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85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

从识字、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

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

相信孩子们通过本组的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的祖国,对我国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的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二、教学目标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部分,感受祖国的伟大。

3、认识祖国的悠久历史、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三、重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悟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

四、重难点突破的一点构想

识字3

1、将课后的“读读认认”与理解课文中的“各民族”融合起来;

2、借助有关图片来展现“山川壮美、气势磅礴”的景象,直观感受;

3、注意几个多音字“称、奔、与、朝、兴”的读音;

4、“涌”的理解和组词可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决。

9、欢庆

1、可借助课件让学生感受国庆节的美好;

2、积累词组:

()的();

3、学习“旗”可同时复习“旅”、“族”这些较难掌握的字;

4、重视学习伙伴的话,搞好拓展,让学生课下做一做。

10、北京

1、将课后的“读读写写”与第四自然段的学习结合起来;

2、借助图片或课件直观感受北京的“美丽”;

3、积累词组:

()的();

4、按照提纲指导背诵方法。

11、我们成功了

1、渗透比喻的有关知识;

2、指导理解好“不约而同、挥舞、高呼”等词语;

3、积累词组:

()的()和四字词语;

4、可适当简介申奥的艰难和曲折。

12、看雪

1、指导读好第二、九自然段,引发讨论“假的雪”和“真的雪”有哪些不同;

2、学习课后“我会练”时,可做适当拓展;

3、指导读好对话的语气。

语文园地三

1、多积累一些反义词和近义词;

2、“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说说”,不仅仅要感受感叹句和陈述句的语气不同,还应该提醒学生前后两句话的因果关系;

3、口语交际可与展示台结合起来学习,这个展示台可与“园地二”的展示台结合起来学习,一节课侧重某一方面的训练。

五、教学建议

教学时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切忌盲目拔高,求深求透,甚至脱离课文进行抽象的说教。

此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教学内容

识字3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讲读

教学

目标

1、认识“神、州”等11个生字。

会写“夕、与”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

重难

1、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2、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

资源

收集祖国各处名胜的图片。

预习

设计

预习三字经、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时及内容

第一课时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师生互动)

整理与修改

【板块一】看图片引出

 

【板块二】自主探究

【学习单1】借助拼音小声读词语

【学习单2】读生字

 

【学习单3】抽查生字

 

【板块三】朗读感悟

 

【板块四】合作学习交流心得

【板块一】(5分钟)

一、看图片,引出生字

播放祖国风光名胜的图片,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相机引出本课要人的生字。

【板块二】(20分钟)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请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隐去熟字,读生字。

4、指名读,注意正音。

“神、州、川”是翘舌音,要读准确。

5、学生拿出字带的生字卡,小组内以不同方式认读生字,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与学习伙伴分享。

6、教师抽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之后做总结。

换偏旁:

伸—神勇—涌

减一减:

写一与眠一民

加一加:

夹一峡

猜谜语:

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

【板块三】(10分钟)

三、朗读感悟

1、自由练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四名学生每人读一句。

3、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再练一练。

【板块四】(5分钟)

四、合作学习,交流心得。

1、请把你喜欢的一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板书

设计

比一比:

州---川  鸟---岛  与---写  族---旅

换偏旁:

伸—神勇—涌

减一减:

写一与眠一民

加一加:

夹一峡

猜谜语:

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

课时

作业

☆☆

☆☆☆

第二课时

【板块一】复习巩固

 

【板块二】创设情境朗读课文

【学习单1】看图片读句子

【学习单2】质疑解词

 

【学习单3】诵读词句

【板块三】指导写字

 

【板块四】写字展示

【板块一】(5分钟)

一、复习巩固

1、出示图片,学生找相应词语卡片,贴卡片,做小老师领读。

2、老师出示图片,学生举起对应生字卡一起读。

3、老师读生字,学生举起生字卡跟读。

【板块二】(20分钟)

二、创设情境,朗读课文。

1、看图片朗读句子。

(1)先自己练读全文,再同桌互读互听。

(2)鼓励学生背诵。

2、质疑解词

(1)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教师随机点拨。

“民族”:

我国共有56个民族。

你是哪一个民族的?

认识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四个少数民族,再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神州”和“华夏”的意思可直接告诉学生。

其余问题可以利用图片相机指导,如“耸”,可播放珠穆朗码峰,让学生感悟。

3、诵读词句

【板块三】(10分钟)

三、指导写字。

1、自己观察,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

2、结合学生的分析,老师范写。

重点指导写“争、民、族”三个字。

“争”的第四笔横要写长一些,这一笔正好在横中线上,竖钩要在竖中线上起笔。

“民”的斜钩不要写成竖弯钩。

“族”的方字旁要写得长而窄,右边稍大,“矢”不要写成“失”。

3、学生描红,临写。

【板块四】(5分钟)

写字展示

板书

设计

识字3

 黄河长江珠峰可入画相似的字:

川、州。

  台湾 大陆是一家难写的字:

民、族。

作业

设计

☆☆

☆☆☆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

9、欢庆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讲读

教学

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难

1、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

资源

课件、生字卡片、

预习

设计

预习课文、自制生字卡片、搜集资料,了解国庆节

教学过程

课时及内容

第一课时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师生互动)

整理与修改

【板块一】导入

 

【板块二】初读课文

【学习单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习单2】朗读感悟

 

【学习单3】赏读课文

 

【板块三】读以课文

 

【板块四】实践活动

【板块一】(5分钟)

一、导入:

谈话: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

我们刚欢渡完祖国妈妈的第几个生日?

十月一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

课前老师叫大家去收集有关国庆节的资料,你了解了些什么呢?

同学们,从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月一日就成了我国的建国日。

下面让我们共同去重温一下这普天共庆的幸福时刻。

(课件展示)马上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板块二】(20分钟)

二、初读体会

(一)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把生字拼读几遍。

2、出示词语:

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

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三)赏读课文:

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

(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

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板块三】(10分钟)

三、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

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

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

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

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块四】(5分钟)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板书

设计

9、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 (图) 献上  果实

           枫林 (图) 举起  旗帜

           蓝天 (图) 飞着  鸽子

           大海 (图) 奏起  乐曲

课时

作业

☆☆

☆☆☆

第二课时

【板块一】导入

 

【板块二】指导写字

【学习单1】区别字结构

【学习单2】范写

 

【学习单3】介绍识字经验

【板块三】描红

【板块四】写字展示

【板块一】(5分钟)

一、导入

1、欢庆国庆节的场面我们还记忆犹新,让我们用朗读献上我们的祝福。

2、抽查个别孩子背书,全班齐背。

【板块二】(20分钟)

二、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复习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

“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

“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

“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

“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介绍经验识字:

(1)加一加:

大-庆 只---帜 南---献

(2)编儿歌

【板块三】(10分钟)

三、学生描红临写

【板块四】(5分钟)

四、写字展示

板书

设计

加一加:

大—庆只---帜南---献

作业

设计

☆1、完成练习。

       ()的果实()的旗帜

       ()的鸽子()的乐曲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

10、北京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讲读

教学

目标

1、认识“阔”“矗”等13个生字。

会写:

申匹等10个生字。

2、读正确、读流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教学

重难

识记生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资源

课件、生字卡片

预习

设计

预习课文、自制生字卡片,学唱《北京天安门》

教学过程

课时及内容

第一课时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师生互动)

整理与修改

【板块一】谈话导入

 

【板块二】读课文

 

【学习单1】感知大意

【学习单2】交流感受

 

【学习单3】自学生字

 

【板块三】指导朗读感受美

 

【板块四】课堂小结

【板块一】(5分钟)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一张中国行政图,谁能找出北京在哪儿?

2、一名同学指出后,教师简介北京概况。

【板块二】(20分钟)

2、读课文,

(一)感知课文内容

1、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去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2、多媒体放画面和录音。

学生欣赏。

(二)自由的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由发表建议。

(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再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把字音读准。

2、师出示课件(本课中的字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板块三】(10分钟)

三、指导朗读,感受景美

1、播发北京的画面,教师朗读课文。

2、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

最想去北京哪个地方?

3、把你最想去的地方读一读,师指导。

4、自由朗读课文后,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板块四】(5分钟)

四、课堂小结

课后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在比一比栏中展评。

 

板书

设计

周毯似拼

案坛迹厦

课时

作业

☆☆

☆☆☆

第二课时

【板块一】复习回顾

 

【板块二】识字写字

【学习单1】识字

 

【学习单2】书写生字

【学习单3】

 

【板块三】朗读课文

 

【板块四】扩展活动

【板块一】(5分钟)

一、复习回顾

1、摘苹果游戏:

学生认读苹果上的生字。

谁愿意当老师领同学们读?

小老师当的真不错,谁还想当?

【板块二】(20分钟

2、识字写字

(一)识字

1、下面让我们开起识字的小火车来和这些词语朋友打个招呼吧。

2、小火车起来,轰隆轰隆开起来火车头就是你……

4、这列小火车已经顺利到达终点了,我们再来开动一辆小火车,火车头就是你……,火车已经安全到。

5、达终点站了。

词语朋友和同学们玩的很开心,但生字宝宝可不乐意了,我们赶紧把它们也请出来吧。

(1)出示课后练习题,读读记记。

(2)分段接力读课文,看谁读的好。

(二)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观察本课中的生字,它们中哪些可以做朋友,(同偏旁的)

2、观察田字格中字的位置,先描红,再仿写,看谁写的棒。

(1)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学生的习字本,评出“小小书法家”

【板块三】(10分钟)

三、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抓住关键词,把你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板块四】(5分钟)

四、扩展活动

在搜集到的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上,写出景点的名称。

板书

设计

10北京(热爱)

天安门———庄严

广场———宽阔

纪念碑———矗立

柏油路———多、宽、长、美

立交桥———多、美

名胜古迹——多

公园———优美

高楼大厦——多

作业

设计

☆☆

☆☆☆实践:

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明信片照片、邮票、火花、文字资料等,在班上展示、交流。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

11、我们成功了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讲读

教学

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

重难

1、认识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生字读音的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感。

教学

资源

1、申奥成功的录像带。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预习

设计

预习课文、自制生字卡片、搜集奥运图片

教学过程

课时及内容

第一课时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师生互动)

整理与修改

【板块一】激情谈话导入

 

【板块二】看录像

 

【学习单1】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习单2】范读课文

 

【学习单3】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板块三】再读课文

 

【板块四】实践活动

【板块一】(5分钟)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2001年7月23日晚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不眠之夜,北京申奥成功了,北京赢了,中国赢了!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下面的录像就是人们欢庆申奥成功的场面。

【板块二】(20分钟)

二、观看录像,渲染气氛。

  1、提出要求,仔细观察录象,看看人们当时的动作、表情。

  2、用自己的话,描述人们庆祝胜利的情景。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当时欢乐的情景的?

  2、再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抽查读。

  4、引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方法。

  识记生字的字形,有的可结合旧字认识新字,如:

(板书)转—传军—挥萝—锣

陆—击用—拥包—抱专—砖杨—扬目—泪

其它生字记忆方法可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加以记忆。

 

四、范读课文,体会情感。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从老师的朗读课文中,能体会到什么?

 3、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请你自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五、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指名朗读,评议读的情况.在评议中课件出示下列句子指导朗读。

 

(1)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

 

(2)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3)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2、引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3、放录像,再次观看人们欢庆的场面。

出示句子,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我们成功了!

”“我们爱北京!

”“祖国万岁!

 4、自由读课文

  在小组内比赛,评出小组内的“朗读能手”。

 5、出各小组代表在班内参加比赛,评出班内“朗读能手”。

 6、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

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

(师生齐读课文)

 【板块三】(10分钟)

六、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同桌互相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读懂?

对还没有读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板块四】(5分钟)

七、实践活动

  1、搜集举办奥运会的图片,说说我国的体育健儿所取得的成绩。

  2、说说自己怎样为举办奥运会出力。

 

板书

设计

讯 传 约 聚 挥 锣 呼

     击 拥 抱 泪 泽 克 扬

转—传军—挥萝—锣陆—击用—拥

包—抱专—砖杨—扬目—泪

课时

作业

☆☆

☆☆☆

第二课时

【板块一】谈话导入

 

【板块二】展示资料,蕴育情感

【学习单1】资料展示,介绍

 

【学习单2】识字闯关

 

【学习单3】补充阅读

 

【板块三】指导写字

 

【板块四】语文实践活动

【板块一】(5分钟)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搜集了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参加比赛的图片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每个同学向大家介绍。

  【板块二】(20分钟)

二、展示资料,蕴育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我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成绩。

  2、在黑板前展示学生搜集到资料,组织学生观看。

  3、看了这些资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识字闯关比赛

  1、把生字卡片,制作成金牌形状,开火车读,并组词,谁读的准,谁就闯过第一关。

  2、课件出示

  锣鼓 喜讯 不约而同 聚集 挥动 拥抱 流淌奥林匹克 击掌

  3、自读,同桌互读。

  4、指名读,都对的就闯过第二关。

  5、补充阅读资料,巩固识字效果

  

(1)课件出示识字阅读资料:

     欢乐的夜晚

  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

当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聚集在中华世纪坛的各界群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

40万北京群众不约而同地来到天安门广场,欢庆申奥成功。

此刻,世纪坛成为欢乐的海洋。

人们欢呼着,跳跃着,拥抱着,泪花浸润着欢快的笑脸。

在沸腾的现场,人们情不自禁地拿起护栏上的旗帜,尽情挥舞,一次又一次地将鲜花、彩旗抛向天空。

绚丽的礼花映亮北京夜空,喧天的锣鼓响彻中华大地。

经过长久的期盼,北京周口店追寻文明的燧火将与奥林匹克的圣火汇合;浓缩千年沧桑的中华世纪坛,再次留载了中国民族史册上光辉一页。

从天安门广场到亚运村,从王府井、西单到北大、清华,京城大街小巷、校园社区,灯火辉煌,人流涌动,彩旗纷飞,歌声飞扬。

这个美好的夜晚将在无数中国人心中定格。

今夜属于北京,今夜属于中国。

  

(1)自由读。

  

(2)在小组内读,评出组中的优胜者。

  (3)组内选手,参加班内赛读,能正确流利地读出来的学生就闯过第三关。

  凡闯过第三关的学生就获得一枚金牌。

 【板块三】(10分钟)

四、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拥、抱、扬”,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相同点是什么?

指名说说。

如,“拥、抱、扬”三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泪、洋”二字。

引导学生描红。

  2、“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互”字中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

  练习“京”和“互”

  3、“匹”字的笔顺是:

横、撇、竖弯钩、竖折;强调“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目”,不是“日”。

  4、展示书写情况,进行评议,评出“小小书法家”

  【板块四】(5分钟)

五、语文实践活动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种吉祥物,说说自己为什么以这种物品作为吉祥物。

板书

设计

11我们成功了

几十万群众

天安门广场挥舞国旗

一遍遍欢呼

人如海

中华世纪坛歌如潮

击掌、拥抱、泪水流淌

(激动自豪)

作业

设计

☆☆

☆☆☆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

12、看雪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讲读

教学

目标

1、认识“省、店”等10个生字,会写“讲、打”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强烈盼望祖国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

重难

1、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教学难点:

从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激发学生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

资源

课件、生字卡片

预习

设计

预习课文、自制生字卡片、搜集台湾图片

教学过程

课时及内容

第一课时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师生互动)

整理与修改

【板块一】谜语导入

 

【板块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单1】自读课文

【学习单2】认读生字

【学习单3】再读课文,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