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699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间戊二烯四氢呋喃乙胺石油醚多聚甲醛对苯二酚醋酐甲苯丙酮甲醛Word文件下载.docx

CASNO.

67-64-1

危险性类别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规号

31025

包装标志

7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

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口唇、咽喉有烧灼感,然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泄漏应急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石油醚

petroleunether

吸入、食入

成分为戊烷、己烷

——

<

40~80℃

53.32kPa/20℃

0.64~0.66

2.50

主要用作溶剂及作为油脂的抽提用

不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苯、氯仿、油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1271

8032-32-4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32002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戴乳胶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苯酚

phenol;

carbolicacid

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

C6H6O;

C6H5OH

94.11

79℃

40.6℃

181.9℃

0.13kPa/40.1℃ 

1.07

3.24

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用作生产酚醛树脂、卡普隆和己二酸的原料,也用于塑料和医药工业

可混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

1671

108-95-2

第6.1类(有毒品)

61067

13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

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

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

催吐。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醋酐

Aceticanhydride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气味,其蒸气为催泪毒气

C4H6O3;

(CH3CO)20

102.09

49℃

-73.1℃

138.6℃

1.33kPa/36℃

1.08

3.52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作乙酰化剂,以及用于药物、染料、醋酸纤维制造

溶于苯、乙醇、乙醚

1715

108-24-7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81602

20,7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吸入后对有刺激作用,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

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和休克等。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防护服: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戴橡皮手套。

工作后,淋浴更衣。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能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最好不用水处理,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对苯二酚

p-Dihydroxybenzene;

白色结晶

C6H6O2;

HOC6H4OH

110.11

165℃

170.5℃

285℃

0.13kPa/132.4℃

1.33

3.81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制取黑白显影剂、蒽醌染料、偶氮染料、橡胶防老剂、稳定剂和抗氧剂

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2662

123-31-9

第6.1类(毒害品)

61725

14

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毒性比酚大,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皮肤功能。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

3)抹擦。

然后用水彻底冲洗。

或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患者清醒时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

催吐,尽快彻底洗胃。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

穿相应的防护服。

工作后,彻底清洗。

单独存入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多聚甲醛

Paraformaldehyde;

低分子量的为白色结晶粉末,具有甲醛味

(CH2O)n

(30)n

70℃

120~170℃

0.19kPa/25℃

1.39

1.03

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合成树脂和粘合剂等,也用于制取熏蒸消毒剂、杀菌剂和杀虫剂

不溶于乙醇,微溶于冷水,溶于稀酸、稀碱

30525-89-4

(易燃固体)

41533

8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受热分解放出易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本品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引起鼻炎、咽喉炎、肺炎和肺水肿。

对呼吸道有致敏作用。

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

对皮肤有刺激性,引起皮肤红肿。

口服强烈刺激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引起干燥、皲裂、脱屑。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保持呼吸道能畅。

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佩带防尘口罩。

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

戴安全防护眼镜。

戴防护手套。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如果大量泄漏,用水打湿然后收容回收。

乙胺

ethylamine;

aminoethane

无色有强烈氨味的液体或气体

C2H7N;

CH3CH2NH2

45.08

-17.8℃

-80.9℃

16.6℃

0.70

1.56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用作溶剂、化学合成中间体、分析试剂

溶于水、乙醇、乙醚等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1036

75-04-7

第2.1类(易燃气体)

21046

4,14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接触乙胺蒸气可产生眼部刺激、角膜损伤和上呼吸道刺激。

液体溅入眼内,可致严重低度伤;

污染皮肤可致灼伤。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穿胶布防毒衣。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若是气体,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暴余气或是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若是液体,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四氢呋喃

tetrahydrofuran

无色易挥发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

C4H8O;

CH2CH2OCH2CH2

72.11

-20℃

-108.5℃ 

65.4℃

15.20kPa/15℃

0.89

2.5

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2056

109-99-9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31042

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与酸类接触能发生反应。

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

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能引起肝、肾损害。

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戴防苯耐油手套。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间戊二烯

1,3-pentadiene;

1,3-piperlene

无色液体

C5H8;

CH3CH(CH)2CH2

68.12

-29℃

-92.7℃/工业纯

42.3℃

53.32kPa/24.7℃

0.68

2.4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主要的工业用途是生产石油树脂

不溶于水

504-60-9

第2.1(易燃气体)

21023

4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甲醛

Formaldehyde

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CH2O;

HCHO

30.03

50℃/37%

-92℃ 

-19.4℃

13.33kPa/-57.3℃

0.82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