有专门的生猪村级防疫员队伍,专门为生猪养殖户提供免疫服务。

4.生猪扩繁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地区已有2个地区级种猪养殖场(种畜场),每年可向地区供应种猪500余头,但远满足不了地区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户)的需求。

大部分养殖场(户)购买种猪均要去内地省市和疆内其它地州引进。

二、2008—2012年期间生猪产业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一)2008—2010年生猪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及原因

2008年,地区生猪生产企稳回升,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原因:

一是2007年受全国生猪价格偏低因素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影响,全国生猪养殖量大幅减少。

为了进一步恢复生猪生产,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农牧发〔2007〕9号)》,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六部委制定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等政策性文件,针对能繁母猪补贴、疫病防疫补助、生猪良种补贴、强制扑杀补偿等生产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生猪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得到落实。

二是2007年9月开始,猪肉价格一路飙升,创下历史新高,大批社会资金进入生猪养殖行业,地区也迎来生猪养殖的热潮,拜城县富康猪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7月成立)、库车县生猪养殖有限公司、阿克苏市宏盛生猪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和阿克苏地区众志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沙雅县茂祥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加快了地区生猪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进程,至2010年全地区生猪饲养量突破50万头大关,达到56万头。

(二)2011-2012年生猪产业发展呈下滑趋势及原因

2011年以来,随着国家、自治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和能繁母猪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地区生猪产业标准化、规模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生猪养殖业出现滑坡趋势,能繁母猪、生猪存栏数量逐年减少,散养户逐步退出了生猪养殖业。

原因:

一是多年来,我国猪肉价格走势形成了一个轮回,生猪价格呈现出大起大落的“过山车”式行情,价高的时候大家蜂拥入市;价低的时候亏损严重,生猪散养户纷纷退出生猪养殖业。

生猪养殖用地、生产设备、饲料、仔猪等生产成本的资金流量大,加之受疫病、市场不稳定等高风险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生猪养殖户纷纷选择外出打工而放弃生猪养殖,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空圈率达到10%以上。

二是随着地区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县(市)城郊生猪养殖场被列入城市规划建设区,一些老的生猪养殖场被拆迁,但并未重新划定生猪养殖用地和出台生猪养殖鼓励政策,许多被拆迁养殖户因养殖用地价高等诸多原因退出生猪养殖业,人为造成阿克苏地区生猪养殖业滑坡。

例如:

阿克苏市依干其乡西郊农场一直以来是生猪养殖集中区域,2010年有养殖户120余户,生猪养殖量最高达4万头。

随着阿克苏市近两年来城市拆迁改造力度加大,西郊农场大部分养殖户陆续被拆迁。

目前,养殖户仅剩30多家,养殖量不足1万头。

三是以前我地区生猪外销主要通过巴州若羌县输出,外销到西藏、青海等地。

目前,巴州通过与新疆天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已在库尔勒市建成一个年出栏二十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主要供应西藏、青海等省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生猪的外销。

三、制约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生猪养殖用地短缺制约了生猪产业发展。

县(市)近郊是地区生猪养殖的主要场所,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近郊生猪养殖户变成拆迁户,拆迁后并未给其划出养殖用地新建生猪养殖场,即使规划了养殖用地,因养殖用地偏远,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等因素,导致养殖业主不愿意投资发展生猪养殖,适合养殖户发展生猪养殖的土地资源短缺制约生猪养殖业发展。

(二)饲料价格、人工工资上涨及疫病防治难度加大导致生猪养殖成本攀高。

首先,养殖生猪所需的主要原料玉米价格已达2.5元/公斤、麦麸2.15元/公斤、稻糠0.95元/公斤。

按自繁自育模式,一头商品猪110公斤出售,所需饲料约330公斤,自配饲料成本973.5元,全价料1023元,按目前活猪价格15.5元/公斤计算,一头110公斤的活猪售价约1705元,饲料成本约占一头生猪售价的57-60%,饲料价格成为发展生猪养殖的“风向标”。

其次,生猪饲养散工工资100元/天,长期雇工月工资1500元以上,加上吃、住等其他费用,目前养殖企业用工每月基本工资要在2500元以上,且因工作脏累繁重,只有少数40·50人员愿从事饲养工作,雇工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人员工资标准。

再次,生猪蓝耳病、圆环病毒性疾病、口蹄疫等生猪传染疾病呈多发趋势,易混合交叉感染,导致母猪繁殖率下降,仔猪死亡率上升,疫病防控的投入无疑更加大了生猪饲养的成本。

(三)政策扶持力度不到位,贷款融资难,造成生猪产业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生猪养殖虽然有国家、自治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自治区生猪扩繁场建设项目和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等政策,但生猪养殖是一个投入大,产出低的行业,不上规模养殖效益上不去,上规模资金投入大,吸引社会投资养猪业较困难。

目前,按照国家畜禽标准化建设要求,没有一定资金无法建设集圈舍选址、设计、粪污处理于一体的标准化养殖场。

如建设年出栏3000头的标准化猪场需资金在600万元以上,国家、自治区的补助额度为50万元,仅占建设资金的8.33%。

其次,生猪要想规模养殖决定了其投资大,融资难。

生猪养殖业风险高,金融部门不愿意贷款给养殖业主,信贷门槛高,担保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导致生猪养殖户资金短缺,无法扩大规模,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四)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投资大,污染治理成为首要难题。

生猪养殖在为养殖户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为农村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产生的粪尿、污水以及氨、硫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不仅造成农村生态失衡,而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散养户疲于应付生产投入,为节约成本,没有资金投入粪污处理设施,养殖业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主要因素。

(五)生猪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生猪产业整体发展速度。

一是生猪散养户仍是目前全地区生猪养殖业的主体,科学饲养和生产管理水平粗放,养殖效益低。

猪场规划不科学、养殖相对集中、设施陈旧、病菌富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善,疫病隐患较大,造成了疫病再传播。

二是全地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完善,种猪场建设起步晚,生猪品种改良仍处在农户自理阶段,生猪产业市场信息体系不畅,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养殖户提供有关的市场信息和跟踪服务,难以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影响了养猪业的良性发展。

三是全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猪养殖企业仅7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6家,缺乏带动能力强的生猪龙头企业和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精深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短,无名牌产品,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户多面广量小的分散经营管理模式增大了养殖、市场双重风险。

四、今后地区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及对策建议

目标任务及产业布局:

力争到2013年末,标准化规模养殖出栏量达到20万头,产肉量达到2万吨。

力争到2015年末,全地区生猪出栏达到75万头,产肉6万吨,标准化规模养殖出栏量达到50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100%,全面实现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形成以阿克苏市、库车县两座中心城市为主,兼顾拜城县、沙雅县生猪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猪养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外向型生猪产业,把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将库车县、阿克苏市打造成生猪生产基地和调出大县。

力争到2015年,全地区建设能繁母猪存栏达2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0个,其中:

阿克苏市15个、库车县15个、拜城县5个、温宿县5个、沙雅县5个、阿瓦提县3个、乌什县、柯坪县各1个。

(一)积极调整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将生猪养殖区域布局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

在土地规划、城市建设中配套落实生猪养殖用地,合理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缓解养殖户用地难问题。

生猪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在畜禽养殖场用地范围内兴建永久性建筑物,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畜产品加工项目使用国有未利用土地的,免缴土地补偿费。

同时,生猪养殖用水、用电、农机具采购上建议享有优惠政策或适当补贴。

(二)加大宏观调控,抑制生猪养殖成本过快上涨。

针对生猪养殖饲料、人工工资等上涨现状,建议政府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于生产资料给予适当的政府指导价。

同时,对于市场上随意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加大对疫病防治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村级防疫政策,对于养殖大户及规模化养殖企业给予免费的疫病防疫相关书籍及知识的宣传,定期防疫,减少养殖户及养殖企业的成产成本。

(三)加大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生猪产业发展力度,给予信贷支持,促进生猪产业良性发展。

在积极落实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中央出台的生猪产业扶持政策的同时,要强化标准化猪圈建设和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地、县财政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方面设立“以奖代补”资金,每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验收合格后,给予不低于中央预算内资金的50%的配套,扶持标准化养殖大户发展。

其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实行合作社成员相互联保、养殖户多户联保、养殖畜禽活体抵押等多种担保形式,解决抵押担保难问题,积极满足农村散养户的信贷需求。

积极鼓励农村信用社适当放宽规模养殖户的贷款条件,增加信贷额度,延长信贷时间,降低信贷利率。

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对重点生猪加工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四)鼓励养殖户、养殖企业配套粪污处理沼气设施设备。

针对生猪养殖业污染大、治理难的问题。

政府可鼓励养殖户、养殖企业配套建设粪污处理沼气池,积极引导宣传,对养殖粪污进行集中收集,注入沼气池进行发酵。

产出的沼气可以作为清洁能源,满足养殖户、养殖企业用电、做饭需要。

对于配套建设沼气池的养殖户、养殖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

(五)提高生猪养殖规模化、科学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做大做强生猪产业。

政府应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批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帮助重点企业建立稳定的猪源基地,扩张加工能力。

发挥重点企业的品牌优势、融资优势、市场优势、管理优势,促进其发展壮大。

大力培育各种形式的养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加大对养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财政补贴力度,逐步形成以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主渠道的财政支农政策新格局;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养殖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降低养殖户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增强养殖户发展生产的信心。

执行生猪定点监测统计,加强对生猪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测,逐步建立猪肉市场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市场预警分析报告,科学预测市场和消费需求走势,让养殖户及时了解生猪的市场变化,引导养殖户(场)科学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市场心理预期,帮助其规避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