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583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五小说阅读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

“多少钱,有价儿没有?

“15。

”姑娘止住笑说。

“多少?

”人们睁大眼睛。

”姑娘重复道。

“要十天工钱,不买不买,太贵太贵。

“你给多少?

”姑娘赶了一句。

“10块,多一分钱也不买。

”老头坚定地说。

“12,少一分钱也不卖。

”姑娘也不相让。

“不卖,你留着自己欣赏吧!

”老头白了姑娘一眼。

此时,集上热闹起来,花市上也站满了人。

那些买花的,看花的,大半是头上戴草帽或扎手巾的乡下人。

原来乡下人除了吃饭穿衣,他们的生活中也是需要一点花香的。

一个眉目清秀的干部打扮的年轻人挤上来说:

“老头,你晓得这是什么花?

“令箭荷花!

“原产哪里?

“原产……原产姑娘家里!

年轻干部哈哈大笑。

笑罢,用扇子照老头的肩上拍了两拍,说:

“墨西哥。

——让给我吧,老头。

“不行。

人群里爆发了一片笑声。

年轻干部用扇子挡着嘴,对老头嘀咕了几句什么。

老头立刻冷着脸说:

“不行不行,明天也是我的生日,我也爱花!

“你这个人真难说话!

这么贵,你吃它喝它?

“咦,我不吃它喝它,你那个上级吃它喝它?

人们听得明白,就又笑起来了。

年轻干部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陡地变了脸色说:

“你是哪个村的?

“你们村的支书是谁?

这一回,人们没有笑。

他们望着年轻干部的脸色,纷纷说:

“老头,让给他吧,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老头听人劝说,心里好像活动了一点。

他望着那盆令箭荷花,用手捻着胡子,又咂起嘴唇儿。

年轻干部冷冷一笑,乘势说:

“就是嘛,你们乡下人,还缺花看吗?

高粱花、棒子花、打破碗碗花,野花野草遍地都是。

姑娘,我出13块钱买了!

说着,把钱送到姑娘脸前。

姑娘不接他的钱,手拿着小花手绢,依然那么扇着,冷冷地盯着他。

他还想说什么,那老头一跳脚,从怀里掏出一把崭新的票子,扯着嗓子嚷道:

“你要那么说,我出14块钱!

“你这个人真是自不量力!

”姑娘好像生了很大的气,瞪了老头一眼说,“看在你来得早,凭着你那票子新鲜,依你,10块钱搬走吧!

记住,原产墨西哥,免得叫人再拿扇子拍你!

年轻干部气得脸色发白,用扇子指着姑娘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你你……”

“我叫蒋小玉,南关的,我们支书叫蒋大河,还问我们治保主任是谁吗?

人们明白姑娘的心思,一齐仰着脖子大笑起来。

在笑声中,人们都去摸自己的钱包,都想买姑娘一盆花,姑娘就忙起来了。

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总共描写了两组矛盾,一是卖花姑娘和老头讥笑与被讥笑的矛盾,二是年轻干部和老农、卖花姑娘蔑视农民与保持自尊的矛盾。

B.年轻干部身在农村却蔑视农民,达不到目的时,公然以权势威胁农民,对农民以主子自居,对上级又竭力奉承讨好,真是心灵丑陋。

C.在文中“花市”只是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从“事件”这一角度命题,题目可理解为“花市的故事”“花市的风波”“花市的趣闻”等。

D.文中画线句子对令箭荷花的描写浓墨重彩,但这么处理一是突出这盆令箭荷花很特别,为下文争买作铺垫,二是与其他的花卉作对比。

E.小说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以一个过去常以胡萝卜为粮的贫困村的老头欲花10元买一盆令箭荷花的事例,反讽人们一富裕就忘了本。

解析:

BC (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D项,虽然画线句子对令箭荷花的描写浓墨重彩,但没有与其他花卉对比的意图。

A项,卖花姑娘和老头的矛盾不是讥笑与被讥笑,而是讨价还价,这是珍惜各自的劳动所得的表现,正常。

E项,“反讽人们一富裕就忘了本”歪曲了小说的主题,这个事例反映了农民需要多彩的精神生活,有高雅的美的追求。

2.文中关于严村的那一部分对话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首先概括对话内容,然后看对话在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一个看花的小伙子打趣说,“严村,好地方啊,那里的人们身上不缺‘胡萝卜素’……”严村是个苦地方,多少年来,那里的人们每年分的口粮只能吃七八个月,不足部分,就用胡萝卜接济。

这些对话暗示了严村生活水平的变化;

欢快而善意的对话,烘托了乡民的淳朴。

答案:

暗示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不再简单地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

宕开一笔,使得文章起伏有致;

人们欢快而善意的揶揄也烘托出乡民的淳朴,凸显了人物形象。

3.小说中的卖花姑娘蒋小玉是个怎样的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内容。

通过第三段“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以及后面为老头打抱不平,与年轻干部打交道等细节,可看出姑娘的

性格。

精明能干,干脆利落——生意做得好,不拖泥带水;

开朗活泼,纯洁善良——爱笑,为老头打抱不平;

落落大方,正直无畏——冷待年轻干部,坦然告知姓名等。

4.卖花姑娘最后以10元钱的价格将令箭荷花卖给了老头,仅仅是为了打抱不平吗?

(8分)

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的情节,老头和年轻干部买花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说明年轻干部买花是为了讨好上级。

文章中间说“原来乡下人除了吃饭穿衣,他们的生活中也是需要一点花香的。

”结合姑娘的正直、豪爽的性格和农民的身份看,其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打抱不平,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表示对逢迎拍马之流的一种蔑视。

不是。

通过老头和年轻干部的对话,卖花姑娘知道年轻干部买花只是为了巴结上级,而老头是真正想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需求,她当然支持老头,厌弃“巴结上级”的干部;

年轻干部瞧不起农民,卖花姑娘自己也是农民,捍卫老头的尊严其实也是捍卫自己的尊严;

社会在进步,农民的腰杆也挺直了,卖花姑娘有底气这么做;

卖花姑娘这么做,也是她爽直的性格使然。

二、(2015山东19所名校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18分)

答 谢

宋志军

老憨什么时候也忘不了县长到他家里来慰问的那一刻。

那是去年春节来临的前几天,当时正是老憨日子最难过的时候。

那一年对于老憨来说,真算是多灾多难,儿子在外打工时出了事故,不仅把挣来的钱花了个一干二净,还落了一屁股外债,最后还把一条腿丢了,拄着个拐杖回到家里。

老伴也害了一场大病,在医院里躺了三个月后,终于在春节快要来到时撒手西去,撇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

县长要到他家慰问的时候,老憨正对着妻子的遗像和床上的儿子发愁,不知道这年关要怎么熬过去。

要知道他的家里是一块钱也难以找到,该办的年货更是一点也没有着落呢。

谢天谢地就在这个时候县长来慰问他了,跟着来的还有乡里村里的干部,还有电视台的记者,好几辆小车满满地停在老憨门前的土路上,一大群人跟着县长进到老憨的家里,其实老憨并不认识县长,但他头一天晚上就接到村长的通知,所以一大早就在家里等着。

但老憨还是被当时的阵势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随同县长来的有这么多人。

老憨一时间认不出哪位才是县长,就傻傻地在那站着,心里又惶恐,嘴里说不出一句话来。

好不容易想起了村长昨天教他的两句话,就忙不迭地说着:

“谢谢县长!

谢谢政府!

”他低着头,听见县长用很洪亮的声音对他说:

“老乡啊,你家的困难乡里村里都和我说了,党和政府很关心你啊。

今天我代表党和政府来看望你,给你带来了过年的东西,还有500元钱,你还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和政府反映啊,我们不会忘记一家困难户的。

”老憨听着县长的话,心里感到一阵温暖,眼眶里不觉就潮湿起来。

老憨不知道,县长慰问他的事当天就在县里新闻中播出了,县长的话一句不漏地传到全县,感动了很多人。

当然老憨也上电视了,他那饱含泪水的眼睛还成了特写镜头。

县长的慰问给老憨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动力,过了不久儿子打工的工地也赔了一笔钱,老憨和瘸腿的儿子用这笔钱盖了两个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当年就有了好收入。

老憨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心里的一个愿望也一天天强烈起来,他相信自己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县长当初的那次慰问,他要把自家的新鲜蔬菜送给县长品尝一下,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眼看今年的春节又要到了,老憨的心愿也越来越迫切,这一天一大早,他和儿子就到大棚里摘了满满一大筐新鲜蔬菜。

老憨带上这些蔬菜,开上三轮车就到县城去了。

来到县政府,老憨看到县政府的大楼是那么壮观,心里就又有点发怵。

他胆怯地来到大门口,吞吞吐吐地告诉门卫他要找县长,却被门卫拦下了。

门卫怎么也不相信他是来感谢县长的,快到年底了,这一段上访的群众多,说不定老憨也是来上访的,只不过是骗他们说是来看县长。

一旦放他进去,一定会给他们惹出大麻烦来,所以就坚决拒绝他进门,还警告他如果再不离开就通知乡里把他领回去。

老憨兴冲冲地来看县长,却不料碰了一鼻子灰,心里特别堵得慌,可又无可奈何,只好怏怏地回到家里,好几天别不过劲来。

可老憨终归是不死心,他觉得县长这么爱老百姓,如果知道了门卫不让他进门的事,一定会狠狠地批评他们。

他如今又多了一件心事,不仅要去看望县长,见了县长还要告上门卫一状,诉诉心里的委屈。

有了这样的想法,过了几天他又到县政府去了。

这次意外地门卫没有再拦他,但是看他的眼神都有点怪怪的。

老憨也没有多想,轻易地就到了县政府办公楼前。

当他进楼里正想问问县长在哪里办公时,却看见县长正被一左一右两个人扶着往外走,县长的表情很沮丧,全然不似去年春节慰问他的时候那样。

老憨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也顾不上那么多,他见一次县长多么不容易呀,无论如何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于是老憨大着胆子迎上前去,拦着县长说:

“县长,我是你去年春节慰问的老憨啊,俺一直记着你对我的好呢。

今年家里的日子好过了,我把自家种的蔬菜给你送一些来,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对你说一声谢谢啊。

”他说完这些话就把菜篮子往县长手里递。

县长先是完全陌生地看着他,听他说完后,县长分别看了一下左右的两人,突然羞愧地低下头,在他们的扶持下快步向外走去。

老憨愣愣地站在那里,他当然不会知道县长此时因为涉嫌重大违纪违法正被市纪委的同志带去“双规”,要交代自己的问题。

老憨也不会知道,县长早已把他忘得一干二净,根本不晓得他是谁呢。

可怜的老憨站在那里,口里还在喃喃地自言自语:

“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想来看看他,当面向他说声谢谢呢。

(选自2014年5月26日《羊城晚报》)

5.阅读小说全文,简要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4分)

作答本题,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各段的中心句,依据人物活动进行整理归纳,还要注意时间、地点等标志性词语。

要注意的语句如“不知道这年关要怎么熬过去”“县长来慰问他了”“当年就有了好收入”“表达一下感激之情”“没有再拦他”“老憨愣愣地站在那里”等。

老憨遇困难,县长慰问——老憨受鼓舞,勤劳致富——老憨要答谢,遭遇阻拦——老憨再答谢,县长“双规”。

6.小说中的“老憨”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作答本题,须抓住人物的言行进行归纳。

如见县长来慰问时,老憨“认不出哪位才是县长,就傻傻地在那站着,”好不容易想起村长教的两句话;

当见到县政府门卫时“吞吞吐吐”。

这些言行,表现出老憨的寡言少语。

老憨其他方面的性格特点(憨厚淳朴、勤劳善良、知恩图报等),同样可通过老憨的具体言行做具体分析。

①寡言少语:

见到县长,只是按照村长所教,机械重复;

见到门卫,吞吞吐吐,言不及义。

②憨厚淳朴:

正面理解县长慰问,县长被“双规”,还以为人家不解其本意。

③勤劳善良:

建大棚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④知恩图报:

对县长心存感激,报恩之心强烈。

7.文中画线语句有什么作用?

简要分析。

画线句的作用,可从内容及结构两个角度分析。

在内容上,抓住“完全陌生地看着他”“羞愧地低下头”这些细节描写,体会县长将慰问老憨时的情形早已抛却脑后,说明慰问只是走过场而已,从“羞愧”可看出县长良心未泯。

在结构上,要联系上下文,体会县长与老憨两个人物的对比。

①借助细节,表现县长羞愧之心;

②回应前文,让读者明白当时慰问老憨,县长并非出于真诚真心,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③和结尾形成鲜明对比,使老憨与县长两人的性格更加鲜明。

8.本文虽然不是正面来写领导慰问困难群众之事,但是也从侧面肯定了这事的积极意义。

对此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慰问之积极意义的看法。

作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要求“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慰问之积极意义的看法”。

在本文中,县长慰问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

县长代表党和政府为老憨带来了过年的东西及500元钱,解了老憨过年之急;

“老憨听着县长的话,心里感到一阵温暖”;

“给老憨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动力”,用工地赔偿款盖大棚,种蔬菜,当年就有了好收入;

老憨发自内心地感谢县长。

联系文本中的这些方面的积极意义,再联系生活感悟,归纳整理即可。

领导或组织慰问群众,意义巨大;

①由于天灾人祸,社会确实存在极度困难的群众,他们需要得到帮助和抚慰;

②慰问,能传达正能量,给群众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③慰问,能密切干群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④慰问,也有助于部分领导及时发现自己的迷失,及早迷途知返,以免走得太远,回不了头。

三、(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

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

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

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

“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

“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

“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

“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

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

“啥叫朽木不可雕呢?

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

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

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

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

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

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

“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

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

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

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

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

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

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

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

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

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

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

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

“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

“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

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

“总想一个人。

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

“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

“不会是他。

老范:

“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

“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

“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

“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

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

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

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

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

人劝老汪:

“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

“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

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

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

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

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

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

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

“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为啥?

老季:

“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不为老汪。

“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挥手:

“娘们儿家。

“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

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

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

“啥叫有朋自远方来?

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E.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形象、赏析的内涵的能力。

A项,“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有误,老汪有才华,只是无人能理解。

E项,“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有误,小说以塑造老汪这个形象为主,展示的是北方村镇有限的各具特色的人物画像,如宽容大度的老范,爱占便宜的老汪妻子银瓶等。

B项,“酒后吐真言”“才真相大白”有误。

老汪酒后并未说出乱走的真实原因,文章结尾才提示原因。

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

答A、E不给分。

10.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需要理清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心理等描写。

“自家设私塾”说明老范重视教育;

“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说明老范善良朴实,亲睦乡邻;

当老范得知老汪一个月两次乱走时,提醒老汪“别碰着无常”,表现出老范关心体贴他人;

当得知银瓶“是个贼”时,又说:

”体现了老范的宽容大度、识大体。

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人;

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

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

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

(意思答对即可。

11.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回答这类题需要对全文进行梳理,老汪认为“身边的人无法理解自己,远方的人倒能成为知己”,寻找文章的脉络,可以梳理为“老汪自身学问高深但无人认可;

妻子有性格缺陷但没法沟通;

老范能理解自己包容自己,故无限感激”,由此生发“有朋自远方来”的感叹。

①老汪自己孤独不乐,所以从《论语》中读出的也是孤独不乐,反映的是其个人心境;

②老汪通过曲解《论语》来证明“圣人”也有同样的孤独感,以此抚慰自己的孤独:

③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身边却宛如远来,这也照应了他此前的理解。

12.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老汪与孔乙己性情气质相似,迂腐、清高。

但两人精神困境产生的根源不同,老汪源于无人理解的内心的憋闷;

孔乙己源于封建科举制度的迫害。

回答此题需回忆初中教材,细心比较,找到异同点,分条陈述。

相似之处:

①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

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

③都有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

不同之处:

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以及生活的窘迫:

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21分)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乔 迁

《新闻联播》已经开始了。

看着电视里出现了从天空飘飘飞落的雪花,他自语道:

“我的老家,也该是隆冬了。

”妻子是未见过雪的南方女人。

她问:

“你老家冬天里也是冷得窗玻璃都结冰吗?

透过窗玻璃清晰地望见了窗外昏暗中的一片绿色。

他幽幽地说道:

“是的,冬天里窗玻璃都开花。

“开花?

”妻子问:

“窗玻璃怎么能开花呢?

是贴的那种剪纸花吧?

他觉得不好回答,他已经有十年没回北方的老家了,老家寒冬里开在窗玻璃上的花,已经在黯然流逝的记忆里开始融化,小溪流水般地奔向远方……他说:

“不,不是剪纸,是在窗玻璃上结成的冰花,只有寒冷的北方冬天里才能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