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6580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

《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大学档案馆资料整理汇总文档格式.docx

珍贵名人档案等。

档案馆每年进馆4000余卷,接待9000余人次。

每天都有来自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档案用户。

1992年晋升天津市一级,1998年晋升为国家二级。

  天津大学在百年办学实践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和科学家,他们特殊的历史经历和辉煌业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学校的宝贵资源。

在学校的支持下,档案馆收集整理了天津大学首批博士生导师等十几位名人的个人档案资料,共4000余件,这些档案资料反映了他们一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杰出成就,许多档案具有珍贵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档案馆选择其中几百件举办了名人档案展览。

这些档案和展览对于研究历史、发展教育、宣传学校、教育后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受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并引起强烈的反响。

档案馆计划还要继续收集建立其他名人的个人档案。

并且还要举办档案馆馆藏珍品档案展览。

历史档案不同于校史,它是学校成就的缩影与精华,记录了天津大学从光绪、宣统、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

 

二.参观笔记整理

位于档案馆中央陈列台左下角第一格中的这件光绪皇帝的朱批奏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佐证了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的诞生过程。

1892年,北洋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多次与美国驻天津的领事丁家立商量具体办学的事宜,在办学经费上得到了天津海关,北洋招商局,北洋电报局的财政支持,到1895年,盛宣怀就把这件奏折通过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奏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在看到奏折之后,亲自提笔在奏折上批阅:

“该衙门知道”。

在这篇奏折中,盛宣怀首先阐述了创办这所大学的宗旨,那就是“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

在奏折的后半部分,盛宣怀提出聘请丁家立作为北洋大学的总教习的建议。

丁家立(美国)毕业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曾作为李鸿章的家庭教师,在与盛宣怀的多次接触中,丁家立对于创办这样一所近代高等学府的理解和阐释给盛宣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任总教习的长达11年之间,他亲自起草了北洋大学的办学规划书,参照美国耶鲁和康奈尔大学的教育模式为办学蓝本,其中大学为本科,头等学堂,二等学堂为预科,学制各为四年。

丁家立还亲自提出设立了四个学科:

土木、法律、机械、矿业。

在这份奏折当中,北洋大学也是第一个提出选送优秀人才公费出国深造的教育理念(后面的档案也有充分体现),所以说,作为首任校长,丁家立为北洋大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隔壁这个格子里的奏折向我们展示的是北洋大学创办之初学科建设方面的具体细节,包括教师的培养,课程的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经费的使用。

在中央陈列柜的右上角陈列的是中国第一张大学本科文凭,它的主人是王宠惠,上面列出了他在北洋大学就读期间所修的课程名称及各门课程的成绩。

有意思的是,这上面还包括了他曾祖父、祖父、父亲的名字,这就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清政府当局对这第一张大学文凭的重视程度。

另一张文凭出自宣统三年,与前面的第一张文凭相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办学过程中,北洋大学逐步完善了课程设置,在这张文凭中增加了任课老师和分数等具体内容。

位于中央陈列柜左上角的这张照片就是光绪32年北洋大学公派出国留学生的合影(主要是美国、法国、日本),其中包括了我们著名校友,马寅初先生,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的留学生。

位于档案馆左面墙壁上的人物照片是毕业于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知名校友介绍。

其中包括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的获得者,两次任国际法庭大法官,第一位获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的留学生王宠惠;

1922年国际奥委会委员,率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赴德国柏林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的王正廷;

著名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他于1917年在北洋大学读法科预科,后随着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而转入北京大学就读。

这些早期的知名校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从1895年到1925年这30年间北洋大学办学的特色,即以欧美的教育模式为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当年北洋大学的师资主要以外籍教师为主,其中美国教师所占的比例高达60%,另外还包括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教师。

墙下面正对的展柜中就收集了当年北洋大学师生们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各类资料。

位于档案馆展室左端尽头的一张照片是当时北洋大学第一届机械系毕业生的合影,当年毕业的学生总共有18位,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毕业生淘汰率高达50%!

这也反映了北洋大学办学的严谨和对人才质量的重视。

位于展室尽头中部的一排陈列柜中摆放的张太雷烈士的遗物,包括他当年没有领走的毕业证书和上学时所用的毛毯,对于张太雷烈士的遗物,在我们天津大学档案馆中保存的最为齐全,最为完整。

由于北洋大学教育设施的完备齐全和教学质量的精益求精,在1935年,民国政府批准在北洋大学成立中国第一个航空系,而在档案馆尽头后侧的墙壁上保留了当时成立航空系时的一些情况的老照片。

而位于墙壁下面的展柜中陈列的是当时北洋大学学生的作业和教师批改的评语,其中不乏茅以升等老一辈掌校人的亲笔批改。

这也体现了北洋大学的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

档案馆右侧墙壁上展示的是北洋大学历届掌校人的照片及简历,包括最初的盛宣怀、丁家立到现在的校长龚克和党委书记,其中,天津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就是我们的赵天麟烈士提出来的,赵天麟于1914年到1920年任北洋大学的校长,在这期间他总结了北洋大学办学的经验并对北洋大学之后的办学提出了具体要求,那就是“实事求是”的校训。

后面这些照片记录的是共和国的三位伟人视察天津大学时的情况,其中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到天津大学视察,他发表的“对高等院校的重要指示”(坚持党委领导、群众路线、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就是在视察天津大学期间所做出的。

周恩来总理也于1957年和1959年两次先后来我校视察,邓小平同志于1958年莅临我校视察,并到天津大学内燃机实验室(研制出首台拖拉机)参观访问及指导工作。

另外,不得不说一下李书田。

李书田1923年以学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获工学学士学位。

192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应邀回母校任教。

1932年任国立北洋工学院代理院长,1934年任国立北洋工学院院长。

1937年春拟具的《国立北洋大学筹备缘起及分期完成计划》既宏伟又具体,为北洋大学的恢复不遗余力。

抗战期间,率北洋师生西迁。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春率师生返津复校,担任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至1949年。

今年李书田的外孙,也就是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访问天津大学,并作了精彩演讲。

在朱棣文访问天大期间,他还参观了由天津大学保存的李书田的珍贵历史资料。

&

n,f(R.g

三.历史档案说明

1、光绪时期的历史档案。

光绪皇帝的朱批奏折,是我校作为近代第一所大学的最真实例证。

1892年,盛宣怀任京海官道,与丁家立商定成立北洋大学事宜,获得北洋招商局和电报局支持,通过当时直隶总督王文绍批改,上书光绪皇帝,现依然保有光绪皇帝朱批奏折——该衙门知道。

A.1895年,盛宣怀上奏给光绪帝,提出当时的办学宗旨“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

光绪帝朱批奏折,并任命丁家立为总教习。

丁家立(美国),也是李鸿章的家庭教师,共担任北洋大学总教习11年。

他率先提出了宗旨,亲自起草了以耶鲁、康奈尔等世界知名大学为蓝本的北洋大学规划书,大学为本科、头等学堂,二等学堂为预科,共八年。

设立土木、法学、机械、矿业四个专业。

B.丁家立的奏折上详细讲述了北洋大学的办学章程、教师来源、课程设置和资金来源等问题。

C.可以看出,从办学之初北洋大学就符合现代大学的标准,可称为中国现代大学的典范。

学校有一系列详细的办学章程和合理的课程设置,比如分基础课、专业课等。

D.中国近代第一张大学文凭授予了北洋大学毕业生王宠惠,上面记载了毕业生所学的课程还有学生及其父亲、祖父的名字,以光宗耀祖

E.宣统3年的文凭设置逐步趋于完善,增加了教师姓名、课程分数等内容,从上面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外籍教师居多,占了很大的比例

F.国外深造学生档案:

光绪32年,经过丁家立的积极争取,北洋大学第一批学生被派往国外留学,主要派往美国、日本、法国,同年多达32位。

其中较著名的有马寅初,他是第一位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2、知名校友

A、墙:

王宠惠——法科毕业生,第一个获得耶鲁法学博士的中国人,两度担任国际法庭大法官,是国际法庭的第一个中国法官

王宠佑——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王宠惠的哥哥

徐志摩——诗人,1917年在北洋大学读法科预科,后随着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而转入北京大学就读

王正廷——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1896年考入天津北洋西学堂,1922年,被选为我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运第一人”,“中国奥运之父”

1925-1955:

30年办学期间的教师比例图

展柜:

学生学习、学校管理成绩

B、拓荒人:

1981年,展出的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学科创始人。

3、淘汰率高达50%(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只有18位)

展柜:

张太雷(张曾让)遗物,其未取走的毕业证书。

我校对张太雷的遗物保留甚多。

墙上大图,北洋校址

北洋大学重兴学和实业救国,1935年民国教育部批准在北洋大学成立第一个航空工程系和飞机实验室,张国藩(师昌绪老师)任航空系主任。

北洋大学堂工程馆中央拱门,建于1903年为现北洋广场上的北洋大学堂提供了雏形。

展柜:

学生作业,红笔为两任校长茅以升的批改;

其他优秀校友的作业及论文著作等。

认真批注的印迹反映了“求实”的精神。

展出的作业体现出北洋“双严”——严谨治学,严格教学的作风

尊师

严谨治学——即使外籍教师迟到也要开除

英文教案、笔记——感慨学校的发展与进步

墙:

历任校长

赵天麟1914-1920年担任北洋大学校长,提出“实事求是”校训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北洋大学和河北工学院合并,更名为天津大学。

此后又一大批拓荒人建设和发展天津大学,他们是很多专业的创始人,也是首批获评的博士生导师,如化学工程专家张健侯、余国琮等。

共和国三位领导人来天津大学视察工作

毛泽东1958年来校视察,提出“高等教育要注意一党委领导,二群众路线,三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周恩来1957、1959年来校视察

邓小平1958年来校视察,并参观了第一台手动拖拉机。

4、李书田(朱棣文外公)1935年任校长。

其在校任职期间,中国第一个航空系产生,亲笔书写的院系概况

西迁照片,曾任发明协会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